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欧阳离此等七尺男儿,听了李勋的话语,竟是忍不住落下泪来,跪下向着李勋重重磕了几个响头,转身抱起母亲的尸体,大步离去。

    小莲牵住了李勋的胳膊,满脸崇拜的说道:“狗儿哥哥,你真伟大。”

    李勋摇了摇头:“这不算什么。”

    经过这件事情,李勋的心情却是好了许多,世上还有太多人比自己更加不幸,自己不过是被父亲打了一顿,又算的了什么?

    李勋牵住小莲的手,默默说道:“我们回去吧!我在跟老头子好好谈谈。”

    小莲握紧了李勋的手,满脸笑容的点了点头。

    。。。。。。。。。。。。。。。。。。。。。。

    “赵郎,你还在生妾身的气?”

    中午时分,赵智到了长乐宫,一张脸始终板着,李怡在旁说话,他也是爱理不理。

    赵智冷声说道:“丫丫,你我是夫妻,有什么话可以对我明言相告,为何要假牧公之口言之?”

    赵智话语说出,一旁的牧公整个脑袋顿时低了下去,不敢有任何言语。

    “后宫不得干政,此乃太祖祖训,臣妾怎敢在陛下面前为自家子侄进言谋职,我让牧公在陛下面前说及此事,原本也没有当真,只是随口那么一说,哪里想到会让陛下动怒生气。”

    李怡双眼有些发红,眼泪慢慢流出,泣声说道:“我李家如今人丁单薄,年轻一辈仅有狗儿一人,臣妾不求他能有多大出息,能当大多的官,只愿他能有个官位在身,也算是为我李家光耀门楣了。”

    赵智叹气一声,伸手搂住了李怡:“你我是夫妻,以后有什么话,尽管直言,朕不会怪你的。”

    李怡靠在赵智身上,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却是看向牧公,轻声说道:“牧公,你怎么什么话都跟陛下说?”

    牧公弯下腰,卑躬的说道:“圣上是奴才的主子,奴才岂敢有任何的隐瞒。”

    李怡连忙在赵智耳旁为牧公进言道:“赵郎,你看牧公对你多忠心,要是宫里所有人都是如此心思,赵郎就没有那么多烦心事了。”

    牧公一直弯着腰,双眼却是眯了起来,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心情总算是松了下来。

    赵智看了牧公一眼,淡淡一笑:“牧公跟随朕多年,忠心自然是不用言表。”

    “奴才谢陛下赞言。”

    牧公知道赵智心中的那口气已经过去了,跟随皇上这么多年,牧公自是知道他的为人,赵智心思很重,城府也很深,猜忌心颇重,但是你若对他忠心,对他讲真话,不做任何隐瞒,就算事情做错了,也是大事化小。

    “赵郎,你若是觉得为难,狗儿的事就算了,让他过一辈子平淡的生活,也就是了。”

    李怡抚摸着赵智的胸脯,轻声说道。

    赵智淡声道:“你我是夫妻,狗儿也算是朕的子侄亲人,丫丫放心,朕会已经任命狗儿为监军判官,随军出征,若他争气,朕定会给狗儿一个前途,让你李家伯侯显贵,光耀门楣。”

第26章 虚职() 
七月二十五。

    兵员、粮草、武器装备,战前各项工作皆是准备就绪,出兵在即。

    城外,李勋纵马疾驰。

    大军明天就要出征了,这几天,李勋一直在城外练习骑马,骑马他几年前就已经学会,但是此次出去不是游山玩水,而是随军打仗,骑马的速度与时间都不是平时可以比较,李勋现在骑的这匹马,是表哥赵询所赠,据说是从漠北草原流入京城,然后被赵询以高价购得,此次听说李勋也要随军出征,便把这匹好马送给了李勋。

    马是好马,却也很野,与平常已经驯服的那些家中之马不可同日而语,不过经过几天的磨合与亲近,李勋已经可以掌控身下的这匹烈马,运用自如。

    中午在家吃了饭,李满仓愁眉苦眼,显然是对李勋此次出征,心事重重,李勋只得在旁好言相劝,开导老头子。

    父子两人正说着话,宫里来人传唤李勋进宫。

    “老头子,姑母招我前去,你去不去?”

