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两人上下级数年时间,私交非常不错,这么多年过去,尤明远的仕途进展缓慢,而刘知古却已经是做到了所有文人梦寐以求的相国之位。

    “随你,就怕你这身老骨头,经不起风吹。”

    刘知古哈哈大笑道:“我若是在你家中出了什么事,你这老小子,可别想逃脱责任。”

    两人说话非常随意,对于他们这样的高官老人,嬉笑怒骂露于外表,不得不说,两人的私交确实非常深厚。

    内书房外面就是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个石台与几张石椅,两人坐下,不一会儿,尤力亲自端着一壶热茶到来。

    “在外面候着吧,不要让外人打扰。”

    “是,老爷。”

    尤力应了一声,对着尤明远与刘知古各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

    “我刚出狱,你便是找上门来,你的消息很快嘛。”

    尤明远一边为刘知古倒茶,一边轻声说道。

    刘知古笑了笑,淡声道:“在怎么说,我也是当朝相国,你又是我的至交,你的事情,我自当特别留意。”

    尤明远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自己在狱中并没有吃什么亏,而且又能这么快出来,刘知古不说,尤明远也猜的到,他在其中,定是出了大力气。

    尤明远倒好茶,伸手请道:“尝尝吧,这是敏儿从武州带回的当地特产茶叶,味道一般,就当尝个新鲜吧。”

    刘知古点了点头,小口抿了一口,味道确实一般,算不上什么好茶,但也是尤敏对自己父亲的一份心意。

    “尤敏与李勋的婚事,如今进行到哪一步了?”

    “就在刚才,李勋那边已经派来媒人说亲。”

    刘知古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尤明远看了他一眼,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轻声说道:“若不是皇上说和,李勋与尤敏之间,我是绝不可能有任何的考虑。”

    刘知古淡声道:“但你最终还是同意了皇上的撮合。”

    尤明远冷冷说道:“若不是因此,我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刘知古摇了摇头,正色道:“明远,你的事情,跟李贵妃或是齐王,没有任何关系,你出事之后,他们之所以没有为你出言求情,不是不敢,而是不能,这一点,我不说,你自己应该明白。”

    尤明远心情很快也是恢复了平静,对于自己无缘无故的被牵连,丢掉官职,他心中岂能无恨?但是静下心来细想,尤明远也是想通了,皇上的主要打击目标,并不是自己,就这样风轻云淡的过去,倒也是一件好事,顶多丢掉官职,不至于有杀身之祸。

    政事堂改组之后的朝堂局势,就连身在其中的尤明远也是越来越看不清了,尤其是最近一年以来,翼王逐步得到重用,齐王与李贵妃反而是被慢慢疏远,最近皇宫的那场大火,虽然消息被死死遮住,但多少还是有些传了出来,随后,齐王的京兆尹之职被免,赵智去往李怡居住的长乐宫次数越来越少,这一切迹象,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许多大臣虽然嘴上不说,但暗地里自然是少不了议论纷纷。

    这个时候,自己深陷牢狱,李怡与齐王保持沉默,比出口说话,显然要来的更好,正是想通了这些,尤明远心中的芥蒂,也就淡了许多。

    刘知古自顾喝着茶,并没有打断尤明远的沉思,好一会儿,尤明远抬起头,看向刘知古,摇头叹声道:“我的这个吏部左侍郎,被罢免了,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如今的朝堂局势,是越来越让人难以理解了,早点跳出是非之地,也就没有那么多麻烦了。”

    刘知古放下手中的茶杯,淡声说道:“你能跳出来,这只是你个人,其整个尤氏家族,难道也能如此?”

    尤明远全身微微一震,直视刘知古,沉声道:“你说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ps:书友们,我是拐子饭,推荐一款免费app,支持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wxi7

第三百四十二章 成家(九)() 
刘知古说道:“比如这次,皇上以雷霆手段惩处临王,牵扯出刑部都官司郎中安比怀,随后牵连到工部右侍郎安简,以致最终把你也是给牵连了进去,真正意义上来说,不管是安简还是你,跟临王又有什么关系呢?”

