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青点点头,又问道陈疆,“你是从哪里下城的?”

    陈疆指了指西北角,“我一直从这里上下城,这里的缺了好几块城砖,城墙上就有了落脚点,比较容易攀爬。”

    “什么叫你一直从这里上下城?”燕青抓住他话语继续问道。

    “启禀都统,卑职这半个多月来一直在观察金兵大营,为了避开金兵巡哨,卑职每天需要天不亮到位,天黑后离去,回城只能靠攀爬城墙。”

    “那你有没有遇到了城头巡哨或者遇到其他什么危险?”

    陈疆摇摇头,“不管金兵还是冀军,他们都没有巡防,说起来金兵还好一点,至少夜里还有人在城头站岗,可是冀军,我观察了两个晚上,过了三更以后,城楼上根本就看不到站立的人,全睡了。”

    “如果都睡了,那他们怎么准时开城门?”

    “到时会有更夫来叫醒他们。”

    燕青随即令人将四名统领请来,片刻,赵武、种烈、吴报国和曹励都匆匆赶来。

    “今晚我们三更出击,各位将军让部下好好休息,两更正我们出发!”

    “遵令!”

    四名统领躬身行一礼,便纷纷去各自的军队安排了。

    燕青又考虑了各种细节,尽量做到无一疏漏,这才令人去通知黄河边的阮氏兄弟。

    。。。。。。。。。

    两更正,一万大军在夜色的掩护下离开树林,沿着官道向大名城疾速而去。

    三更不到时,大军抵达了大名城北,军队在北城一里外停住了脚步。

    远处便是黑黝黝的城墙,燕青远远注视着城墙,片刻,一名斥候飞奔而至,躬身道:“启禀将军,城楼确实没有看见站岗士兵。”

    这应该是陈疆的描述,三更后便不再有站着的士兵了,很显然,大名府还是处于一种非战时状态。

    燕青随即对陈疆道:“兄弟们就靠你了。”

    陈疆点了点头,他忽然觉得自己肩头的压力极重,如果出现意外,自己罪过就大了。

    他回头看了一眼五十名士兵,一挥手,“我们走!”

    他带着五十名士兵便向城池西北角奔去,片刻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请记住本书:。。三掌门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十四章 横扫黄河() 
这五十名士兵是燕青从一万士兵挑选出的精锐中精锐,个个武艺高强,作战经验丰富,能以一敌五甚至更多,由悍将赵武率领。

    他们也放弃了竹梯方式,而是采用软梯,贴着城墙向上爬,更加隐蔽。

    不多时,五十名士兵在陈疆的引导下来到了西北角,陈疆每次进出城都是从这里上下。

    他看了看赵武,等待赵武的命令,赵武注视城楼方向,心中计算片刻,这里无论距离北城还是西城都比较远,确实是个很理解的上城之处。

    赵武点了点头,“上吧!”

    陈疆向手心吐了口唾沫,搓了两下,轻轻一纵身便攀住了两处城砖空缺处,他极为熟练,象壁虎一样迅速攀登,极短时间内,他便攀上了城头,让赵武暗暗叹了口气,如果训练一千名这样的攀登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攻城梯了,偷袭城池可谓无往不利。

    陈疆攀住城垛向两边看了看,两边城头上空空荡荡,没有一个士兵,他轻轻翻上城头,向下面招招手。

    一名膀大腰圆的士兵奋力一掷,一卷绳梯抛了上去,陈疆探身一把抓住,将绳梯套上城垛,又将绳梯整理滑顺,扔了下去。

    赵武第一个上了绳梯,迅速向城头攀去,下面的士兵一个接着一个,很快,五十名士兵悉数攀上城头。

    宋军士兵毫不停留,迅速贴着城墙向城楼弯腰处奔去,按照情报站收集到了情报,金兵规定非战时每座城门夜间当值士兵为一百人,其中城头八十人,城下二十人。

    此时天已经热了,守城的士兵歪东倒西地靠在城楼上睡觉,宋军士兵迅速行动,每人负责控制一人,捂嘴在脖子上狠狠就是一刀,只片刻,八十名士兵都被他们干净利落地干掉了,他们换上敌军盔甲,又沿着甬道向城下走去。

    城下二十名士兵也同样靠在墙角睡觉,倒是远处隐隐传来打更声,三更时分到了。

    一名押队一摆手,二十名睡觉士兵还没有明白过来,便送了命。

    宋军士兵开始迅速展开启城行动,他们放下吊桥,缓缓开启了城门,一名士兵点燃了一支火把,向城下扔去,这就是双方约定的信号。

    远处燕青大喜,立刻喝令道:“进城!”

