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宗泽也叹口气,“金兵可是三万骑兵啊!怎么可能真和宋军会战,他们高速机动,等宋军集结时,他们早已跳出了包围圈,不知所踪了。”

    李延庆沉吟一下道:“恐怕宗老将军还是小看金兵了。”

    宗泽一怔,“此话是何意?”

    “我认为这是金国精心策划的一场诛心之战,以最精锐的三万女真铁骑来彻底摧毁大宋抵抗的意志,我很了解完颜斜也,此人常用一句话,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一战就是他这句话的具体体现了。”

    宗泽顿时有点急了,“李少保,不如我们联名上书官家,要求官家取消这次会战!”

    李延庆还是摇了摇头,“孙傅之所以把六部和枢密院都拉去参与知政堂议事,就是要得到最广泛的支持,事实上,他也实现了图谋,几乎没有人反对他的会战方案,而且官家也批准了,我们反对非但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使大宋少了两个收拾残局之人。

    我已想通了,凤凰浴火方能重生,大宋百年积弊,一定要将各种桎梏彻底打碎后才能重新站立,这是历史的必然轨迹,我们不必过于干涉,只要我们有一颗重建山河之心就足够了。”

    宗泽默默点头,他忽然抬头注视着李延庆道:“延庆,跟我一起去京东西路吧!留在京城,你会成为最终的替罪羊,若孙傅兵败,投降派必然会卷土重来,我担心你会被他们交给金人求和。”

    李延庆淡淡道:“这些我都想到了,我已经留了后手,绝不会让他们奸计得逞。”

    “就怕官家也同意他们混帐意见!”

    “我的后手不是一般的后手,就算官家答应他们也没有用。”

    宗泽隐隐猜到了李延庆的后手,但有也没有说破,便笑道:“既然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这时,大群百姓推着粮车匆匆从大门前走过,宗泽望着这些百姓,忍不住长长叹口气,“战争打到最后,可怜的都是百姓啊!”

    李延庆沉默片刻道:“我之所以决定留在京城并非为我自己,就是为了京城的七十万百姓,只要我李延庆在京城一日,就绝不会让他们沦为金人肆意屠宰的鱼肉。”

    宗泽重重拍了拍李延庆肩膀,“国破山河在,就像你说的,大宋还是需要我们这些愿意挺身而出收拾残局之人,你自己保重吧!”

    说完,宗泽走出大门,翻身上马,对十几名手下道:“我们走!”

    宗泽带着随从催马向东城门疾奔而去,李延庆默默地注视他远去,双手抱拳,向他的背影深深行了一礼。

    。。。。。。。。。

    次日五更时分,孙傅便亲率两万军队出了西面的新郑门,浩浩荡荡杀向中牟县,而董平率领的八万大军也抵达了京城以南一百二十里外的咸平县,正加速向中牟县赶去。

    按照孙傅的方案,这次会战,将以中牟县西面的白仓镇为中心,金兵背后是汴河,不怕他们北上突围,姚平仲的军队负责西面和南面,自己和董平的军队负责东面以及南面一部分,这样三面夹击,在狭窄的范围内,金兵根本就施展不出骑兵的优势。

    孙傅有信心一战将三万金兵全歼。

    孙傅率领的两万军队是原来姚平仲的军队,最初是陈州、蔡州和开封府的厢军,在第一次东京围城战中,姚平仲被封为四壁巡检使,率领三万军队负责城内的治安和维持秩序,并没有参与守城战,守城战是李延庆的京兆军和董平的新北军负责。

    这次姚平仲率一万军队去颍昌府训练新兵,另外两万人由部将张曲率领留在城内,正好被孙傅带出来参与中牟会战。

    两万大军一路疾奔,中午时分,距离中牟县还三十里,大地忽然震动起来,只见远处天空已变成了黄黑色,俨如沙尘暴来临,士兵们放慢了脚步,惊恐地望着远方一条黑线向这边迅速翻滚而来。

    孙傅忽然明白了,“我的天啊!”他忍不住惊叫一声,回头大喊道:“准备迎战!迎战!”

