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事。”

    范中允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京城那边传来最新消息,与大石帝国通商的事情,朝廷已经有了决断,诏书已经拟好,但还没有正式下达,不过诏书里的类容,已经传开,刘歇探知消息,立即书写成信,传达武州。”

    说罢,范中允起身,准备把信交给李勋,李勋却是摆了摆手,揉着眼睛,声音低沉的说道:“你说,我听,看了一天的文书,我眼睛都快吓了。”

    李勋身为都督府最高长官,统管一切,但他只对军务有兴趣,文的方面,丝毫不来劲,全部交给范中允处理,让他自己做决断,事后通知自己一声就行了,但范中允却坚持李勋必须完成最后一道手续,也就是事情自己可以帮着处理,给出决断与意见,但最后必须交由李勋审阅,以及做最后的批准,并且给李勋讲了道理,这是防止属下专权乱政,核心权利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绝不能假手他人,你以后的地位,或许不会走到顶点,但绝对大于武州都督,到了那个时候,下面的人多了,你再是这样做甩手掌柜,那我范中允的权利也就太大了,你信任我,你觉得没事,但别人会这么想?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不利于团结,也很容易引起内斗,所以你可以放权,但绝不能没有任何保留的放权。

    对于范中允的这番肺腑之言,引起了李勋的长久沉思,最后想通了,也很感动,范中允为自己做事,真的不是图什么,或许他只是想要报答自己曾经给他的那些恩惠。

    范中允看了李勋一眼,摇了摇头,李勋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对于政务,有所偏颇,喜武厌文,军务上的事情,积极性很高,而文的方面,则是缺乏兴趣与积极性,都督府的文务,其实并不多,但李勋总是喜欢拖,等拖不住了,便集中起来,一次性解决,这其实很不好,范中允说了他好几次,但李勋就是不改。

    范中允把信收回,重新坐了下来,把信中的内容讲了一遍。

    西州把驻军减少到一万,并且在此次武州暴乱之中,表现出了相当的诚意与克制,暴乱结束之后,大石帝国派遣使者前往丰京,与大晋朝廷商议两国通商事宜。

    也正是看到了大石帝国的诚意,赵智与朝中大臣,对于大石帝国通商的请求,开始认真对待,赵智几次召集政事堂诸位相国商议,最后众人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同意在武州设立通商渡口,允许大石商人进入晋朝国内行商,但也有许多限制,商品的种类,商人与货物的数量等等。

    “这是好事啊。”

    听完后,李勋脸上顿时有了喜色,不过当看到范中允脸上那平淡的神色之后,心中一愣,不由问道:“老范,大晋与大石能够通商,你好像并不是很高兴?”

    范中允摇了摇头:“两国能够通商,对于武州来说,这是好事,我岂会不高兴?我只是想告诉你,不要把事情想的太美好,有时候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李勋皱眉道:“什么意思?”

    范中允淡声道:“大晋与大石通商的事情,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去想,不能只想好的方面,而忽略了坏的方面。”

    李勋从主位走了下来,关上房门,给范中允倒了一杯茶,坐到他身边:“说来听听。”

    范中允说道:“先说好的方面,朝廷全面开放与大石通商,必定是商贾云动,无数大石或是大晋的商人,来往两国经商,武州都是必经之路,通商的兴盛,必然会快速引起整个武州的繁荣,加上中原大量汉民迁徙而来,用不了一二年,我相信,整个武州,将会有着天翻地覆的改变,这正是你我最想看到的。”

    李勋连连点头,这些,自己也是想到了,没有什么好说的。

    “坏的一面呢?”

