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震一挥手,也想说点什么,李鸿章急忙上千搀扶,他怕胡震也说出派三十万大军越过太平洋去北美大6助战的话语来,那对新成立的华夏帝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胡震当然不会现在就派大军介入北美大6,他只是说:“兄弟可以在朕的华夏帝国招募自愿者,凡是自愿去北美大6助战的人,朕一律放行,并且提供必要资助。这就是米国佬都没办法的事情,他们当年独立战争的时候,不就使用过法兰西志愿军么?”

    李鸿章听了三个同盟遮的话语后,又惊又疑还有点兴奋:“这个世界怎么会变成这样?”

    不但李鸿章,就是欧洲列强的庙堂之高,也料不到这世界从这三人结为异姓兄弟这一刻开始,便生了十分诡异的变化。

    至此,史称世界铁血三同盟的大联盟正式形成,胡震自称是亚美非铁三角同盟,但也有欧洲人污蔑称之为这是破坏世界秩序的三大邪恶轴心。

    (本书是作者光照929与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表的,敬请读者到起。点。中。文。网上去!谢谢)(。)

第337章 英吉利的决断() 
当胡震、大吉奥、迪加布三人正在夜宴商量怎么瓜分全世界的时候,遥远的英吉利也有连续几天几夜无法入眠的人正在为远东清廷被华夏公会“吞并”而头痛不已。

    此人就是英吉利帝国的现任相、自由党领袖、第五代罗斯伯里伯爵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rb1dp1pprrose,5ter1ofrosebery)。

    普里姆罗斯这个贵族后代是个不折不扣的励志哥,他年轻时曾立下三大誓言,赛马第一、娶一位名门闺秀和成为相,他果然都实现了:

    年轻赛马屡战屡败,但最后真的赢得了一次第一;和犹太人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女儿汉娜走进了结婚殿堂,家庭财富因此暴涨了十倍,为此他不得不结一次婚却办了两次婚礼,一次基督教婚礼,一次犹太教婚礼;凭着卓越的演讲口才,于西元18953月5日就任成为大英吉利帝国相。

    普里姆罗斯在工作中表现出歇斯底里的,连维多利亚女王对他表的讲话感到震惊:“这些讲话是激进的。可惜,没有人能在人间阻止他。”

    但是,普里姆罗斯当上了相之后,却现不是那么好玩的,他忧郁、失眠,几乎每天深夜都无法入眠,越来越怀疑自己选择政治职业生涯是不是选择错了,越来越想回去做一个收藏家算了。

    接到远东传来的信息,普里姆罗斯勃然大怒,对海军部下令,要立即派出舰队到远东去,从印度殖民地派出大军,一举将华夏军给扑灭了。

    但是海军部给他的回复是非常残酷的:经过兵棋推演,出动大英吉利帝国的舰队三分之一是不够的,起码得出动一半以上的舰队,并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长驱赶到远东,方能战胜华夏军舰队,那也只能是惨胜,参战的英吉利舰队战舰要折损六成到八成。

    海军部为了佐证华夏军舰队真的很厉害,指出了一个索尔兹伯里与华夏军交易的秘密:现在英吉利舰队正在使用的秘密技术——无线电技术、炮击指挥仪是来自华夏军的,华夏军不知道还有什么秘密瞒着大英吉利海军,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英吉利舰队会全军覆灭在远东。

    这样出人意料之外的结果,打却打不得但又不能眼睁睁看着远东强势崛起一个威胁到大英吉利帝国控制全球的级国家,这让普里姆罗斯几乎要疯掉了,让他越来越觉得做这个相没什么意思。

    但是,他才当上这个相几个月,在表面上他从来都市非常强硬的,非洲的乌干达就是在他接任外长的时候完成了,他不能就这样离去,总得做点什么事情来应对远东的事态。

    对着地球仪苦思冥想了不知多少遍,普里姆罗斯就是没有找出什么办法来。

    没过多久,终于有船只靠近了倭国,带回来了被华夏军重重封锁之下的倭国信息,这时候,整个欧洲各国列强才现,这半年时间来,他们接收到的电报全都是有问题的,倭国在华夏军没日没夜的轰炸下,已经支撑不下去了,而不知什么回事,驻倭国的使节回来的电报全部被人做了手脚,误导各国还在采用错误的信息。

    这更让普里姆罗斯痛苦不堪,最后还只能回到办公室里,摆弄着地球仪,继续他那抑郁和痛苦的相生涯。

    苦思冥想了不知道多少时间,聪明的普里姆罗斯终于在和他的团队想出了一个似乎非常绝妙的办法来:

    设法将那在欧洲蠢蠢欲动的鄂罗斯帝国庞大军力引向东方,让在远东太平洋有重大利益关系的鄂罗斯帝国、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与华夏帝国在远东太平洋死磕到底,而大英吉利帝国则从中得利!

