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5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践次大业!”

    “父皇如今终于恩准,孤大怀!大怀此心!”

    刘据兴奋的只想高歌一曲。

    在他看来这是完美的设定!

    他修渠道,这是他的理想、志愿也是他的人生追求与最终目标!

    这个念头从他知道这个庞大计划开始就萦绕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刘据知道也看清楚了自己。

    他不适合作为一个决策者,自己性格有缺陷!

    强行掌权,最终可能坑害天下!

    修渠道治河就不一样了!

    他不缺人手,也不缺资源,更不缺条件,只要做好勘查、规划,任命能工巧匠,就可以坐受其成!

    而这样庞大的工程,哪怕只是完成一半,未来青史谁能无视他?

    天下后人,谁会不敬仰?

    他就可以借此成为禹皇第二!

    这样,他就可以实现自身的价值!

    韦贤却是一脸苦瓜色,内心焦急如焚!

    他忍不住侧头看向长安,现在他只希望,李阅不要太天真,要懂得进退,别把命和全家都搭上!

    最重要的是—别牵扯到他身上!

    刘据却是看着韦贤的神色,在心里叹了口气“卿与老师如此,叫孤怎敢治天下?”

    郁夷灾民的神情浮现在眼前,刘据此生也忘不掉那些痛哭流涕的人与绝望的脸颊。

    更忘不掉郁夷地主豪强们的张狂与嚣张!

    那是他自己亲手做的孽!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会梦到,都会从噩梦中惊醒!

    怎能忘记郁夷?

    如何敢忘记郁夷?

    他终究不是那种视人命如草芥的政治生物,他是刘据!

    长平烈侯卫青的外甥!

    汉太宗刘恒的曾孙!

    。

第八百零二节 处置() 
建章宫,玉堂殿内。

    天子手中的白纸,被传阅到百官手中。

    “立嫡以长,圣王之制,立嗣以贤,先王之度……今孙臣进,为嫡长孙,贤惠有德,儿臣万死,请立为嗣,以承后绪……”

    聊聊百余字,字字珠玑。

    丞相刘屈氂看着,长叹了一口气:“昌邑王再无望帝位矣!”

    太子请立太孙,只要成功,那么,即使刘髆再有能耐,也只能遥远长安叹息。

    道理是很简单的。

    太子和太孙并存,固然会削弱太子的存在感,甚至影响太子的威权!

    然而……

    当太孙被立,这就将明确传达给天下士大夫和贵族一个信号:忠诚的大汉义士们,你们有了一个新的效忠对象。

    尤其是边塞的将校,军功贵族们。

    他们将得到一个保证:即使太子不肖,也可以指望太孙!

    而对皇室而言,这是双重保险!

    哪怕太子有意外,太孙也可以立刻接过权柄,从容理政。

    故而……

    看似,太子此举有些孟浪,实则这是最好的选择。

    是稳固权力和地位的最佳选择。

    从基层爬上来的刘屈氂深知一个真理:这个世界,要生存下来,才能再谈理想、信念和道理。

    连生存都无法保证的人,也不配有未来!

    而在刘屈氂身后,光禄勋韩说,则是失望不已。

    本以为,今天能看一场好戏,谁料发展到这个地步!

    真是……

    可惜啊!

    张越这时,也从震撼之中,回过神来。

    “太子此举,真是出乎意料……”张越心想着。

    太子的选择,固然是很明智的。

    但,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不然,历史上也不会出现那么多悲剧!

    但……

    张越明白,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立刻反击!

    决不能让李阅活着走出建章宫!

    这不仅仅是为了报复,更是为了表明立场和态度,也是为了向天子与天下人证明:长孙刘进和太子刘据绝没有指使此人做任何事情!。。

    只是得讲些技巧。

    一念至此,张越就立刻拜道:“太子贤能,长孙孝悌,臣毅为天下贺!”

    “只是……”张越顿首而拜:“微臣不解,洗马李阅是如何得知的太子请立太孙之事……”

    “微臣昧死,请陛下严查之!”

