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6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范致虚的儿子范麟低声道:“父亲,这是在变相削藩吗?”

    范致虚摇摇头,“削藩谈不上,宗室本身就已经无权无势,只能说是李延庆为将来上位做准备。”

    范麟大吃一惊,“李延庆会上位吗?”

    范致虚笑了笑,“他上不上位其实没有意义,关键是他儿子,再过几十年,天下人把赵氏皇族忘得差不多了,李延庆的儿子再接他的位子,大家也觉得顺理成章,相反,突然冒出一个赵氏皇帝来,大家反而会不习惯。”

    “难道朝中没有人反对吗?”

    范致虚在自己位子上坐下,淡淡笑道:“如果是五十年前,李延庆这样干,那肯定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没人会支持他,光唾沫都会把他淹死,但靖康之耻,大宋半壁江山沦落,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读书人,数千万人的利益遭受严重损害,在大家心中,赵家就已经灭亡了。

    所以李延庆做了摄政王,除了宗室外,朝廷和地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对意见,为什么?这就是主要原因,大家都对赵家失望透这种没意义的话,我们当然不可能造反,但我们的利益要靠自己来争取,我们是宗室,怎么能把王爵交出去,我们应该联合起来,集体抵制朝廷这种无理决定。”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兵指大同() 
赵杞从书柜里取出决议草案,翻开第二页道:“上面写得很清楚啊!并不是强迫除爵,皇叔可以选择保留爵位。”

    “那我陈州的庄园怎么办?一千顷土地啊!就这么拱手上缴了?”

    “上面只是说,如果同意除爵,可以退还从前的田庄产业。”

    “那不接受除爵呢?田庄产业就没有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其实从利益上考虑,皇叔还是选择除爵有利,反正皇叔的王爵也不能传给子孙,最多十几年就没了,到时候皇叔的后人拿不到田产,会怪皇叔今天的决定。”

    “我意思是说,从前的田产要争取,王爵也不能除!”

    赵杞沉默片刻问道:“皇叔现在住的府宅是自己的吗?”

    “当然是我自己的,我自己掏钱买的土地,南迁后谁会管我们的死活。”

    赵杞点点头,“这就对了,连正宗的赵氏天子都不管皇叔的死活,皇叔还能指望李延庆发慈悲?”

    赵偲吃了一惊,“你是说,这份决议其实是李延庆的意思?”

    “我想应该是李延庆的意思,准许皇族经商,把从前的土地田庄还给我们,这是李延庆的让利,但我们需要付出点什么,皇叔就从没有想过?”

    “李延庆让我们放弃爵位换取利益?”赵偲的眼睛瞪大了。

    赵杞笑了笑道:“皇叔知道我是怎么决定的吗?”

    “你说!”

    “我今天下午去找过宗正寺了,提出了我的条件,我可以放弃爵位,一个条件是还回我在开封府的庄园和汴梁的产业,另一个条件就是我现在住的王府归我所有,成为我的私宅,我可以传给儿子。”

    “你糊涂啊!”

    赵偲愤怒敲打桌子,“你放弃的不仅仅是爵位,还放弃了赵宋江山!”

    “皇叔,我心里清楚得很,这是李延庆在杯酒释兵权,我如果不知好歹,三年内我必死,那时爵位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我儿子会有什么悲惨命运,我还不知道呢!”

    “这”赵偲被堵住了,一句话说不出来。

    赵杞喝了口茶,又淡淡道:“我在黄龙府给金兵端屎倒尿,饿狠了,连老鼠都吃过,渴极了,只能吃雪,那时我就发誓,我若能回中原,一定要舒舒服服过完下半辈子,什么宗室、权力都是狗屁,只有白花花的银子,只有丰富的食物和房宅才是最珍贵的,就因为这个景王爵位,我已经在女真人手中死过一次了,我不想再死第二次,皇叔想去争取权力,去找别人吧!我今天下午已经在宗正寺签字了,愿意放弃王爵。”

    赵偲叹了口气,半晌道:“你刚才说,如果我不签字除爵,会被害死吗?”

    “皇叔,有句老话叫做敬酒不吃吃罚酒,你自己考虑吧!”

    赵偲怒气冲冲而来,回去时却满怀失落,走出王府,他仰天长叹一声,“我赵宋江山,难道真要完了吗?”

