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4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樵夫吓得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小民参见大将军!”

    童贯打量他一眼问道:“你是汉人?”

    “小民祖祖辈辈都是汉儿,以砍柴采药为生。”

    童贯点点头,“那我来问你,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叫大房山,就是前面的大山,方圆足有数十里,山高林密,峡谷众多,时有野兽出没,山上各种药材也很有丰富,山下很多小村庄都是靠它过活,小人家里也是。”

    “原来这里就是大房山,那前面有两条路,哪一条路去析津城更近?”

    “回禀大将军,北面一条路比较平坦好走,南面一条路稍微坎坷不平,但南面一条路距离析津城更近一点。”

    “近多少?”童贯又问道。

    “大概近五十里,其实就是绕了半个大房山。”

    “我知道了。”

    童贯随即命左右赏樵夫十两银子,让他给大军带路,童贯喝令道:“统统给我起来,准备出发!”

    此时大家才睡了一刻钟就要出发了,士兵们痛苦不堪,怨声载道,高世宣小心翼翼问道:“太尉,不知走南线还是走北道?”

    “废话!”

    童贯狠狠瞪了他一眼,“当然是走南线,难道你还想多绕五十里路吗?”

    高世宣吓得诺诺退下,急忙跑去命令前军走南线,五万大军在樵夫的带领下走进了南线,浩浩荡荡向析津城方向而去

    大房山的南线山高林密,道路崎岖,行军格外艰难,走到中午,大军才走了三十里路,士兵已累得筋疲力尽,叫苦连天,但童贯却铁了心,一定要在天黑前杀到析津府,不顾将士们再三求情,坚决不准士兵休息,反而要求他们加快行军速度。

    这时,两万前军走进了一座大峡谷,峡谷宽百余丈,两边都是高耸的大山,茂盛的树林从山顶绵延到山脚,高世宣打量着两边的树林和高山,他们之前的向导跑来满腹疑惑地对高世宣道:“将军,这条路我们没有走过,好像不是去析津城方向。”

    高世宣心中也疑惑起来,连忙令人叫樵夫叫来,问他道:“这是什么地方?”

    樵夫笑道:“这里叫行军峡,长十几里,走出行军峡也就走出大房山了,前面路就平坦起来。”

    “可别的向导说,这不是去析津城方向!”

    “将军,他们一定是走老鸦岭,那边还是远了一点,这里是近道,我就是本地人,难道我会不知道?”

    “好吧!你去前面带路。”

    高世宣半信半疑,但他也没有办法,已经走到一半了,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

    又走了五六里,峡谷道竟然转向北面了,连高世宣也觉得不对劲了,析津城可是在南面,怎么向北走?

    他又连忙令亲兵道:“去把樵夫给我叫来!”

    片刻,亲兵急奔回来,“将军,那个樵夫不见了!”

    高世宣大吃一惊,他顿时知道情况不妙,急令左右,“速速后退!”

    已经来不及了,就在这时,军队脚下忽然发生了连续的爆炸,这是火器霹雳炮炸响了,虽然没有震天雷那样威力强大,但连续数百枚霹雳炮炸响,纸炮中细小淬毒的铁片四溅,被击中者不计其数,到处一片哀嚎狂叫,整个峡谷内浓烟弥漫,士兵乱成一团。

    两边梆子声响起,千弩齐发,密集的弩箭射向峡道上的宋军士兵,士兵们纷纷中箭倒下,与此同时,无数装满火油的木桶从两边山顶上翻滚下来,坠入山谷砸碎,火油四溢,千余支火箭再次射出,峡谷内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

    宋军士兵恐慌万分,争先恐后逃跑,他们互相践踏,哀嚎声、哭喊声响彻了山谷,五千辽军从山上杀来,很多逃进树林的宋军士兵纷纷被杀死,高世宣大喊:“跟我突围!跟我突围!”

