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积1,717,854平方公里,占米国面积的五分之一。东南部与中南部为温带气候,全年气温约0℃~15℃;内陆为大陆型气候,夏季极昼时可达26℃,冬季极夜时可达…15℃;西部与西南部受海洋影响,寒冷风大;北极圈内为极地气候,气温全年处于零下。

    鄂罗斯于1867年4月双方以720万美元卖给米国,土地合约的生效日期就在1867年10月18日。

    在27年后的1889年,米国人向华夏公会赔款十亿美元,但只是需要支付五亿五千万美元,因为交割阿拉斯加抵付四亿五千万美元。

    米国人在让出阿拉斯加的时候,很多人心里还暗喜了一阵:这是一片荒芜的土地,不是那么适合人类生活的区域,竟然将价格涨了六十四倍卖了出去,利润不低啊!黄皮猴子们真的是猪头吧?

    而华夏人内部,看到少要了米国四亿五千万米元将阿拉斯加要过来,或许很多人会大骂胡震这是昏了头了,竟然将阿拉斯加涨了六十四倍的价格买过来。

    但是,领土岂是能使用金钱价格来衡量的?

    况且,阿拉斯加有丰富的矿产石油、林木、渔业资源,截至1889年就已知黄金矿产价值达到一亿五千万美元了。

    更重要的是,胡震看上了阿拉斯加的战略价值。

    阿拉斯加在北太平洋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北太平洋和北美大陆,这使得华夏公会的在南洋、关岛、夏威夷、巴拿马运河基地,以及华夏本土,形成了对太平洋的包围之势,大有将广袤无际的太平洋变成华夏的内海之势。

    这个战略态势,时刻压制着米国,扼着米国的喉咙。控制着鄂罗斯向太平洋的发展,而在其中的倭国,大华夏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

    总之一句话,华夏控制了阿拉斯加。就是控制住了整个太平洋了。

    非常有利的是,当今的阿拉斯加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着的人口不过十五万,其中超过五成是当地的土著印第安、爱斯基摩人,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的空旷土地。对于已经超过四亿人口的大华夏民族来说,这意味着是一个天大的礼物!

    对于得到这样一个庞大的超级礼物,已经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胡震都觉得一阵无由来的激动。

    胡震第一时间电报命令在南洋坤甸坐镇的总参谋长苏文质,向阿拉斯加派出十万军队,将其接收过来。

    然后电报要求华夏公会中的诸长老,立即具体安排组织高价招募劳工,到阿拉斯加修筑道路、开挖矿产、开垦耕种,逐步建立华夏人聚居的村镇城市,一定要将阿拉斯加永远掌握在华夏人的手中。

    华夏公会的老头子们,也深知阿拉斯加领土对华夏民族意味着什么意义。他们经过紧急商议,向胡震提出了一个方案:

    所有华夏人到阿拉斯加从事务工、开矿、开垦、经商等工作,无论规模大小,在十年内一概不征税,华夏公会还要提供补贴和资助,但其他族裔在当地从事以上工作必须征税,以鼓励华夏人迅速在当地立足。

    “哼,这些老头子们,就想我出钱,他们自己也好捞回一份!”胡震接到电报后。笑了起来,不过,这些肥水都是流进华夏人的包里,胡震倒也没什么意见。便批准了这个方案,要求赶紧组织行动起来。

    消息传出之后,南洋立即有超过二十万年轻华夏人愿意从丛林苍茫的赤道热带,远赴白雪皑皑的阿拉斯加为华夏民族开疆拓土。

    而消息传到大清朝控制下的华夏本土,听说只要在阿拉斯加开垦到的耕地,无论多少。都永远属于自己的家族,在半年时间里便招募到超过三十万的穷苦华夏人,拖家带口到阿拉斯加定居开垦。

    此后,华夏公会以欧美各国瞠目结舌的速度,不过一年时间,便运来超过一百万的华夏人在阿拉斯加定居下来,牢牢地控制着阿拉斯加。

    胡震在安排接收阿拉斯加土地的同时,命令范千海做好接受米国政府送来的五亿美元,开始向米国企业支付战争赔偿。

    在外人看来,这华夏军掠走了超过二十亿美元的米国企业资产,却从米国政府那里要来五亿美元,向米国企业赔偿,只不过是假惺惺地做个顺水人情罢了。

    但胡震却有他的深层次的打算:后世的米国之所以发达,盖因为其有无数的强大企业,富有进取心、思维活跃、革新积极,充满了活力,要打残米国,必须打残米国的企业!

