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文质站起来恭谨地说:“报告皇上,进入澳大利亚的华夏军人数已经超过八十万了,在达尔文城和约克角半岛,英军主力有一半已经被我们打残,完全没有反击的力量,控制澳大利亚超过三成的的区域了,现在已经不用战斗,只是靠脚步大踏步向前,便可以控制更多的地区了”

    梁坤日兴奋地站起来说:“那意思是说,英吉利签不签和约,我军拿下澳大利亚都只是迟早的事情了?那还和英吉利人签什么和约呢?”

    李鸿章说:“如果签订和约,除了不战而下澳大利亚外,还可逼着英吉利承认我们的领土领海范围,这不是单纯军事行动可以做得到的!”

    胡震对此表示赞同,他不想在继续浪费时间了:“和约一定是要签署的,否则怎么让整个欧洲承认我们已经到手的利益呢?只要黑纸白字签上去了,在法律上就没有瑕疵了,以后后世子孙都有了依据了。”

    胡震此言一出,立即没有人敢反对了。

    胡震表示同意批准和约,下面的会议内容立即变成了如何控制澳大利亚和移民巩固了。

    会议进行了一个小时,确定立即拨款一亿华夏币,在五年内移民六百万人口的计划,在十年内要使得华夏人口在澳大利亚占绝对优势。

    下面具体的内容,胡震不是很感兴趣了,他有点疲倦地表示散会了,要首相李鸿章回去后组织各部门,进行论证,并提出一个详细的周密计划送来审核。

    当众人兴尤未尽地散会都出去后,胡震让财政部长范千海和中央银行行长张算留了下来,对他们说:“朕估计,英吉利帝国很快就会对股市、债市采用严格的管制制度了,我们要上下其手大赚的机会就不多了!”

    范千海和张算都很是诧异:“管制?英吉利人不是主张进行最自由的资本管理制度的吗?”

    胡震说:“现在情况已经全变了,英吉利人的那一套资本管理方式已经失败了,他们不会那么傻保残守缺的,这一次一定会有所动作的!”

    “那我们怎么办?”

    “所以朕在散会后要将你们留下来,尽快商议出采取新的策略,保证我们已经到手的金融利益!”

    范千海建议:“皇上,臣斗胆建议,在与英吉利的和约中,应有一条规定,英吉利不得随意管控资本的自由流动,不得管死金融市场。”

    胡震略略思考,便道:“不可,现在不能这样做,从伦敦流血周事件看来,如果我们要是逼迫英吉利签署了这一条,英吉利人必定拼死反抗,而且还会过早暴露了我们的超限战意图的!日后或许可使用这一招,但现在没有实施全面军事控制的情况下,这是不妥的!”

    张算说:“皇上,从一开始,我们根据皇上您的要求,我们早有准备的了,欧朗集团、弗罗多集团的总部已经搬迁到瑞士里去了,而且我们已经到手的利润,能换成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早就实施兑换了,且早早就实施蚂蚁搬家计划,一点点地往我国搬迁!

    英吉利人要是实施严格管制,我们也是不怕的,大不了干脆将那些无法转移的资本长期潜伏在当地就是了!”

    范千海也点头道:“皇上,臣也赞同张算的看法,我们不怕英吉利人的金融管制,但在一段时间要尽快转移资产!估计英吉利人会采取突然行动,让所有资本措手不及就被困在英吉利国内!”

    张算接着说:“如果英吉利帝国实施资本管制,其他欧洲国家和米国必然会仿效这个做法,日后我们就不能如此大赚特赚了!我们在其他各国的资本都应该能转移的尽量转移,不能转移的,也要做好完全准备!”

    胡震同意他们的判断:“朕也是这样看的,你们回去后立即和王远山联系,命令欧朗、弗罗多两大集团做好准备,保证我们的损失减少到最少,好,你们赶快回去处理好此事!”

    等范千海、张算两人出去后,胡震在室内踱步转了一圈,立即拨动了通往核潜艇超级计算机的通讯器:“请使用超级计算机存储的资料,看看英吉利人要是采用金融市场管制,我们有什么应对办法!”

    通讯器里立即传来核潜艇的声音:“是,主人,超级计算机立即进行运算,并提出应对的策略来!”

