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5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延庆沉吟一下便道:“这个问题我相信官家也考虑到了,既然官家认为无妨,那曹家也不用太在意,我个人觉得,只要不是叔侄同娶姐妹,那问题就不大,再说这种政治联姻,考虑的是利益,本身就不用太在意辈分问题。”

    旁边曹俨也劝道:“父亲,延庆说得对,政治联姻是不用太在意辈分问题,再说功勋世家之间联姻,辈分问题就错了很多,真的无法计较了。”

    曹评缓缓点头,“这件事让我再考虑考虑!”

    曹评有点疲惫了,曹俨让两名丫鬟扶他回房休息,这时,李延庆给曹俨使了个眼色。

    曹俨走上前笑问道:“延庆还有什么事吗?”

    李延庆点点头,“请大伯跟我来,我想找点事情给大伯!”

    ......

    曹府的对面就是杭州州衙,李延庆刚从曹府出来,便看见新任通判韦琎站在州衙门口张望,见自己出来,韦琎连忙奔了过来,“李太尉可有时间?”

    “韦通判有事吗?”

    “关于修建公房之事,卑职和几个官员商量了一下,草拟了一个方案,请太尉过目。”

    李延庆点点头,回头对曹俨笑道:“上将军也一起来吧!”

    李延庆当然知道曹俨问江南州府规划的真正目的,尽管老爷子劝自己不要滥用权力,但曹俨在家赋闲多年,现在终于有了出仕的机会,曹俨不想放过这次机会也是情理之中。

    曹俨现在官任右卫上将军、保宁军节度使,两个官职虽然都是虚职,品阶却是从二品,他出任从三品的临安府尹是足够了,曹家捐献了凤凰山,虽然曹评因此被封为郡王,但那只是一种虚名,而且王爵还不能继承,朝廷还得再给一点实际的利益才行,让曹俨出任第一届临安府尹就是最好的方案,这一点,李延庆有信心劝服赵构。

    韦琎虽然可以重用,但他目前毕竟只是正八品知县,一下子升为临安府少尹确实不太现实,而且他也搞不定杭州的权贵,只要他协助曹俨得力,李延庆便打算推荐他出任宣州通判。

    曹俨大喜,连忙跟随李延庆向州衙走去。

    “杭州知州和通判都已挂印逃走,现在杭州官府处于一种瘫痪状态,而迁都方案已经启动,数十万东京百姓正在前来杭州的途中,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安置好南迁民众,同时保证迁都顺利完成,这件事只能烦请上将军暂时担当了,韦通判也会协助上将军。”

    曹俨没想到自己转眼就成为杭州主官,他有点像做梦一样,一切都不太真实,他犹豫一下道:“延庆先兼任杭州主官,我觉得更合适。”

    李延庆摇了摇头,“我是三路宣抚使,接下来还要巡视各州,没有精力顾及迁都琐碎之事,最多只能在军队及财物上提供一点帮助,大伯出任杭州主官,可以震慑各家权贵,我觉得更合适。”

    “要不我先和老爷子说一下。”

    李延庆笑着拍拍他胳膊,“先来州衙商议吧!回头再禀报老爷子。”

    曹俨点点头,跟随李延庆走进州衙。

    李延庆随即让韦琎召集所有州衙官员,只片刻,杭州的司马、长史、各曹司士、文学、助教等等二十几名官员都闻讯赶来。

    李延庆站在台阶对众人道:“我便是两浙路及江南两路宣抚使、太尉李延庆,封天子之令平定江南叛乱,现在叛乱已经平息,当由乱入治,各叛乱州通判以下皆可赦免”

    李延庆还没有说完,众官员顿时激动得欢呼起来,杭州知州和通判都逃掉了,这两天下面的官员都忐忑不安,唯恐自己也要被追究,现在李延庆宣布他们无罪,让众人怎么能不激动。

    李延庆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他又继续道:“眼看迁都已启动,但杭州的主次官均已逃匿,所以我任命上将军曹俨暂任杭州知事,全权负责迁都安置事宜,再任命钱塘韦知县兼任杭州通判,协助曹上将军做好迁都安置,请各位也尽心尽力,把这件大事做好。”

第八百三十五章 曹蕴到来() 
    紧接着曹俨和韦琎先后表态,愿意在宣抚使的监督下竭心尽力做好迁都安置事宜,众人随即走进了内堂。

    司马张文林连忙摆开桌子,铺上了一幅最新的钱塘县地图,韦琎拾起木杆,指着地图上绿色区域道:“这些绿色地块标识便是目前官府掌握的空地,一共有十几万亩土地,南面靠近凤凰山有两万亩,但绝大部分还是在北面,请李太尉指示民众的安置方向。”

    李延庆想了想问道:“皇城的土地有安排吗?”

