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六千军队由五千汉人步兵和一千契丹骑兵组成,正是上将军郭药师率领的常胜军,郭药师当然早就知道宋军北上,他今天才让永清县点燃大军来袭的狼烟,就是为了给霸州的宋军造成一个错觉,他们没有任何准备,使宋军毫无忌惮地北上,至于永清县的五百守军确实是他布下的一个诱饵,他知道宋军经历了上次的惨败后,太渴望赢得一次胜仗了。

    郭药师年约五十岁,体格魁梧雄壮,声音如雷,他长一张方脸,皮肤黝黑,一张俨如橘子皮粗糙上脸上布满了从军三十年的沧桑,他虽然外表粗犷,但实际上他却异常精明,极擅长审时度势,一步步高升,成为辽军中极为罕见的汉人高层将领,他由于支持耶律淳即位,被耶律淳封为上将军,掌控八千常胜军。

    耶律淳驾崩后,北辽内部发生了内讧,主要是耶律大石和萧干有了矛盾,耶律大石主张放弃析津城,保存实力去夹山与前辽帝耶律延禧汇合,而萧干却支持皇妃萧普贤女摄政。

    最后萧干赢得了权力斗争的胜利,萧普贤女剥夺了耶律大石的军权,并贬黜他去守居庸关。

    郭药师投靠了萧干,萧干随即令他率本部八千军镇守涿州和易州,但郭药师也知道辽国大势已去,他需要考虑自己的退路了,是南下降宋,还是北投金国?他迟迟没有拿定主意。

    但有一点郭药师心里明白,不管投金也好,降宋也好,他必须拿出一份漂亮的战绩,让宋金两国知道他的份量。

    此时已是一更时分,郭药师率六千精锐即将抵达拒马河,他们从范阳出发,已行军百余里,郭药师见军队疲惫,便令大军就地休息。

    这时,监军萧余庆骑马至近前道:“前面十里外便是雄州,那边也有数万宋军,若我们东去霸州,岂不是把涿州腹地让给了雄州宋军?”

    郭药师眯眼笑道:“监军有所不知,雄州那边是童贯的军队,给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逾拒马河一步,他一定会等种师道的军队先行北上,然后才会小心翼翼迈出一步,不足为虑,关键是要先歼灭种师道的前锋。”

    萧余庆迟疑又道:“可明天就是八月初一,是宋朝皇帝规定的出兵之日,童贯敢抗旨不遵?”

    “老夫早已看透童贯此人,严于律人,宽于待已,若种师道八月初一不出兵,他一定会上书弹劾,可他自己却会找到一千个理由,明天绝不会北踏辽境一步。”

    “好吧!既然你一定要自作主张,那我有言在先,若你兵败,就别怪我以军法从事了!”说完,萧余庆打马远去了。

    郭药师向他背影狠狠啐了一口,“王八蛋!”

    由于太尉李处温父子暗通敌国被处死,北辽朝廷上下一致认为汉人不可靠,萧干已决定夺郭药师的军权,派心腹萧余庆来当监军就是为了夺权。

    郭药师已经意识到自己处境日渐不妙,加上降金不太现实,他便决定投奔大宋,只是他还想再捞一点投靠大宋的资本。

    这时,郭药师的心腹大将赵鹤寿低声道:“既然大帅已降宋之意,如果真的击溃了东路宋军,岂不是自绝了投宋之路?”

    郭药师冷哼一声,“赵佶几时把三军将士的性命放在心上过?我击败了种师道的前锋,只会让他更加畏惧我,高看我,然后我再投降童贯,童贯岂能不感激我,欢迎我?”

    “大帅高见!”

    郭药师捋须得意一笑,“宋朝皇帝把宋军出兵的时间都告诉了我,等我明天夺下霸州城,李延庆就会知道永清县里没有粮食吃是什么滋味了。”

第五百九十章 夜袭永清() 
由于金国也将参与对燕京的攻打,这无疑违背了双方之前签订的同盟协定,赵佶唯恐金国抢先夺走了燕京府,便下旨令东西两路军在八月初一同时进攻辽国。

    此时,辛兴宗率领的十二万西路北伐驻扎在真定府和定州、保州三地,童贯也赶到了主力驻扎的保州,辛兴宗只是童贯的傀儡罢了,他名为都统领,但所有的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童贯手中。

    这一点辛兴宗心里非常明白,他是童贯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骨子里根深蒂固对童贯服从,不仅如此,他亲眼看见了不肯服从童贯军令的刘延庆的下场,被削掉了一切职务,承担了第一次北伐惨败的全部责任。

    有前车之鉴,辛兴宗更不敢有半点逾规之举,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向童贯请示。

    “明天就是八月初一,要不要我们象征性地向易州出兵,以免太尉被朝中有心人弹劾?”

