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傅叹了口气,“如果是普通世家,我早已将他们杀得干干净净,偏偏是曹家啊!杀了他们,太上皇就要拿我们当替罪羊了。”

    “那怎么办?”

    “应该逃走不是太久,给我追!”

    苗傅随即下令,“收兵出府!”

    就在军队刚离开曹府,黄潜善便匆匆赶来了,他急声问道:“干掉李延庆了吗?”

    苗傅叹了口气,“卑职无能,李延庆已经从地道逃走了!”

    “什么!”

    黄潜善眼睛瞪大了,怒斥道:“你是怎么包围曹府的,居然被他从眼皮子底下逃走?”

    苗傅满脸羞愧,“卑职这就率军去追!”

    黄潜善也头大了,这样可没法象太上皇交代啊!

    万般无奈,他只得对苗傅道:“你率军去追,务必要追上他,提他人头来交令!”

    “卑职遵令!”

    黄潜善立刻分兵两路,一路令副将林弘率一千骑兵先一步赶去宦塘河大桥拦截,他自己则率五千军赶去崇新门,地道出口离崇新门最近,李延庆必然是从崇新门出城了。

    黄潜善则赶去见太上皇,他们现在一刻也不能耽误,必须立刻发动宫廷政变。

    苗傅率军赶到崇新门,只见他的部将杨青上前跪下请罪,“卑职治下不严,特向将军请罪?”

    “可是李延庆从这里逃走了?”

    “正是!卑职刚刚才知道,已斩杀了擅自放走李延庆的守城官,正要去向将军汇报。”

    苗傅眼前一阵发黑,他沉住气问道:“李延庆走了多久了?”

    “大概半个时辰!”

    苗傅恨得心中滴血,就是自己搜曹府的半个时辰,自己被耽误了,他大吼道:“给我开城!”

    城门开启,苗傅率军向外奔去,后面五千士兵则跟随他奔出了城,杨青暗暗松了口气,给守城押队使了个眼色,押队会意,也立刻率领几名士兵向城外奔去,他要去城外放火给李延庆示警。

    此时李延庆已经向北奔行了二十里,距离宦塘河还有五六里,临安城的外形就像一支香蕉,南北长,东西短,南北长足有二十余里,但东西长却只有五六里。

    他们搞到了两头毛驴,给李璞和他的同伴骑行,这时,一名亲兵大喊:“都统快看!”

    李延庆回头,只见南面燃起了火光,他立刻明白了,一定是军队追来了,扈青儿低声建议道:“宦塘桥一定会得到消息封锁,不如我们先过河。”

    李延庆他们东面两里外便是宦塘河下游,一直向南流出二十余里后注入杭州湾,如果在这里渡过了宦塘河,就直接绕过了北面的宦塘河大桥,这一带河水不宽,大约三十丈,也就百米左右。

    李延庆带出的一百五十名亲兵个个武艺高强,水上功夫也了得,他有点担心另外五十名女护卫,扈青儿明白他的心思,笑道:“我的手下怎么可能不会水?”

    算下来就只有李延庆的儿子李璞不会水,这个问题不大,几名亲兵便可以背负他过河,李延庆当即立断,“过河!”

    众人调转方向,向东面的宦塘河奔去

    与此同时,皇宫也发生了异动,一阵急促的奔跑声将熟睡中的赵构惊醒,“发生了什么事?”赵构睡眼惺忪问道。

    康履结结巴巴道:“启禀陛下,大事不妙,军队军队发生哗变了!”

    赵构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怎怎么回事?”

    “老奴也不知道,只是听一名受伤侍卫说,山下侍卫已经杀上来了。”

    潘贵妃也吓得惊慌失措,“陛下,该怎么办?”

    这时,赵构倒冷静下来了,他明白这一定是父皇发动宫廷政变了,他恨得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康履催促道:“陛下快从后门逃走!老奴去安排车辆。”

    康履先奔去了,赵构急忙穿上衣服,两名宫女也连忙替潘贵妃穿衣,潘贵妃却泣道:“陛下,孩儿怎么办?”

    一句话提醒了赵构,他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招手叫上一名心腹小宫女,“你速去慈幼殿,抱着太子去白云庵,恳求梅云大师保护,事后你让梅云大师交给李延庆,记住了吗?”

    “小婢记住了。”

    赵构一时找不到笔,心一横,将手指咬破,在白缎内衣上写了一份血诏,连同一面金牌一起塞给小宫女,“快去!”