    “有!凤凰山脚下都是皇城。”

    韦琎用木杆指着山脚下一大片黄色区域道:“这边就是皇城,太上皇亲自划出的一片土地。”

    李延庆笑道:“在地图上看还是有点模糊,索性大家一起去现场看吧!”

    众人跟随李延庆出了州衙,李延庆让士兵牵来数十匹马,让众人都骑马前去,州衙就在钱塘县南面,能清晰地看见数里外的凤凰山。

    州衙南面就是县城的南城墙,但已经拆除,没有城墙阻挡,西面是七宝山,东面一直向南都是一望无际的旷野农田,一直延绵到最南面的凤凰山下,不过前方约两里外却修建了一段城墙,李延庆有些不解地问道:“那是什么城墙?”

    “启禀太尉,那边就是皇城宫墙,以那道城墙为界,向南属于皇城,向北就属于县城。”

    韦琎又指着宫墙以北的大片空地道:“这就是我刚才所说的绿色标识区域,一共有两万两千亩,一直延伸到前面的皇城宫墙下,原本是农田,官府都已经收购,太尉看看是否可以在这里修建一些安置民宅?”

    李延庆回头问曹俨,“上将军的意见呢?”

    曹俨摇了摇头,“我建议南面的地块都空着,就像东京一样,皇城的土地肯定不够,一些官衙最终还是要修到外面,另外皇族王府也需要土地,这边的两万两千亩土地我建议交给朝廷安排。”

    李延庆笑道:“其实还有太学,也要考虑它们的用地。”

    “太学的土地有!”

    韦琎连忙指着北面,“就在州衙北面,原来的州学以及文庙、城隍庙,那一片占地足有一千五百亩,土地足够大,将来修建太学、府学以及考试院都足够了。”

    “那南面这片土地就按照曹上将军的建议,全部留给朝廷,安置迁移民众就放在北面。”

    众人调转马头向回走,这时李延庆想到一件事,便指着原来的城门正对的大街笑道:“这条街应该就是将来的御街了,两边的土地都卖了吗?”

    曹俨笑道:“这个大家心里都明白,两边的土地价格仅次于西湖边,早就被各家权贵分割了,曹府也是在御街旁,宝妍斋在这里也有一片土地,就在曹府北面。”

    御街现在叫做钱江大街,是钱塘县的南北主干道,笔直地向北延伸,众人一路北上,两边早已建满了府宅和民宅,还有大量的商业店铺,另外还有三座瓦肆也分布钱江大街西面。

    钱塘县本身就是江南第三大城,仅次于江宁县和吴县,人口四十余万,现在大量京城人口南下,使钱塘县在短短一年内人口便翻了一倍,突破了八十万,现在还有数十万人口在南迁路上,县城扩大几倍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李延庆来到县城北面,过了税署,这里便是第二片绿色区域,面积最广阔,一直延伸到北面十几里外的宦塘河,这里大约有十四万亩土地,东面是钱塘江,西面是西湖,中间便是一望无边的旷野和农田菜地。

    李延庆指着眼前的官道对众人道:“以这条南北官道为界,西面的土地保留,将来官府可以出售用来修建民宅商铺,东面的土地修建公租房,就像我上午所说,我会拨付五十万贯专用钱,希望两个月内建好三万间公租房。”

    曹俨想了想问道:“那南迁之民临时安置在哪里?”

    李延庆指着官道西面,“就安置在这里,先搭建帐篷,等公租房修好后,再逐步转移过去,如果愿意去租城内的民房,也可以!”

    众人又走了一圈,基本上敲定了安置民众的方案,曹俨急忙带着官员们返回州衙制定详细方案,他刚当上杭州主官,热情极高,甚至忘记去给老爷子请示了。

    这时,时间已经到了黄昏,李延庆不再回县城,而是向不远处的军营赶去。

    刚走进军营,一名亲兵便奔上来,将一管鸽信递给李延庆,“启禀都统,扬州刚送来的紧急鸽信!”

    李延庆见信筒居然是红色的,心中暗吃一惊,难道扬州出事了吗?

