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哗啦一声,覆盎门前的卫兵和躲在城墙脚跟下休憩的百姓,纷纷来了精神。

    立刻就有人快步前往太学所在的方向。

    长安群众已经很久没有什么大规模的娱乐活动了。

    难得有这样的热闹看了!

    ……………………

    太学。

    大汉帝国至高无上的学府机构。

    自元朔六年建立以来,就是天下读书人和文人心中的圣地。

    大儒董仲舒、儿宽,都曾在此教化学子,传播文化。

    在太学门口,一块青石之上,董仲舒亲手所书的‘贤士之关,教化之本原也’字迹依然强劲有力。

    然而,现在,却有人公然的堵在了太学门口。

    一块木板被高高举起来。

    其上书上一行大字:复仇雪耻,天经地义!不才南陵张子重,敬候诸儒学世兄赐教!

    一个十几岁的年轻人,身着素服,腰配长剑,举着这块木牌,就站在太学与驰道之间的路口,极为显眼。

    不止如此,这年轻人,还在大声宣读着自己写的一篇邀战文字。

    但,奇怪的是,太学的警备卫队和太学的官吏,都是傻傻的看着这个年轻人,任由他在自己的地盘叫嚣。

    这让无数吃瓜群众,简直吓掉了眼睛。

    要知道,太学,这可是社稷的最高学府,天子也时常关注的机构。

    太学内部自成体系,不仅仅有着专门保卫太学安全的军队,甚至太学本身就有执法权。

    若是以往,有谁敢这么堵太学大门。

    恐怕早已经被乱箭射死了。

    但,现在这个年轻人,已经堵了太学至少一刻钟了。

    太学内部的卫兵和官吏,却都跟傻子一样。

    “董先生……怎么办?”负责太学警备的太学军司马,一脸急色的看着那位悠悠然的博士。

    “别动手……”董先生笑着道:“待吾看完此人的这篇文章再说……”

    “这……”

    “这什么这?”董先生摆摆手道:“此人说的很有道理啊!”

    他义正言辞的对着军司马道:“吾辈公羊之士,最重复仇雪耻,此子受辱于吾辈公羊之士,现在上门来找我们要一个公道很正常!”

    军司马很难理解这些读书人的思路,只能道:“可当日辱此人者,未必先生门下子弟啊!”

    “错啦!”董先生拍拍手掌,道:“吾辈公羊之士,本是一体,有人辱彼,既吾辱彼……”

    “那怎么办?”军司马都快给这位先生跪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可。

    到底如何收场?

    等到人群越聚越多,到时候,惊动了宫里面,如何是好?

    “别急嘛……”董先生却是笑眯眯的道:“待吾召集门徒,去与之一战!”

    但心里面,董先生却是另外一番想法了。

    在他看来,这简直就是一次送上门来的彰显公羊之士博学与心胸的大好机会。

    是一次免费大型公羊学知识科普活动!

    一万次讲座,恐怕也抵不上一次这样的辩论!

    最最重要的是——这太学啊就在博望苑的南边不足五里的地方。

    如能吸引到太子关注这边,那就太好了!

    当朝太子,最近十来年可有些走偏了。

    居然去喜欢什么谷梁之士!

    荒缪!

    能治世安邦的唯有公羊之学!

第一十七章 大闹天宫(2)() 
太学门口,张越喝了口水,清了清嗓门,再次大声念道:“余本躬耕于南陵,旅鱼虾而友麋鹿……奈何儒生于长杨宫外,辱我所学……余素尝读《春秋》曰: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愿与诸儒世兄,切磋所得,相互印证,以齐诗书之道!”

    总而言之,整篇文章,就紧扣了两个主题:第一,你们儒生先辱我,我此次上门,是为了复仇来的。

    有种,你就用行政力量来打我啊!

    但凡太学里面的儒生们,要点脸面,必定不敢驱逐甚至攻击他。

    不然,就变成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你公羊学派,以后还有脸嚷嚷什么大复仇吗?