    但没有士兵听他的命令,两万军队调头狂奔,部将张曲拉着孙傅的战马向北面的汴河方向逃去。

第七百七十六章 求和喧嚣() 
    三万女真骑兵仅仅用了半个时辰就将两万宋军几乎屠杀殆尽,除了数百人从汴河逃生外,其他两万人全部被屠杀,人头悉数被割下,挂在金兵战马的脖颈下,他们随即调转马头,向西南方向的宋军大营席卷而去,那边还有十万新募之军,可在完颜宗翰看来,那就是十万头待宰的羔羊。

    张曲扶着孙傅从湿漉漉的汴河中爬了上来,他们找到几根木头,抱着它游到河中逃得了性命,当孙傅上岸,眼前的一幕将孙傅吓得晕厥过去,两万人的无头尸体堆积在田野里,脖腔里流出的鲜血汇在一起,形成一片数亩大的血塘,简直如地狱再现。

    张曲和两名士兵将吓得几乎傻掉的孙傅带回了京城,刚进城门,孙傅便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嘴里含糊不清地哭喊:“罪人啊!我是千古罪人,全完了,军队全完了!”

    很快便有消息传来,姚平仲率领的十万大军被三万女真突入军营,大营内一片腥风血雨,宋军士兵哭爹叫娘,狂奔逃命,十万大军全军溃败,女真骑兵不留战俘,杀得刀刃卷起,刺得长矛折断,追杀出三十余里,十万大军近八万人被屠杀,三十里的旷野里变成了尸山血海,每个女真骑兵的战马脖颈下都挂满了人头。

    姚平仲逃得性命,一昼夜驰七百五十里,亡命奔蜀,他彻底心灰意冷,最终在巴蜀出家为道士。

    女真骑兵更换了兵器,调头向东南方向杀去,那边还有董平率领的八万军队,正向中牟方向疾奔而来。。。。。。。。

    就在女真骑兵肆意屠杀宋军士兵之时,完颜斜也亲率十五万大军在白马渡过了黄河,遮天蔽日向东京汴梁杀来,又命大名府知府梁中书为特使,先一步来东京劝降。

    坏消息一个一个向京城传来,次日天快亮时,守南薰门的徐宁接到了董平派人送来的兵符和宝剑,董平率领的军队在夜里得到宋军被血腥屠杀的消息后,一夜之间,八万新兵逃亡殆尽,董平无颜回京面见天子,愿辞职为民,回乡务农。

    董平的恶耗还在发酵,另一个天大的消息更是震惊了朝野,太上皇返京途中在永城县被金兵俘虏,这个消息俨如晴天霹雳,使天子赵桓当场晕厥。

    此时知政堂内一片混乱,赵桓闭门不出,孙傅不仅病倒,同时也被罢相,由耿南仲接任枢密使以及参知政事副相之位。

    主战派只剩下何栗一人,独木难支,而以白时中为首的主和派已完全占据了朝堂。

    “各位安静!请安静!”

    白时中高喊几声,议事堂内安静下来,白时中又道:“金兵主力最迟明天就要杀到京城,偏偏官家闭门不出,让我们知政堂自己拿定主意,我们必须要连夜做出决定,到底该怎么应对?耿相公,你来说一说!”

    众人目光转到了耿南仲身上,兼任枢密使的孙傅病倒并罢相,作为枢密院的第二号人物,耿南仲当仁不让的上位接任,成为知枢密事以及新相国,但并不因为他是知枢密事才受重视,而是因为他刚刚和金国特使梁中书谈过,他知道金国的最新要求。

    耿南仲缓缓对众人道:“完颜斜也主张南北分治,以黄河为界,北面划归金国,南面由大宋统治,另外陕西路、秦凤路和熙河路也归金国,另外,宋朝需要赔偿三千万两银子为金国军费,可以分三年缴清,不过实现这个条件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国,双方才能谈,否则金兵将直接攻破汴梁屠城,连谈的机会都没有。”

    “大家说说吧!我们该怎么办?”白时中问道。

    这时,李邦彦咬牙切齿道:“李延庆是导致今日之乱的祸根,若不是他在燕山府坏了金国老狼主的性命,金国也不至于大举攻宋,先不管对方条件,把李延庆交出去,缓解金兵的怒火,对我们后续谈判才有利。”

    耿南仲道:“李相公说得对,三万金兵就可以屠杀二十万宋军,我们城中只有五万军队,而金兵来了二十万,京城肯定守不住了,先把李延庆交出去,我们才有谈判的基础,否则金兵进城,你我全家都要被屠杀,各位,举手投票吧!”