    超级计算机在快速运算的时候,胡震的通讯器里是听不到一丝声音的,他心想:马勒戈壁的,看你们这些龟孙子,跟朕的超级计算机斗得过吗?。

第493章 扩大皇帝的后宫() 
胡震果然猜测得不错,英吉利政府内部高层确实正在商议怎么管制金融市场,阻拦这

    二、金融银行界的势力强烈反对这种管制市场的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力量,就算是罗斯伯里、索尔兹伯里两大牛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三、最重要的原因是,罗斯伯里只是一个看守政府,他只等着华夏帝国批准合约,便可以下台了,还犯不着冒这个险。

    但是金融市场上的行情一泻千里,眼看金融市场就要完蛋了,让英吉利高层不得不为此事作起认真的讨论来。

    这样的情报,当然无法瞒过华夏帝国的情报部和欧朗、弗罗多两大集团的耳目。

    在胡震的指示下,级计算机系统迅进行了计算,为胡震掌控的资金计算出一个最合理的方案,制定了英吉利金融市场几乎所有优质股票、债券的价格数值,并确定投入的资金。

    按照这个计划,胡震命令欧朗、弗罗多两大资本集团,将这些股票、债券的价格推高到这个数值附近。

    果然,这些股票和债券的价格被推高,迅稳定住了英吉利民众的心理,特别是那些手持大笔现金的商人,纷纷转身杀回股市、债市去,大幅度推高了市场上涨。

    胡震控制下的资本趁机大肆抛售了一批股票和债券,换取现金、黄金、白银等资产撤出英吉利市场。

    英吉利金融管理当局觉得事情很是蹊跷,但这个时代缺乏技术手段,更缺乏计算机之类的工具,很难在短期内运算出来资金的流向,只是看着股市、债市都在上涨,便暂时撒手不管了。

    很快,华夏帝国方面终于传来了同意批准华英和约的消息。

    英吉利国内的人们表现各异。

    有人终于心安起来,例如索尔兹伯里等高层人物,他们认为英吉利帝国终于迎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应该牢牢地抓着这段宝贵的时间,使用强大的工业基础,吸取华夏帝国的崭新技术,打造一支新的英吉利军队,在成熟的时机,再次联合欧洲各大列强,打败可恶的华夏帝国。

    但大多数的英吉利民众,却陷入无尽的悲痛之中,他们认为大英吉利帝国象被华夏帝国拔了毛的凤凰,现在几乎就要被火烤熟了。

    英吉利帝国不过四千万人口,竟然有上千万爱国民众被动员起来,走上街头抗议看守政府与华夏帝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与军警生了大规模的冲突。

    罗斯伯里现在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他命令坚决镇压那些企图推翻和约的人们,并且向索尔兹伯里提出,自己已经完成了看守政府与华夏帝国签订和约的责任,现在应该是时候离开,交由给索尔兹伯里领导的保守党来接任了。

    索尔兹伯里原来就是要这罗斯伯里当替死鬼的,现在和约签订了,便顺势将罗斯伯里推出来,将他赶下台去,好向愤怒的英吉利爱国民众交代。

    英吉利国内还玩着政治游戏的时候,胡震控制下的资本再次掀起了股市和债市的风潮,闪电般卷走了数量惊人的财富。

    索尔兹伯里对此觉得的很是奇怪,认为这一定是有人在捣鬼,才会使得金融市场出现这样的怪现状。

    于是,在罗斯伯里去职之后,索尔兹伯里再次上台之后,便决定开始铁腕管理金融市场,强行要求所有资本进行严格的登记制度,查清资金的流动去向。

    但这个时候,在胡震的安排下,欧朗、弗罗多两大资本集团早已经做好了布局,该撤退的资金都已经已经全部撤退了,没有撤退的资金则打算长期潜伏下来,慢慢地窃取英吉利帝国的财富,在必要的时候,才对英吉利帝国动致命的一击。

    英吉利帝国最终没有抓住胡震控制下的资本集团任何的把柄。

    获悉这个消息的各大列强,此时才如梦初醒,惊觉自己国内的情况与英吉利帝国完全相似,很可能是别人搞垮了本国的金融市场。

    于是各国纷纷仿效英吉利帝国,对资本市场实施严格的管理,除了市场无形的手之外,还伸出了政府这个看得见的手,对金融市场实施严格的管理。

    但是,华夏帝国皇帝胡震在命令完成英吉利帝国资金撤退的同时,也早已完成了对各国的金融市场的布局,各国的行动根本无法对他控制下的资金转移产生任何影响。

    倒是各国在进行严格市场管理的时候,现了一个天大的问题:在本国内,不但黄金储备严重不足,就是银、铜等贵金属也严重不足。

    贵金属都到了哪里去了?