    .......

    就在李延庆率大军夺取汴京的同一时刻,在雁门关以北,一支十万人的宋军正浩浩荡荡北上,这支大军是由刘錡统领的十万虎贲军,他们的目标是河东路北部的大同府。

    大同府原是辽国的西京道,包括大同府、朔州、应州和蔚州等三州一府,在辽国灭亡后,西夏也同样窥视西京道,在八年前,西夏军和金兵爆发了争夺西京道的大战,最终西夏惨败,金国夺取了西京道。

    对大宋而言,西京道原本也是中原王朝的土地,在唐时代叫做朔州、云州和蔚州,一直由中央朝廷管辖。

    所以在和金国签订海上盟约时,就明确辽国灭亡后,由宋朝收回西京道,但一直到今天,大宋的军队才第一次踏进了西京道。

    宋军首先进入朔州,朔州人口不多,只有数万人,主要以汉人为主,不过他是辽国汉人,辽国灭亡后,他们又变成了金国汉民,不过他们对金国的认同感不强,对宋朝更多是疑虑和害怕。

    所以当刘铁率领五千先锋军队进入善阳县时,城内百姓家家关门闭户,大街上冷冷清清,民众都躲在屋里向外张望,男子则拿着刀准备拼命。

    这时,几名官员奔了过来,为首官员施礼道:“下官罗北朝,是本县县令!”

    刘铁觉得有点怪异,对方明明是汉人,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却不是宋朝的官员,他问道:“你金国任命的官员?”

    罗北朝苦笑一声,“下官是辽国保大二年进士,先是当县丞,金兵占领朔州后,原来的契丹县令跑掉了,下官就被任命为县令。”

    “我们是宋军!”

    “下官知道,只恳请将军不要扰民,有什么要求,下官一定尽力解决。”

    “我其实没有什么物资上的要求,但我想知道现在金兵的情况。”

    “金兵的情况很简单,他们占领西京后就没有变过,两万骑兵一直驻扎在大同府。”

    “从未来过你们这里?”

    罗北朝摇摇头,“军队从未出过大同府,只是卑职要去大同府述职。”

    刘铁着实听得不舒服,便冷冷道:“从今天开始,你不用去大同府述职了。”

    “下官明白!”

    刘铁忽然想起一事又问道:“既然这里是朔州,那朔州知事在哪里?”

    “回禀将军,朔州人口只有三万,一大半都集中在善阳县,所以下官同时也兼任朔州太守,实际上县衙和州衙是一回事。”

    这时,一名骑兵从后面奔来,骑兵抱拳对刘铁道:“都统已经到了,请将军把这里的官员带去大营问话。”

    “我知道了!”

    刘铁对罗北朝道:“你们跟我去一趟大营吧!不会为难你们,问完话就放你们走。”

    罗北朝哪敢不去,他只得带着县丞和县尉跟随刘铁去了大营。

    十万大军也已抵达善阳县,大军只简单地扎下大帐,数百名探哨去四周数十里外监视敌情。

    此时,刘錡正在中军大帐内查看地图上的行军路线,大军先到朔州善阳县,然后再沿着桑干河东行,到了应州应县时,再转道向北沿着大同水前往大同府。

    这里的气候和西夏差不多,夏天炎热干燥,行军必须沿着河水,尤其对十万人的大军,水源对他们极为重要。

    对金兵也是一样,两万骑兵如果南下迎战,那也必须沿河行军。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道:“都统,刘将军来了,带着一名地方官员。”

    “让他们进来!”

    片刻,刘铁带着罗北朝走进了大帐,罗北朝躬身行礼,“下官善阳县令罗北朝参见刘都统。”

    “你是汉人?”

    “下官曾祖父是太原府人。”

    “那怎么会去了北方?”

    罗北朝苦笑一声,“那个时代去北方的汉人只有一种情况,被辽军打谷草抓过去的,不过我曾祖父是个商人,货物和钱都被马匪抢走,他回不了家乡,就只好留在朔州,我们这些子孙也只能跟着留在朔州。”

    刘錡点点头,“你去过大同府?”

    “下官两个月前才去大同府述职。”

    “我想了解大同府的情况,你能告诉我多少?”

