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得家庭织布经济崩溃,洋铁使得铁匠铺没了活路,这怎么不会爆发义和团的问题?

    华夏几千年来的社会问题,基本上是经济问题,不会有什么其他问题,因此如处理好民间的生计问题,就不会有人被什么邪教蛊惑去造反了。

    众人听完胡震的话语之后,又都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消化胡震的话语,并且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提出对策来解决这种极可能产生的新问题。

    “皇上,只要我们在建设规划过程中看,以整个华夏为一盘棋,统一考虑所有人的利益问题,就会消弭产生的新问题,刚才所说的铁路新问题,可将这些镖局、漕运的人员都吸引到铁路中来就业,这就能将变革的影响压缩到最小了!”

    李鸿章这个老家伙,果然厉害,胡震只是抛砖引玉提出问题,他立即有了解决的思路,不过更重要的是,帝国财政资金充足,他想,不管自己做什么决定,都有足够的资金来周转的。

    “不错,正是如此的解决思路,我们必将能稳步前进。”胡震点头道,他可不是超人,不能事事都自己亲自上阵,他决心自己提出问题之后,让他们去做就是了,自己嘛,甩手掌柜一个。

    突然,门外响起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侍从官通报跑进来。

    “什么事情?”胡震有点奇怪,在开会之前,就定下规矩,非是万分紧急的事情,绝不能打扰此次国事会议的。

    “禀报陛下,各地满洲八旗同时发生大暴动,正在各地城池作乱,请陛下速作裁决!”(。)

第333章 叛乱的八旗子弟() 
在这第一次帝国高层人员的会议上,胡震还想讨论修建铁路、公路以及教育方面的安排,顺便推销一下他在京城和天津之间修建世界上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的构想,但现在却突然冒出一个满洲八旗叛乱的消息,搞得胡震没了一点心情了,冷冷地问道:

    “向大家通报汇总来的八旗子弟叛乱的具体情况吧。∮”

    侍从官张大江恭谨地道:“是,根据各地电报汇总,现在有吉林、黑龙江、京城、沈阳、太原、襄阳、南京、西安、广州、长沙、武昌、徐州、济南、福州、杭州、成都、昆明等十七处城池的满洲八旗子弹叛乱,他们使用火器以及冷兵器,突然向当地警察、驻军、官署发动袭击,见人就杀,见物就放火,来势汹汹的!”

    “陛下,这群吃惯了铁杆庄稼的酒囊饭袋竟然也敢造反,他们能济什么大事?请陛下准许由总参谋部立即组织在全国进行镇压!”苏文质对于这些八旗子弟竟然敢造反表示非常的轻蔑。

    两百多年前,满清崛起之初,八旗的战斗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入主中原之后,清廷统治者在全国各大战略要地分别驻扎了八旗军,分配田地庄园再租给汉人百姓耕种,而八旗军及其后裔则专门进行骑射训练,以用于震慑各地。

    两百多年过去后,满洲八旗的骑射无敌的技术早就丢光了,根本不堪一战,华夏军挺进大陆光复之后,满洲八旗子弟们不敢与武装到牙齿的华夏军正面对抗,但又连普通耕种农活也不会,很快就衣食无着。

    在大西北潜逃的慈禧派出了一些人员找到各地的八旗子弟,要他们同时在各地的满城组织叛乱。

    其实慈禧也知道,以这群纨绔八旗子弟的能力,发起暴动充其量只能是给新生的华夏帝国造成一点骚扰而已,但她却有一个很大的战略计划,要等到她的布置到了便一起发动,让华夏帝国不死也掉层皮。

    但那些趾高气扬的八旗子弟,已经是纨绔到无可药救的地步,这些日子中他们的旗田被没收了发给汉人佃户耕种,他们只能靠往日积蓄生活,这些时日吃了不少苦头,根本没有没什么耐心和定力,被慈禧的人一说,也不顾什么约定的暴动日期了,立即就掀起叛乱的暴风雨,还盼望着再次改天换地呢。

    胡震知道这些八旗子弟不中用,他一点都不着急,挥手示意苏文质不要急,站起来对在座的众人说道:

    “虽然有满人入主中原的时候犯下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造成上千万汉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滔天罪行,但两百多年后八旗的后代,却与此没太大关系,朕原来不打算对八旗赶尽杀绝的,只是将他们的旗田没收了发给汉人佃户耕种,是希望他们能自食其力,有很多聪明的八旗子弟已经放弃了八旗身份,隐姓埋名藏入民间自食其力,他们忘记了自己旗人身份,朕不会打算追究了。

    但是,时至今日,八旗子弟还念念不忘他们祖先昔日的荣耀,甚至直接跳起来要作反,你们说朕还能容忍吗?朕还能步步后退吗?”

