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要做门阀-第5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她这个年纪,这个地步。

    需要的再非争宠、斗艳、下黑手的手段。

    而是修德养望,是团结上下,是广交朝臣,是稳固,是沉淀。

    而张越所讲的东西,意蕴深长,绵绵无期,越想越有感触,越听越有道理。

    听完张越所讲的这起首之语,卫皇后叹道:“卿所讲,与本宫往日所听所闻,似乎截然不同,别有意蕴……”

    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差别,甚至不过顺序的调整。

    但显露的东西,却是天差地别。

    从前,卫皇后一直奇怪,这《道德经》虽然也是道理之说,至善之言。

    但总感觉有些别扭,与自己的本心不是很符合。

    如今,卫皇后终于知道,为何如此了。

    从前的道德经,讲的是不争、不为、不战。

    万事万物,以和为贵。

    这能让她有同感才叫见了鬼!

    她可是卫子夫,从歌姬而为皇后的卫子夫。

    出生在平阳侯的家奴之家,连父亲是谁都不知道的低贱之女。

    乃是靠着自己的智慧、手腕与谋划,走到今天,依然稳坐大汉皇后之位,经历了十几个比她年轻漂亮、温柔体贴、聪明娴熟,来自天下郡国的美人挑战,依然稳坐后位的卫子夫!

    可不是那种,含着金钥匙出生,一路顺风顺水的傻白甜。

    她的人生,就是一部争斗的史书。

    与人争、与天争、与朝臣争。

    她是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改变了自己人生的女性。

    如今,虽然年老,想要修身养性,想要改变形象,塑造一个慈和、善良、有德的人设。

    但……

    也是绝不肯轻易的向人低头,在压力和威胁面前退缩的。

    伪装她可以做到。

    但本性却无法更改!

    如今,张越所讲,却是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原来,还可以这样去做?!

    妙!妙!妙!

    无穷妙用,万般技巧!

    《道德经》果然不愧是汉家三代太后,推崇备至的至理名言!

    这让卫皇后,感觉真的是无比享受,万分赞同。

    张越听着恭身答道:“皇后有所不知,老子之作,本意乃为阐述《易经》之大道,述万物之理,明万世之道!”

    “而《易》云: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地势坤君子厚道以载物,故有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升龙在天,亢龙有悔!”

    “老子知之,乃做《道德》两经,阐述为而弗争,万物有争,物竞天择之道……”

    卫皇后听着,点点头,道:“本宫始知,世有至善之言,至理之说也!”

    显然,历史证明,大汉皇后、太后们,在黄老思想和黄老学说面前的免疫力是零!

    她们天生就容易接受和理解黄老思想。

    概因,从吕后开始迄今的每一代皇后、太后,皆是在与人争、与天争、与世道争的竞争中获胜,然后踏上权力巅峰的女性。

    黄老思想,对她们而言,不仅仅是纲领性的指导思想。

    也是精神支柱,更是信仰源泉。

    只要一接触,就断无拒绝的道理。

    不仅仅是黄老学派需要她们,她们也需要黄老思想的指引和前导。

    于是,卫皇后彻底将卫伉丢在了脑后,认认真真的向张越请教起了黄老道德之说,清静无为有为之法。

    张越自然不放过机会,专门挑些能与卫皇后引发共鸣的东西。

    譬如‘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当然也有意的不讲一些不太正确的话,绕过那些可能会开历史倒车的哲学思想。

