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启禀都统,宽约一丈,深只齐脚踝。”

    看样子和这边差不多,他随即令道:“让牛皋将军来见我!”

    片刻,牛皋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抱拳道:“卑职参见都统!”

    “牛将军请起!”

    “谢都统!”

    牛皋站起身来到小桌前,李延庆指着地图西面道:“你可率三千人迅速赶往鹅颈谷,将溪流给我断掉,三更之前必须做完此事。”

    “卑职遵令!”

    牛皋见李延庆没有别的吩咐,立刻告辞离去了。

    鹅颈谷位于西面十里外,是一座通过北面的峡谷,李延庆率领大军就是沿着这条峡谷南下,鹅颈谷很窄,最窄处只有十丈,小溪便是从北面流下来,流经鹅颈谷,如果在鹅颈谷把溪流切断,那么盘秀谷那边的小溪就没有水了。

    此时在盘秀谷东西两端,有数百名宋军士兵正在树林中涂抹火油,盘秀谷虽然宽达十几里,但到处是树林,一旦起火,根本就无处可逃,只有向东或者向西突围,向东有王贵率领的一万军队在谷口外等候,向西则有李延庆的大军在二十里外等候,实际上,两万金国骑兵已经被宋军包围在盘秀谷内了。

    时间渐渐过了两更,行军帐已经撤除,李延庆骑在战马上注视着西面,这时,有士兵奔来禀报,“启禀都统,溪水已经断流!”

    “果然神速!”

    李延庆暗暗赞一声,随即下令道:“可以点火!”

    三支火箭腾空而起,这就是点火的信号,埋伏在距离敌军约五里外的宋军立刻开始点火了,他们拿着火把奔跑,点燃上百处火点。

    这时,松林内的巡哨金兵也发现了异常,溪水竟然断流了,巡哨士兵大为恐慌,急奔去向完颜昌禀报。

    “什么!溪水断流?”

    完颜昌一阵愕然,这是什么缘故?他稍稍清醒,顿时意识到不妙了,立刻站起身高声令道:“传我的命令,所有士兵立刻上马!”

    这时,有巡哨疾奔回来大喊:“起火了,东面燃起大火!”

    由于山谷内风力强劲,而且吹得是东风,使得东面的浓烟吹到了金兵的宿营地内,树林内浓烟弥漫,两万骑兵纷纷在睡梦中被呛醒,士兵们惊恐万分,纷纷翻身上马,连裹身体的毛毯也顾不上了,战马也感受到了危险,纷纷扬蹄嘶鸣。

    “副帅,现在怎么办?”一名千夫长大喊道。

    “先离开松林,去南面看看!”

    完颜昌率先催马向南面奔去,两万骑兵纷纷调转马头跟随,大军在从林中奔跑,天空都变红了,远方树林传来可怕的噼噼啪啪声响,那是大树燃烧的声音,令人心惊胆战。

    盘秀谷宽达十几里,金兵原本是在最北面松林内宿营,他们又逃到了最南面寻找出路,但不管南面和北面的树林,都被大火点燃了,根本就没有出路。

    完颜昌额头上汗珠滚滚落下,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大错,应该在刚刚起火之际突围,现在有点晚了,但除了突围之外,他们也无路可走。

    完颜昌一咬牙对万夫长完颜忒里道:“我们分头突围,你率一万骑兵向东突围,我率另外一万骑兵向西突围,如果突围成功则转道去洛阳,沿途劫掠补给!”

    “遵令!”

    完颜忒里大喊一声,“第二军跟随我向东突围!”

    他一马当先,第二军的一万渤海籍骑兵纷纷催马跟随他奔行。

    金兵的两万骑兵兵分两路,一路向东,一路向西,待完颜忒里走远,完颜昌则振臂大喊一声,率领一万骑兵向来路疾奔冲去。

    能不能突围成功,就在此一举。

第九百二十章 收复河东() 
    熊熊烈火将整个山谷都吞没了,火借风势,风借火威,烈焰腾起足有三十丈高,将两边山崖上的藤蔓也点燃了,火势蔓延极为迅速,短短一刻钟内,十余里长的盘秀谷都变成了火的海洋。

    李延庆率领近两万士兵在二十里外望着漫天的火光,感受着热浪一阵阵扑面而来,他们前面两里范围内都没有树木,这是东面吹来的穿山风被烈火烤热了,带着一股股令人心悸的烟火气息。

    在他们面前筑起了一道宽约两丈的挡马泥袋墙,防止金兵冲过火海突围,就在这时,前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

    李延庆立刻意识到这是有金兵突围了,他大喝一声,“弓弩手准备!”

