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傅一下子呆住了,他来偷袭李延庆的大营,反而自己的大营被偷袭了,苗傅忽然反应过来,李延庆早知道他今晚要来,特地做好了准备。

    这时,他不再犹豫,当机立断下令道:“大军火速撤回京城!”

    这个时候再去回救大营已经没有意义了,苗傅只觉得四面危机,唯一的退路就是撤回京城,越快越好。

    他的军队早已士气丧尽,听说军营已被袭击,士兵们更是惶恐万分,也不列什么队形,调头便向京城方向奔跑,甚至不少士兵还丢盔弃甲,扔掉兵器,减轻身上的负担。

    苗傅也喝止不住军队,他也只得快步加鞭,带着数千心腹军队率先向京城方向狂奔。

    但只奔出十几里,西面忽然传来了闷雷般的声响,大地开始颤抖起来了,曹猛率领两万骑兵杀来了。

    败退的士兵看见无边无际的骑兵杀来,吓得哭爹喊娘,没命地奔逃,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截断了他们的退路,数千骑兵齐声大喊道:“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大片大片士兵立刻跪地投降,这个时候军心已彻底崩溃,在运河西岸十几里的大地出现了十分壮观的一幕,近三万名士兵跪在地上求降,在他们四周包围着无数的骑兵......

    天亮时,敌军大营的骑兵也押送着一万五千余名战俘北上,和北面的三万战俘汇合。

    这场偷营和反偷营战打得十分经典,七万新禁军除了一万人左右逃脱外,伤亡一万三千余人,被俘四万五千人,而逃脱的士兵也只有三千余人跟随苗傅逃回京城,其余士兵都各自逃回家乡。

    七万大军在临安府北部全军覆灭,消息传到临安,临安城百姓一片欢呼,就仿佛是他们自己打赢了胜仗。

    就在苗傅全军覆灭的消息传到皇宫不久,赵佶便来到了太乙宫,在太乙宫内堂,身着道袍的赵桓面无表情地坐在蒲团上,赵佶却在苦口婆心劝他出来即位。

    “你是朕的长子,你九弟已经不幸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朕考虑良久,还是由你来继承大统比较合适,如何?只要你点头,朕明天一早就安排登基大典。”

    赵桓半晌冷冷道:“父皇不是一直想复位吗?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为何却不要?”

    赵佶叹息一声,“朕年纪大了,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朝务,只想安安静静的度过晚年,不再过问国事,以前朕有些地方对不起你,但咱们毕竟是父子,血脉浓于水,朕再三考虑,还你登基最为合适。”

    赵桓淡淡一笑,“父亲的心情儿子能理解,不过我已出家,早已堪破红尘,不想再卷入尘世纠纷,父亲去找别的皇子吧!”

    说完,他也不管赵佶,起身便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赵佶一阵恼羞成怒,咬牙切齿道:“你以为自己逃得掉吗?”

    次日一早,太上皇赵佶正式宣布天子赵构病重不治驾崩,立济王赵栩为新帝,他随即宣布辞去摄政王,迁回隐龙山庄,不再过问国事。

    知政堂内,十几名忠于赵佶的重臣正紧张地商议对策,杜充不满地敲打着桌子,“这算什么,他自己退下去了,屁股一拍什么事都没有,把我们晾在岸上,一点说法都没有,难道效忠他就是这个下场?”

    “你不要发牢骚了!”

    黄潜善狠狠瞪了他一眼,“说这些没用的话有什么意思,现在要拿出可行的办法,保咱们一命!”

    这时,秦桧问道:“新帝是什么意思?”

    旁边汪伯彦哼了一声,“谁知道新帝在哪里?象个木偶一样登基,从头到尾一句话都没有说过,你还能指望他拿出办法?”

    “他不表态咱们就逼他!”秦桧也有点发狠道。

    “逼他能做什么?”黄潜善不解地问道。

    “逼他去和李延庆谈判,现在只有谈判才能解决我们的危机,答应李延庆条件,实在不行就拥戴他做右相,或者暗示他可以割据西北,咱们以知政堂的名义通过一份西北五道军政自治方案。”

    这时,一直没有吭声的吕颐浩冷冷道:“你们把李延庆想得太简单了,他若想割据西北,在政变之时就走了,哪里还会打出匡扶大宋的口号,谈判还是有必要的,看看他的条件是什么?”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骚乱,有官员在大喊:“你们快出去,相国们在议事,你们想干什么?”

