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这一刻开始,卢冠英等华夏军战士指挥这些江东青年,虽然还称不上军队里面一样如臂使指,但指挥起来也非常顺畅了。

    将地面上的枪支弹药收集起来,并草草地处理了一下哥萨克骑警尸体,卢冠英指挥大家撤回阵地后,路上又出现了另外一支哥萨克骑警。

    跟被消灭的那支哥萨克骑警一样,突然出现的一队,武器人数都差不多。

    这一次,卢冠英决定锻炼一下江东青年们,让大家投入战斗。

    这一大群人中很多人都有打猎的经验,枪法也不算差,只是对华夏军下的武器不是很熟悉,拿着武器在阵地上对着百余名哥萨克骑警同时开火,打得热闹非凡,但却真正没打死几个,打死敌人的多是华夏军战士的子弹。

    这一队哥萨克骑警没有被全歼,跑回去了好几个。

    大家都为此觉得很是惋惜,但卢冠英却很不以为然,说:“没事,这是我故意放走的,没有回去报信的,怎么后面还有更多的老毛子冲来这里送死,乡亲们往安全的地方怎么走到安心?”

    江东青年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卢冠英是为了掩护乡亲们撤退,故意放走而吸引老毛子注意力的。

    但大家心里都觉得紧张起来,明白这里肯定有一场剧烈的恶战。

    “大家不是想让自己的亲人安全地离开这里吗?那我们这里就要狠打、巧打,打得老毛子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乡亲们才走得安全!”

    在卢冠英的安排下,五十名华夏军分头带动四百多名青年进入战位,设法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等着敌人的前来。

    很快又有两队哥萨克骑警三百多人听到这边的枪声,急急忙忙地冲来。

    这些哥萨克骑警的大脑中充满了对华夏人的蔑视,地面上已经溅满血腥和骨肉,尸体早已被清理走,他们还以为这就是华夏人的鲜血,根本没有想到这是自己人的,甚至那几个逃跑的哥萨克骑警出现哭诉,也以为这几个胆小鬼神经病了,竟然没有一个人相信的。

    在这种情况下,哥萨克骑警还是以密集的骑兵队形滚滚而来,向卢冠英所在的阵地起猛烈的冲击。

    卢冠英冷笑一声,命令搬出华夏军中的步兵大杀器——六门迫击炮、六门无后坐力炮、八挺重机枪,对准哥萨克骑警冲锋队形。

    但是,那些江东青年毕竟是第一次上战场,他们过于紧张,哥萨克骑警还没进入步枪的有效射程内,便有个别人忘记了卢冠英等华夏军战士的嘱咐,手指一哆嗦便扣动扳机,将子弹打了出去。

    而更多的人还以为这是卢冠英下达了全面开火的命令,纷纷开火射击。

    华夏军战士们气得鼻孔冒烟,急忙叫停没有命令便开火的青年。

    这看在鄂罗斯人的眼里,觉得甚是好笑:“哈哈!这写黄皮猴子果然是胆小懦弱怕死,还没进入射程就开火了!”

    于是,两支哥萨克骑警更是肆无忌惮的朝阵地猛冲过来!

    (本书作者光照929是与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布的,敬请到起。点。中。。文。网订阅本书正版作品,谢谢!)(。)

第352章 战略建议() 


    有人不禁要问一个弱智的问题:为什么敌人进入了四百米的步枪射程不立即开火?而是等到敌人进入到五十米的距离才开火?

    这是一个幼儿园级别的问题。

    这是为了挥华夏军机枪多、火力强的优势,更多地消灭冲锋的敌人(读者君看看一些朝鲜战争老志愿军的回忆录,有些战斗是将敌人放进二十米的距离才突然开火,手榴弹、步枪、机枪一起猛烈扫射,一分钟时间就打得敌人尸横遍野的)。

    如果敌人进入四百米的步枪射程就集中火力打击敌人,敌人死伤了一批之后,肯定会就地隐蔽,或者干脆到你的射程之外等候时机。

    还有人会担心,放敌人进入五十米的距离内,敌人骑兵直接冲过来怎么办?