    各国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才现了蜘丝马迹:黄金、白银、铜等贵金属都流到了瑞士的银行里去了!

    瑞士虽然号称永久中立国,银行业达,但其领土狭小,面积才41285平方公里,且是一个内6国家,根本不可能存储上万吨黄金的庞大资金。

    各国纷纷派出人员前去询问瑞士政府,是什么人将庞大数量的资本转移到瑞士来的,并且从瑞士转移出去。

    但各国得到瑞士政府的回复:瑞士银行历来坚持对银行客户保密的原则,对于各国的询问无可奉告!

    其实,这些黄金、白银、黄铜、资金的流向当然是指向华夏帝国,瑞士各大银行自然是心知肚明的,但瑞士的银行大多被胡震指挥资本控制住了,在加上瑞士银行几百年的良好信誉惯性下,当然不会有人对此多说一句话的。

    这一次华夏帝国可是赚翻了,欧洲组织联合舰队远征华夏帝国,却不料联合舰队全军覆灭,华夏帝国顺势夺取了几乎整个太平洋地区,更重要的是华夏帝国得到各国的赔款、在金融市场上卷来的财富是一个天文数字,使用这个时代的工具是无法计算清楚的。

    这唯有胡震使用核潜艇上的级计算机系统才计算清楚:华夏帝国从各国卷来的财富达到了三十亿英镑,折算成白银计算,则是两百一十亿两白银,是另一个时空中《辛丑条约》卷走清朝赔款的二十一倍!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这是华夏帝国屹立于地球的强大基础!

    胡震命令帝国政府各部门制定了以华夏本土为核心的庞大基础建设计划、国民教育计划,疯狂地从德意志帝国采购工业生产母机。

    在南方、西方、北方,华夏军战争步伐基本上停止下来了,鄂罗斯帝国虽然表示决不会向华夏帝国屈服投降的,但却没有力量动对华夏军的反击,而华夏军已经推进到了鲜卑地(鄂语:西伯利亚)的中部,也停止了进攻,双方暂时进入了对峙停火状态中。

    华夏军唯一保持进攻的方向就是倭国。

    高丽半岛在饱受了倭军的长时间折磨之后,人口减少了一大半,高丽半岛上的人们终于醒悟过来:唯一能挽救高丽半岛的只能是华夏帝国。

    于是,高丽人纷纷上表华夏帝国驻扎在辽东半岛的高丽倭国事务全权大臣袁世凯,表示申请高丽半岛并入华夏帝国,恳请华夏帝国皇帝恩准。

    但袁世凯遵照胡震的旨意,暂时不表示任何态度,这让高丽人们心急如焚,但此时高丽半岛已经没用任何东西可以作为礼物了,最后有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来:

    立即在高丽半岛残存的贵族中选取了十个年轻美女,送给华夏帝国皇帝陛下,恳请接纳高丽半岛为华夏帝国的一部分,迅将残余的倭军驱逐出去!

    胡震还是要等一等,最后,高丽人实在熬不住了倭军在高丽半岛的肆虐,纷纷向华夏帝国东北部逃去,成为难民。

    但华夏帝国对这些难民是毫不含糊的,立即将其一小部分女人分散安置到鲜卑地、澳大利亚、南洋等地去,给华夏男人为妻子之外,将很大一部分人漂洋过海安置到北美大6去,壮大印第安王国的人口数量。

    帝国的这种举动,让高丽半岛人们几乎要崩溃了,他们再也忍不住,接连多次向胡震上表,表示永远接受皇帝陛下的统治,保证高丽半岛成为华夏帝国忠实的戋行政区域。

    胡震看差不多了,才下令总参谋部指挥三十万大军杀入高丽半岛去。

    此时的高丽半岛,倭军与高丽人的反抗组织打了整整一年,双方伤亡惨重,残存的倭军已不足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