    小宫女匆匆忙忙奔走了。

    赵构必须要留一条后路,如果自己和儿子都被父皇抓住,那什么都完了。

    他这才带着潘贵妃跑出后门,直接上了一辆马车,车夫一扬马鞭,马车沿着山道向山下奔去,康履和数十名贴身侍卫紧紧跟在马车背后。

    赵构是想去皇家码头坐龙船出海躲避,如果李延庆能平息宫变,他再回来复位。

    但马车刚到码头,忽然从四面八方杀出无数士兵,将赵构马车团团包围,乱箭齐发,数十名侍卫以及车夫纷纷中箭倒下,康履也连中十几箭,当场气绝身亡,几匹拉车御马也中箭身亡。

    马车险些侧翻,血腥的场面使潘贵妃吓晕过去了,赵构也吓得脸色惨白,他透过车窗看见了对方主将,正是刘正彦,他拉开车窗大喊:“刘将军,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造反?”

    刘正彦远远抱拳道:“陛下,微臣不敢造反,微臣是奉太上皇之旨留住陛下,陛下若能说服太上皇,微臣不敢阻拦。”

    他喝令士兵建起盾牌墙,将赵构包围在其中。

    不多时,身着龙袍的赵佶在数百名侍卫的簇拥下走来,刘正彦连忙上前单膝跪下,“启禀陛下,目标已被士兵们团团包围!”

    “很好,辛苦你们了。”

    赵佶回头对黄潜善道:“去确认一下!”

    黄潜善奔了过去,赵构正惶恐不安,忽然看见了黄潜善,连忙喊道:“黄爱卿快救朕!”

    黄潜善叹了口气,“现在谁也救不了陛下,陛下只能自救!”

    赵构呆了一下,半晌,他叹口气道:“好吧!你告诉太上皇,朕愿写退位诏书,只求做个闲王。”

    黄潜善奸笑一声,“陛下很明智啊!”

    他回头令道:“那纸笔来!”

    不多时,黄潜善交给一份退位诏书交给了太上皇赵佶,赵佶看了一遍,又问道:“他的儿子呢?”

    “好像不在车内?”

    赵佶脸一沉,不满质问刘正彦,“怎么回事?”

    刘正彦满头大汗解释道:“卑职负责山下,攻打大内是副都指挥使张威,山上的情况,卑职真不清楚。”

    赵佶脸色稍稍和缓一点,又对黄潜善道:“当初康王若能顶住百官请求,不把朕接回来,就不会有今天这件事了,他的心肠太软,作为一个帝王不合格,但朕却不能再错下去,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黄潜善后背惊出一身冷汗,半晌道:“微臣明白!”

    赵佶从怀中取出一只小药瓶递给他,“这件事立刻做好,不准拖延!”

    黄潜善点点头,接过小药瓶,一脚深一脚浅地走了,赵佶又轻轻叹了口气,“朕生了三十个儿子,不在乎少一个。”

    说完,他转身便快步离去,现在他更关心干掉李延庆,无论如何,他绝不能让李延庆逃出临安府。

第九百八十五章 杀出重围() 
    三更时分,李延庆带着亲卫回到了自己战船上,他终于长长松了口气,当即下令船队向北面太湖方向撤离。

    “夫君,不如我们直接南下进入杭州湾,然后走海路北上长江口。”扈青儿在一旁建议道。

    李延庆摇摇头,“刚才我们已经渡河做了试验,河道太狭窄,我们船体太大,对方很容易将我们拦截住,如果对方用火攻,所有船只都会被烈火烧毁,不能冒这种风险。”

    这次李延庆一共带了六十艘千石战船进京,一共有三千名重甲步兵,还有大量粮草物资,李延庆已经考虑到了危机发生时的处置,他的船队要么进入杭州湾,要么后撤,从湖州进入太湖,也就比进入杭州湾多五十里路程。

    虽然杭州湾就在三十余里外,但从安全上考虑,退入太湖要比强行突破重兵包围,进入杭州湾要好得多,而且也远不了多少。

    船队拉起船帆,开始迅速北上,与此同时,赵佶命令杨褚率一万精兵向北追赶李延庆。

    赵佶又下令宁国府和嘉兴府的守将各率五千军队赶来支援,实际上就有两万大军前来围堵李延庆。

    五更时分,船队离开了大运河,进入乌程河,这时,船队已经进入了湖州地界。

    李延庆站在船舷注视着远处,在朦胧的晨曦,已经隐隐可见一条黑线正沿着官道疾速追来,距离他们还有五六里左右。

    李延庆当机立断下令道:“船队靠岸,重甲步兵准备迎战!”