    这个问题更加不是问题,因为阵地前面除了防步兵的障碍之外,必然还要设置纠马坑和阻碍骑兵冲锋的障碍,骑兵在这个距离冲不过来失去马就是一个比人体大得多的活靶子。

    最后还会有人会担心敌人的骑兵在五十米距离外开火,伤到了阵地中的人员。

    这更不是问题的问题,因为阵地中有隐蔽物,冲锋中的敌人很难击中目标,就算有个别人枪法神准,但也不可能对所有阵地中的人造成伤害,而且这枪法精准的人,有机会开了第一枪,恐怕没有机会开第二枪了,就是能开了第二枪,也很难有机会开第三枪了。

    哥萨克骑警冲到阵地前五十米的时候,度立即变慢了,卢冠英才下令:“打!”

    俄罗斯人对步枪、重机枪并不陌生,但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却是没见过的,密集的弹雨瞬间就笼罩住这三百多哥萨克骑警冲锋队形。

    啊!啊!

    这些刚才还不可一世的哥萨克终于出惊天动地的惊叫声、惨叫声,就连手中的枪支都忘记怎么射击了,有一些亡命之徒还能操枪射击,但慌乱中却找不到目标,这些亡命之徒只要稍作停留,华夏军的狙击手会立即现目标,予以精准狙击打死。

    战斗只是持续了不到十分钟时间,三百多哥萨克骑警便被密集的火网打翻了六成,残余的百余人也是凭借同僚和马匹尸体当作掩体,趴在那里簌簌抖。

    这种时候,便是步枪挥精准射击的时候了,卢冠英命令狙击手和射击枪法精准的战士,对残存的敌人进行点名射击。

    又是几分钟时间,残存的哥萨克骑警被打死了一大半,只剩下四五十人浑身血污地躺在那里装死而已。

    卢冠英没有耐心了,他命令使用无后坐力炮进行对可疑的目标,进行逐一点名射击。

    无坐力炮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伴随步兵作战,很多人认为这是“有病的”才装备无后坐力炮的,但其威力强大,光是能将炮弹投掷到几百米外就能吓倒敌人,华夏军步兵普遍欢迎其伴随作战。

    无后坐力炮的精准射,猛烈的爆炸,将好几个神经脆弱的哥萨克骑警吓得哗哗大叫着跑出隐蔽的地方,却被狙击手一枪击毙。

    江东青年们受老毛子的气多年,今天觉得非常解气,他们看向卢冠英和华夏军战士的目光充满了敬仰和崇拜。

    直到阵地前再无现任何一个活着的哥萨克骑警,卢冠英便跳起来命令众人跟随他迅转移阵地。

    “我们为什么要走?”

    “在这里不是打得好好的吗?”

    “这就是我们的风水宝地,老毛子再来,还是死得更多!”

    顿时,江东青年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卢冠英否决了所有人说法:“皇上曾教导我们,这是要大踏步前进又大踏步撤退,不以计较一城一地得失为目的,而是要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的,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掩护乡亲们转移,乡亲们已经走远了,我们就不能在这里等下去了,否则我们就成了孤军,被敌人包围还是很麻烦的,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我们还是在江东战斗,走吧!”

    听卢冠英抬出了那远方的皇帝陛的话语出来,众人都不说话了,乖乖地跟着华夏军转移。

    在转移的过程中,卢冠英看着这片熟悉的土地想了很多,最后他决定向上级和总部提出了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性建议。

    在建议中,卢冠英提到:

    此时开战,华夏军未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但沙皇鄂罗斯的准备比华夏军更加不足,困难远比。

    从鄂罗斯都市派出武装警察部队前来,以及情报人员收集到的情报来判断,鄂罗斯帝国在远东尚未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之所以出现驱逐江东华夏百姓的事情,完全是因为鄂罗斯当地官员一种天然轻蔑华夏人的心态,在沙皇王朝高层想趁华夏帝国更替清廷之际想施加一些压力捡一些便宜罢了。

    因此,这对华夏军来说,如果能够咬紧牙关战胜困难,将会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时机,有可能歼灭鄂罗斯远东所有兵力,并能将清廷丢失的贝加尔湖以东的土地全部收复回来。

    为了实现歼灭鄂军收复失地的目的,建议应宜:

    第一,不宜主动向鄂罗斯宣战,表现出一种怯弱的心态,而鄂罗斯这个国度遇软则更硬,其会认为有便宜可捡,一定会竭力从远东赤塔、海参崴等要塞抽调兵力赶来江东六十四屯参战的。