    范中允看向李勋,沉声说道:“通商之后,朝廷必定会在武州设立市舶司,主管大晋对大石的贸易,其主要官员会是谁?这可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肥差,必定会引起朝堂争执,皇上改组政事堂之后,虽然在朝廷上,掌握了话语权的主动,但杨氏一党依旧强大,杨道嗣依旧为右相,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天,皇上对杨氏一党就会始终礼让三分。”

    听了范中允的话,李勋眉头微微皱起,站起身来,慢慢来回度步,脸上有了沉思之色,自己确实把事情想的过于美好了,而忽视了可能发生的事情,诚如范中允所言,全面放开对大石帝国的通商限制,这个头是自己开的,自己主观意识上就会想着,一旦真的做成了,这个好处就一定会落到自己头上,但是事实真的会这样?还真不一定,自己忽略了通商渡口建成后,其中巨大的利益,这个利益的香味一旦传开,必定会引来许多人的觊觎,若是这个位子落到了杨氏一党之人的手中,那将对自己形成很大的牵制,甚至是一种伤害,到了最后,通商之后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与好处,自己很有可能会被彻底排除在外,这是李勋绝对无法忍受的。

    沉思良久,李勋停下步伐,看向范中允:“老范,你有何高见?”

    范中允笑了笑,淡声道:“李勋,你在武州的表现,其实已经很优秀了,我想不光是皇上,还有许多人在内,都是把目光投向了武州这里,你已经有资格,发出自己的声音了。”

    李勋身躯微微一震,直视范中允良久,最终微微点了点头。

    wxi7

第两百七十三章 我的错() 
阳光炽热,木浪河一角,数以千计的人,正在加紧建设。

    木浪河自东向西,把武州与西州分割开来,河面最宽处,将近五里,最窄的地方在,则是不足三百米。

    现在建设的位置,便是木浪河最窄的一处地方,名为两水口,宽度只有两百七十多米,水位低落的时候,人都可以直接步行淌着走过去,这个位置非常重要,黄詬在的时候,便在这里建了一座防御堡垒,驻兵三百,李勋到任后,也是非常看重这里,把驻兵追加到一千人。

    一行数十人,站在不远处,李勋不时指指点点,说着什么,几名官员站在一旁,听取李勋的工作意见。

    木浪河离武安城不远,也不近,三十多里,是武州防御大石帝国的第一道防线,随着两国通商的全面开放,必定会引来大量的人流,安全问题乃是重中之重。

    十天前,与范中允一番长谈之后,李勋当即亲笔一书,以密奏的形式,直达赵智,说出了自己的声音。

    前几天,王仁锆传书李勋,言明,朝堂已经形成决议,同意全面开放与大石帝国的贸易,诏书命令不日即将到达陇右,王仁锆让李勋即刻动工,修建市舶司衙门,以及通商渡口。

    李勋当即招募百姓,开始动工修建,期间,范中允给了李勋一个建议,就把市舶司修建在两水口,这样一来,就算市舶司的主官是杨氏一党的官员,有军队在旁虎视,他便不敢做的太过,而且李勋如今兼任陇右西道转运使一职,两者加起来,就算不能直接插手市舶司衙门政务,但他说的话,在市舶司主要官员的心中,一定会有着很重的份量。

    任何事,都要做两手准备,这是范中允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李勋深以为然。

    十余名骑兵,从远处而来,为首军官,三十岁出头,全身铠甲的男子,到了近前,此人下了马,对着李勋拱手说道:“都督,肃州运来的材料与钱粮,已经到了。”

    李勋问道:“什么时候到的?”

    “货物刚刚运到武安城,整理之后马上送往这里,士兵传报,末将得知消息,立即前来禀报都督。”

    李勋点了点头,上下打量了一眼此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现在并不是战争紧张时期,天气如此炎热,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是穿着便服,而此人却是全身铠甲,武器随身,一丝不苟,真的是非常男的。

    此人名为李存孝,官居中郎将,曾是宇文震的部将,为其效命多年,陇右之战结束后,受朝廷命令,没有跟随宇文震回返丰京,而是留在了陇右,最后被王呈息所管制,王呈息很看重他,多番拉拢,但李存孝不齿王呈息的为人,始终不理睬,最终惹恼了王呈息,被其剥夺了军权,随后,李勋成功分化于岩辉,趁机消减军队,王呈息遭受致命打击,李存孝同样受到牵连,心灰意冷之下,他原本是准备辞官回返家乡的,但是随之而来的,便是外族百姓大规模暴乱爆发,危及关头,是李存孝召集残部,拼死作战,护送吴恒与王呈息等主要官员,逃到武安城,暴乱结束后,吴恒与王呈息等几十名文武官员,被剥夺官职,送交丰京审讯,李存孝原本也在此列,是单仇出面力劝李勋,让其留下李存孝,为其效命。