    这是大英吉利帝国玩得很纯属的一种外交手法,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了。

    但普里姆罗斯爬到英吉利帝国高层最早的工作是在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相手下任外长,对于外交工作有不错的经验和造诣。

    普里姆罗斯立即召来鄂罗斯帝国驻伦敦的大使柯索夫斯基,对柯索夫斯基说:“大英吉利帝国一直以来,致力于维护远东的和平安定,现在远东出现的形势令人担忧,不知鄂罗斯帝国有什么打算?”

    柯索夫斯基不知大英吉利帝国相是什么想法,便干脆直接问道:“请问相阁下,贵国对远东局势有什么想法?”

    普里姆罗斯心想,这柯索夫斯基够爽快,便也不遮遮掩掩的,直接提出来:“第一,倭国必须要予以维护,第二,不能任由华夏帝国这样下去,否则整个太平洋地区都将成为华夏帝国势力范围,第三,大英吉利帝国应和鄂罗斯帝国立即联合起来,保证在远东的利益不受到华夏帝国的侵害!”

    “好的,我会立即向我国政府报告的!”柯索夫斯基觉得事不宜迟,立即告辞出去,向莫斯科拍电报去了。

    普里姆罗斯觉得单靠这鄂罗斯还不够,他又接连召见了在远东有重大利益的法兰西共和国、德意志帝国驻伦敦的大使,向他们提出来,为了保证各国的利益,欧洲国家应该立即联合起来,向新成立的华夏帝国施加压力。

    其中法兰西共和国因为有华夏帝国南部的安南殖民地的利益存在,其大使对此非常认同,也立即向巴黎拍电报,建议和英吉利帝国联合起来,跟三十四年前打进清廷的京城火烧皇家圆明园一样,再次与英吉利联合起来,派出军队遏制华夏帝国,维护远东的和平安定。

    德意志帝国是提出“****”的国家,其大使态度似乎也很坚决,当场表示也和英吉利联手,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共享远东太平洋的利益。

    普里姆罗斯对于“共享远东太平洋的利益”这句话非常警惕,但又不想打破融洽的气氛共同对付远东的华夏帝国,只好随便敷衍了几句,便将德意志大使走了。

    这种外交手段是否有效,还不得而知,但自己必须先做足姿态,才能引诱别人上钩,普里姆罗斯命令海军派出一支舰队,向远东太平洋而去,并且邀请鄂罗斯、法兰西、德意志在远东马六甲海峡共同举行军事演习,以威慑华夏帝国。

    其他国家会听从英吉利帝国的建议吗?

    普里姆罗斯只有等待了。(。)

第338章 逃难的慈禧() 
英吉利帝国相阿奇博尔德·菲利普·普里姆罗斯表面上看是个海军狂人,主张不遗余力展海军,但

    但别的国家也不是傻瓜,没那么轻易被英吉利忽悠去火中取栗。

    最后还是有人帮了普里姆罗斯,实现让英吉利帝国以外的国家出动军队与新生的华夏帝国正面对撞,这个人就是清廷的西太后慈禧叶赫那拉·杏贞。

    从兰州逃脱之后,慈禧在八旗将领铁良指挥的万余兵力护卫下,没命地逃跑,后来从兰州逃出来的良弼带着五六千残兵败将找到慈禧,将光绪帝被华夏军捕获的消息带给了慈禧。

    对于光绪没于敌手,慈禧不知是为了表现她的镇定还是真的没有哀伤的情绪,脸色非常平静,只是说了一句:“哀家知道了!”

