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捡漏王-第1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少白忙站起身来,“那就多谢大人赠书了。”

    二人一同出了宋家院子,坐上马车赶往青萝山,一路上余少白注意到路边村落里不时传来哭声,宋濂眼花耳朵也不好使,自然没有注意到,余少白却是看的清清楚楚,一路上的村落似乎像是发生地震似的,茅草屋都塌了。

    莫非是因为那场冰雹?余少白这才意识到昨天晚上下的冰雹或许是场天灾,而他不知道的是,浦江并不是这场天灾祸害的最严重的地方。

    半个时辰后,马车来到青萝山脚下,看到周围断落的树枝,余少白脸色微变,一旁宋濂总算是意识到昨天冰雹危害有点大,伸手指着远处,急道:“赶紧走,老夫那藏书楼可千万要挺住啊~”

    看他颤颤巍巍的走在泥路上,身后仆人不靠谱,连摔了几个跟头,余少白生怕他也摔倒,忙来到他身前。

    “大人,我跑的快,让我背您吧,这样速度快点。”

    宋濂抹掉脸上的汗水,心里担心的紧,便让余少白背着他。

    余少白本可以使用轻功,不过怕吓着大人,毕竟文人不太喜欢武人,余少白只是在山路不停的纵跃,一跃两丈。

    即便如此,宋濂还是有些吃惊,余少白只说是自己跳的比平常人远些罢了。很快余少白便停在了一处阁楼前。

    宋濂站在门口,探头看了看自己的藏书楼,总算是松了口气,幸亏藏书楼旁有几棵大槐树将冰雹挡住,要不然这年久失修的藏书楼恐怕就要被砸塌了。

    “大人您这藏书楼都不锁门吗?”

    听到余少白这话,宋濂看向木门,不禁一愣。“这门怎么自己开了?”

    “不会是进小偷了吧?”

    被余少白这么一提醒,宋濂慌了神,左右看了看,拿起一根木头便冲了进去,把凶狠的模样把一旁余少白吓住了。这还是他心目中的大儒吗?也太吓人了吧?或许这就是书的力量,让人疯狂。

    余少白赶忙追上去,刚爬上二楼,便看到宋濂追着一个老者在书架之间喊打,他有些疑惑,因为从他们的对话,似乎相识。

    “你给老夫站住!谁让你进来的!”

    “宋濂!老夫看你的书,是你的荣幸,你还矫情起来了。”

    “你再说一遍,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这位后生,你来评评理,这姓宋的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那老者站在余少白后面,喘着粗气说着。

    “余公子,你让开,让我打死这老家伙!”

    余少白夹在二人中间,实在无奈。最后只能高声说道:“两位!都消消气!咱们有话坐下来好好说!”

    身后那老者听到这话,笑着说道:“我给这后生一个面子,宋濂你都一把年纪了,别那么小家子气。”说话间他已经坐在案前,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完全无视了宋濂的怒火。

    余少白忙拦住宋大人,劝说道:“大人,他不请自来,理都在您这边,你急什么?要急也是他急,要是传出去,他可就晚节不保了。你说呢”

    听到这话,宋濂微微点了点头,将木棍交给余少白,整了整衣服,一脸不屑的坐在那老者对面。

    那老者却是伸手指着余少白,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你说你这后生,你怎么帮他?他就是一个老犟驴,脾气倔的要死,你以后绝对没什么出息?”

    余少白被这老者说的有点尴尬,只能拱了拱手,“晚辈只是实话实说,此地是宋大人的藏书楼,您不请自来,便是私闯民房,不问自拿,便是偷。”

    “这是书,不”

    老者还没说完,余少白就说道:“即便这是书,也是宋大人的私人物品,你可以当面借,背地里拿便是偷,说破天还是偷。”

    “你你这小子说话怎么这么难听,宋濂,你从哪里找来的后生,怎么也不知道礼数?他怎么可以这么说老夫!”老者那颗玻璃心似乎被偷这个字眼刺激到了,拽着宋濂衣袖,情绪有些激动。

    宋濂抹了抹脸上的口气,一把推开他。“你还好意思说礼数,你好歹也是名声在外的文人,却是为老不尊,能怪得了别人?”

