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华夏-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条,大英吉利帝国同意华夏公会在英吉利的劳埃德银行贷款六百万英镑,购买英吉利保护国沙捞越布鲁克王朝的十二万四千四百余平方公里的领土。

    第二条,大英吉利帝国同意华夏公会在英吉利的巴克莱银行银行贷款一千七百万英镑。购买大英吉利帝国沙巴七万四千五百平方公里、东巴布亚伊利安三十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领土。

    第三条,华夏公会必须选择向英吉利的银行贷款,在三年内购买两千万英镑的工业装备产品。

    第四条,所有贷款的年息必须是六厘以上。

    消息传到坤甸,华夏公会的老头子长老们都认为两千三百万英镑折算一亿六千一百万两白银,还要每年支付六厘的贷款利息,这领土购买得实在太贵了。

    但胡震却完全不同意他们的意见,费尽口舌坚持去说服这些心痛得几乎吃不下饭去的老头子们,要牛曲云和范千海立即按照条约规定执行。

    胡震排除了一切的障碍,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便办理完所有手续,将所有款项支付给英吉利政府和布鲁克王朝,又用了三十天时间派出华夏军部队完成了五十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交接。

    至此,南洋华夏公会名下控制的领土已经达到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如果按后世海洋公法,华夏公会除了这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之外,还控制着超过陆地面积两倍以上的海洋领土面积。

    胡震在心里大大地感叹一番:“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近四百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这是热带地区,卫生医学条件再好上一点,解决热带病菌瘟疫横行的问题,至少可以养活两三亿人口了,如果要是独立建国,也算是一个世界大国了,这都是将来送给我的大华夏的第一件领土礼物啊!”

    在领土面积大幅扩大的同时,在胡震主持下,经过不懈的努力,因黄河决堤造成的灾民在短短七八个月的时间内便运来了三百万人口。

    这三百万人口中,多是一些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和少年儿童,进入华夏公会控制的地盘后,全部经过三个月以上的严格培训,成为刻苦耐劳、服从度极高的优质劳动力。

    而对各群岛丛林里的原始部落的同化工作一刻也没有放松,在软硬兼施下,又有三百万原始土著人向华夏认祖归宗,“找回来”自己从华夏故土的姓氏来源和族谱,建立祖先的祠堂予以祭拜,“恢复”华夏姓氏名字,“恢复”华夏语言文字生活风俗。

    胡震打算以后的国民户口本和身份证上,不再写什么民族,只标注为华夏民族,淡化民族身份,让大多数彻底融入大华夏民族内。对于这些“认祖归宗”的土著,也只是在一段时间内予以照顾,待其融入华夏内之后,便都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不再使用少数族裔优惠的政策。

    华夏公会控制下的地盘,原来有五百多万华夏人,加上涌进来的两百万灾民、三百万认祖归宗的原始部落,人口已经超过一千万。

    除此之外,还有七百多万原始土著部落,经过情报部的调查摸底,其中至少有三百万人口可以在短期内予以同化,从而实现认祖归宗的,而另外的四百万人口,则需要展示华夏军的强大军力而恩威并施方能彻底同化。

    人口归化的事情已经不是胡震的重点工作,他的重心放在工业建设方面,但由于抢运灾民占用了大批量船只,从米国撤回来熟练华工不足五万人,仍有几十万的华工正在米国等待运输船的到来。

    为了接运米国的华工,胡震和参谋部进行了几次沙盘演习,拟拿下太平洋中央位置的夏威夷群岛作为一个横跨太平洋的落脚点。

    在沙盘演习中,总参谋部的参谋们都认为对太平洋中的一群岛屿,既不是欧美列强中的殖民地,也不是欧美列强的保护国,根本不需要出动太大的军力便可以轻易夺取夏威夷群岛。

    但胡震却不是这样认为,他觉得夏威夷战略地位重要,华夏公会一动手,别说邻近的米国会跳起来,就是万里之外的欧洲列强也会有所动作,因此必须要做周密的部署,认真地做好准备,甚至要考虑米国人的舰队介入,必要的时候要与米国人展开一场决定夏威夷命运的大海战。

    胡震正在密锣紧鼓地在总参谋部筹划夺取夏威夷的战略计划,但在1888年春节之后,却出现了一件胡震意想不到的事情:大清朝的北洋舰队来了!