    这第二个主题嘛,就是给对方一个台阶了。

    所谓《春秋》中的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乃是公羊学派的核心思想,大复仇理论的两个支撑点。

    这第一个,就是襄公复九世之仇。

    这是唯二的,公羊学派承认的‘春秋义战’。

    前者,是齐襄公为了报他九世祖先的仇恨,灭亡纪国。

    这后者,则指的是鲁庄公为了向齐恒公讨还他老爹的仇恨而发动的战争。

    后者惨败。

    春秋之上,孔子罕见的用‘我师败绩’来记录。

    对于公羊学派来说,这等于就是孔子在告诉他们——这次虽然战败,但败的坦坦荡荡,败的舒舒服服,败的光明磊落。

    是血性的战败,而非懦弱的屈服。

    用了这个来作为依托,公羊学派,基本上就被架住了。

    左近的吃瓜群众,看的真是热闹非凡,围观群众越来越多。

    但太学的卫兵和官吏,却依然纹丝未动。

    这让张越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

    大闹天宫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无论是跳进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大闹一番,然后砸掉王母娘娘的蟠桃园,还是杀人放火受招安,就看太学之中的儒生的反应了。

    大约过了两刻钟,太学紧闭的大门终于打开。

    一个风度翩翩,器宇轩昂的儒生,头戴进贤冠,脚履丝质鞋,手持着一卷《春秋》,走到门口,对着张越拱手作揖,长身一拜,道:“公羊学博士弟子,广川吕温见过世兄……”

    此人一开口,顿时全场都是议论纷纷。

    “吕步舒的嫡子啊……”

    “对,就是那位公羊学的翘楚!”

    “传说啊……此子在太常衙门受考核时,就经常语出惊人,让太常都甚为震惊,以为是大贤之种呢!”

    张越对这些议论声,充耳不闻。

    因为,在他眼里,除非董仲舒、胡毋生复生,不然,整个公羊学派,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没办法!

    因为,现在的公羊学派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到处都是漏洞的破网!

    随随便便就可以打垮他们。

    不是张越聪明,而是消息太不对称了!

    见到此人上前,张越也是郑重的上前作揖长身而拜,道:“区区鄙人张毅,见过世兄……”

    互相称世兄呢,也是有原因,当年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

    黄老学派与儒家在历史上,也曾经相互借鉴或者说山寨过对方的一些东西。

    “今日鄙人冒昧上门,既是为了复仇雪耻,那鄙人,自有难于贵门!”张越起身,高声道:“不知贵派可敢应战?”

    “怎么个难法?”吕温轻声问道,不以为意。

    想他吕温,自幼就在父亲的教导下,熟读了《公羊春秋》,还旁征博引,阅读和学习了《吕氏春秋》《道德经》《九章算术》等诸多经典。

    可谓是集百家之长于一身。

    为了入读太学,更是过五关站六将,多少同门英才,被他斩落下马。

    “吾所学,乃是《黄帝四经》……”张越轻声道:“但吾于天文地理,历史文学,也略有涉猎……然,吾现在,都不想与世兄谈这些,吾现在只想问世兄一个问题……”

    “张世兄请……”吕温风度翩翩的作揖而拜,仿佛根本没有将张越的问题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这可能又是一个东方朔式的逗逼。

    但无所谓,陪他活动一下筋骨,最主要的是向南边的博望苑那边展示一下自身的才华。

    “吾尝读《公羊春秋》,闻董子曰:春秋者,微言大义也!敢问世兄,贵派《公羊春秋》共有多少微言大义?分别是什么?”

    可惜,吕温还没来得及装X,就被张越这句话噎住了。

    对啊!

    《公羊春秋》以夫子之微言大义而著称,但到底有多少条?分别是什么呢?

    他一下子就急的挠头了。

    就连太学内部,原本欢快的气氛也瞬间凝固了。

    诸多儒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好像似乎大概,董子和胡子都没有说过,究竟有多少条微言大义?

    仿佛是让大家自行揣摩吧?

    而这正是如今公羊学派的最大软肋!

    一直被其强势所掩盖的最大弊端!