    李满仓摇了摇头,唉声叹气。

    李勋苦笑两声,觉得老头子想的太多了,不就是出去玩一趟嘛!有什么好担心的。

    到了长乐宫,不光姑母李怡在,赵智也在,在他们下方,站在两名太监,牧公李勋自是认识,另外一名三十来岁的太监,却是很陌生,从未见过。

    “狗儿给皇帝姑父,姑母磕头了。”

    李勋跪在地上,重重磕了几个响头。

    “起来吧。”

    赵智脸上有了一丝笑容,对于李勋,他是颇为喜欢的,虽然李勋为人有些粗鄙,大大咧咧,文化不高,经常做些超过礼节之外的话语与事情,但就是跟这样的人在一起,让赵智时常回忆起曾经的平民生活,打心底就会有那么一些亲近。

    李勋起身,笑嘻嘻的说道:“皇帝姑父,招狗儿前来所谓何事?”

    “没什么大事,大军明日便要出征,朕有几句话要交代与你。”

    赵智淡声说道:“到了军中,要谨言慎行,多看多学,少说话,不能以朕之名,胡作非为,若是有任何不良违纪之事传入朕的耳中,就算有你姑母说情,朕也决不轻饶。”

    李勋拱手一拜,严肃的说道:“皇帝姑父的这番话,狗儿一定谨记心中,不敢有丝毫的逾越。”

    赵智点了点头,这时,一名太监小跑着进来,躬身说道:“启禀圣上,政事堂的诸位相国大人,已经到了明正殿。”

    “丫丫,朕还有事要忙,你与狗儿聊聊。”

    李怡扶着赵智起身,目送皇上离去。

    “狗儿,明日便要随军出征了,心中有何感受?”

    李怡摆了摆手,让李勋坐下说话。

    李勋找了个位子坐下,呵呵笑道:“不瞒姑母,心情着实有些紧张。”

    李怡淡淡一笑,说道:“安国大将军黄詬是一个谨慎稳重的人,你跟着他,姑母也算放心。”

    “姑母,这个监军判官,到底是个什么职位?”

    监军这个职位李勋到是知道,一般都是由宫里的高级太监,皇帝的心腹担任,至于什么监军判官,李勋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李怡解释道:“监军并没有任何官位品级,只是一种临时职务,但权力极大,有监督领军主将与记载赏罚功过之权,你这个监军判官,名义上是监军的副手,但实际上没有任何权力。”

    李怡最后叮嘱道:“你要记住,你此行的目地,就是走个过场,不需要你出什么力,只需你在军中老实呆着,等到战争结束即可。”

    李勋点了点头,心中难免有些失望,监军判官,名字听着不错,原来只是个虚头。

    “刚刚与牧公站在一起的那个太监,便是刘丛喜,此次平南大军的监军,乃是皇上的心腹,你要跟他打好关系。”

    李勋惊讶道:“皇帝姑父身边的太监我大多数都认识,这个叫刘丛喜的既然是皇帝姑父的心腹,为何我从未见过?”

    “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去,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李怡瞪了李勋一眼:“他以前一直在江南监察盐道税赋,刚刚才被调回京城。”

    李勋对这些并不关心,看了李怡一眼,笑呵呵的说道:“姑母,这马上就要随军出征了,侄儿还没有一件像样的装备,宫里好东西多的是,能不能给我发两件啊!”

    李怡笑了笑:“监军判官是文职,不需要穿盔甲,你穿个便衣,带几件换洗的衣服直接去军营报道就行了。”

    李勋苦笑道:“手中总得有个武器吧!不然双手空空的在军营里,实在是有些别扭。”

    李怡看了李勋一眼,淡笑道:“你到底想要什么,别藏着掖着了。”

    李勋搓着手,呵呵笑道:“皇帝姑父不是有一把宝剑放在姑母这里的嘛!借给侄儿用用吧!”