    ‘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排列成两排的五千名神臂弩手唰地举起了强弩,对准了峡谷东面,这时,两千多名骑兵如鬼魅般从东面冲来,个个被烟火熏得漆黑,为首穿着银甲金盔的大将,正是副统帅完颜昌,他的金盔在夜色中依然清晰可见。

    李延庆一伸手,“拿我的铜弓来!”

    一名亲兵将铜弓递给了李延庆,同时又递给他一支铁箭,李延庆搭箭上弦,猛地拉开铜弓,眼睛微眯,他的箭瞄准了金盔下的面门,手一松,铁箭如闪电般射向为首的完颜昌,这一箭来得极为迅猛,一眨眼便到了眼前。

    完颜昌刚从火海中逃出,双目酸涩,他只看到一个黑点,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只觉额头上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完颜昌惨叫一声,翻身落马,当场阵亡,李延庆的箭就是命令,五千弩手同时发射,箭如疾雨,射向百步外的金兵,金兵纷纷中箭落马,他们不可能再回头,剩下的数百士兵大声吼叫,拔刀向宋军杀来,宋军士兵依旧冷静的放箭,数百金兵还没有杀到挡马墙边,便已全部落马阵亡,一阵热风吹拂而来,山谷内再没有一个金兵活口,只剩下千余匹战马不安躲避在山崖下。

    “去收拾战场,不留一个活口!”

    李延庆下达了命令,两名统领各带五百士兵奔向战场,杀死重伤未死的金兵,收拢马匹,掩埋尸体。

    这一场大火足足烧了两天两夜才因一场大雨的到来而熄灭,这场大火使一万五千金兵无法逃出而惨死,另外五千人虽然逃出大火,却逃不过宋军的截杀,也同样死在宋军的乱箭之下,两万金兵全军覆灭,连完颜昌也惨死在李延庆的铜弓铁箭之下,这是金国发动南攻以来阵亡的最高级别将领。

    驻守临汾的萧伯松得到消息,他当机立断,立刻率军南下,利用皮筏从孟津渡过了黄河。

    就在太原战役结束短短一个月内,李延庆便发动了对河东路南部的战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歼完颜昌的三万金兵,除了萧伯松的一万燕山汉军反应迅速而逃脱外,整个河东路从雁门关以南已再无一个金兵。

    完颜斜也无奈,只得上书金国皇帝请罪,这次源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南征,虽然在中原地区和山东获得胜利外,但在陕西路和河东路遭遇惨败,金兵损失了十三万军队,包括六万女真族士兵,副帅完颜昌阵亡,另一名副帅完颜娄室被俘,连金国的三王子完颜宗雅也落在宋军手中,这样的损失和夺取中原、山东地区相比,实在是过于惨重。

    完颜斜也自知功不抵过,便正式向金国朝廷辞去征南都元帅一职,完颜斜也同时建议金国暂停南征,巩固已占领地区。

    此时金国辽东以北和上京府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雪灾,牛羊损失惨重,国力空虚,也无力再发动南征,金国皇帝完颜晟和其他金国重臣一致同意了完颜斜也的建议,派完颜希尹和萧仲恭为正副特使,出使临安议和。

    李延庆率领京兆军在太原和临汾大胜,已收复河东路全境的消息传到了临安,使饱受中原、山东沦陷痛苦的朝野俨如严冬里吹来了春风,朝野上下一片欢欣鼓舞,消息迅速传开,整个临安府都为之沸腾了。

    京城百姓载歌载舞,欢庆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天子赵构兴奋异常,他深知收复河东路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宋军在北方和西部有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资本。

    欣喜之余,赵构当即下旨,册封李延庆为晋王,升太傅,赏黄金万两,所有参战将领皆官升一级,赏上田三百亩到千亩不止,每个士兵赏良田五十亩,立有大功者另行封赏。

    就在消息传来几天后,从长江水路过来的战俘船也抵达了临安,送来了完颜娄室和完颜宗雅二人,过了没多久,李延庆又送来了另外三名女真部的猛安万夫长。

    三人是完颜昌的女婿浦察鹘拔鲁和两个儿子完颜斡带、完颜乌达补,三人是从盘秀谷东面突围时被王贵抓俘,王贵深知三人的重要,便没有杀害,而是活捉交给了李延庆,李延庆随即派人将他们押往临安。