    他连忙打开鸽信,居然是扈青儿发来给的鸽信,李延庆脸上慢慢露出一丝惊喜,随即又苦笑起来,自己的妻儿和父亲已经跟随鄂州水军一起抵达了江宁府。

    。。。。。。。。

    扬州,一艘千石客船缓缓靠向扬州码头,船头上站着几名女眷,为首一个极为端庄秀丽的女子正是李延庆的妻子曹蕴,自从去年初京兆府分别后,曹蕴便带着京兆军将领的上百名家眷一路颠沛流离,先在成都府住了一段时间,成都官府对他们比较冷淡,生活极为不方便,这时正好接到公公李大器的来信,要他们去鄂州江夏。

    曹蕴又带着百余人坐船去了江夏,终于在江夏稳定下来,众人一直住到今天,曹蕴听说丈夫去了江南,她按耐不住不住思夫心切,便和师师商量一下,正好李大器也要赶去钱塘县,曹蕴便带着王贵妻儿,分乘两艘客船跟随鄂州水军前往江宁府。

    曹蕴来扬州当然是有原因,之前她接到丈夫一封信,信中含蓄提到了官家想把茂德帝姬嫁给自己为侧妃之事,这件事曹蕴并不是很抵触,丈夫已被封为郡王,身边只有一妻一妾也不合理,而且李家人口单薄,师师又无法生育,自己倒不能做得太过份,丈夫想多娶几房延绵子孙也是在情理之中。

    但曹蕴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丈夫不能像王贵一样在外面养别宅妇,私自纳妾,要娶妾必须经过自己同意,这也是自古的规矩,妾室必须经过大妇点头后才能进门。

    当然,茂德帝姬身份特殊,不能为妾室,至少是平妻,比自己略低半头,而且在诰命册封上也和自己一样,封一品夫人,只是名号上稍低一点,叫做郡王偏妃,服饰款佩上享同郡王妃。

    这些对外身份曹蕴都可以不计较,可李家的原则她不会让步,李延庆的正妻只有一个,要进李家门,就必须得经过她曹蕴点头。

    “大姐,福金人其实不错,很温柔贤良,懂得尊卑退让,心地也善良,你就别太为难她了。”扈青儿在一旁小声劝说曹蕴。

    曹蕴轻轻捏一下她的耳朵,似笑非笑道:“你这个死妮子,我倒要问问你,你打算几时才敬我茶?我让你照顾官人,你倒好,把机会让给别人了,让我怎么说你啊!”

    扈青儿顿时满脸通红,半响她才扭捏道:“大姐,我不是还没有准备好吗?”

    旁边师师揽住扈青儿的肩膀调笑道:“青儿什么时候都没有准备好,大姐,不如咱们明晚把她灌醉了,直接送到官人房中去。”

    “好办法,生米做成熟饭,这小妮子就别想整天乱跑了。”

    扈青儿急得一跺脚,“你们两个别再取笑我了!”

    “好了!好了!再说这小妮子要跳江了。”

    说笑着,大船渐渐靠近了码头,扈青儿这时看见码头上停着一辆宽大的马车,便对曹蕴小声道:“大姐,她已经到了,我带她上船吧!”

    曹蕴想了想问道:“她姐姐安德帝姬在吗?”

    “应该也在!”

    “那就请她也上船说几句话吧!”

    这时,师师走过来道:“大姐,我去请她们上船。”

    曹蕴点点头,“麻烦师师了!”

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 
    扈青儿带着师师上了岸,不多时,从马车走下来两名宫装女子,正是安德帝姬赵金罗和德茂帝姬赵福金,师师和她们说了几句,指了指大船,赵金罗便带着妹妹跟随两人上了船。

    扈青儿先带赵福金去侧舱休息,赵金罗则跟随师师来到正舱,这时,曹蕴迎了出来,施个万福礼笑道:“曹蕴给六婶娘见礼!”

    赵金罗是曹晟之妻,刚到曹府时,就是曹蕴陪同她好几天,两人关系很不错,她上前拉住曹蕴的手笑道:“以后我恐怕就不光是你的六婶娘了,你还是叫我二姐吧!”

    “如果六叔在怎么办?”

    “你别理他,咱们叫咱们的,和他没关系,再说你是李家的媳妇,不能总考虑娘家对不对?”

    “好吧!二姐进来坐。”

    曹蕴请赵金罗进船舱坐下,师师也坐在一旁,有丫鬟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