    最后声音变得惊恐起来,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出了什么事?

    这时,大门‘砰!’的一声被撞开了,从外面瞬间冲进来十几名士兵,紧接着走进一员将领,他看了看议事堂,点点头道:“很好,都在这里!”

    黄潜善认出这名将领是太上皇的贴身侍卫首领周韬,他顿时怒道:“周将军,你想干什么?”

    周韬冷冷道:“你们这些奸佞之臣蛊惑太上皇,害死官家,罪该万死,特奉太上皇之旨前来清君侧!”

    他回头喝令道:“一个不留,全部给拿下!”

    瞬间又冲进来大群士兵,将十几名大臣按倒在地上,用绳子捆绑起来,黄潜善脸都变色了,大吼道:“王八蛋,是他自己杀了儿子,现在又想栽赃在我们头上,不得好死!”

    周韬上前就是重重两记耳光,打掉了黄潜善的几颗牙齿,黄潜善的声音顿时哑了。

    秦桧急问道:“周将军,太上皇要怎么处置我们?”

    周韬眯眼一笑,“我就实话给你们说了吧!太上皇要和李延庆谈判,但得拿出点诚意不是,既然李延庆打出的旗帜是清君侧,那就只好委屈各位了,你们去给李延庆解释吧!”

    众人的脸上顿时变成了死灰色,吕颐浩长长叹息一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得一点不错啊!”

    周韬一挥手,“带走!”

    士兵用黑布袋套住大臣的头,将他们押上几辆马车,马车向宫外驶去。

    与此同时,赵佶却出现在曹府大门前,他是来吊唁曹评,到这个时候了,他不得不放下身段,来向曹家表示歉意。

    曹俨和几个兄弟都借口身体不适,不愿出来见赵佶,只让一个曹氏子弟陪同赵佶给曹评的灵位上香。

    赵佶原本是想让曹俨作为自己特使去和李延庆谈判,但曹家不给面子,他也没有办法,只得又来拜访高深。

    客堂上,高深沉默地听完赵佶声泪俱下的痛诉,赵佶毫不客气地将各种责任都推给黄潜善等人,仿佛自己也是受害者。

    最后,高深平静道:“陛下,微臣可以去和李延庆谈判,但微臣要知道陛下的底线是什么?”

    赵佶叹了口气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朕现在还有什么好说的,朕只要一个要求,请他放过朕,让朕平平静静地过完后半生,作为回报,朕可以答应他的一切要求。”

第九百九十六章 临安投降() 
    李延庆的十万大军从南北两路同时向临安城进发,上午时分,李延庆亲率七万大军跨过宦塘河,在临安北城五里外扎下了大营。

    很快,高深便带着几辆马车来了李延庆的大营。

    听闻高深到来,李延庆亲自出营迎接,两人拥抱一下,高深叹口气道:“我被赵佶抓了壮丁,前来与你和谈。”

    “那几辆马车里是谁?”李延庆看了一眼后面的几辆马车问道。

    “你不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吗?那里面就是你要诛杀的君侧,一共十五人,黄潜善、汪伯彦、杜充等人都在内,甚至吕颐浩、范宗尹也在,差不多就是赵佶的班底了,一锅全端,算是赵佶把他们打包卖给你了。”

    李延庆冷笑一声,“这就叫替主人卖命吧!把命卖给了主人。”

    李延庆随即命令左右,“把马车里的人犯送进大营看押起来。”

    他也不想见这些人,便将高深请进了大帐。

    两人分宾主落座,有亲兵进来上了茶,高深道:“现在大势基本上已经定了,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李延庆摇摇头,“大势还没有定,城内还有两万叛军,还有苗傅、刘正彦、张威等人,当心他们狗急跳墙,再次发动政变。”

    “你觉得有可能吗?”

    李延庆点点头,“很有可能,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活路时,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不过我也在他们身边下了一步棋,就看这步棋能不能发挥作用吧!”

    高深沉吟一下道:“先不谈军队,且说说太上皇,你打算怎么处置他?”