    就在这时,数百支弩箭一起向他射来,高世宣躲闪不及,顿时被射得象刺猬一样,当场惨死。

    山谷内其实只有五千辽军士兵,他们利用地形的优势,充分发挥火药和火油的威力,将两万宋军前军杀得尸横遍地,哭喊声一片。

    而童贯率领的三万后军此时还没有进山谷,就在不远处的另一条支道内,耶律大石率领一万五千军队正静静地等待着机会,耶律大石骑在战马上,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宋军。

    虽然他坚决反对太后摄政,要求还政给耶律延禧,导致他和萧干的矛盾激化,最终被贬去镇守居庸关,但在辽国生死危亡之际,他不顾前嫌,毅然出任西路主将,率两万军队阻击童贯大军。

    这时,远处山谷传来一连串的爆炸声,童贯的后军微微有些乱了,耶律大石举起手,禁止军队发动,还没有到突袭的最佳时刻。

    他竖起耳朵聆听山谷内士兵的哭喊声,越来越近,这时,童贯的后军也开始慌乱地大喊起来,宋军军心已动摇。

    耶律大石厉声大喊:“给我杀!”

    一万五千辽军从小路杀出,向阵脚已乱的宋军凌厉杀去

    童贯自知中计,他也吓得魂飞魄散,调头便逃,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童贯一路奔逃,迅速脱离了战场。

    眼看主将率先逃走,其他宋军大将纷纷夺路而逃,五万宋军惊得肝胆皆裂,兵败如山倒,这几乎是一场毫无悬念的一边倒屠杀,辽军士兵一路追杀,宋军尸体堆满了山道,五万大军最终全军覆灭,只有千余人逃出大房山。

    耶律大石并没有停步,率领两万辽军继续向易州方向追击而去

    就在童贯大军在大房山中埋伏的同时,种师中和李延庆率领的三万大军也抵达了良乡县境内,良乡县是析津城南面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析津城南大门。

    但种师中和李延庆并没有像童贯那样急于夺取燕京城,东路军高层已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在宋辽谈判还没有最后完成,他们可以向辽国施压,但并不能仓促夺城,如果辽国确实有诚意投降,萧太后自然会派人前来接洽,如果辽国的投降只是缓兵之计,那他们更不能着急,以免中了辽军的埋伏。

    所以李延庆和种师中在进入良乡县境内,不但没有继续前行,反而在一片地势稍高的原野上筑起了一座大营,同时,李延庆派出了十支骑兵斥候去前方打探敌情。

    燕青率领二十名斥候骑兵迂回绕到了良乡县北面,这一带是很低缓的丘陵,森林密布,鸟兽众多,是从前辽国皇帝南巡时的狩猎场,方圆足有近百里,这时,燕青攀上一棵最高的千年大树,向良乡县方向眺望,在树顶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县城。

    良乡县并不大,只是一座小县城,甚至比永清城还要小,城池周长不过七八里,它其实不是县城,而是一座军城,负责拱卫辽国的南京城。

    这座军城最多只能驻扎三五千军队,加上家眷,不会超过八千人,是这座小县城能容纳的极限了。

    燕青立刻排除了县城内驻扎有大军的可能,又向县城四周看了一圈,周围也空空荡荡,并没有驻军的迹象。

    “虞侯,统制那边有消息来了。”

    “知道了,我这就下来。”

    就在燕青准备从大树顶下来之时,他的目光无意中落在西面十几里外的另一片森林内,燕青的目光忽然凝固了。

    【最后一天求月票!】

第五百九十九章 作茧自缚() 


第六百章 偷袭燕京(上)() 
辛兴宗的惨败是偶然但也是必然,童贯在大房山惨败后,已经意识到后果严重,他根本就没有回易县,而是直接逃回了保州,将一个烂摊子扔给了辛兴宗。

    当耶律大石率两万军队兵临城下时,辛兴宗这才知道童贯的五万大军已经全军覆灭,而童贯逃回保州显然是想把责任推给自己,辛兴宗又是惶恐又是愤怒,这时不仅是他,城内的七万宋军已经被辽军几次屠杀吓破了胆,一时间人心惶惶,军心浮动,辛兴宗只得紧闭城门,高挂免战牌,另一方面,他又派人赶赴涿州向种师道求援。

    但辛兴宗败亡的根却在他夺取易州时便已种下了,童贯下令将城内一万多契丹男子全部杀死,无数年轻契丹女子被迫沦为营妓,宋军的暴行激起了城内汉人的无比愤恨。

    辽国占领幽云十六州已有一百多年,虽然在大宋立国之初的几次北伐中,燕地汉民确实心向大宋,但随着宋军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失败,燕地汉民也逐渐心冷心死了。