    而现在华夏军已经使用暴力重创了米国企业,但又故意地从米国手中要来一点补偿,实际上是想使用这五亿米元影响引导米国企业。

    例如,在给付补偿的时候,胡震要求范千海向米国矿产性企业多给给付,但那些工业机械企业,例如福特汽车公司、爱迪生实验室、通用企业之类的企业,一定要予以坚决的打压,如果无法打压,则让欧朗集团、弗罗多集团收购过来,如果是有发展前景的,则在其内部留下一堆的隐患,然后卖掉,如果是资产比较少的,则慢慢地玩残弄死,总之,就是要暗中地打击米国企业,打击米国经济,让米国失去崛起的经济基础。

    这是核潜艇超级计算机制定的一个庞大的长期计划,持续的时间达到五十年以上,胡震将其命名为“屠美计划”

    外人无从得知胡震这一手狠毒的“屠美计划”,甚至连华夏军中的人都不知道胡震这样做的深意,但在胡震率领下百战百胜,大多数人虽然不理解,但都予以坚决执行。

    这给米国企业造成了很多麻烦,在米国人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崛起的经济基础,慢慢变成了一个只知道出卖自然矿产资源的国家,米国的未来拐了一个发展方向,永远失去成长的机会。(。)

第254章 工业化大清朝() 
接收了阿拉斯加和米国的军费赔偿之后,处理好一切事情,华夏军押着从米国得来的上千艘运输船,滔滔荡荡地撤离米国港口,回到巴拿马、关塔那摩、波多黎各等地。

    胡震回到巴拿马运河区,深入视察了运河的修筑情况,发现巴拿马运河工程进展顺利,顿时非常高兴,命令表彰奖励了表现突出的工人和技师,亲自向他们颁发了奖金和奖章,鼓励广大工程人员积极进取,安全高效地修筑好巴拿马运河。

    不过,胡震知道自己这样的表现,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对于运河的修筑工作并不能起到多大的作用,自己天天呆在这里,让运河修筑总办陈宜禧迎来送往的,那才是最大的麻烦,没准运河的修筑进度就被自己给耽误了呢。

    于是胡震,赶紧通过巴拿马铁路,从大西洋沿岸进入太平洋沿岸,在巴拿马城港口登上战舰,离开美洲回南洋去了。

    在浩瀚的太平洋中,胡震在战舰上度过了1890年的春节,当回到南洋坤甸码头的时候,已经是1890年2月4日,当日正是正月元宵节。

    但战舰停泊码头的时候,码头上顿时锣鼓喧天,欢迎的人群在码头上又唱又跳,欢迎扬威万里海外的英雄们的归来。

    “终于回来了!”

    胡震自从出征美洲之后,已经有大半年没回来,他抬头一看,只见坤甸码头附近又增加了很多崭新的建筑物,看来这南洋和坤甸的建设一刻都没有停顿过。

    “夫君,你回来了真好!”

    当胡震走下栈桥的时候,卡奥拉尼公主飞奔而来,一把抱住胡震的脖子,樱桃小嘴就粘了上来,吻住了就不愿放开了。

    盛装打扮的韩玉清、钟灵看到走下栈桥的胡震,还带有一点少妇的矜持。落后一步看到卡奥拉尼公主大庭广众之下抱着丈夫如此狂野的行动,不由得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她们后面迎接的人群,更是看得目瞪口呆的。幸好这南洋之地受洋人的影响非常大,并没有大清国内的那种保守,说不定,早有老夫子冲上来训斥了。

    胡震只觉得自己的嘴巴香气四溢,被卡奥拉尼狠狠地吻了十几次。

    但他看到周边的人群一下静下来。也觉得蛮是尴尬的,她轻轻推开卡奥拉尼,说道:“你是一个尊贵的夫人,不能在大庭广众太过出格了!”

    “唔,那有什么?你是我丈夫,那有什么?”

    胡震立即脸色一变,低声狠狠说道:“好了,回家去我再关起门来在床上重重地教训你,看你还蛮到哪里去?”