    却是听得卫皇后不断点头,求知欲暴增。

    于是,可怜的卫伉,在椒房殿门口,从早上一直跪到正午。

    跪的两眼发昏,跪的膝盖肿胀,跪的麻木。

    终于,没能再撑下去,啪嗒一声,摔在了地上,彻底成为了死狗。

    看守他的宦官见了,吓坏了,赶紧去椒房殿里通知卫皇后,却不敢自作主张,将他抬到室内。

第八百一十五节 愧疚的卫皇后() 
椒房殿中,张越口若悬河,将黄老学派的《道德经》,讲得天花乱坠,让卫皇后听得如痴如醉。

    没奈何,地位和年纪到了卫皇后这个地步的女性,都会转而追求新的东西。

    而黄老思想,为其量身定做。

    争与弗争。

    清静无为,却又无所不为。

    颇有些他强任他强,轻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沟渠的味道。

    更难得的是,堂堂正正,大气磅礴,光明磊落,气势恢宏。

    连孔子都要请益、求教的老子的思想,在格局上,有着儒学和法家之说,难以企及的魅力与力量。

    让卫皇后听得若有所思,似有所想。

    这一讲,便是大半天,直到正午之时,一个小宦官急匆匆的跑到卫皇后耳边,低语几声,卫皇后才发觉,如今都中午了!

    便对张越道:“辛苦侍中,为本宫讲演,已略备餐点,为侍中用之,万望侍中不要推辞!”

    张越也是觉得,该见好就收,便道:“皇后垂爱,臣万死难偿!”

    卫皇后却是忽然叹了口气,对张越道:“侍中今日讲演,本宫受益匪浅,若早遇侍中,早知无为有为之道,便将减却不知多少烦恼!”

    这话,卫皇后是很真诚的。

    若早知老子道理,何至于让卫氏糜烂至此?

    该管就要管!

    该打就当打!

    该罚须当罚!

    棍棒之下出孝子,严规之中出忠臣!

    哪里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为而弗争,真乃治家兴平之至理也!”卫皇后叹息着,心中百感交集。

    实在是,张越方才解释和讲演的内容里,蕴含的许多道理,让她如梦初醒,顿悟明了。

    譬如为而弗争,若字面意思去理解,可能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张子重解释过后,她就知道,其实并非如此。

    因为老子的所谓‘弗’,非是如今的隶书写法,而是古代的铭文写法。

    其字像两根不平直的为绳索所束缚的物体。

    故老子所谓弗,做约束、束缚、矫正之意。

    故为而弗争,有两层意思,一层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层为无论有所为,还是有所不为,皆当有束缚、约束,若有人破坏,则需有强力矫正、纠正和校正。

    卫皇后对此,自然是感触非常。

    若她早知这个道理,卫氏子弟,安能沦落至斯?岂会变成坑爹小霸王?

    理解了这些道理,卫皇后就不免想起了薄、窦外戚。

    薄、窦两代外戚,贵为天子舅家,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为朝野称颂。

    甚至还为汉室贡献了多位名臣。

    魏其候窦婴,就曾拜为将军,征讨吴楚乱贼,立有军功,更被拜为丞相,辅佐幼主。

    这就是薄、窦两位太后,明知为而弗争的道理的明证!

    张越听着,知道戏肉要来了,于是便道:“皇后言重了,臣只是做了些微末之事而已……”

    “唉……”卫皇后摇头叹道:“侍中今日来时,可见到了椒房殿门口跪着的那个不肖子?”

    “皇后指的是?”张越揣着明白当糊涂,低头道:“微臣来时,坐于宫车,闭目冥思,未有所见……”

    卫皇后心里暗骂了一句小狐狸,嘴上骂道:“还不是大将军嫡子卫伉!”

    “这不肖子这些年来,无法无天,肆意妄为,将大将军的英名败坏干净,如今又犯下了滔天大罪,本宫气不过,便罚其跪于椒房殿前谢罪……”

    “方才本宫得报,这不肖子居然昏厥于宫阙门口……”

    “真是……”卫皇后摇着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本宫都不知道,百年后如何去向大将军交代……”

    张越听着,配合着惊讶了一声,问道:“微臣虽然不知长平侯究竟做了何事?”

    “然而,微臣却想向皇后讨个人情……”

    “嗯?”卫皇后满脸诧异,问道:“侍中与那不肖子有旧情?”

    “非也!”张越恭身道:“臣与长平侯不过点头之交而已……”

    这是事实,他与卫伉,前后加起来也就三四次会面,加起来说的话不超过十句。

    “那是为何?”