    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高深咬牙道:“我大姊嫁给了曹老爷子,那时我才三岁,名义上曹老爷子是我姊夫,但实际上我视他为父,是他把我养大的,我知道老爷子就是被赵佶毒杀,从我本意来说,我很希望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给他也灌一杯毒酒,不过理性告诉我不能这样做,赵佶还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他让我转告你,只要你饶他一命,让他在隐龙山庄养老,他可以答应你开出的一切条件。”

    李延庆负手走了几步,又确认道:“他可以答应我一切条件?”

    高深点点头,“他原话是这样说的,只要你放过他,他可以答应你一切条件。”

    李延庆沉默良久道:“就看他这句话的份上,我可以再让他活一年。”

    高深一怔,“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延庆淡淡一笑,“让他再享受一年,等大局已定时,他就会染病而终,这不很正常吗?”

    高深明白了,这是自古以来君王铲除异己的良策,他就知道李延庆不会放过赵佶,不过这样也好,一年后局势已定,那时赵佶染病而终,也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因了,想到这,高深便点点头,“但你现在需要他答应什么?”

    李延庆缓缓道:“立赵旉为帝,但因为他年幼,就由我来监国摄政,直到他成年。”

    高深笑了起来,“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你如果想割据自立,早就回京兆府去了。”

    李延庆笑道:“我也考虑了很久,我掌握着西北和三川的八路军政大权,如果让我放弃这个权力,我办不到,可如果捏住权力不放,大宋又会事实上形成分裂,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我来执政,这样大宋就不会分裂了。”

    “那赵旉成年后呢?”

    李延庆摇摇头,“等他行弱冠礼,那就是十八年后了,时间太遥远,那时候的事情我现在也想不到。”

    “好吧!我回去向赵佶汇报,你还有别的事情吗?”

    李延庆沉思片刻道:“你现在别急着回去,你现在回去必然会被苗傅等人所害,等我完全拿下临安城,你再回去不迟。”

    高深呵呵一笑,“那我就好好睡一觉,静候你的佳音。”

    正如李延庆的意料,当赵佶将正在知政堂议事的心腹大臣一锅端,准备交给李延庆处置时,苗傅便嗅到了强烈的危险气息。

    苗傅心里很清楚,为了保自己,赵佶会出卖一切人,也包括他们,文官落在李延庆手中或许还有一线活命机会,而自己落在李延庆手中就必死无疑了。

    就在高深前往李延庆大营的同一时刻,苗傅召集刘正彦、张威、方陇、赵平等一班将领在城南军营紧急商议对策。

    苗傅阴沉着脸对众人道:“我刚刚得到消息,赵佶今天上午去曹府,结果碰了钉子,他又去高深府中,呆了半个时辰才出来,随即返回隐龙山庄,高深就带着黄潜善等人去了城外大营,很显然,赵佶已经在向李延庆求饶了,用黄潜善等人当见面礼,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刘正彦沉吟一下道:“上次王典被释放,我觉得李延庆就是在传递一个信息,主要我们主动投降就可以不杀,苗将军觉得我们还能守得住临安城吗?”

    苗傅目光凌厉地向刘正彦望去,“王典可以投降不杀,但我们却不行,你自己摸着心口说,李延庆会放过我们吗?”

    刘正彦不敢吭声了,苗傅又对众人道:“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赵佶、皇子、曹府老小、百官、宫妃全部抓到大营里来,让李延庆把三百艘海船拿过来,我们上船去新罗建国,如果他不答应,我们就同归于尽!”

    张威一拍桌子,“这个办法狠,我支持!”

    方陇和赵平表示支持,苗傅目光盯着刘正彦,手按向剑柄,“你答不答应?”

    就在刘正彦刚要答应之时,外面忽然响起一片惨叫,一支狼牙箭‘嗖!’的射来,正在苗傅后背,苗傅大叫一声,一个趔趄倒在地上。

    不等其他大将反应过来,密集的箭矢便射进了大帐,张威和方陇连中十几箭,当场惨死,刘正彦也是前胸中了两箭,倒在地上,身受重伤。

    只有赵平没有中箭,他趴在地上,吓得面如土色。

    这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