    胡震的这番话,其实是说给李鸿章等人听的,毕竟他们曾在清廷中任职,受过清廷的一些恩惠,心中难免有那么一点故主情深,要对叛乱的满洲八旗举起屠刀,胡震必先要舆论先行,然后在采取行动。

    李鸿章没有说话,张之洞没有说话,其他人也没有说话,他们都很清楚这些满洲八旗子弟的无赖作派,清廷每年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就是被这些八旗子弟吞噬掉的,现在没了财政供养,连铁杆庄稼旗田都没了,一定会闹出一点什么动静来的,但如果组织暴乱去杀人,那他们死定了。

    “好,你们都没话可说,那朕就作决定了,苏文质、郑定邦、杜力高,你们立即赶回总参谋部去,迅速组织总参谋,统一指挥全国的警察、军队、地方政府的所有力量,发起对叛乱八旗子弟的反击,如敢有反抗者,无须经过审判程序就地格杀勿论,所有反叛的人抓起来之后,发配到阿拉斯加或南洋等地劳动改造种地去,这些地方需要大把的人手开垦呢,他们的叛乱正中朕的吓怀!”

    司法部长伍廷芳、最高法院**官沈家本两人都明白,这是非常时期,如果还要坚持什么程序正义,那就迂腐了,因此,他们也没有出言阻拦,任由胡震安排军队的行动。

    胡震的命令一发出去之后,苏文质等三人站起来轰然响应,跑回总参谋部作战指挥室去,开始指挥全国的反叛行动。

    这些反叛的八旗子弟,那还有什么战斗力,他们早就不会骑马上阵,更不会使用他们祖先的弓箭长矛大刀,只是在别人的蛊惑下,要夺回他们失去的美好生活,不知在哪里捡来一些破旧的火器便开始乱哄哄地冲出去造反了。

    只是在一开始的阶段,八旗子弟们趁人不备,造成了一些警察和官员的伤亡,一些当地的汉人老百姓的家园被八旗子弟烧杀抢了一阵,但当华夏帝国的各地方政府反应过来,以一些零散的警察部队,便将死死挡住了八旗子弟们的进攻路线。

    交战之中,八旗子弟纷纷被密集的弹雨击中打倒,死去和受伤的人越来越多。

    在失去了进攻的突然性之后,八旗子弟的反叛必然是走上了败亡一途。

    在华夏军的各地驻军被总参谋部通过电报命令调动起来之后,八旗子弟的反叛迅速迎来了末日。

    几乎是在同一天时间内,全国各地的八旗子弟反叛大多是早上发起,中午被挡住,下午就完全崩溃了。

    这一次八旗子弟的反叛,闹腾出来的动静似乎震动全国,其实危害并不大,只是造成了一些老百姓的人心惶惶罢了。

    但这种人心惶惶很快变成了老百姓对八旗子弟的一种歇斯底里报复心态。(。)

第334章 货币战争手段() 
两百多年来,中原的老百姓始终生活在八旗军的阴影之下,八旗军衰落之后,是清廷死撑着八旗子弟,百姓还是不敢跟八旗子弟对抗的。

    华夏军进来之后,为了保证和平安定的局面,隔离了满洲八旗与普通汉人老百姓的居住区,双方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这次八旗子弟造反,那简直是自己作死,八旗子弟在暴动的过程中,烧了一些老百姓的房子,打死打伤了一些老百姓,这可彻底惹恼了老百姓了。

    在华夏军和警察打败八旗叛乱分子之后,老百姓拿着棍棒菜刀、柴刀之类的武器,也加入了追剿叛乱的行列中。

    华夏军和警察都是要受到纪律约束的,在镇压叛乱的战争中,是不可以胡乱杀人的,但老百姓就不同了,他们在追杀叛乱分子的过程中就想要快意恩仇,凡是敢反抗的或者要逃跑的,统统都被打残打死。

    一场平叛战争下来,被打死打残的八旗子弟不计其数。

    一封封的电报被无线电报网拍到京城的总参谋部,总参谋部又将情报汇总送到胡震的手上。

    “朕不想这样的,但八旗子弟啊,你们这叫不作不死啊,作了就不得不死!”