    随着一百多年的时间流逝,最初认同宋朝的第一批汉人早已死去,后来汉人也逐渐和契丹人联姻融合,对大宋的认同感也越来越淡,到了今天,大部分汉人对辽国已经有了认同感,他们认为自己是辽国的子民,宋军的北伐完全是对自己国家的入侵,再加上童贯下令屠杀契丹人,在城中大部分汉人看来,宋军就是在屠杀自己的亲人同胞,仇恨在他们心中种下了。

    当耶律大石率领两万军队抵达易县的当天晚上,易县城的数万百姓就发生了爆动,他们放火烧毁军营,抢夺并开启了城门,耶律大石率军杀入城中。

    在极度惶恐的压迫之下,宋军全线崩溃了,七万大军争先恐后逃出县城,向南狂奔逃命,却被耶律大石的骑兵一路追杀,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西路宋军惨不忍睹,几乎全军覆灭。

    但耶律大石并没有追杀到保州,他同时也接得到了萧太后的紧急懿旨,令他立刻回军支援萧干。

    。。。。。。。。

    种师道的大军抵达了良乡县,但他并没有继续北上,而是继续驻扎在良乡县,童贯的惨败使种师道不得不一慎再慎。

    大帐内,几名高层将领目光严峻地坐在桌前,种师道对众人道:“刚刚得到的消息,耶律大石的军队已经过了涞水,也就是进入了涿州地界,目前驻扎在新城西面,距离范阳县约六十里,很明显,耶律大石的军队就是针对我们而来。”

    “很奇怪,他为什么不直接夺取霸州城,以围魏救赵的方式逼我们撤军?”张叔夜有些不解地问道。

    种师道沉吟一下说:“他如果夺取霸州,是可以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但他自身的风险就大了,极有可能就会被我们压制在涿州全歼,耶律大石不会冒这个风险,他在范阳县一带引而不发,就已经把我们牵制住了,一旦我们调头南下,他立刻退守易州,可见此人确实很高明。”

    “大帅,耶律大石目前有多少军队?”李延庆问道。

    “根据最确切的消息,耶律大石手中的正规军依旧是两万,但听说他在易县又招募了两万新军,现在应该在训练之中,一旦我们攻入易州,那我们面对的就是四万军队了。”

    一直没有说话的宗泽缓缓道:“如果我们要进攻析津府,耶律大石这一关就必须要跨过去,我建议大军调头杀入易州,攻打易县,必须正面攻灭耶律大石这支军队。”

    宗泽的建议得到了种师中的支持,“宗都统说得对,耶律大石和萧干在两头牵制我们,我们必须要吃掉其中一支,我也建议先不管萧干,集中兵力对付耶律大石。”

    种师道有点犹豫,他是担心朝廷不会给他那么多时间,种师道不由又向李延庆望去,见李延庆沉思不语,便问他道:“李统制的意见呢?”

    李延庆沉思良久道:“我在想,不管攻打萧干也好,调头灭掉耶律大石也好,其实都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我觉得我们的目标应该还盯住燕京城,现在萧干军队驻扎在宛平一线,燕京城军队空虚,如果我们能出奇兵攻下燕京城,萧干军队必然放弃宛平而回援京城,我们主力便可以从背后追击萧干,将萧干军队全歼在燕京城下,这个时候,耶律大石再断我们后路也没有意义了,他要么回援燕京城,要么率军去投靠耶律延禧。”

    种师道缓缓点头,“这个思路很好,但怎么出奇兵夺取燕京城,我觉得这才是关键,燕京城可是有守军的,不是那么轻易能夺下。”

    停一下,种师道又笑道:“其实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夺城失败,也可以调头攻打萧干军队的后背,使萧干腹背受敌。”

    这时大家都明白了,大帅是支持李延庆的方案,宗泽也没有什么不满,他点点头笑道:“延庆的方案不错,比我的方案好,成功当然最好,即使不成功,也能前后夹击消灭萧干的军队,一旦萧干被灭,耶律大石就必须北上保卫京城,断我们后路确实没有什么意义了,我也支持延庆的方案。”

    种师道又问其他人,众人纷纷表态支持李延庆的方案,种师道当即对李延庆道:“方案是你提出的,那就由你率右军偷袭燕京城,我再令王渊率一万军支援你,其他大军随我北上宛平。”

    李延庆和王渊一起站起身施礼道:“卑职遵令!”

    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