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达迦安毕竟是在婆罗洲腹地中与其他部族的战中中身经百战的,他很快清醒过来,雅克军虽然武器比华夏军差得太多,但毕竟人多势众,长期生活在丛林中,熟悉丛林战法,如果依仗着丛林障碍,不是没有与华夏军周旋鏖战之力的,就算无法打败华夏军,亦能与华夏军打成平手。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达迦安自以为果断地对身边的亲信下了死命令,要求无论如何都要阻止己方人马的大溃退,稳住阵脚,利用地形地物与华夏军周旋。

    于是,达迦安的亲信们率督战队出阵,拦住溃兵,命令溃兵回头再战,如有不服从的,立即就地处死。

    但是,华夏军正在背后杀来,密密麻麻的雅克军溃兵与督战队接触的部分停了下来,但背后受到华夏军攻击的那部分,依然潮水般涌来。

    结果,雅克军挤成一团。

    胡震对此看得很清楚,马上命令四支队追击在前方稍停一下,等雅克军放慢逃跑的速度,好等己方主力赶到战场。

    隶属于四支队的人听到命令立即停了下来,只有那些华人民兵却不依不饶地继续追击。这种从外面看上去混乱的追击行动,本来是战争中的大忌,但却让雅克军中一些有心的人以为华夏军不过如此而已,于是慑定心神,回头收拾溃兵,反向华夏军冲击。

    达迦安也亲自率亲兵卫队赶到人群中,要亲自指挥大军壮着人多势众,再次从多路包抄华夏军。

    胡震是命令华夏军暂停追击,但并没有命令撤退,在前线指挥的四支队指挥陈其山对此心领神会,立即指挥四支队的战士们以猛烈火力倾泻到雅克军头上。

    结果,双方打成了犬牙交错的战斗状态。

    时间不过半个小时,华夏军埋伏在四周的伏兵山洪爆发般涌到,将雅克军三面包围起来。顿时拉格镇四周枪声大作,一片山摇地动之势。

    达伽安的精锐部队上去不过一阵功夫,便被华夏军暴雨般扫射的子弹打垮下来,负责督战的核心卫队也顷刻间便被溃退的人潮所淹没。

    在荡平了雅克军的重武器阵地后,华夏军的火炮向雅克军人群延伸。轰隆轰隆的爆炸弹火从天而降,在人群中扬起无数的血肉碎片。

    达伽安这时才知道,这个拉格镇是个彻头彻尾的陷阱,可笑的自己,竟然还带着雅克军主力一头钻了进来!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赶快逃离拉格镇,保住小命,至于日后怎么办,就先不要去管了。

    想到这里,达伽安对身边的亲信大叫一声:“走,我们赶快离开这里!”

    达伽安的亲信早就想逃跑了,听到达伽安的叫声,顿时如蒙大赦一般跟着达伽安抱头鼠窜。

    雅克军不是一支严格意义上的军队,但作为丛林世界的原始部落,在丛林中的逃跑本事却还是有一些的。在达伽安下令亲信逃跑的时候,几万人的队伍早就四散奔逃了。

    华夏军虽然是采用四面包围的态势,但还是让不少雅克军士兵钻缝夺隙冒死跑了出去。

    胡震对此早有安排,他的计划就是抓大放下,只要将雅克军主力打掉,使整个雅克土邦见到华夏军或华人就失魂丧魄,而那些分散小股逃跑的部落武装可在日后派出小股部队慢慢扫荡清剿。

    见己方大胜,拉格镇的华人忍不住冲出来,便加入了追击的队伍。雅克军此刻真的丧胆了,随便几个华人老头甚至小孩,手上拿了一根木棍或几块石头,吆喝几声,雅克军也被吓得没命地飞跑,实在跑不动的,将手上的武器一扔,跪在地上高呼投降。

    华人受气已久了,今日真是扬眉吐气,几乎所有人都疯狂地加入追击的队伍中,使雅克军全线崩溃。

    对雅克军的包围追击,一直持续到深夜时分,华夏军和华人才收队回来。

    直到第二天中午,在参谋长苏文质的主持之下,华夏军各部费了老大的劲才在四周遍布的丛林中,清点完成此战的战绩:击毙雅克土著士兵一万七千多人,俘虏一万二千多人,一万三千多雅克军逃散;缴获杂七杂八的各种型号口径的单发步枪九千多支、火铳一万五千多支、子弹四十万发、其他冷兵器刀矛弓箭不计其数。

    下一步怎么办?