    胡震看着这伤亡报告,心里不由得感叹万分,但他在翻阅电文的时候,现了一个问题:这些叛乱的八旗子弟中有极个别的倭国人牵涉在其中,顿时勃然大怒,命令情报部陈子立即来见,问道:

    “这倭国人参与八旗叛乱的究竟是什么回事?”

    陈子对此情况早有掌握了:“报告陛下,这是一些倭国浪人,在前清时代渗透进来的,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其现在意图很简单,就是要搞乱我国,不让我国崛起!”

    “好啊,这倭国人亡我华夏之心念念不忘啊!”胡震冷笑一声,不顾皇帝身份,狠狠地骂了尼玛一声,道:“命令空军杜力高,继续猛烈轰炸倭国,将其炸回旧石器时代去,让倭国天皇和皇后都要用树皮来包着裆下!”

    “皇上,这是平叛善后款项预算,总值一千一百三十七万元余!”李鸿章递上来一份文件,面无表情,不知他心里怎么想的。

    “这次叛乱虽然不过几天时间,但却死伤了不少人啊,朕就批了!”胡震拿过文件,大笔一挥,便签名批准了。

    “陛下,签名就行了,不用国玺啦吗?”

    “不用搞得那么麻烦了,以后以签名为准就是了!”

    “是!”李鸿章自从跟随胡震之后,每天都领略到胡震从观念到行动都与别人不同之处。

    “陛下,外交部与迪加布王国、印第安王国的协议最后文稿都已经最终确定,文稿都在这里!”李鸿章又递上两份文件。

    这两份文本完全按照胡震的要求签署的,胡震拿起来翻阅一阵,没现什么异常,便点头道:“好吧,协议就这样定了,安排双方签署生效吧!”

    “是!”李鸿章答应了,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陛下,对于这两个国家签订互助协约,老臣都理解,要求对方使用我华夏文字为国文国语,老臣也理解,但这要求对方使用我国货币,我国的金币银币铜币将源源不断地流向这两个偏僻的国度了,我国的金银储备就变少了,这是为何?”

    胡震饶有意思地看着白苍苍的李鸿章一阵,才说:“李爱卿啊,这可是货币战争啊,我们必须要从长远处开始着手布局,这金币银币铜币外流只是暂时的,流出去之后,他们还会拿回来买我们的东西啊,例如我们的抗生素药品,必须要用我们华夏货币才能购买的,这有何妨呢?”

    “但是,陛下,这毕竟是小国、弱国,万一其兵败国灭,岂不是白费一场心机?”

    “这倒不担心,如果他们败了,华夏货币还在那里,总归是扩大了我们华夏货币的影响力了!况且,这在我们的扶持下,有很大的机会获胜的!”

    老李同学听了,也不再说什么了,因为在他的外交生涯中,多是与欧美强国打交道,和弱小者打交道不是主流,而高丽安南那都是藩属国,与印第安、非洲迪加布打交道更是第一次,大脑迷糊一阵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他个爱读书之人,听到了一个新概念词语,忍不住要问一问的:“货币战争究竟是什么回事?”

    “这货币战争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玩过了,还玩死了不少国家呢?”

    “有过这样的事情吗?”老李自恃读过的华夏诗书肯定要比小青年胡震要多的,但他大破脑袋都想不出来古代究竟有过什么货币战争的事情来。

    “李爱卿,你肯定读过《管子》吧,那衡山之谋灭了衡山国,高价齐纨鲁缟摆平鲁庄公,那高价收代国之狐使得代国不种粮食便灭了代国,还有高价收购楚国之鹿迫使楚国屈服,那都是货币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智慧!”

    “啊!”老李同学的大脑这几十年以来,不是打就是杀,哪里有空去想过这些鸟事,不过他低头下去便觉得这真可是杀人灭国不流血的好办法,不由得赞了一句:“好啊,日后我们得多用这种高手段对付列强才是了!”

    “那当然,我们其实已经在使用这样的手段了!”胡震一下不小心又说漏口了。

    幸好这老李同学甚是识趣的,他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