    “因臣自幼孺慕大将军长平烈候,大司马骠骑将军冠军景恒侯,而长平侯为大将军嫡子,臣请皇后看在大将军劳苦功高,为社稷鞠躬尽瘁的份上,宽恕长平侯……”张越无比真诚的道。

    推崇卫青、霍去病,不止是他的本心,也是张越给自己立的人设‘卫青霍去病事业的继承人’。

    自那日遇刺后,张越觉悟了自己的本心后,就一直处心积虑的塑造和建立着这个设定。

    这个人设,只要能成功推出,让天下人知晓。

    那么带来的助益,将是无穷大。

    再有了军功傍身,则立刻可以成为天下人都期盼和崇拜的对象。

    这一招,乃是张越从后世的体育明星身上学来的。

    这叫噱头,乃是年轻人要扬名立万的最快途径。

    就像nba里,那些顶着小乔丹,小曼巴名头的年轻人,只要打几场好球,一下子就能收获流量赢得代言合同。

    相同的道理,卫青霍去病第二的名头,可以让张越,在最快的时间里,实现弯道超车,完成抢班夺权,在李广利反应不及的情况下,轻易夺走汉家第一名帅的头衔。

    然后,就可以霸占资源,以我为主,推出自己的战略。

    卫皇后听着,却是满意极了,觉得不枉自己将骠姚剑赐给这个年轻人。

    这觉悟、这意识,真的是没话说了。

    只是……

    数十年的经验告诉卫皇后,事情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想了想,卫皇后问道:“即使卫伉阴谋与人谋杀大臣,也要饶恕?”

    张越闻言,脸色恰到好处的怔住,仿佛犹豫再三,才道:“这就不是臣可以议论的事情了……”

    “祖宗制度,杀人偿命,伤人及盗抵罪……”

    “臣不敢毁!”

    这话张越自然说的正气十足,底气坚实!

    因为老张家,就是这条祖宗制度的受害者。

    当初,张良的嫡子张不疑,就是阴谋与人谋杀他人,而被太宗皇帝废为城旦的。

    错非如此,留候侯国若延续至今,食邑恐怕已经超过两万户了。

    “若其未遂呢?”卫皇后追问道。

    “未遂啊……”张越低头拜道:“这也不是臣可以议论之事……”

    “依律,谋杀未遂的惩处轻重,与廷尉裁断有关,与被谋杀者的意愿有关……”

    这亦是事实!

    汉律对于阴谋谋杀、刺杀、毒害他人,有着极为苛刻的规定。

    特别是相同阶级之间的谋杀,即使未遂,惩处力度也大的惊人!

    没办法,这是一个推崇血亲复仇的时代。

    一旦判罚不公,那么当事人就随时可以举起‘大复仇’的旗帜,光明正大的报复。

    到那个时候,事情就闹大了。

    裁决案件的廷尉,就要担负责任。

    轻则鞠躬下台,重则下狱论罪。

    卫皇后听着,心里面忍不住叹息了一声:“若此子乃是卫氏子,该有多好?!”

    可惜啊……

    卫氏诸子,一个能打的也没有。

    即使相对最好的那个,也只是矮个子里拔将军而已。

    休说与这个年轻人比了,连一般贵戚的子弟,怕也不如。

    想到这里,卫皇后就不免遗憾起来。

    好在,此子很快就会被赐婚,到时候……

    这样想着,卫皇后看向张越的眼神又变得柔和起来。

    她清楚,卫氏现在的那些纨绔子是一个也别想指望了。

    只能期待下一代,新生代了。

    为了不让新生代,也变得和其父祖一般,卫皇后打算严加管教、督促。

    然后从中选出几个可堪一造者,送到这年轻人身边锻炼。

    想来,届时张子重也该独当一面,成为汉家的栋梁了。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卫皇后就叹道:“本来,家丑不该外扬,本宫也不愿与侍中唠叨,奈何,本宫那不肖子伉,涉及了阴谋谋害侍中之事……”

    一边说,卫皇后一边观察着张越的神色。

    她有些紧张,因为,现在能救卫伉的,只有眼前这个年轻人。

    只有他,才可以去天子面前求情,也只有他才有资格和条件,去说服天子,对卫伉网开一面。

    因为他不仅仅是天子的宠臣,还是当事人。

    按照汉家传统,当事人求情是可以减罪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