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里有更要紧的事,我和你商量一下怎么给庆儿摆酒庆功!”

    李大器的一句话便将李大光吸引过去了,摆庆功酒比组织学子迎接解元更有意义,他连忙笑道:“大器有什么打算?”

    李大器指指对面酒楼,“这里太闹,我们去酒楼一边喝酒一边谈。”

    李大器也不管李大光愿不愿意,便强行将李大光拖走了。

    。。。。。。。。。

    李延庆在自己十分熟悉的书房内,跪下给师父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姚鼎脸上笑开了花,“好孩子,快起来!”

    李延庆站起身,姚鼎笑着打量一下他,“比年初长高了,也长壮了,再过两年,恐怕师父在街上见到你的背影,都不敢认了。”

    “师父一定会认出我!”

    “是啊!就像你六年前夺魁时,我就相信你一定会在少年时考上举人,真被我猜中了,但结果却没有猜对,我没想到。。。。。你居然能考上解元!”

    说到这,姚鼎忽然老泪纵横,哭了起来,李延庆连忙握住师父的手,单膝跪下,“学生铭记师父的教诲,我还会向上考,等学生考上进士时,师父再痛痛快快哭吧!”

    姚鼎点点头,抹去眼泪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将来的成就会更大,延庆,师父一辈子没有求过人,今天师父求你一件事。”

    李延庆肃然点头,“师父请说,延庆一定会给您办到!”

    姚鼎指了指周围,“我一生碌碌无为,后半生的心血都在这座学堂上,这也是我唯一的事业,我做梦也希望有一天鹿山学堂能成为鹿山书院,我的名字能刻在书院入口处学生都知道,鹿山书院是一个叫做姚鼎的乡村夫子创办起来的,延庆,这个要求是不是过分了?”

    李延庆轻轻摇头,“师父的要求一点都不过份,我一定会满足师父的心愿鹿山书院成为天下最有名的书院人们一千年后都还记得师父的名字。”

    姚鼎咧嘴笑了起来,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虽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他却感受到了徒儿那颗赤城滚烫的心。

第一百三十一章 重返武场() 
李延庆在家呆了三天,喝醉了三次,不过第三次并不是真醉,而是他的外祖父借口给母亲扫墓,厚着脸皮跑到李文村来了,这个时候喝醉酒变成了最好的借口,可以不用和自己厌恶的人打交道。..

    第四天,当丁员外拉住女婿李大器,准备好好谈一谈外孙的婚姻大事时,李延庆已经悄然离开李文村,返回汤阴县城了。

    李延庆考中科举,将去太学读书,也就意味着他不再是汤阴县学生员,不过他还是周侗的徒弟,离太学报到还有几个月时间,他将利用这几个月潜心练习骑射和枪法。

    次日一早,李延庆骑马出现在校场上,周侗顿时又惊又喜,他还以为李延庆夺得解元后就不再学武了,没想到李延庆还是来了,着实令他深感欣慰。

    李延庆上前抱拳道:“徒儿逾期七天才归师傅责罚!”

    周侗捋须笑道:“是我没有算好时间,忘记你还要等榜,还要回乡谢师祭母,这次我不怪你,倒是四十天没有摸弓,你的骑射可生疏了?”

    “学生没有生疏!”

    周侗笑道:“有没有生疏不是你嘴上说,而是要试一试才知道。”

    他随即吩咐两个生员道:“去准备移动靶,放麻雀!”

    李延庆拾起一张一石半弓笑道:“学生已准备好师傅出题!”

    周侗捋须微微笑道:“百步射十三雀,你可能办到?”

    重新回到了射箭场,李延庆感到浑身精力无穷,如鱼得水,他意气风,大喊道:“老贵,给我擂鼓助兴!”

    “好咧!”

    王贵拾起鼓槌,大鼓咚咚咚地敲响起来,李延庆负上一壶箭,双腿催动爱马雪剑,纵马向箭场上疾奔而去。

    他需要先热身一会儿,射几箭固定靶,慢慢找回感觉。

    ......