    大清朝的北洋舰队一向都只是一支存在舰队,为什么突然跑到南洋来了?

    是不是看不惯华夏公会这样一个华夏人建立的怪胎组织的存在,要予以讨伐?

    胡震不得不在军事上做好安排,准备与有两艘战列舰的北洋舰队作战!(。)

第170章 北洋舰队来了() 
在胡震的心中,想到了英吉利舰队的威胁,法兰西舰队的威胁,德意志舰队的威胁,甚至想到了米国、倭国舰队的威胁,却从来没将大清朝舰队的威胁当一回事,但令胡震想不到的是,大清朝的舰队却来了。

    原来,南洋华夏公会的大力救助下,不过大半年的时间里,在清廷中枢机构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有超过三百万人的黄河青壮年灾民被运输到南洋,成为华夏公会很关键的工业建设劳动力。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华夏军这段时间来大败荷军、歼灭荷军两支舰队、抢占南洋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到向英吉利人贷款购买殖民地,在加上转移走三百万灾民的惊人行动,这个消息终究被各方反映到清朝中枢机构里去。

    大清帝国的最高决策人慈禧太后知道了这件事情,召来直隶总督李鸿章问道:“这黄河决堤的三百万灾民到了南洋,到底是什么回事?”

    与多数华夏人为华夏军在南洋在南洋大败欧洲荷兰人的力量而欢欣鼓舞不同,慈禧对这却是非常忌惮的,深怕自己这少数民族的统治阶层将被这汉人复苏的强大力量给吞没了。

    以李鸿章这样的人精,岂能对南洋发生的事情没有知悉?他一直冷眼注视着南洋的事态发展,并命令幕僚秘密收集华夏军和华夏公会的情报,听到慈禧太后问起此事,当即回禀道:

    “启禀太皇太后,这南洋地界不但瘴气恶湿且虫蝇遍地、鳄蛇横行、瘟疫蔓延,民生不易,导致人口稀少,这华夏公会只是趁荷兰人不备,打了个胜仗夺了一点土地,现在可能是想移一些灾民过去开垦罢了!”

    按李鸿章的意思,是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与其让这些灾民在国内闹事。还不如让他们到国外去自谋生路去,只要不是在大清国境内出什么事情,都是灾民自己的事情,反正华夏公会从没表现出对大清朝觊觎的想法。他是打定主意不想管此事的了。

    “送走些灾民。让他们不闹事,那倒也是一件好事,但是,这却显得我大清朝对待灾民苛刻了,免得被外人说我大清朝不善待民众了!”

    “朝廷已派李鸿藻去救济灾民了。且拨款十万两白银了!当已显示出我大清朝廷对灾民的关爱之情了!”这李鸿藻虽然与李鸿章只是一字之差,但他们没有血缘关系,而且是个老对头,彼此之间矛盾不断,李鸿章这样在慈禧面前说话,是摆明了不想理这等闲事了。

    “这南洋究竟是什么回事?你还得派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去南洋看看,不要让我们大清朝的灾民都聚集到那里去,引来万国贻笑大方!也免得将来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大清朝廷却措手不及。”原来,慈禧真正的目的是对连洋人都能打败的南洋华夏公会实力不放心。怕以后汉人都跑到那里去了,对大清朝廷形成泰山似的压力。

    “着,老臣遵旨!”

    李鸿章终于明白了慈禧想要干什么,但他极不情愿这样做。

    因为北洋水师成军之后,被掌握财政大权的户部尚书翁同龢多次杯葛,水师的预算就一落千丈,别说要保证舰队舰艇武器的更新维护,就是水兵船员的薪水都不能准时发放,舰队中不少战舰被用于在旅顺口至山东烟台之间搭载客商赚取一点微薄的运输费。而水师中很多人,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在旅顺口、威海卫等地经营一些烟馆、餐馆等营生。