    赵智有一柄佩剑,名为‘定泰’就在李怡这里,外表普通,并无多大名气,本来是赏给齐王赵询的,不过赵询本人喜文厌武,便没有要,所以一直放在长乐宫里,现在既然李勋想要,李怡想了想,也就点头同意了。

    定泰宝剑到手,李勋满天欢喜,随即告辞离去。

    走在皇城里,李勋想着明天就要走了,这一走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心中想到了赵月,半个月前见了她一面,那时候的赵月气色不佳,中气不足,显然是生了病,也不知道如今好了没有。

    “小乐子,麻烦你去一趟月公主的住处,通传一声,就说我来了,问她能否相见一面。”

    赵月那些皇室女眷的住处,李勋是不能去的,他在皇宫里,只限锦墨殿与长乐宫这两个地方,可以出入自由,而且还要有太监随身相伴,其他地方,皇帝赵智的批准,随意瞎逛,那可是大不敬之罪,是非常严重的。

    李勋站在原地等待,赵月住在皇宫深处,直至半个时辰之后,小乐子才是返了回来:“月公主最近病了,我去的时候,侍候的宫女说月公主刚刚吃药睡下。”

    李勋摇了摇头,叹气一声,他忽然觉得赵月很可怜,自幼身体羸弱,因为母亲杨贵妃的缘故,不受赵智的喜爱,在宫里也没有一个朋友,孤孤单单的就这么生活着。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未亮,李勋便是早早的起了床,左手拿着定泰宝剑,右手牵着宝马,精神抖擞的朝着大门走去,临近出门的那一刻,李勋回头看去,蓦然发现,父亲李满仓正站在远处,一脸不舍的望着这边,李勋双眼微红,拱手朝着父亲深深一拜,随即牵着马,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家门。

第27章 到达襄州() 
“李勋。”

    李勋正准备上马,突然听到有人呼喊自己,抬头看去,却是见到范中允正从不远处朝着这边走来。

    “怎么,专程来给我送行的?”

    “友人远行,无人送别,岂不显得太过悲壮。”

    范中允淡笑着说道,随后把手中一个折叠好的白纸递给了李勋。

    李勋接过白纸,疑惑道:“这是什么?”

    范中允默默说道:“对于此次的战事,我有些自己的想法,都是写在了上面,闲暇的时候,你可以看一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李勋点了点头,把白纸放到怀里。

    “不要被黄詬的平庸将军称号所累,在我看来,此人乃是有勇有谋的名将,只是身边有太多负面东西束缚了手脚,无法施展其真正的才华,你身为监军判官,若能在关键时刻帮助到他,此次郢州之战,你当可全身而退。”

    这几年来,李勋无私的付出与帮助,让范中允已经把他当做了真正的朋友,得知李勋参与进了此次的郢州之战,范中允把此事便是放在了心上,刚好他有一个交情不错的朋友,就在兵部做事,于是前几天,范中允找到这人,详细询问了许多关于郢州方面的信息,经过几天的整理与分析,范中允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此次的郢州之战,绝不会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李勋看出了范中允脸上的忧虑,有太多疑惑想要询问,他知道,范中允也一定有许多话想要跟自己说,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一路保重,回来了,我请你喝酒。”

    范中允拱手说道。

    李勋深深看了范中允一眼,重重点了点头,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城外五十里,大军云集,军旗飘扬,一股萧杀气息,弥漫整个天地。

    李勋是最晚一个到来,牵着马走到最左边的文职人群当中,许多人都是不认识李勋,心中虽有疑惑,但此刻严肃场景,谁也不敢说话议论。

    前方有着一座高台,兵部右侍郎萧徵正在那里慷慨激词,历数郢州节度使郑泽的罪过,同时激励诸军将士,为国杀敌,以报君恩。

    半个时辰之后,萧徵总算是讲完,随后立即仰头高呼:“吾皇万岁。”

    “万岁!”

    “万岁!”

    所有将士都是举起了手中的兵器,大声狂吼,场面壮观,气势惊人,就连李勋也是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抬起手,连连高呼万岁。

    萧徵把一支一分为二的虎符交给了安国大将军黄詬与监军刘丛喜,一人一半。

    “出发!”

    黄詬握紧手中半个虎符,双眼扫视下方大军一眼,随即伸手一挥,大声下达了大军出征的命令。

    大军出征,队伍连成一条直线,长达数十里,极为壮观。

    刘丛喜对李勋颇为客气,让他与自己共乘一辆马车,不过李勋想着骑马行军非常洋气,跟随大部队洪流共同前行,被其气势感染,心情极为澎湃,所以就婉言拒绝了刘丛喜的邀请,骑着马,一路前行。

    但是李勋马上就后悔了。

    军队的正常行军速度,不算骑兵,步兵大约一个时辰是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