    周侗望着李延庆意气风,他心中却在考虑最后几个月的教授方案。

    按照之前的计划,李延庆回来后要苦练枪法,但周侗却准备改变计划了。

    之前他们已经学了几个月的枪法,李延庆始终表现平平,只能和王贵汤怀一较高低,比起岳飞却有不少的差距。

    岳飞的枪法表现非常出色,远远过众人。

    虽然说这和李延庆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学业上有关,他下午练习结束后,便全身心地扎入到学业之中,而岳飞却每天都练枪到深夜。

    周侗却知道,事情并不是那样简单,他浸淫武学数十年,光练枪就练了整整十年,下的功夫不比射箭少,但他的枪法还是远远比不上另一名禁军教头徐宁,但他铜弓铁箭却是徐宁望尘莫及。

    这就叫寸有所短,尺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项,比如说岳飞,岳飞的灵动性较差,眼力和反应甚至不如王贵,他的骑射在四个伙伴中也学得最差,并不是他不努力,他比谁都刻苦,每天射箭的时间也最长,但就是找不到感觉,天赋有限,这也没有办法。

    但岳飞却有一种常人难及的犟劲,他练习一样东西会往死里练,这恰恰是练枪法最需要的素质。

    练枪法枯燥无比,一个动作往往要练几个月甚至一年,没有岳飞那种常人难及的犟劲是很难练出上乘枪法。

    而这正好就是李延庆的弱项,他性格灵动,擅长即兴挥,对射箭有着然绝伦的天赋,周侗还是第一次遇到,居然半年就出师了,而且他骑射水平之高,很多人就算苦练一辈子也未必能达到。

    如果自己强迫李延庆象岳飞那样去练枪法,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不仅枪法练不好,反而会削弱他的射箭天赋,这是周侗观察一年得出的结论。

    周侗授徒的高明就在这里,他会根据每个徒弟的特长来针对性培养每个徒弟在某一个方面都能达到极致。

    如果说李延庆还留给周侗一个遗憾,那就是李延庆力量还稍弱,如果他能拉两石弓,那就可以继承自己的铜弓铁箭了。

    在李延庆这段时间内,周侗整整考虑了一个月,他最终决定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内再进一步挖掘李延庆的射箭天赋,同时提高他的力量,将他培养成为天下箭术第一人。

    至于枪法,除非李延庆肯放弃科举,他或许还能达到自己的水平,否则他也只能枪法平平了。

    这时,有生员喊道:“师傅,县君来了!”

    周侗从沉思中惊醒,一回头,见蒋知县带着几个随从快步走来,周侗连忙上前见礼,蒋大道哈哈一笑,“打扰周教头授徒了!”

    周侗上课已大半年,蒋知县还从来没有来过,今天却来了,周侗便意识到,蒋知县恐怕有事情找自己。

    他笑了笑道:“我正好在考核生员骑射,县君不妨一起”

    蒋知县本来就是行伍出身,他听说在考核骑射,顿时大有兴趣,连忙走上前细见新科解元李延庆正在射击固定靶。

    他亲自考核过李延庆的步弓,却没见过李延庆骑射,便好奇地问道:“李解元骑射水平如何?”

    周侗低声笑道:“我可以私下给县君说一句话,我认为在东京八十万禁军中,李延庆的骑射水平完全可以杀入前十。”

    ‘啊!’蒋知县惊呼一声,他瞪大眼睛向场中李延庆望去。

    射箭场上,李延庆纵马来回奔驰十几圈,又射了两轮固定靶,活动开了肩背以及双臂筋骨,这对骑射挥极为,他已经找回了感觉,这时,鼓声开始转密,这是提醒他要送目标了。

    李延庆锐利的目光立刻射向右百步外的靶区,一支箭已经从肩后箭筒抽出,这是周侗教他的细节,箭不要咬在口中,那样反而出箭不流畅。

    若是左手执弓,箭筒就背在右肩后,若是右手执弓,箭筒就背在左肩后,这样抽箭才顺其自然,射箭也行云流水。

    此时李延庆是右手执弓,他张弓搭箭,依然在纵马目标,这时两个小黑点扑棱棱飞出,这便是用作移动靶的两只麻雀了,百步外,眼神不好还不一定能李延庆却清楚楚。

    他不慌不忙,在疾奔的战马上拉弓如满月,一箭向西面小雀射去,他却不,又抽出另一支箭疾射而出.....

    这时,远处轰然叫好,两支箭皆精准地射落了天空的麻雀,但鼓声并没有停止,李延庆调转马头,改为左手执弓,箭筒转到右肩,伸手抽出一支箭,再度纵马疾奔。

    周侗见蒋知县一直没有吭声,还以为他没有靶,便歉然道:“早知道知县到来,我就放一个大点的靶子,两只小雀目标太小了。”

    蒋大道却摇摇头,“我也练过射箭,清楚,两只麻雀目标极小,李解元却能在百步外飞箭射落,堪称神箭也!”