    单仇与李存孝并没有什么交情,但单仇与宇文震却是有些交情,两人在一起的时候,宇文震几次谈及李存孝,非常遗憾没有把此人带回丰京,而那个时候,陇右之战刚刚结束,宇文震立下大功,即将受到重用,女儿又是做了齐王妃,他必须与以前的许多旧将分割,保持距离,不然以赵智对武将的严防之心,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情。

    所以在知道李存孝的遭遇之后,单仇便出来说了说情,李勋给了单仇这个面子,把李存孝给留了下来,并招其面谈,两人见面之后,李存孝的严肃、一丝不苟与不卑不亢,给了李勋非常好的印象,于是大胆任用此人,命其出任两水口兵马使,统领一千士兵,驻守两水口。

    李勋扫视李存孝身后一眼,不仅仅是他,连同他身后的那十余名骑兵,皆是如同李存孝那般,全身厚厚的铠甲,武器随身。

    李勋对着左右感叹道:“今观李存孝治军之严,我才知晓自己的无知,我身为武州都督,戒备之心懈怠至此,这是我的过错,我应该向李存孝多多学习。”

    “都督过谦了,末将实不敢当。”

    李存孝惊奇的看了看李勋,连忙客气谦虚的说道,心里却是有着其他想法,前番,自己已是准备回返老家,辞别官场,随后,突然受到李勋召见,两人只是见了一面,自己便是糊里糊涂的被委以任用,今天,李勋不顾自己的颜面,说出这番话,是做做样子,还是心胸真是如此?

    李勋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心中却是有了其他的念头,李存孝确实是个人才,留在小小的两水口,倒是有些屈才了,可以把他派往夏州,协同司马衷训练士兵,也或是任用他处。

    视察完毕,李勋返回武安城,半路上,远远看到了押送材料与钱粮的士兵,李勋看了几眼,没有停留,继续前行。

    市舶司的修建,李勋只需要出人,人工费与材料等,则是由陇右道大都督府支出,李勋给的人工费很高,因为有着前一次修建武安城的先列,百姓们都是相信李勋,所以非常有积极性,几天的时间,便是招募到三千多人。

    返回武安城,都督府外,李勋看到一队百余骑兵,从他们身上铠甲样式与颜色,可以看出,这些人,并不是自己手下的兵。

    “都督,您回来了。”

    雷万海迎了上来,单仇被升为亚将后,开始掌管军队,亲兵营便由雷万海接管,他现在的官职,是为郎将。

    在雷万海的牵扶下,李勋下了马,伸手指了指那队骑兵,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

    雷万海说道:“都督,李清影姑娘来了,这些人是她的护卫。”

    啊!李清影来了?她不是在丰京?怎么突然到了这里。

    虽然大惑不解,但闻听李清影到来,李勋的脸上,顿时有了惊喜之色,甩手把马鞭扔给雷万海,然后小跑着进了都督府。

    到了客厅,一眼看去,果然是李清影,李骁也来了,范中允正在陪着姐弟两人喝茶聊天。

    李清影听到声响,扭头看去,见到李勋,站起身来,脸上有了笑容。

    wxi7

第两百七十四章 漠蒙变局() 
“李清影,你怎么来了?”

    李勋走上前去,作势要给她一个拥抱,李清影轻轻一笑,伸手把他给推开。

    “怎么,不欢迎我来?”

    “当然不是,能在这里看到你,我非常高兴。”

    李勋笑了笑,请李清影坐下,然后询问她的来意,她不可能大老远的从丰京来到陇右,只是为了看自己。

    李清影说道:“我刚刚从漠蒙草原过来。”

    漠蒙草原?

    李勋愣了愣,随即想起来,漠北胡族,天雄可汗,两个月前,刚刚病逝。

    广元六年,李忠大败胡族,漠南胡族趁机来犯,阿日斯兰害怕两面受敌,只得放低姿态,主动求降晋朝,此后,两国结为兄弟之国,赵智与阿日斯兰两人约为兄弟,如今,兄弟死了,虽然不是亲的,但赵智出于礼节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