    船队很快便靠岸了,重甲步兵早已换好了甲胄,他们在主将关胜的率领下飞奔上岸,迅速列阵,不多时,三千重甲步兵已经列好了三排阵,拦住了追兵的去路。

    追杀而来的军队正杨褚率领的一万精锐淮南军,这支军队是前年秋天招募,赵构下旨一共在淮南和江南等地招募了十万大军,作为戍卫京城的新禁军,分别驻扎在临安府及其四周州府,而杨褚率领这一万人正是其中的一支精锐,铠甲坚固,兵器精良,待遇从优,平时驻守在宦塘河一带。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养兵整整两年,今天第一次投入战斗,但他们面临的军队却是京兆军中的重甲步兵。

    重甲步兵号称西北第一军,不仅因为他们身披重甲,战斗力强大,而且所有士兵都是身经百战,后来才被挑选出加入重甲步兵,他们的杀气和战斗意志远远不是追兵所能比拟。

    一万追兵已经杀到,杨褚望着河面上的数十艘大船,已经离他不足一里了,他心中异常焦急,同时也有一种按耐不住的激动,太上皇下旨,无论何人,只要献上李延庆人头者封亲王,赏银百万两,杨褚仿佛看见他一生的富贵高爵就在眼前了。

    杨褚虽然也是西北军出身,但他没有遭遇过西夏的铁鹞子骑兵,对重甲的理解不够深透,他见对方只有三千人,自己的队伍三倍于对方,他顿时激动得大叫:“大军列阵,准备放箭!”

    一万步兵迅速列阵,三千弓弩手在前面,七千刀盾军和长枪兵在后面,当两军相距百步时,杨褚高声喝令:“放箭!”

    一阵梆子声响起,铺天盖地的箭雨射向迎面杀来的重甲步兵军阵,密集的箭雨叮叮当当地射进了重甲步兵的士兵中,箭矢射不透铠甲,居然没有一个重甲步兵倒下。

    杨褚立刻意识到了不对,对方的重甲居然箭射不透,他头皮有点发麻,今天恐怕遇到劲敌了。

    但撤退显然不可能,他见后面的长枪兵和刀盾军跃跃欲试,士气高昂,他大喊一声,“弓弩手后撤,步兵杀上!”

    红旗挥动,三千弓弩手迅速后撤,七千步兵呐喊着向敌军冲杀而去。

    李延庆也下令道:“擂鼓出击!”

    “咚!”

    战鼓声敲响了,缓慢而有力,“咚!咚!”伴随着沉重的鼓声,三千重甲步兵一步一步向迎面杀来的淮南军靠近,每走一步都是那么震人心魄,每走一步都是那么气势如山。

    杨褚大喊一声,“杀啊!”

    “杀啊!”

    七千淮南军士兵呐喊着冲向对面的重甲步兵,两支步兵在刹那间相撞了,俨如两道惊涛骇浪在暴风雨中相撞。

    斩马剑劈成了血路,长矛撞开了铁墙,坚固无比的重甲军铁墙层层推进,斩马大剑挥舞,锋利的刀刃劈开了淮南军的防御,人头横飞,肢体遍地。

    长枪在雪亮的刀锋下纷纷被砍断,只是淮南军人数太多,强劲的冲击力也掀翻了近百名重甲士兵。

    但一批士兵倒下,另一批士兵立刻补充上来,两支军队裹夹在一起,杀得难解难分,这时,三千弓弩手也化身为刀盾军参战,他们从后面杀向重甲步兵,而后排的重甲步兵也转身迎战。

    从大船上望去,在漫长的战线上,三千重甲步兵和一万淮南郡混战在一起,两军厮杀极为血腥。

    尽管淮南军的人数要远远超过重甲步兵,但重甲步兵凭借着无以伦比的装备和战刀,将敌军杀得节节败退。

    受伤突淮南军士兵跪下地上苦苦哀求,但仍被列阵而上的重甲步兵劈成碎片,血流成河,尸横累累,整个河畔成了人间屠宰场。

    李延庆轻轻叹息一声,都是大宋军队,不该这样自相残杀,他回头对扈青儿道:“结束这场战斗!”

    扈青儿会意,立刻回头喝令道:“来百名勇士,跟我下船!”

    只见大船上冲下来一队骑兵,约有百人,为首一员女将,头戴秀缨盔,身披银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