    “他确实是天纵奇才,从小就有射箭天赋,仅学骑射半年就出师了,更难得他文武双全,文章也写得极好。”

    “是啊!我听童太尉说,大宋开国之时,善于骑射的进士比比皆是,过了一百多年,能骑射的进士基本上已经快了,三十年来只出了一个宗泽,没想到汤阴县也居然出了一个。”

    蒋大道有点心焉,他是有之事来找周侗帮忙,虽然李延庆射箭绝伦,但蒋大道的心思却这里。

    这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延庆身上,箭场的移动靶子再度出现,七只麻雀忽然扑棱棱飞出,漫天飞窜,度极快。

    但李延庆度更快,在不到六十步的疾奔跑中,李延庆的连珠箭连射七箭,一箭快似一箭,七只麻雀还没有来得及飞走,便全部丧身箭下。

    七箭连珠,追平了师傅周侗连珠箭的最高记录,若不是旁边站着知县蒋大道,王贵和汤怀等人都要大喊大叫起来。

    鼓声骤停,远处响起一片热烈的鼓掌声,李延庆却有点奇怪,师傅出题是十三箭,怎么只射了九箭便停止了,他回头望去,却只见校场边站在一名官员,正向这边指指点点,他认出此人正是蒋知县。

    这时,李延庆见周侗向自己招手,他连忙催马上前,先向蒋知县行一礼,又躬身对周倜道:“请师傅教导!”

    周侗脸上没有一丝笑意,肃然对他道:“你虽能射出七箭连珠,但力量还是稍逊,力量强则箭更快,射程更远,你箭术就能再上一层楼,希望你从今天开始加强力量训练,争取早日能开两石弓。”

    “师傅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周侗点点头,对众人道:“大家先休息一刻钟,蒋知县找我有事,回头再接着练习。”

    说完,他对蒋知县道:“这里不方面说话,我们去木台那边说。”

    蒋知县点点头,他确实有迫在眉睫的急事找周侗帮忙,蒋知县也顾不得和李延庆打招呼,便和周侗向木台处走去。

    走到木台边,蒋知县忧心忡忡道:“童太尉要来了!”

    周侗一惊,“童太尉要来汤阴?”

    “不是专门来汤阴,只是路过,不过.....”

    说到这,蒋知县奇怪地侗一眼,“周教头一点传闻都没有听到吗?宋辽可能要开战了。”

    周侗愣住了,半晌道:“一点消息没有,县里很平静,怎么会突然开战?”

    蒋知县苦笑一声,“你不知道也正常,若不是我收到童太尉的信,我也不知道要生战争,这件事很绝密,连京城都没有消息,不过再过几天,消息恐怕就会传开了。”

    周侗默默点头,又问道:“那我有什么能帮到知县?”

    蒋知县焦急万分道:“童太尉在信上说,我在汤阴已有三年,他希望这次路过汤阴时,能的政绩,我问了县丞县尉,他们都不知该怎么办?周教头觉得童太尉对哪方面的政绩感兴趣?”

    周侗呆了片刻,摇摇头道:“很抱歉,我在京城和童太尉接触并不多,我真不知道童太尉对哪方面的政绩感兴趣。”

    因为周侗也是童太尉派来汤阴县,蒋知县便以为从周侗这里能得到一点启示,不料周侗也一无所知,着实令他失望之极。

    他只得忧心忡忡地走了,周侗望着他背影走远,心中也有了几分忧虑,战争真的要来临了吗?;!

第一百三十二章 战争风起() 
政和六年秋天,辽国东京今辽阳留守被刺杀,东京裨将高永昌动叛乱,占领东京并自立为帝,辽国皇帝耶律延禧令南府宰相张琳组织军队前往讨伐。

    一时间,辽国在燕云地区招兵买马,集结军队,声势浩大。

    而这时,宋朝却生了误判,在接到燕云密探的急报后,朝廷以为辽军集结要南下入侵,天子紧急任命太尉童贯为陕西、河北宣抚使,“以边事付贯”,以应对北方局势。

    十一月下旬,童贯随即率十万精锐禁军浩浩荡荡北上,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