    名声在外?余少白听到这四个字,这才想起来自己面前的可是宋濂,能和他熟识的同龄人,定然也是了不起的人物,不过想不出来,明初有哪位文人是这个样子的?也太毁形象了吧。

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武双全() 
“宋大人,这位是?”

    听到余少白的问话,宋濂才知道自己刚刚说漏了话,笑道:“他就是一个村野老夫罢了,没什么稀奇。”

    对面老者一听不乐意了:“你敢说我村野老夫!”

    宋濂瞪了他一眼,那老者一脸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老夫可不敢在你面前称一代文豪,后生,老夫九灵山人戴良。”

    额

    余少白摸着额头,心里正犯着迷糊,戴良?听着怎么有些耳熟。

    “那个我该称呼您什么?”余少白拱了拱手。

    “你喊九灵山人就行,不过你怎么不吃惊呢?我的名字应该很响啊?”

    对面宋濂笑道:“余小友对老夫名号可是如雷贯耳,说不定压根就没听过你的名号。”

    “怎么可能?浙江一带怎么可能有人不知道我?余少白,你说我的名声响,还是宋濂的名声响。”

    听到这话,余少白看了看他,又看了看他,犯难了,自己压根就没听过戴良这个人啊。

    “你不用怕,这老家伙打不过你,你大胆的说,老夫听着要是高兴,就给你画一幅画像,再提诗一首!”

    哦?余少白顿时来了精神,“老先生,你没有诓在下?”想到此人是宋濂的挚友,想必也是位有名的文人,自己恐怕是孤陋寡闻,人家随便一幅画都可以当做传家宝,他哪里会不动心。

    宋濂一听这话,见余少白表情变了,叹气说道:“你这么做有意思吗?要真比,就公平公正的比,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真是丢浙东文人的脸面。余少白,你放心,我不会给你字画,不过这藏书楼的书你可以随便再挑一本,仅此而已。”

    咳咳~

    戴良一口酒喷了出来,伸手颤巍巍的指着宋濂,“你你可真无耻。”

    “五十步笑一百步罢了,彼此彼此。”

    看着二人又开始斗嘴,余少白有些崩溃,这历史确实改变了,自己再不拦着,他们两个大人物恐怕就要落下神坛。

    “两位!请听我一言。古往今来,名儒文豪众多,谁敢说自己是第一,我觉得还是谦虚点好。像您二位,已经站在了大明文人巅峰处,高处不胜寒,多一个伴也是好的,可能独领风骚会大快人心,但没有对手也是孤单得很。二位就别争了。”

    戴良和宋濂忽然笑了出来,对余少白露出赞赏之意,“宋濂,你这找来的小友倒是有趣的很,比你孙子强多了。”

    “你别提那小子,都而立之年,还是一事无成。”

    余少白听到这话,才知道刚才这两人是在开玩笑,或者是在考自己的反应能力,貌似自己表现的还不错。

    “咳咳,二位大人刚刚说的话还作数吗?”

    宋濂笑道:“我不像他小家子气,你去藏书楼随便挑一本,不过二楼的就算了,你去一楼找吧。”

    “你还说自己小家子气,二楼是孤本,一楼是你自己的字画,好意思让人去挑?”

    听到这话,宋濂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余少白也知道这些书在宋濂心里比命还重要,出言说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大人能送书,我已经感激不尽,我现在就去一楼挑。”

    “慢着你光问他要,怎么不问老夫要字画?”

    余少白疑道:“您现在有字画吗?”

    “你站着别动,我给你画幅像,保证你这辈子吃喝不愁。”

    哦?余少白这才明白之前他说画像,是要画自己,他忙站到对面,问道:“我是站着,还是坐着?”