    辛兴宗说的有心人是指高俅和谭稹,这是朝中公开的秘密,谁都知道这两人和童贯已成死敌,童贯哼了一声,“用不着做这种没意义的事情,明天不准出兵,我自会向天子解释。”

    两人骑马进了军营,沿着马道缓缓而行,辛兴宗又小心翼翼道:“卑职得到消息,种师道的大军已经开始北上。。。。。。”

    他还没有说完,便发现童贯的脸色变得异常难看,吓得他不敢吭声了,童贯怎么可能不知道种师道已经完成了整军,整军成功的前提就是自己的心腹裘兆和被种师道所杀。

    这让童贯对种师道恨之入骨,没有人敢在童贯面前提这件事,辛兴宗不知深浅地乱说话,触动了童贯的逆鳞,差点便让童贯勃然大怒。

    好在童贯还需要用到辛兴宗,他便克制住了内心的怒火,冷冷问道:“我想知道高世宣的情况。”

    为了扰乱种师道的北伐,童贯千方百计给种师道下绊子,裘兆和被杀,让种师道无法整合京东路厢军的图谋便宣告失败了,童贯便寄希望于另一步奇招,那就是种师道的前军大将高世宣。

    高世宣原本是种家军的五虎将之一,姚平仲、王渊、高世宣、曲克、杨可世,但在西夏战役后,种师道因功高震主,被召入京中架空赋闲,姚平仲和高世宣便转而投靠了童贯。

    前些天种师道因整合京东路厢军不成功,便令右军李延庆和前军高世宣率军先行,童贯便令人秘密给高世宣送了信,让他转道前往雄州,这一次童贯无疑成功了,高世宣果然率军转道去了雄州,从而破坏了种师道的作战计划,使霸州的李延庆变成了一支孤军。

    “启禀太尉,高世宣目前驻军在雄州容县,他今天上午还派人来送信。”

    “信在哪里?”

    “太尉,是口信,就是他已进驻容县。”

    “那送信人还在吗?”童贯又问道。

    “应该还没有走。”

    “让他来大帐见我!”

    童贯翻身下马,大步走进中军大帐坐下,不多时,一名士兵被领进了大帐。

    “小卒拜见太尉!”士兵跪下磕头道。

    “我来问你,容县可有军粮?”

    “有不少军粮,解决了我们的缺粮危机。”

    童贯喝了口茶问道:“听说你们抢了乐寿县,是真的吗?”

    “回禀太尉,我们在河间府乐寿县时只剩一天干粮,县城官仓内明明有粮食,县令却不肯拿出,说要转运使的同意,高将军一怒之下便抢了官仓,当时情况有点混乱,附近的一些店铺也一同被抢了。”

    童贯冷冷哼了一声,“你们也太大胆了,官仓中的粮食是朝廷税赋,你们也居然敢抢,还居然敢抢民宅,是种师道让你们这样干的吗?”

    士兵吓得浑身发抖,半晌颤声道:“小人。。。。只是兵卒,上面的事情不知道。”

    “哼!谅你也不知道,你回去告诉高世宣,假如朝廷派人来查,就说纵兵抢粮是种师道允许的,明白我的意思吗?”

    “小人明白。”

    “另外,就让高世宣驻扎在容县,没有我的命令,不准轻举妄动。”

    “小人记住了。”

    童贯吩咐左右赏送信兵五两银子,把送信士兵打发走了,这时,童贯又令人把辛兴宗找来,对他道:“你可率大军驻扎边境线,随时准备出击,我军令至,你可立刻杀向易县。”

    “卑职遵令!”

    童贯之所以按兵不动,他主要想看一看李延庆怎么迎战郭药师的常胜军,最好能鹤蚌相争,让他这个渔翁得利。

    。。。。。。。。。

    夜色中,八百骑兵在杨再兴的率领下一路向北疾奔,呼呼的夜风从耳边刮过,在黑咕隆咚的夜色中,马蹄声如雷,卷起滚滚尘土,两更时分,骑兵抵达了永清县南约三里处,杨再兴一摆手止住了骑兵前行,他远远眺望永清县城,只见白天点燃的烽燧并没有熄灭,依旧在熊熊燃烧。

    杨再兴不由冷哼一声,“作茧自缚!”