    天子一听,欢喜的看了一眼张越,然后就冷笑着看向那李阅,问道:“洗马是从何得知,太子欲请立太孙的?”

    他对李阅,本来就杀心甚重!

    作为君王,他岂能不知李阅的心思?

    只是,因着李阅是首倡‘请立太孙’之人,天子一时半会,也没有找到好的理由和借口来处置。

    但,张越却适时的递上了刀子。

    真的是舒爽!

    这让天子回忆起了当年公孙弘和张汤在的时候的那些日子。

    只要他想做的事情,公孙弘和张汤就立刻去做,做完了,成功就报告成果,说‘全赖陛下洪恩’,而失败……

    则自己坦然背锅,将所有责任揽下来,说是‘臣愚钝不达大义,致有此失’……

    现在,天子终于又品味上这种酸爽了!

    妙啊!

    李阅听着,却是战战兢兢,汗流浃背。

    原本的谋划,满盘皆输。

    甚至为他人做了嫁衣!

    如今,又沦落到了连全身而退的机会也没有!

    李阅真的是很惶恐!

    他看着张越,眼带绝望。

    “原来,张蚩尤的别号,真的不是坊间夸大……”李阅哀叹着。

    此刻,李阅内心无比悲凉。

    但群臣却是一点同情心也没有。

    “臣光禄勋说昧死以奏陛下:太子洗马李阅,私窥天家父子机密,图谋不轨,居心叵测,宜当以大罚齑之!”一个阴冷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李阅回过头去,看到韩说的模样。

    他嘴角笑了一声,然后就垂下头来。

    他知道,自己被卖掉了!

    原本的计谋里,此刻应该是光禄勋请命,彻查他‘图谋不轨、离间天家骨肉’。

    但现在,韩说果断的落井下石。

    “也罢!”李阅心想:“吾当为天下正义,留下一线生机,为未来文士,留下一缕希望!”

    他是士大夫出生,从小锦衣玉食,接受儒家正统教育。

    之后拜入谷梁名士门下,从小诵读经典。

    他深信,这个世界,应当由高雅的贤能士大夫来教导、引领。

    他深信,道德与人品的力量,超越一切。

    在古代,圣王推贤纳德,垂拱而治。

    所以,三代盛世,文治斐然!

    而自秦以来则不然,虎狼当道,以才能论英雄,而非道德。

    所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他去过新丰,亲眼见过新丰的体制和官吏、人民。

    虽然,新丰如今,民安乡定,近乎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很多农民,都有了温饱,生活较过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很多人都以为找到了希望,看到了小康社会与太平之治的序幕。

    但李阅却知,新丰体制,一旦推广,带来的必然不是他所期望的社会。

    而是一个,将令士大夫文人,彻底失意的世界!

    在新丰,诗词歌赋,一无是处。

    即使贾谊贾长沙在世,以其诗赋之才,也未必能任一个乡蔷夫。

    反而是粗鄙的刀笔吏,如鱼得水。

    善农的小吏,受人尊敬。

    更可怕的,还是那个工商署和工坊园。

    简直是一个将吞噬一切道德与公序良俗的怪兽!

    故而,从新丰回来后,李阅就成为了张黑,变为了新丰的反对者。

    他害怕,他恐惧,他无法想象,自己应该怎么在新丰体制下生活,也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还有没有一丝价值存在。

    “臣万死!”李阅脱帽谢罪,非常光棍的认罪:“还请陛下恕罪!”

    “呵呵……”天子却冷笑着:“私窥太子密信,图谋以此进身……”

    “朕可不敢有汝这等臣子!”

    一句话就给李阅的事情定性了。

    首先是非臣!

    然后就是私窥太子密信,阴谋逢迎君王,以此上位。

    这是诛心!

    廷尉随桃候赵昌乐立刻就出列拜道:“臣启奏陛下,依律,贼臣李阅,宜当腰斩弃市,族其三族!”

    “今日乃是正月,朕不欲造杀孽……”天子负手道:“贼臣李阅,即刻赐死,三族没为官奴婢!”