    “随你。”

    余少白从身后拔出飞霖剑,一手捧着论语,一手拿着飞霖剑,摆出了一个自认为非常潇洒的动作。

    看到他手里的剑和书,杨维桢脸上露出沉思状,抬眼看向宋濂。“这后生志向不小啊”

    “文可治国,武能安邦。他要文武双全,不是燕雀之志。”宋濂点了点头,有些赞赏的意味。

    “老先生,好了没?我有点撑不住了。”

    “坚持等我画完这条腿。”

    “老先生我腿好像抽筋了。”

    “坚持我马上就画完你这剑了,不过说起来你这剑还真是漂亮。”

    “老先生好了没?该吃中午饭了吧,我都饿了。”

    “其实早就画好了,我只是在等它干罢了,你过来看看。”

    啥?余少白一屁股坐在地上,揉着自己的胳膊和腿,这画像也折磨人,足足画了一个时辰,差点抽筋疼死。

    而就在这煎熬中,余少白总算是想起这戴良是何人,在明史里提到过此人,戴良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和宋濂算是同门,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诗文并负盛名,其诗尤胜,确实是明初有名的文人。

    余少白来到案前,拿起那字画,不禁惊叹道:“老先生!您这画工也太厉害了吧,里面的人如同活了一般,就是这人不太像我。”

    “什么!”宋濂都有些疑惑,画的挺像啊,那戴良更是受了刺激:“怎么可能不像?你仔细瞧瞧。”

    “这哪里是我,太娘了。你能不能再加几笔,把我画的雄伟一些。”

    娘?戴良不懂啥意思,但知道雄伟。“好了,这样总行了吧。”他在画像上写了八字。

    “文可治世,武能安邦?”看到这八字,余少白有些发愣,何止是雄伟,简直是霸气侧漏啊。有了这八个字还有戴良的亲笔签名和盖章,就是他的金字招牌啊,谁敢不服,他亮出字画,戴良认证,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他在那里傻乐什么?”宋濂小声道。

    “自然是因为我这字画呗,正常反应。”

    听到二人对话,余少白回过神来,将字画收好,朝戴良拱了拱手:“多谢老先生赐画。我现在便去一楼。”

    看他迫不及待的离去,戴良摇了摇头:“小家伙好没眼力,宋濂的字画哪有老夫的字画值钱,至于这么急切吗?”??

    他看似自言自语,实则是说给宋濂听的,果不其然,宋濂听到这话很不服气:“你别以为老夫不敢跟你争,若是论字画,你我不相伯仲罢了。”

    “嘿~你可真不要脸,有能耐咱们大战三百回合!”

    “好!我杀得你心服口服。”

    说完两个加起来一百三十多岁的老者坐在了棋盘上,开始了又一轮的博弈。

    余少白抱着画像来到一楼,看着书架上的一本本书,墙壁上还有一幅幅字画,他有些目不暇接,不知道该选哪一幅。

    忽然他脑子里想到宋濂在六年后写的送东阳马生序,这随便一首便传诵六百年,连配角马君则都跟着沾光。如果这东阳马生变成兰溪余生,或许将来后世的祖国花朵们都会知道自己曾经存在过,而且还是相当璀璨的烟花。

    想到这,他屁颠屁颠的跑到二楼,刚要开口,却见二人正在博弈,忙收声坐到一旁,安静的等待着。

    一个时辰

    余少白摸着自己的肚子,实在等不下去了,便走出了藏书楼,看到门口坐着的仆人,他问了声:“兄弟,带吃了没?”

    “带了。”

    “在哪里,我都快饿死了。”

    “我吃了。”

    “你吃了?你自己一个人吃?你家大人可还没吃呢。”

    “这次哪知道会呆到下午,我只是带了一个馒头,没想过带大人的吃食。”

    听到这话,余少白无奈的摇了摇头,抬腿走进山林中,便听到身后家仆喊话:“少年郎,周围有野兽出没,你可别跑远了。”

    余少白笑道:“我会怕它?希望野兽别跑远了,免得我还要去找。”

    半个时辰后,正在酣战的戴良忽然耸了耸鼻子,问道:“你有没有闻到肉香味?”

    “确实闻到了,似乎是外面传来的。”

    二人来到窗前,便看到余少白正在外面空地上生火烤肉,杨维桢不禁咽了口水,扭头看了看棋盘,“要不”

    “吃完再战。”宋濂接话道。

    “不过我这牙口不太好。”戴良似乎才想到自己已经是古稀之年,一旁宋濂笑道:“老夫牙口好,你的那份老夫替你吃。”说罢他已经走下楼去。

    “老先生!我知道您吃不了肉,从山脚下偷不对是买来的八宝粥,你要不下来喝一碗?”

    听到余少白的话,戴良有些欣慰,这小子有点良心,比宋濂有良心。“宋濂!你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