    很快,大宋朝廷便得到了消息,金国已决定议和,金国特使正在赶往临安的途中。

    这天的早朝争论得格外激烈,按照金国惯例,完颜娄室等五名女真贵族战俘可以和金国进行交换,换土地,换人口,或者换相应的宋朝贵族,但在具体交换方面朝廷却出现了明显分歧。

    大庆殿内,刚刚升为礼部尚书的秦桧正慷慨激昂,强烈要求将五名战俘换回在金国饱受折磨的大宋百姓,“微臣也曾不幸在金国为奴,深知为奴者的艰辛,苦寒着薄衣,赤脚走雪地,食不如犬,劳累胜过弱驴,女人还要蒙受羞耻,除了肉体折磨外,更有身心上的折磨,行走大街不能抬头,逢女真人必拜,被斥为宋奴,数十万百姓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王师北上,将他们救回家乡,五名女真贵族皆为万夫之长,可换五万百姓回乡,陛下,国以民为本,应先体恤百姓之苦啊!”

    秦桧虽然言辞激烈,情义深沉,但他的号召却并没有得到太多大臣的响应,朝廷中近七成大臣都是同一个诉求,要求将二帝换回。

    右相范致虚出列道:“陛下,我大宋子民以孝立身,以纲常五伦为社稷之本,天地君亲师,我们立于天地之间,当敬君、敬亲、敬师,二帝既为大宋之君,又为陛下父兄,他们不幸被敌国掳掠,饱受摧残,令大宋将士无颜,令朝野百官惭愧,现有机会将他们赎回,我们为何还要犹豫?陛下,宣旨吧!”

    数十名朝臣纷纷出列响应,“陛下,范相国精忠之言,也是出自臣等肺腑,迎回二帝是我们君臣的责任,请陛下下旨吧!”

    除了七成大臣要求迎二帝,以及秦桧等少数大臣要求换回百姓外,另外还有以高深为首的部分大臣则建议换回淮北五州之地,使淮河一线的战略压力得到减轻。

    赵构着实为难,最后他给殿中少监孙启使了个眼色,孙启立刻敲响了云板,同时大声喊道:“请注意朝会秩序,不可乱君臣之礼!”

    云板声响起,大殿内这才渐渐安静下来,赵构缓缓道:“各位爱卿的心情朕能理解,朕当然恨不得立刻就能迎回父皇和皇兄,但谈判自有规则,我们不仅仅要迎回二帝,还应争取更多的利益,所以请各位爱卿暂时忍耐,不用急这一时。”

    大殿内没有了反对之声,赵构又道:“今天的早朝就到此结束,请知政堂各位相国商议谈判主副使人选,尽快报给朕,散朝!”

    散朝的钟声敲响,百官恭送天子从侧道离去,大家这才三三两两离开大殿。

第九百二十一章 秦桧北使() 
    “高兄!”范致虚在后面喊住了正要离开大殿的高深。

    高深停住脚步,微微笑道:“今天范兄似乎有点激动啊!”

    “不是我激动,你没看出来官家的态度有点模糊吗?”范致虚意味深长道。

    高深点点头,“这样说起来,好像是有一点,官家似乎在对迎回二帝之事上有点不太热衷。”

    范致虚叹口气道:“官家的心情其实我们都能理解,他登基时间不长,而且先帝并没有退位,在法理上依旧是大宋君主,太上道君皇帝虽然承认了官家登基,但也只是一张纸条而已,并不是正式诏书,可退一万说,就算先帝归来,官家把皇位让出,他也应该不计个人荣辱迎回二帝,这是为人子为人亲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决不能因为官家眷恋皇位就放弃迎回二帝的机会。”

    高深笑了笑道:“说句良心好,官家的能力确实比先帝要强,至少在抗金上他没有优柔寡断,态度坚决,对李延庆的支持和信任也是一如既往,这才击败了西夏,收复了河东,逼迫金国不得不放弃南征计划前来议和。”

    “这个我们都知道,官家让位给先帝也只是说说而已,百官们当然一致支持官家继续治理天下,但必能因为皇位而放弃迎回二帝,那无论在道义上,还是伦理上都站不住脚,会成为官家身后之耻。”

    高深点点头,“只要解决了名份问题,我相信官家会同意范相公的方案。”

    “那高相公还是坚持战俘换土地,不肯接受二帝回归吗?”范致虚注视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