    接下来,是慈禧布置进退事宜,慈禧从来没有上阵指挥作战,但个人极其聪明,为了躲避华夏军飞艇在空中的搜索,她要求良弼指挥大军分成多路多股向西撤退,而她则和铁良带着一支五百人的骑兵,拖着四辆马车先行西撤。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华夏西北疆域画卷的真实写照,看上去似乎美景浪漫,但人真的身处其中的时候,就不是那么浪漫美妙了。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铺天盖地的沙尘暴让人灰头土脸的,整天吃的是沙砾米饭,就是别说洗脸洗澡了,就是连喝的水都很难找得到。

    慈禧在京城的深宫中,每天都使用香露牛奶沐浴,但西逃的路上没洗过一次澡,很多时候要两三天才喝上一次又咸又苦的黄水。

    而乘坐的马车颠簸震抖,让端坐其中的慈禧屁股大腿都磨破了皮。

    长年生活在深宫中的慈禧什么时候吃过这样的苦?

    但是,老谋深算的慈禧知道,要逃出生天找到翻盘的机会,必须吃得苦中苦,一路上都是咬着牙前进。

    但在西撤的路上,现了东面空中有华夏军的飞艇影子,铁良干紧命令清兵寻找地方躲避起来。

    慈禧的西撤方略此时挥了重要作用,高空中的华夏军飞艇只见苍茫大地上出现多路多股清军匆忙逃跑的踪迹,一时间难于分辨多路逃跑的小队清军中有重要目标。

    此时的华夏军已经彻底地消灭了西北的宗教武装,控制住了兰州,但主力步兵还在千里之外向兰州急进中。

    兰州虽然已经规划修建铁路,但一两年内都难于将铁路修到兰州,华夏军的大进军携带辎重只能使用汽车、驴马车,而道路又泥泞坎坷,汽车反而比驴马车度还慢,到了最后,只能全部使用驴马和人的肩扛背驮来装运辎重,大军一天的前进度不过一百里左右,要进至兰州,最快也得十多天时间。

    兰州的华夏军由于兵力不足,而慈禧又采用了多路撤退的办法迷惑华夏军,因此华夏军最后没有抓住慈禧,致使慈禧经过近一个月的路上颠簸之后顺利逃到了新疆乌鲁木齐郊外。

    此时,新疆掌握在巡抚陶模和提督董福祥手中,慈禧到了此时成了惊弓之鸟,对于汉人已经失去所有的信心,她连乌鲁木齐都不敢进,而是命令不要暴露直接往乌鲁木齐西郊逃去,要跑到满洲正黄旗伊犁将军长庚驻防的惠远城去?。

    陶模,字方之,浙江秀水人,同治七年进士,光绪十六年(西元1891年)授新疆巡抚。

    另一个历史时空中,戊戌变法前,陶模在督抚中较早向朝廷奏请变法,庚子新政诏令布后,众多地方大员还在犹疑彷徨,揣测并打探清廷的真实意图,他却敢为天下先,倡言变政,其态度和主张相当大胆激进,其建言多以制度兴革为内容,强调学习和模仿西法,这在同时期的朝臣疆吏中实属罕见,其态度甚至越了戊戌变法六君子倡导的改革力度。

    慈禧虽然不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但她的悟性和长期的政治斗争经验,对人揣摩是非常成功的,她对陶模的担心是有道理的。

    果然没过几天,胡震派人乘飞艇不顾戈壁滩上大风吹坠落飞艇的危险,飞到乌鲁木齐,劝说陶模归顺新成立的华夏帝国。

    代表胡震前来作说客的人是一个矮胖的人,他刚剪掉了满清强迫男人留的辫子,脸上老是露着一丝谄媚的笑容,模样有点滑稽猥琐,陶模过了一阵才想起这人是自己认识的,便开口问道:“袁慰亭,你好啊!你投降了新朝,还治你的罪,你却又来劝降我吗?来人那,将此人拖出去!”

    此人正是袁世凯,他投降之后,觉得自己寸功未立,不好在新朝中立足,便通过李鸿章的关系,找到胡震,说要为华夏帝国劝降新疆巡抚陶模和提督董福祥,不费一兵一卒光复新疆。

    胡震觉得如果能不费兵力和时间光复新疆,对巩固西北边防有重大的意义,袁世凯要毛遂自荐,那就不妨干脆让袁世凯去试一试。

    “慢,陶方之,先不要说什么降不降的,我从大老远跑来的,也不容易,我给你看一样东西,如果你说拉我出去砍头,也不迟!”

    “你还有什么东西要给我看的?”陶模并不是想真的将袁世凯拿下的,只是想给他一个下马威罢了。

    袁世凯从背囊中取出一个方盒子来,吓得陶模身边的几个卫兵一拥而上团团按着袁世凯。

    陶模估计袁世凯不是来送死的,便伸手挡住了卫兵们:“让他打开盒子看看是什么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