    历史上,公羊学派因此在东汉被谷梁学派和左传打成了猪脑子。

    直到一代公羊学大师何休出现,力挽狂澜,写了《公羊春秋解诂》,补全了这个漏洞!

    然而,在现在,大家都忙着玩谶讳政治,玩的不亦乐乎。

    至于经义?

    抱歉,从董子开始,大家就抱定了‘诵读春秋一万遍,就可以接近孔子’的态度。

    于是,被张越一个大,给撂倒在地。

    吕温甚至都有些手足无措,以至于连思维都开始混乱了。

    “世兄,需要在下提示一下吗?”张越好整以暇的问道。

    吕温一听,心想,哥读了二十年书,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小年轻?当下便道:“世兄请赐教……”

    张越微微一笑,上前道:“吾尝读《公羊春秋》,略做整理,稍作条例,共得所谓‘微言大义’凡二十八条……”

    “需要鄙人念一念吗?”

    “大复雠第一!例见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又八月庚申,及齐师战于乾时,我师败绩……”

    “攘夷第二!仲尼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

    “尊王第三!仲尼曰:夷狄之有君,不若诸夏之亡!”

    “贵死义第四……”

    说到这里,张越负手而道:“需要鄙人继续说下去吗?”

    吕温已是汗如雨下,两股战战。

    他的心情,此时倘若要用一句恰当的话来形容的话……

    那就是……不是我军不给力,奈何敌军有高达!

第十八章 冰火两重天() 
太学内,与诸生如丧妣考,沮丧不已不同。

    董先生,已经是满面春光,如同遇到了心爱的人儿一样,满眼兴奋的看着张越。

    “他是谁?谁的弟子?快给给吾查!马上查!”他随手抓来一个官吏,将他打发去太常卿衙门:“这是吾的名刺,拿去见太常卿本人,调阅南陵县户籍,查清楚此人!”

    在理论上来说,汉室实施编户齐民。

    所有汉室臣民,皆在户籍名单之上。

    而读书人,更是一定要在!

    除非他不想出仕!

    至于这个年轻人自称什么黄老学子?

    无所谓!

    公羊学想挖的墙脚,还没有不成功的!

    主父偃是纵横家的,张汤是法家的,但这两人,最终都为公羊学的兴盛做出了不朽贡献。

    特别是张汤,他主张和提倡以及带动的‘春秋决狱’,为公羊学最终统治世界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若无张汤之助,公羊学派如何可以像现在这样威风?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虽然是黄老学派的。

    但,他居然能总结和归纳出《公羊春秋》之中的微言大义。

    还能头头是道。

    那么,他一定研究和深入学习过《公羊春秋》。

    这样的人,在董先生想来,锄头轻轻挥一挥,就可以撬过来了。

    至于你黄老派想抗议?

    嘿嘿……

    那你就去告啊!

    但似乎并不需要去太常衙门问了。

    董先生的一个弟子,弱弱的出列拜道:“老师,弟子仿佛记得此人……”

    “嗯?”

    “旬日前,弟子曾在长杨宫外,见此人为太仆次子公孙柔及仆役并十余儒生痛殴,弃其书册于漏水之中……”这弟子据实已报。

    “哦……”董先生闻言,双目放光,死死的盯着张越,都要流出口水了:“璞玉啊璞玉啊!”

    “嗯嗯……”他清了清嗓子,问道:“那其师长是?”

    “不知……”弟子有些害怕了。

    他这位老师,乃是公羊学大师,故江都王太傅,故胶西王相,故汉《春秋》博士董仲舒的嫡孙,更是当今天下公认的《公羊春秋》权威,《春秋》博士董越。

    在汉室,独有博士或者曾经担任过五经博士的学者,方可被人尊称为先生。

    而每次,这位董先生流露出类似神情时,倒霉的总是他们这些弟子门徒。

    “不管了!”董越叫来自己的那个弟子,对他道:“去告诉吕温,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套出此子所编列的二十八条微言大义……最好让其将出处和条例也都写下来……”

    挖墙脚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关键,就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