    他们在沿途经过了一处烽燧,那座烽燧也是白天点燃了狼烟,到现在烽火未灭,这便导致假消息掩盖了真情报,他们一路杀来,途中的烽燧竟无法通知永清县。

    “燕青何在?”杨再兴肃然喝令道。

    燕青愣了一下,他竟然没有反应过来,半响,他忽然明白过来,这是在叫自己,他连忙催马上前抱拳道:“卑职在!”

    “我给你两枚震天雷,半个时辰内给我炸开城门,不得有误!”

    “卑职遵令!”

    燕青心中暗骂一声,他一向自由自在惯了,还有点不太习惯这种居高临下的语气。

    “第一队跟我来!”

    燕青翻身下马,带着三十名斥候向县城奔去,杨再兴一指前方树林,“其余军队跟我去树林中等候!”

    他们放慢马速向不远处的树林而去,这片树林颇大,一直延伸到城南两里外,杨再兴勒住了战马,望着正在小心翼翼向城池靠拢的燕青一行。

    永清县是一座小城,没有护城河,城池也比较老旧,或许因为是百年来一直对大宋处于战略优势,导致了契丹人并不太注重防御建设,永清县的城墙至少有百年以上历史,也从未修葺过,百年的风雨侵蚀,使得用泥土夯成的城墙早已破败不堪。

    城中的守军也不多,只有五百人,都是契丹士兵,郭药师当然不会让契丹人参与自己降宋大计,所以便打发他们来守永清县,算是剔除了他军队中的这颗毒瘤。

    此时两更时分刚过,正是城内的百姓和士兵睡得正沉之时,城头有零零星星的士兵在巡逻,偏偏人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南城门上方,足有三队士兵,三十余人在巡哨。

    “将军,要不我们去西面试试看?”

    一名士兵小声对燕青小声建议道:“那边似乎没什么士兵巡逻。”

    “不去!”

    燕青想到杨再兴一本正经的表情,他心中也赌了气,“老子就炸它的南面,就不信干不掉它!”

    不过杨再兴给他们半个时辰,这个时间还算比较宽裕,燕青带着几名士兵一路疾奔,不多时便摸到城墙五十步外,城墙上插有火把,探头便可以看到城下的情形。

    一名士兵正要向前奔跑,却被燕青一把拉住,“当心!”

    几名士兵这才发现,前面竟然是一条丈许宽的壕沟,壕沟下插满了削尖的木桩,一旦掉下去必死无疑,几名士兵吓得脸都白了。

    “跟我来!”

    燕青带着几名士兵向东猫腰疾奔,片刻便来到了城门正前方,这里是官道的一部分,有一座两丈宽的桥,可以直接跨过壕沟。

    “你去告诉杨统领,让他注意这条壕沟。”

    燕青吩咐一名士兵,士兵飞奔而去,燕青率领其他两人这才过了壕沟,匍匐在地上,慢慢向前爬去。

    过了好一会儿,燕青和三名都贴着城门坐下,城门略略比城墙稍微深一点,这样,头顶上就有一条两尺宽的檐子遮挡,城头上的士兵反而看不到他们了,燕青取出一只皮绳马扎,这种马扎由四根木棍组成,平时可以收成一束,需要时张开,便变成了一张高脚凳子,他们将马扎顶住了城门,小心翼翼将四十斤重的震天雷放在马扎上。

    虽然杨再兴给了他两颗震天雷,但燕青知道这玩意的威力,一颗就足以破城,带两颗太沉重,会影响他们的行动。

    燕青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树林,估计自己派回去士兵已经通知了杨再兴,他便向三人点点头,他们撑开一块布遮挡在上方,这样即使点燃了火折子,上面也看不见火光。

    燕青呼地一口吹燃了火折子,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快跑!”燕青低喊一声,三人转身便狂奔而逃,这时,城头上的守军忽然看到了他们,一起大喊着向他们放箭,燕青三人身穿铁甲,后背一面盾牌,箭矢射在盾牌上,跑出七十余步时,一名手下忽然闷叫一声,一头栽倒,他被一支箭射中了小腿。

    燕青和另外一名士兵急忙扶起他继续奔跑,大约跑出一百二十步,燕青大喊一声,“卧倒!”

    四人一起扑在地上,捂住耳朵,紧紧抱着头,这时,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