    听胡震说到这里,卡奥拉尼当然知道那是床第上的什么回事。顿时脸红耳赤起来,低下头去,跟在胡震后面,立即变成一副窈窕淑女的模样,慢慢地走向人群。

    韩玉清、钟灵这才上前道了一个华夏传统的万福,甜甜盈盈地说道:“夫君,您回来了!”

    胡震点头道:“好,见到你们真的高兴!”

    韩玉清和钟灵心里不知有多少话要和自己的丈夫述说,但见背后迎接的人群一**地上来,也不好多说什么。赶紧闪到胡震背后,跟着他去应酬前来热情迎接的人们。

    华夏公会的长老们一个个上前和胡震见面寒暄。

    在长老们之后,胡震见到了一个穿着铁路工人衣服的人,胡震眼睛一亮。发现这是詹天佑,不由得奇怪地问道:“詹先生,你也来了!”

    在胡震的想法中,詹天佑这样的技术人员是对这种场面不感兴趣的,不知道他今天怎么也跑来了。

    “大总长好,我。我……”詹天佑似乎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这个时候,码头上迎接的汽车摆了一长溜了,胡震便拉着詹天佑的手说:“好,你上我的汽车一起走吧!”

    上了汽车后,詹天佑便对胡震说:“大总长,我想辞职!”

    “辞职?你这是为了什么?”胡震甚是惊讶,他回想了一些,没想起有什么地方怠慢了詹天佑这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地方。

    “谢谢大总长将我从广州召来,给我詹天佑提供了一个实现理想的极好机会,但是,我不得不走了!”

    “你家中发生什么事情了?”

    “不是!是大清朝廷要召我回去修筑铁路了!我是大清送去米国耶鲁大学学习的人,悄悄跑到南洋来修筑铁路,现在朝廷有令,要我去华夏本土修筑铁路,我不得不去啊!”看见胡震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詹天佑为了让胡震放心,便继续说道:“现在的南洋,留学欧美归来的人才济济,虽然大家都很年轻,但经过实践锻炼,已经成长起一大批工程人才了,我的离开不会对南洋修筑铁路工程建设造成什么影响的!”

    胡震听了后,微笑起来:“我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情,原来是这等好事啊!你回去那可是建设我们的本乡本土啊!我批准了你回去了!”

    詹天佑听了胡震的话语,由刚才的惴惴不安转为纳闷:“大总长,你就不怕大清朝的实力越来越强吗?”

    在大家的心目中,胡震必然会带着华夏军跨过海洋,打回华夏本土去的,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还担心工业化之后的大清朝,会迅速强大起来,而胡震会指挥军队暗中破坏清朝修筑的铁路和工矿企业呢。

    此时,司机已经启动了汽车前行,胡震抬起手晃了一下,说道:

    “没事,我们回去华夏本土必然也要建设铁路和无数的工矿企业的,现在让大清朝建设起来,迟早都是我们的,这有什么好担心的?这大清朝建设再多的工业,以那些**落后的官僚和体制,恐怕大多数人只懂得什么知乎者也,对现代工业建设一窍不通,这样的人能守得住吗?到时候还不都是落入我们手中,你回去之后,该怎么建设就该怎么建设,就象建设南洋铁路一样努力建设华夏本土的铁路!”

    胡震知道,以华夏公会现在的力量随时可以推翻大清朝了,但推翻大清朝不是问题,那欧洲列强肯定不会让自己顺利统一华夏的,成长为世界第一强国。

    因此在他的计划中,之所以迟迟不动手推翻大清朝,就是要积蓄足够的力量,达到可以打败欧洲所有列强联军的时候,必然是要推翻大清朝的。

    在情报部对华夏本土的严密监视中,胡震对大清朝的情况了如指掌,现在的大清朝的统治者受到南洋华夏公会百战百胜的刺激,害怕失去民心,重新拾起洋务运动的那一套,暗中学习南洋大力建设工业、修筑铁路,以达到积蓄力量抵御南洋华夏公会侵蚀的目的。

    而大清朝的工业化,其实就是为将来的华夏积蓄力量罢了。

    对此,胡震没有半点破坏的意思,相反,还要求范千海暗中使用不同的商人名义,调动庞大的资金,帮助华夏本土进行工业化建设。

    见胡震如此自信,詹天佑如释重负地说:“啊,那就好,那就好!”

    “詹先生,你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去,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