    李鸿章知道,派水师舰队去南洋巡视,水师舰艇机械损耗极大不说,那南洋炎热的天气对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北洋水师来说。绝对是一件苦差事。这个时候的船只舰艇和后世的都装上空调不同,开动船只后在蒸汽机房里的温度就已经高达四五十度,再跑到南洋去,那还得了?再加上,李鸿章手上没钱发给水兵们一些赏赐和给付开拔费,这必然会引起一番怨言的。导致北洋水师士气低落,万一真的碰上战争爆发,那情况就更糟糕了。

    但慈禧太后作为大清朝廷的最高掌权者,她下的懿旨,李鸿章必须无条件服从。

    李鸿章在给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下命令的时候说得含糊不清,说要派北洋水师到南洋巡游一番,并没有直接说要达到什么具体目的。

    “中堂大人,我们只是到南洋巡航一下这么简单?”这让丁汝昌觉得莫名其妙的,作为一个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海军将领,他当然知道一些关于南洋华夏公会事情的来龙去脉。

    “你到了南洋后,一是要查探那里的虚实,二是要震慑一下那个什么华夏公会,让他们不要跑来大清朝弄出什么事端来!”李鸿章虽然说了两个目的,但全都是虚的,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取性的目标,说到底就是李鸿章不想弄出什么差错来。

    “是,中堂大人,禹亭明白!”丁汝昌是从太平天**队中投降清军的,成为李鸿章部下之后,便忠心耿耿地跟着李鸿章三十多年直至北洋舰队战败覆灭身死,对李鸿章的意图当然是此心领神会的。

    李鸿章派北洋舰队南下但却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但南洋华夏公会中的人们对此很是紧张,生怕这北洋舰队来南洋是来兴师问罪的。

    胡震对此连想都不想,便对此嗤之于鼻:“这大清朝的也有能力远征南洋?省省吧!不知大清朝廷能拨款给北洋舰队多少银两,还是准备因粮于敌,来我们这里掠夺财富的?不过做好开战的准备以防万一是没错的!”

    情报部卧底情报人员在北京城打探后发回来的急电称,北洋水师南下果然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一、各舰艇上存储的炮弹严重不足,每门炮的炮弹不到一百发炮弹,而且其中很多炮弹是教练弹,不能用于海战;二、跟随北洋水师南下的只有区区三百余水师陆战队,根本不足于进行有效陆战。

    收到这个情报,胡震心中大定,召来海陆军将领,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做好了海军和陆军方面的安排。

    军事会议上,很多人叫嚷着说要将北洋舰队全部给击沉了,然后华夏军北上华夏本土,统一整个大华夏。

    梁坤日就是叫得最凶的一个:“什么狗屁北洋舰队?全打沉算了!”

    崔劲风当然是最支持梁坤日的一个:“是啊,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北洋舰队灭了,这大清朝还有什么可依靠的?”

    “都不要说了,我说过,我们要统一大华夏,我们的对手不是这些不堪一击的清军,要拿下清军还不是轻而易举,但在清军的背后是欧洲列强的军队,欧洲列强必然不愿意看到我们大华夏强势崛起的,我们一动手,整个欧洲都会跑来干涉的。我们在有把握大败欧洲列强之前,还是先做好南洋的事情再说吧!只要北洋舰队不惹我们,我们也不动北洋舰队!”

    胡震一开口说话,没人敢反驳了,于是,下面的军事应对工作顺利进行。

    军事上安排好之后,胡震还和华夏公会的老头子们开了一个会议,将北洋水师的情况向他们作了通报,让大家放心,并请大家必要的时候配合一下,稳住北洋水师官兵,不要让北洋水师在南洋和华夏公会发生任何冲突。

    最后,胡震还请来各大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开拓大清朝控制下的华夏本土市场的机会,可以在北洋舰队官兵身上打开一个缺口,让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一个有四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当胡震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北洋水师便缓缓进入南海的海域了。(。)

第171章 我们的敌人是谁() 
这一次来南洋巡航,北洋水师为了坚决表示遵守慈禧太后的懿旨,将舰队所属的十艘舰艇全部都带来了

    从外人看来,战斗力颇为可观:

    铁甲战列舰:

    定远号(排水量7335吨,四门305毫米主炮,两门150毫米副炮,三具鱼雷发射管,最高航速14。5节,刘步蟾……右翼总兵,定远号管带)

    镇远号(排水量7335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