    一万士兵立刻奔跑起来,他们加快速度,向城门处冲去。

    夺取城门只是第一步,但难的是第二步,歼灭城内的两万冀军,这就是燕青不想用震天雷的主要原因,他怕惊动城内的守军。

    军营就在北城附近,和城外的金兵大营完全相反,冀军的军营占地最多两百余亩,又小又窄,连训练的校场都没有,大营门前灯火通明,有十几人站岗,他们倒没有入睡,但一个个也哈欠连天。

    就在这时,忽然有士兵发现了异常,对面大街上竟然出现无数的人群,他大吃一惊,急问道:“你们是谁?”

    回答他的却是一阵暴风骤雨般的箭矢,十几士兵纷纷中箭,惨叫着倒下。

    燕青拔剑大吼道:“冲进去,投降者免死,顽抗者格杀无论!”

    一万宋军士兵如洪流般地冲进了大营,正在睡梦中的冀军士兵即将面临一场灭顶之灾。。。。。。。

    五更时分,在大名城以东约二十里外,几名宋军攀在一棵大树上,眼巴巴地望着大名城方向,他们不敢睡觉,甚至连眼睛都不敢轻易眨一下,他们是流动烽燧,负责给黄河边的阮氏兄弟传信。

    这时,三支火箭在大名城头上腾空而起,三道赤亮的火焰划过天空,一名宋军士兵指着火箭激动得大喊,“快看,信号来了!”

    三名宋军士兵不敢耽误,他们立刻抽出三支火药箭,张弓搭箭,点燃了火绳,拉满弓向天空射去,三支火药箭也同样赤亮的划过天空,很快,再东边二十里外,又有三支火药箭腾空而起。

    在距离聊城码头约三十里外的黄河上,阮氏兄弟率领五十艘战船正静静地停泊在水面上,他们在等待大名城方向的消息。

    都帅给出的作战计划环环相扣,十分周密,一旦燕青夺取大名城,范氏兄弟便要立刻率领水军摧毁黄河上的船只,断绝南下骑兵的归途,也同时断绝河北乃至燕山府金兵南下中原渡河之路,至少在冬天之前,金兵无法南下,等到黄河结冰之时,整个中原早已变了人间。

    这就是李延庆将破局之点放在梁山泊的根本原因。

    这时,桅杆有眺望兵大喊:“两位将军,岸上火箭出现了!”

    阮氏兄弟凝视远方,果然见三支火药箭腾空而起,明亮的火焰划过了天空,这是大名城已经得手,阮小五当即下令,“船队起航,进攻聊城县码头!”

    五十艘大船纷纷拔起铁锚,张开船帆,编成了菱形的战斗阵型向三十里外的聊城码头杀去。。。。。。。。

    聊城黄河码头距离聊城县城还有三十里,但它却是目前黄河上最的码头,这也是因为它更便于金兵从大名府南下。

    在过去的两年里,金国连续两次将它扩建,使它最多时能容纳两百余艘货船,与此同时,金国还在码头上修建了十五座粮草物资仓库,便于粮草物资中转运输。

    三万军队也在夜幕刚刚降临时全部运过黄河,一百多艘船只正在停泊在码头,上万民夫正连夜搬运粮食和草料,码头上灯火通明,八十艘大船上已装满了草料和粮食,安静地停泊在另一边,船夫都各自找地方睡觉了。

    而另外四十艘货船则停泊在码头上,一队队民夫扛着草料和粮袋向船上运去,几名冀军士兵手执皮鞭恶狠狠地站在船头,不断挥鞭向动作稍慢的民夫抽去,“快点!给老子快点!”

    就在这时,数支从黑暗中嗖的射来,三名士兵同时中箭,惨叫一声,跌下黄河,旁边的民夫都愣住了,他们呆了片刻,忽然扔下草料转头便跑,“有敌军杀来了!”

