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枭士-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氏族人不顾李文贵的阻挠纷纷赶去祝贺。

    尽管考中解元离做官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族人都已不自觉地将李延庆视为官家人,尤其李文村的族人,更是将李延庆视为未来的族长。

    这种族人态度的转变对李延庆也尤其,有族人,他便有了和李文贵斗争的基础。

    李延庆连忙扶李真坐下,“三叔先别急,坐下来慢慢说!”

    李真坐了下来,眼中流露出痛苦之色,摇摇头道:“昨天晚上,李家和张家在小红林发生械斗,大印家的虎子被十几名张家后生围殴打死了。”

    李延庆吃了一惊,张家和李家怎么又发生恶斗了,他听老族长说过,十年前李家两家争水,双方发生恶斗,死了五名族人,这次又是什么原因?

    李真恨恨道:“就是小红林那边的十顷良田,那是我们李家里世世代代的祖田.....”

    “等一等!”

    李延庆打断了他的话,“我听说那十顷土地被李文贵和鹿山房的几个大族瓜分了,怎么,他们把土地还回来了?”

    “他哪有这么好心,我们坚决抵制,这件事便僵持住了。”

    这时,喜鹊端着一壶热茶走进来,李延庆接过茶壶,“我来吧!”

    他给桌上李真的茶杯添满茶水,“三叔请说下去。”

    “这段时间我们准备趁冬天再修建几条水渠,不料几天前张家来了十几个人,开始丈量土地,准备造房,张钧保也露面了,他说这十顷土地李文贵已卖给他,我们当然不干,大伙儿便将他们赶走了,又担心他们晚上过来,所以大家轮流守夜,昨天是虎子和三个李家后生在那边看守,结果夜里来了十多人,等我们赶去时,虎子已经重伤不治......”

    说到这里,李真狠狠一拳砸在桌上,“都是李文贵那个王八蛋!”

    “那大伙儿去找过李文贵吗?”李延庆冷静地问道。

    “当然找过,张家来丈量土地时,我们就去找了李文贵,李文贵极力否认,他说这件事他负责处理好,他去和张家谈,结果这才过了三天就出事了,我们极度愤怒之下又去找李文贵,但李文贵跑去安阳了,大家无计可施,便一致决定让我来找庆哥儿想想办法。”

    李延庆并没有怒发冲冠,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李文贵利欲熏心,他几年前已经将家族产业独占为己有,他这次谋求族长之位就是冲着家族的土地,偏偏还获得那么多人拥戴。

    李大印就是代表文村房的家族长老,他积极拥戴李文贵,现在他儿子死了,也算是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惨重代价。

    不过李延庆也看到了收拾李文贵的机会,他沉吟片刻又问道:“三叔刚才说大家一致决定找我想办法,我想知道这个‘大家’是指谁?包括鹿山房的李氏吗?”

    “和鹿山房没有关系!”

    李真叹口气道:“延庆可能还不知道吧,李家已经分裂成三块了,松河房比较远,靠近汤北乡,他们自己修了祠堂,去年就单独族祭,老族长劝过他们几次也没有用,老族长去世后,他们不承认李文贵,便自己选了族长。

    然后我们李文村和潜山村决定新年自己族祭,不和鹿山房一起,因为小红林那片土地涉及到我们两个村的利益,所以这次是李文村和潜山村的族人联手和张家斗,鹿山房则置身事外。”

    李延庆已大致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事件的导火索就是小红林那边的十顷良田,那片土地位于李文村和潜山村之间,离鹿山镇较远,眼看李氏分裂将成为定局,一旦分家,小红林的十顷良田肯定是归李文房和潜山房。

    李文贵不肯接受这个事实,便将十顷良田变现了,把它们卖给张家,才导致李张两族的第二次争斗。

    说到底,李文贵才是罪魁祸首,李延庆也意识到,这次收拾李文贵的机会如果不抓住,以后就很难对付他了。

    李延庆低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他需要寻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件事便迎刃而解。

    沉思良久,李延庆对李真道:“现在天色已晚,赶回李文村也来不及了,不如明天我们一早回去。”

    李真又低声问道:“延庆觉得这件事要不要报官?”

    “这件事我们必须借助官府的力量,但并不是三叔所说的报官,这件事我来处理,三叔今晚好好休息吧!”