    “下官只能告诉都统大同城的情况,但金兵的情况下官确实不知,他们军营在大同城北面,我从未去过,也从未见过金兵。”

    “那就说说大同城!”

第一千零三十章 小股金兵() 
“大同城可是一座大城,人口大概有十几万,县城周长近三十里,城池很高大,城内有一座巨大的仓城,原来是辽国屯集在西京道的物资粮草,号称可供十万大军食用五年,这次我进了仓库,看到了堆积如山的粮草和兵器。”

    “你怎么能进仓库?”刘錡不解地问道。

    “这次去述职大概有二十几个地方官员,完颜察刺或许是想让我们知道金兵的实力,增强我们的信心,便让我们参观了仓城,以前从未进去过。”

    刘錡从对方话语中迅速寻找重要军事信息,对方粮草物资储备充足,兵甲储备充足,而对方主帅让地方官参观仓城,显然是感觉到了某种危机。

    其实刘錡从去年便不断派斥候扮作商队调查大同城的情报,大同城城池高大坚固,周长三十里,没有护城河,这和罗北朝说的一致,。

    刘錡沉思片刻,又问道:“你刚才说仓城防御严密,是不是说,在两万骑兵以外,还有一支军队?”

    “好像没有,完颜察刺这个人非常多疑,他不相信城内的汉人或者契丹人,没有招募当地军队,仓城也是他的军队看守。”

    刘錡又仔细问了别的情况,这才派人把罗北朝送出军营。

    这时,刘铁笑问道:“兄长觉得这一战该怎么打?”

    刘錡微微一笑,“其实我很希望金兵不要出战,死守城池,然后我们打攻城战,这样金兵看似占据地利,但实际上却是失去了他们的骑兵优势,但我估计金兵不会这样干,他们还是会杀出来,但他们又不会轻易放弃城池,所以他们即使要袭击我们,也不会离城池太远。”

    “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路上都不会有危险?”

    “不会有大危险,但要当心金兵小队袭击我们的后勤粮队,越是大队金兵不出,那小规模的袭击就越会发生。”

    刘铁点点头,“那后勤就交给我来负责!”

    这次刘錡讨伐大同府征用了一万多辆大车,满载着粮草物资,浩浩荡荡跟随在主力大军后面,由一万骑兵护卫他们。

    刘錡说得没错,在进入应州后,宋军斥候便发现了小股金兵的踪迹,每股金兵大约一两百人,象狼一样的在外围跟随着宋军的后勤大军。

    刘铁几次想派兵围剿他们,但这些金兵却十分狡猾,总是抓不住他们。

    这天下午,大军距离应县还有百里左右,刘錡见天色已近黄昏,便下令大军就地驻扎过夜。

    一万多辆大车纷纷停下,紧密的排列在一起过夜,军队则在外围,将大车都保护起来。

    这时,刘铁注视着两里外的一片树林,树林约有百余亩,十分浓密,距离最近的大车不到一里,如果金兵想袭击宋军后勤,那片树林是最好的藏身之地了。

    刘铁嘴角露出一丝冷笑,直觉告诉他,金兵今晚一定会来。

    他已做好了准备,好好招待金兵一顿盛宴了。

    ......

    时间渐渐到了一更时分,刘铁都要昏昏欲睡了,这时,一名士兵将他推醒,“将军,醒醒!”

    “什么情况?”

    “金兵小队已经来了。”

    刘铁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有多少人?”

    “大约有三百人左右,现在就藏身在树林内。”

    “他们是怎么进的树林?”

    “树林的另一头连着一片更大的树林,长达十几里,他们应该是从那边过来。”

    刘铁立刻令道:“去通知萧将军,按照原计划行动!”

    只片刻,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风驰电掣而来,瞬间将树林团团包围,骑兵大将萧云喝道:“树林中人举手出来,饶你们不死,否则”

    话没有说完,一支狼牙箭‘嗖!’的射出,直奔萧云面门,萧云急侧头,这支箭擦着他的面门而过,竟将他脸上擦出一道血槽,火辣辣的疼痛。

    萧云大怒,“放箭!”

    五千骑兵同时向树林里放箭,只见树林内不断传来惨叫声,黑影纷纷跳起来向北面奔逃,北面已经埋伏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