    第二,在江东六十四屯的华夏军暂不使用华夏军制服,和当地的老百姓壮丁混杂在一起,与鄂罗斯军警继续交战,让鄂罗斯人认为华夏军胆怯,不敢公开进军江东,使其放胆增派兵力到江东六十四屯。

    第三,以一部兵力及江东的壮丁留守江东阵地,吸引鄂罗斯军警继续进攻,将其大批地消灭在野战中,如鄂罗斯远东主力从要塞区出动,则华夏军主力出动,以迂回包抄之势将其包围在江东一带,彻底消灭之后,再乘胜夺取海参崴及远东的其他要塞,将整个远东失地全部夺回来。

    得益于华夏军的庞大电报网络,卢冠英提交的战略建议很快就传到京城的华夏帝国皇帝胡震那里去。

    (本书作者光照929是与阅。文。集。团。起。点。中。文。网签约布的,敬请到起。点。中。。文。网订阅本书正版作品,谢谢!)(。)

第353章 皇帝决断() 
接到卢冠英建议电报的时候,胡震正在考虑怎么起草对鄂罗斯的宣战诏书,看完卢冠英的战略建议之后,胡震不知所谓地道:

    “前线的人建议我们这对鄂罗斯的宣战诏书暂时可以不用起草了!”

    旁边的苏文问道:“但东北方向方面军指挥部还是要组建的吧?”

    “对,这仗还是要打的,这”

    “是,今天就在军队内部表,任命:

    梁坤日为东北战区总指挥、彭星汉为参谋长,统一指挥东北战区所有作战部队;

    崔劲风为北方战区总指挥、赵晓6为参谋长,统一指挥北方战区所有作战部队;

    欧阳宇为西北战区总指挥,周慧光为参谋长,统一指挥西北所有作战部队;

    郑定邦为主力舰队司令、耿火焱为参谋长,指挥主力舰队,随时准备封锁海参崴赴京海域,并与鄂罗斯舰队决战!”

    胡震道:“唉,这个命令就不要公开了,只是在军队内部表就是了,任命通知只传达到团一级部队,我们要在表面上造成给老毛子一种假的印象,新成立的华夏帝国确实胆小怕事,他们可以像讹诈清廷那样从我们这里捞取更多的便宜!”

    “前线那个卢冠英少校的其他建议如何处理?”

    胡震没有回答,反而问道:“你知道这个卢冠英是哪里人吗?”

    “为了更好地联系当地人以及在熟悉地形上行动,我们派往江东的军官尽量是东北籍或干脆是江东六十四屯籍的,卢冠英是江东六十四屯长大后到南洋参加华夏军的,积功升至少校军衔!”华夏军虽然已经有百万之众,但苏文质对东北方向生战事区域的情况却是掌握得很详细的。

    “啊,那是当地人在家乡征战!”胡震低头看着地图江东六十四屯的具体位置,又问道:“我们在江东的华夏军战士现在有多少人?武器弹药够吗?”

    “根据半个小时前的统计,连同情报部的人员现在人数已经突破两千人了,弹药现在没有问题。另外,根据前线的汇报,江东还有近四千青年不愿退过黑龙江,愿意和华夏军一起誓死保护他们的家乡!”

    胡震听了,摇摇头:“江东六十四屯人口不过四万,但却有四千青年愿意誓死保卫家乡!这一仗下来,就算没有伤亡殆尽也会损失惨重,朕可不愿见到江东六十四屯战后家家哀伤!”

    “但我们现在通知前线劝退也已经来不及了!”

    胡震着急地说:“这样吧,总参谋部现在一个电文给前线部队,让江东青年中凡是家中独子的立即离开战场,如果无法离开战场就尽量担任后勤工作,留在后方。”

    苏文质应了一声,立即让身边一个参谋起草电报往前线。

    胡震还是不放心:“开战之后,老毛子必然封锁黑龙江水面,如果没有援军,就凭现在两千战士和四千新兵,能挡住老毛子的凶悍进攻吗?”

    苏文质拿出了又一份电报:“卢冠英是有底气的,他在另外一份电报中反映了一个情况,说江东接触到的很多不是鄂罗斯正规军队,而是武装警察,很多人还没有用上鄂罗斯的新式莫辛纳干步枪,而是使用燧火铳作战。根据火力计算,我们偷运过去的近五千件兵器和弹药,如果能很好地依托野战阵地的,起码能挡住鄂罗斯军警三万人的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