    想到自己全家要被金兵屠杀,议事堂内沉默了,片刻,白时中举手道:“我同意交出李延庆。”

    “我同意!”李邦彦和耿南仲一起举起手。

    “我也同意!”吴敏举起手。

    “我也同意!”唐恪也举起手。

    “同意!”议事堂内的其他官员纷纷举手。

    这时,白时中瞪了一眼何栗,“何相国有异议吗?”

    何栗长长叹息一声,“你们已经不是主和派了,而是彻彻底底的投降派,我和你们还有什么共同语言?”

    他转身便大步向外走去。

    “不知好歹的混蛋!”

    白时中骂了一声,又对众人道:“既然大家一致同意,那事不宜迟,请耿相公立刻率军去抓捕李延庆。”

    。。。。。。。。。。

    目前城内军队有两支,一支是三万人的新北军,孙傅病倒后便由何栗代为主管,徐宁和张清为左右副都统,这支军队负责守外城,而内城则由两万殿前禁军镇守,由兵部侍郎王时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赵桓为了平衡军队权力,特赋予知政堂在紧急事态下可以调动部分禁军的权力。

    黑夜中,耿南仲率领两千禁军赶到了曹府,他一声令下,两千禁军顿时将占地广阔的曹府团团包围,数十名士兵用巨木撞开了曹府大门,五百士兵冲了进去。

    只片刻,一名偏将跑回来向耿南仲禀报,“启禀枢密使,曹府内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有!”

    耿南仲大吃一惊,李延庆和一百多人都住在曹府,闭门不出,怎么都没有了,全部长翅膀飞了吗?

    不行,肯定还在曹府,他立刻令道:“给我掘地三尺挖,就算躲在地上,也给我挖出来!”

    “遵令!”

    偏将跑了回去,士兵开始搜寻地下,半个时辰后,偏将又回来禀报:“还是没有!”

    耿南仲呆不住了,立刻返回皇城向白时中汇报。

    听说李延庆失踪,白时中也同样惊得目瞪口呆,但他立刻反应过来,若被李延庆跑掉,他们就无法和金国和谈,必须要把李延庆找到。

    “给我全城搜捕!”白时中咬牙切齿,于公于私,他都一定要把李延庆抓到。

    “可是全城搜捕,我们没有那么多军队?”

    知政堂最多只能动用两千军,要想全城搜捕,至少要一万军队以上,那就要得到天子的同意了。

    至于外城的三万新北军,白时中根本就不指望,说不定李延庆就躲在新北军中,他得顺便让天子向新北军施压,不准他们窝藏李延庆。

    “各位,我们一起去面见官家!”

    。。。。。。。。。

    在二十万宋军全军覆灭和父皇被俘的双重打击下,赵桓骨子里软弱胆小的一面彻底暴露出来,他把自己关在宫中,外面的事情他不闻不问,彻底丢给知政堂去解决。

    但碍不过相国们的再三恳求,赵桓还是强打精神出来了。

    麒麟殿内,赵桓神情黯然地坐在龙榻上,听白时中讲述他的保城之策。

    “陛下,二十万金兵兵临城下,我们只有五万军队,根本守不住京城,唯一的保城之策,只有满足金兵的一切条件,宋金划江而治。”

    划黄河而治会失去多少土地,赵桓忍不住潸然泪水,“祖宗的土地在朕的手中丢掉,让朕怎么去面对列祖列宗?”

    “陛下,土地可以谈判,实在不行,我们就以银换地,女真人口稀少,要不了这么多土地,我们就拿财富和他们换取土地,金兵南侵,不就是为了利益吗?”

    赵桓抹去泪水道:“如果谈判可以解决危机,朕当然愿意谈判。”

    “可是。。。。要谈判必须把李延庆交给金兵,这是他们谈判的前提条件,不交出李延庆,连谈判的机会都没有。”

    赵桓呆了半晌,最后叹口气道:“如果牺牲一人能换取大宋平安,那朕没有意见。”

    “陛下,现在的问题是李延庆已经藏匿起来,我们必须要全城搜捕,必须要带圣旨和金兵谈判,请陛下暂时把军权和制诰权交给知政堂,陛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机会,为了保住大宋社稷,为了陛下的皇位稳固,陛下不能再有妇人之仁。”

    赵恒想到二十万大军全军覆灭,他心中也绝望了,他哆嗦着手取出了殿前禁军的虎符和玉玺,颤抖着声音道:“需要做什么,你们看着办,朕只有一个要求,保住大宋社稷,保住朕的帝位,别的朕都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