    “臣谨奉诏!”赵昌乐顿首再拜。

第八百零三节 太孙(1)() 
步出建章宫,张越感觉有些不太真实。

    这就结束了?

    他回头看向身后的群臣,每一个人都是红光满面,所有人都在兴奋不已。

    今日朝会,虽然没有彻底定下太孙之事。

    但傻子都知道,接下来就是标准的刘氏素质三连——朝臣请立太孙,天子辞之,再请,天子再辞,然后第三次请立,天子勉为其难,长孙泪流满面,不得不在‘天下人的殷殷期盼下’做出这样‘自私的决定’。

    而且还要说的好像,其实天子和太子还要长孙,都觉得其实有更适合的贤能宗室可以承嗣社稷。

    只是,你们这些大臣一定要选长孙。

    故而,在这其中,有着极大的政治投机空间。

    特别是,如今刘进身边,其实没有太多大臣辅佐。

    除了张越外,也就小猫三五只。

    很多贵族和公卿的子弟,于是有了一个‘从龙’的机会。

    可以预见,未来数日,整个朝野都会忙于此事的博弈。

    至于那李阅?

    已是被赐死,尸体被随便丢去了乱葬岗。

    其家族被没入少府,充为奴婢,此生都不可能再翻身。

    但,正是如此,张越才有些感觉虚幻。

    懵懵懂懂的走到了太子、宫,见到了刘进。

    见面后,张越发现刘进比自己还懵逼。

    人在家里坐,喜从天上来。。。

    “孤这就要成太孙了?”刘进问着,不是很确信,虽然建章宫里已经派人来通知了他今天朝会的事情,但……

    这就跟后世的工薪阶级,中了五百万一样,奖金没到手前,总归感觉很玄幻。

    “殿下可以准备搬出此地了……”张越感慨着道:“陛下大约会在桂宫、明光宫之中选一所为殿下居所!”

    刘氏立储,主要是以培养和锻炼储君的能力与见识、格局为目的。

    而在经历了刘据的事情后,当今天子肯定不希望刘进也和乃父一般,让其失望。

    所以必然高配其宫,以突显地位。

    桂宫和明光宫是最佳选择。

    刘进在乎的却非如此,他感叹道:“父君如此厚爱,孤真不知道当如何谢恩……”

    张越听着,沉默片刻,答道:“臣以为,家上宜当上表,奏请天子,恩赏殿下诸兄、姊妹及家上诸妃!”

    刘进自然听得懂张越的意思。

    这是施恩,也是表露态度,更是塑造形象。

    毕竟,他这次上位,虽然说是可以预期的事情。

    但终归在太子诸子诸妃面前,影响很坏。

    这就像刮彩票,本来现在还没到开奖时间,但主办方却宣布一等奖已经内定了。

    其他人肯定不服气,也肯定会闹腾。

    这个时候,亟需安抚和展现胸怀。

    只是……

    “卿以为这样就可以了?”刘进不是很确信的问道。

    “殿下放心……”张越俯身拜道:“史夫人会安排好一切的!”

    史夫人就是刘进生母,太子良娣史氏。

    张越和其见过两面,印象深刻。

    这位良娣,不是简单角色!

    那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行事极有尺度的女性。

    而且,史氏外戚也不简单。

    旁的不说,宣帝就是史家养育、教育和培养出来的。

    一个能教出宣帝这样的君王的家族,能是简单人物?(当然,张贺、丙吉等人也是出力甚多)

    刘进听着,缓缓点头。

    对于自己的母亲,他自然很清楚。

    “除此之外,孤还当做什么?”刘进又问道。

    “殿下什么都不需要做!”张越低头道:“这种时候,殿下只需闭门读书……”

    刘进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

    接下来数日,果然朝野都沉浸在了‘册立太孙’的热情之中。

    就连市井的百姓,也全身心投入其中。

    没办法!

    财帛动人心啊!

    若太孙最终确立,按照传统,天子首先要大赦天下,然后还要撒钱。

    毕竟,乡下的地主,生了继承人,都要大摆筵席,昭告乡邻。

    何况一国之君?

    所以,这是无论公卿将相还是贩夫走卒都可以受益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