    这时,数百支火箭从黑暗中射来,纷纷落在船上,不少草料都被点燃了,码头上一阵大乱,民夫跌跌撞撞奔下船,争先恐后逃命。

    码头上的数百名冀军士兵纷纷奔到码头上,只见黑暗中出现了数十艘战船,无数火箭从战船上飞射出来,密集的射向装满草料和粮食的大船,将近一半的粮船已经起火,十几名船夫急着想把草料搬出来,但他们却被无情的箭矢射中,纷纷落水。

    这数十艘突然杀至的战船让士兵们都呆住了,他们不知道这是哪里来的战船,是宋军还是造反的乱匪?

    这时,三艘战船从斜刺里冲来,船上士兵密集放箭,都是清一色的神臂弩,顿时射倒了数十名冀军士兵,其余士兵发一声,四散奔逃。

    这时,五百名水军士兵开始迅速上岸,他们手执盾牌和短矛列队向仓库奔去,随着一支支火把扔进仓库,十五座大仓库迅速被点燃了,尤其装满草料的仓库更是火势迅猛,很快便将将整座仓库吞没了。

    大名城城头上,燕青眺望着远处,他隐隐能看见远处的一点火光,似乎整个天空都火光被映红了,应该是阮氏兄弟得手了。

    这时,赵武快步走上前禀报道:“战俘已清点完毕,一共一万六千人。”

    “有多少人愿意加入宋军?”

    “大约八千人左右,其他都想回乡。”

    燕青心中有点遗憾,他愿以为至少要超过一万人,但最后才八千人愿意加入宋军,正好占战俘一半,不过从数量上说,八千人还算是比较满意,再从城内招募一些民夫,基本上就能抵御敌军的第一波反攻,燕青估计第一波反攻应该是以冀军为主,很快就会到来。

    他点点头道:“把其他战俘都释放,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不再助纣为虐,老老实实在家务农,将来不会追究他们投效金兵的罪责,可如果他们再被宋军抓住,那是必杀无疑,去把话给他们交代清楚,然后每人发一斗米,让他们回家。”

    “卑职遵令!”

    赵武匆匆离去,燕青沉思片刻,也转身下城去了。

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 
天渐渐亮了,大名城的居民们终于发现了不一样之处,他们看见了久违的宋军大旗,也看见了一队队宋军在城内巡逻,这个消息让满城居民欢欣鼓舞,全城到处响起了鞭炮声和敲锣打鼓声。

    宋军大营前挤满了自发前来犒军的百姓,足有千余人之多,很多人是赶着大车,车内装满了鸡鸭鱼肉以及无数美酒,还有宰好的肥猪和肥羊,种烈奉命在大营前接待犒军的百姓。

    “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宋军先锋军,我告诉大家,摄政王殿下已经开始北伐,数十万大军正围剿中原伪齐军,一旦收复中原,下一步就是兵指河北。”

    “请问将军,你们现在究竟有多少军队,能不能守住大名城?”一名商人担忧地问道。

    众人七嘴八舌,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担心。

    种烈微微一笑,“请大家放心,我们先有两万军队,而且援军正在路上,几天后就会到达,既然我们占领了大名城,就绝不会再将它让给金兵,还望大家在人力方面给大力支持。”

    “我们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只要宋军贴出招募告示,相信一定会有大量的百姓愿意为宋军效力!”

    众人并没有说错,当宋军招募民夫的告示在城内各处贴出后,城内青壮立刻从各地蜂拥而至,在宋军大营前排起了长队,仅第一天就有一万多人报名参加了民夫。

    燕青随即下令在城内赈济贫民,大名府是金兵在大宋的最重要根基地,他在城内屯集了四十万石粮食和近百万担草料,除了极少部分运去码头外,其余大部分粮草都在城内的南仓城内,另外在北仓城内还大量的兵甲、帐篷、旗帜、战鼓、火油以及生铁白银等等战略物资,甚至在一座布满灰尘的仓库内还发现了三十架大型火砲。

    这个发现让燕青大喜所望,他们命令工匠仔细检查这三十架火砲,看看能否还能再使用,结果令人所有人欢欣鼓舞,这三十架大型火砲还从未用过,保持得非常完好,燕青立刻命令士兵将火砲运上城头。

    三天后,城外出现了敌军的骑兵探子,足有数百余人之多,从四面八方窥视大名城,探子并不是金兵,而是冀军,从探子的规模来看,前来攻打大名城的冀军不会低于三万人。

    ........

    恩州清河县,一支五万人的大军正沿着永济渠浩浩荡荡而行,这正是冀王高庆裔亲自率领的收复大名府的军队,高庆裔得到大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