    李延庆将李真安排在张显的院子里住下,他简单收拾便匆匆出门了。

    ......

    在庆福楼的一间雅室内,李延庆请知县蒋大道的幕僚莫俊坐下,蒋大道是一个行伍粗人,他认识的字不过几百,根本没有能力处理县里繁杂的政务。

    几年来,几乎的知县事务都是由蒋大道的两个文笔幕僚张丘和莫俊负责。

    莫俊年约三十出头,大名府人,举人出身,人长得比较瘦小,皮肤稍黑,颌下留一撮鼠须,一双三角小眼睛格外灵活。

    莫俊和张丘各有分工,张丘负责粮食仓库等物质,而莫俊则负责户籍土地,李延庆找莫俊帮忙的目的也就很明确了。

    莫俊是士子军计划的提出人,也是士子军的幕后策划者,在士子军的训练期间,他和李延庆有过几次接触,尤其童贯提出李延庆进太学上舍读书,莫俊便很清楚地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当李延庆请他出来吃饭时,他便爽快地答应了。

    “真不好意思小官人破费了。”

    莫俊望着酒保给他们上了鹿血,不由眯眼笑了起来,他知道李延庆一定有事求自己。

    李延庆给他斟了一杯酒,“县君还没有回来吗?”

    李延庆之前得知,知县蒋大道亲自押粮草北上了,已经走了快半个月,县里的事务基本上都是县丞在代管。

    “已经回来了,今天才刚刚回来,目前在家休息,明天才登堂审案。”

    李延庆点点头,便含蓄地对莫俊道:“今天请夫子出来,是有件事想请夫子帮帮忙。”

    “小官人请说,只要我能办到,我会尽力帮忙。”

    “是这样,我想知道最近几个月,孝和乡有没有一笔十顷土地的交易,就是李文贵和张钧保之间的交易。”

    莫俊就是负责汤阴县的土地交易登记,一笔土地交易都要经过他的手,他摇摇头笑道:“小官人真会开玩笑,十顷土地可是一千亩,我来汤阴县三年最多一次也只有三百亩的交易,那还是两年前的事情,反正我从未接触过上千亩的土地交易,这样大的交易,光我们县里批准还不行,必须还要去州衙那边备案。”

    小红林那片粮田是李氏家族用几十年时间才慢慢攒下来,想一下子卖掉谈何容易,李延庆怀疑李文贵和张钧保之间只是一种私下交易,并没有获得官府的地契,所以他才找莫俊确认,结果正如他的猜测,果然是私下交易。

    确认这一点,那么下一步就好办了,不过在动手实施之前,他需要把知县蒋大道的关节打通。

    这时,李延庆取出一个布包,轻轻推给莫俊,“这是五十两黄金,恐怕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夫子帮忙。”

    莫俊却把布包推了回来,摇了摇头笑道:“不瞒小官人,这几年我的收入颇丰,并不太在意几百贯钱,我可以帮小官人,如果小官人一定想有所表示,那么就欠我一个人情,将来有一天说不定我也要求小官人帮忙。”

    李延庆没想到莫俊竟如此精明,在赌自己的未来,虽然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但和这样的人打交道确实比较痛快,他欣然笑道:“那我们就一言为定!”

    ......

    在汤阴县城南有一栋占地约二十亩的大宅,大门口的两盏灯笼上写着‘李府’二字,这里便是李文贵在县城的宅子,他这几年一直住在这里,不过大哥李文佑死后,李文贵便搬回了鹿山镇,大宅中目前住着他的次子一家。

    深夜三更时分,李延庆出现在李府东院的围墙上,月光半明半暗,依稀可以分辨花园的的情形,他稍稍看了片刻,根据之前从李宝儿那里套来的说法,李宝儿和他父母住在西院,东院是李文贵的住处,目前院门紧锁,已经没有住人了。

    李延庆观察了片刻,他很快便发现这里的布局和鹿山镇李府的布局一模一样,连水塘也是月牙型,这里应该是东院的后花园,即使有家仆打理宅子,也会住在外面,而不会住在内宅。

    李延庆轻轻跳下高墙,一路弯腰疾奔,轻车熟路来到靠近水塘的一座阁楼前,鹿山镇李府内也有一座完全一样的阁楼,是李文佑的内书房,如果李文贵完全效仿兄长,那么这座阁楼也是李文贵的书房了。