    胡震当机立断地命令留一支队拱卫拉格镇并负责训练新兵之外,其余三个支队立即行动起来,扑向雅克土邦的地盘,追击歼灭残余的雅克军,解救被掳掠劫持的华人,迅速扩大华夏军的地盘。

第75章 农业机械化() 
在华夏军向婆罗洲腹地雅克土邦大大进军中,胡震没有随军行动,而是留在拉格镇钢铁厂里面。

    胡震没觉得打败雅克军是什么了不起的战绩,在他的大计划里面,婆罗洲的一些原始部落,从来都算不上是他心中的对手。

    欧洲列强那才是他心目中真正的对手,但要与欧洲列强较量,仅靠核潜艇上制造出来的一点武器和现在的力量显然是不行的。必须迅速将钢铁产业和机械产业发展起来才行。

    这婆罗洲几乎就是一个热带的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动植物丛生、瘟疫肆虐,另一个时空的历史早已证明,这里除了出产矿产资源向现代工业输血之外,没有发展出系统的现代大工业。

    但是,胡震使用核潜艇上每秒运算九百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对婆罗洲的情况进行了精密的推算,计算出一条可行的道路:发展农业,让婆罗洲成为大华夏嗷嗷待哺的几亿人口的粮仓!

    在婆罗洲这个农业的基础上,针对婆罗洲人多地少的特点,大力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农业机械化。而农业机械化除了促进工业快速发展之外,还衍生出军事上的机械化,提升华夏军的战斗力。

    说到农业机械化,就算是现在已实现工业化的欧美列强各国,都只是使用畜力的农民种地,没有哪一国不敢夸口说自己实现了什么农业机械化。因此,胡震的这个想法是站在世界的顶峰的。

    这个世界顶峰的设想非常美妙,但要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第一个障碍便是没有工业人才基础。

    为了解决人才瓶颈难题,胡震早在欧洲时,便已开始布局。在欧洲已解救了九千多华夏人奴工,将他们送到各国的工厂学校里面去学习,现在从欧洲回来了以王开天为首的四百多人,但缓不济急,别说这区区四百人的技师,就算是欧洲的几千人全部学成归来,也不足于承担胡震设想的农业机械化宏大计划。

    此外,胡震还安排人在全世界的华夏人中搜罗熟练工人技师,现在这些人已集中在新加坡、香港、上海、纽约、洛杉矶等地,有两千多人。

    虽然婆罗洲大部分地区还在部落部落和荷兰殖民军手中,但有了拉格钢铁厂这个基础,胡震迫不及待地发出指令,将这两千多几乎是几亿华夏人中的工业精英,立即前来婆罗洲拉格镇,开展机械化工业生产建设。

    同时,胡震除了要在新加坡、香港、上海、天津继续开办学校外,还要在拉格镇建立华夏大学,以有经验的技师技工作为教师,培养技术人才,在婆罗洲的华夏人中搜罗有近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的青年,送进去学习科学知识。

    不过这个工作却还是缓不济急,经过这些天来的搜罗,只找到了三百多名有一定基础的青年,被胡震不分三七二十一地强行送进课堂开始学习。

    这些青年还想着参加华夏军做一名战士,到战场上冲锋陷阵呢。

    但经过胡震多次跟这些青年摆事实讲道理,说明华夏要在世界重新崛起,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必须要有千千万万的技术人才,这些青年才慢慢定下心神来,努力学习,并且引导其他青年加入学习的行列来。

    安排好了第一批青年学生后,胡震又命令不计成本地在南洋、华夏本土,继续搜寻有一定基础或者资质较好的青年,一并送入学校,以最快的速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好为发展现代产业积蓄人才。

    相对于人才障碍,技术和工艺障碍对胡震来说,就好解决多了,胡震手中技术资料多的是,他连自己抄写都懒得抄写,直接使用核潜艇上的3D打印机使用人手写笔迹打印出来就是了。

    至于怎么消化,那是技师们的事情,胡震他自己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不管别人怎么询问,他只好干脆糊弄一句话:“对不起,我实在太忙了,资料上已经写得很清楚,你自己看去!”

    不过,幸好大家都非常尊重胡震,都认为他的知识深不可测,而且是个大忙人,能指点自己一两句就不错了,不敢深究下去或打扰太多,一般都是拿了资料便如获至宝似得跑去钻研去了。

    拉格钢铁厂的钢铁年产量三万吨,在二十一世纪的华夏,连个山寨厂的级别都算不上。但在十九世纪末,特别是亚洲婆罗洲的蛮荒腹地,是个十足的工业庞然大物了。在胡震从核潜艇中带来的工艺技术资料支持下,以王开天为首的技术团队,在雅克军进攻的时候都没有停下来,很快就生产出合格的第一炉钢铁来。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按照胡震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工艺流程,将仿另一个时空中的毛瑟K98步枪做出来,但在这里却被大家按胡震的要求称之为振华步枪,之后陆续生产出振华轻机枪(仿捷克式轻机枪)、马克沁重机枪。

    但是子弹、炮弹的生产却因为炸药原料的缺乏有很大的障碍,但幸好胡震对此也早有布局,他命令青岩寨的五支队派人赶紧将笨重的炸药、子弹、炮弹以及汽油、柴油生产设备护送来拉格镇。

    技师和工人们经过昼夜不停的安装调试之后,很快就生产出足够的炸药,并制造出铜壳7。92毫米子弹、60毫米**、无后坐力炮弹。

    无奈的是,由于缺乏熟练的技师和工人,难**速扩大生产规模。

    不过胡震也不着急,他早已意料到这种情况,就算他不使用核潜艇3D打印制造系统生产弹药,从德国进口回来的大批弹药还能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完全可以维持到培训出足够大规模生产弹药的熟练技师和工人。

    有了生产最低限度自保能力的武器弹药之后,胡震便将精力集中到他规划好的农业机械化生产进程上去。

    虽然有了设计图纸、工艺技术、钢铁材料等要素,但是将第一台农用拖拉机的柴油机发动机生产出来,还是费一番周折的。

第73章 第一台柴油机() 
(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荐,谢谢!)

    每次看着王开天和技师工人们,日夜忙得满头大汗地在生产现场制造零件、调试安装整机总成,胡震帮不上手,只好默默地走开。

    虽然离开了生产现场时,胡震稍稍有点不安,但却满是信心的。他始终相信一句话:产品质量不是生产出来的,也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胡震在核潜艇里有最好的工业产品设计方案。

    另一个历史时空的第一台柴油机要在1897年才由德国人生产出来,但那是非常原始的机械,欧美各国还要经过几十年的改进使用,才逐步达到成熟完善。但胡震要做出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来,还要做出就是至少领先半个世纪的产品,对全世界形成几乎不可逾越的技术壁垒。

    核潜艇里的超级计算机系统记录有来自后世的庞大技术资料,再经过仔细筛选整理,设计出最优的方案。现在要正在生产的产品,正是胡震从核潜艇拿出来的最优设计方案。有如此千挑万选出来的最优秀设计方案,只要材料工艺合格,胡震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天后,胡震正在华夏军总司令部里看地图,外面响起轰隆隆的脚步声。

    胡震一听那是上百人的急匆匆奔跑声音,不知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刚想冲出去,却被警卫人员团团围住。

    “胡先生,胡先生……”

    呯地一声门被重重推开,王开天气喘吁吁地率先冲进来。

    “什么事情?”胡震看着王天开背后跟着一大堆技师和工人跟着,甚是愕然。

    “胡先生,大好事,大好事……”

    听到这句话,胡震猜到了几分:“大好事!是不是我们的柴油机做出来了?”

    “是,是……是我们的柴油机和汽油机都做出来了!”王开天终于把话说清楚了。

    “这么快连实用的汽油机都做出来了,好,我去看看!”胡震是安排要求一并将能完全实用化的汽油机做出来,想不到和柴油机一起做出来了,闻言顿时大喜,推开挡在面前的几个警卫员,快步走了出去。

    此时,外面的人越来越多,聚集了几百个技师工人,当中有几十人抬推着几台崭新的柴油机和汽油机缓缓前行。

    胡震在另一个时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