    李延庆用匕首撬开一扇窗户,观察了片刻,里面果然是书房,靠墙壁摆放着两排,上面放着各种名贵的瓷器,地上很干净,一尘不染,他跳上窗户,脱去鞋,只穿着袜子跳进了书房内。

    在一楼找了一圈,没有发现他要找的东西,他顺着楼梯上了二楼,二楼是李文贵休息处,有一张大床,被褥叠得整齐,在东墙也有一排,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些文书,在上,李延庆看到了一叠信,他便小心翼翼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塞进了这叠信中。

    他随即迅速地离开了书房,从原路离开了李文贵的府宅。

第一百三十九章 土地之争 上() 
次日天不亮,李延庆便和李真上路了,李真来时骑的是一头毛驴,速度太慢,李延庆便将父亲买的火炭马借给李真当脚力,两人骑马一路疾奔而鹿山镇方向而去。

    中午时分,李延庆和李真抵达了鹿山镇,由于新年将至,鹿山镇也颇为热闹,大街两边摆满了各种卖年货的摊子,鸡鸭鲜鱼、野兔獐子、鹿脯腊肉以及各种干鲜果品,还有卖布匹绸缎,卖银铜首饰,卖各种门符对联等等等等。

    官道上不时有小孩奔跑,李延庆和李真不得不翻身下马,牵马缓行,这里距离小红林还有五里地,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鹿山镇一般都不会知情,尽管鹿山镇很平静,但李真心里却很焦急,他就怕昨天晚上再发生械斗。

    “庆哥儿!”

    旁边忽然有人大喊,李延庆一回头,却见路边顾三婶正摆着摊子卖鸡鸭,李延庆连忙上前笑道:“三婶生意还好吧?”

    “还凑合!”

    顾三婶笑眯眯道:“你爹爹说你要去京城,怎么还没有走?”

    “要到下月底呢!”

    顾三婶的大儿子顾铁柱已经被李大器带去京城谋生,所以顾三婶一家对李延庆也格外热情,她看见了李真,生怕李延庆卷入是非中,便将李延庆拉到一边低声道:“你还年少,千万不要参与械斗,这是大人的事情,他们自己会解决,你若不当心,会出人命的!”

    李延庆笑道:“三婶放心吧!我不是来打架。”

    “庆哥儿是读书人,明事理,有你在,李家就不会再吃亏了。”

    这时,李延庆看见李真在和一名族人说话,便向顾三婶告辞,牵马来到李真面前,李真对他道:“昨天罗县尉来过了,是张钧保派人去县里报的案,县尉提出双方将土地一分为二的方案,张家七成,李家三成,我们坚决不同意,罗县尉便让我们自己协商解决,他留下几个衙役便走了。”

    李延庆冷笑一声,“恐怕不是报案,是找后台来警告我们吧!”

    李真呆了一下,他竟然没有想通这一点,如果是这样的话,事情就麻烦了,张家有官府,他们如何是对手?

    他有点焦急地望着李延庆,李延庆异常平静道:“三叔先别急,把李文村和潜山村的族人都召集起来,我们大家一起商量对策,要把拳头捏紧了,才能一致对外。”

    李延庆的平静语气中透着一种强大的自信,李真已经六神无主,连忙点头道:“我这就去通知!”

    他刚转身要走,李延庆又叫住他,“暂时不要通知李大光。”

    李真吃了一惊,“大光有问题吗?”

    “也不是说他有问题,他的立场一向不稳,还是当心一点比较好。”

    李真知道李延庆说得对,李大光已经被李文贵拉拢了,每次商议时大家指责李文贵,他都要千方百计替李文贵开脱,有此人在,无论他们做什么,李文贵都会知道。

    。。。。。。。

    半个时辰后,数十名族人聚集在了李延庆家中,李文村一共有李氏族人二十一户,潜山村有七户,加起来就是二十八户人家。

    这几天,大家被张钧保的迎头一棒打懵了,除了李大印因儿子身亡而愤恨万分外,其他人都心情沉重,信心不足,院子里坐满了人,都谁也不说话,气氛显得有些沉闷压抑。

    不过一千亩上田就这么白白丢掉,谁也不甘心,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