    尤明远皱眉道:“你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刘知古摇了摇头,淡声道:“什么意思,你又不是不明白,我们两人相知几十年,那些虚的东西,就不要弄了。”

    尤明远沉默不语,刘知古刚才的那番话,他自然是听明白了。

    世家大族,相互联姻,相互扶持,关系错综复杂,这次临王案件,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列子,某一个人一旦出了事,涉及到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家族,比如安简,他是杨氏一党的骨干,楚王一系的坚定支持者,若是在政治争斗中,楚王最终失败,继位者会放过安简与其家族?答案显然是不会,安简若是出了事,与安氏一族有着亲密关系的尤氏一族,又会付出多少代价。

    大晋的法度,很多时候,讲的就是一个连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反之,一人失败,很多人都要跟着遭殃。

    尤明远久在官场,这些道理,他又如何不明白?

    刘知古看了一眼陷入沉思中的尤明远,低声说道:“明远,尤敏与李勋的婚事,你并没有反对,想来你心中已是有了决定。”

    尤明远点了点头,默默说道:“以前的我,为官中立,不偏不倚,以中庸之道处事,就是不想卷入祸端之中,但是结果呢?”

    刘知古说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你我身处大局之中,想要完全避开,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尤明远淡声道:“安简找过我很多次,希望我站在楚王一边。”

    刘知古问道:“那你的意思呢?”

    尤明远笑骂道:“老匹夫,你又何须明知故问?”

    刘知古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尤明远继任尤氏一族族长之后,开始改变家族策略,有意疏远世家安氏,转而与刘知古所在的刘家,以及王仁锆所在的王家开始大规模联姻交好,这几个以前关系非常一般的家族,最近十几年,关系越来越近,刘知古是赵智一手提拔起来的,作为赵智的心腹爱臣,刘知古与赵智的意图自然会保持一致,而赵智的意图,就是推齐王赵询上位,所以说,刘知古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他愿不愿意,他只能站在齐王一边。

    刘知古看了一眼再次陷入沉思之中的尤明远,摇了摇头,没有出声打扰他,脑海里也是有了一些思绪。

    李勋与尤敏的婚事,最先提起的,是李贵妃,随即由赵智给尤明远把事挑明,当然,两人的婚事,不管是政治婚姻还是自由恋爱,都不是一件小事,有太多东西需要去考虑清楚,所以要有个缓冲,后续事宜,赵智则是交给了刘知古,随后,刘知古几次找到尤明远,交谈此事,尤明远对这桩婚事,不赞同也不反对,态度一直很模糊。

    京城中一直盛传李勋与尤敏已经有了婚约,其实并不准确,双方有这个意向,或者说,李怡一直在极力促成此事,而尤明远则是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这也是为什么,尤明远出事之后,李怡没有出力的原因之一,双方没有联姻,就不是政治盟友,既然如此,我凭什么冒险帮你?

    尤明远从沉思中醒来,看向刘知古,沉声问道:“知古,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刘知古淡声道:“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清白是最要的,尤敏能与李勋结合,在我看来,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一个结局了,你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尤明远皱了皱眉头,有些不悦的说道:“我问的不是这些,我的女儿,轮不到别人说三道四。”

    刘知古笑了笑,说道:“齐王有着皇上的支持,文官方面,我算一个,武官方面,李忠算一个,如此大势,太子之位,齐王做得,也能坐得稳。”

    “最近一段时间,皇上明显有些疏远齐王,齐王的京兆尹也是被罢免,数月前的那场皇宫大火,有消息传出,好像跟齐王有关,而且。。。。翼王现在可是很得皇上看重与喜爱。”

    刘知古淡声:“眼睛看的到,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尤明远不解道:“什么意思?”

    刘知古冷冷笑道:“皇上对翼王看重,对齐王疏远,若只是一场试探与考验呢?”

    尤明远身躯微微一震,脸上有了震惊之色,失声道:“试探?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做?”

    “有些事情,你知道了也好。”

    刘知古看了尤明远一眼,沉默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如今的太子之争,只有齐王、楚王、翼王有这个资格,杨氏一族已经权倾朝野,若是楚王登基,皇权必定旁落,皇上绝不愿看到这种情况出现,所以说,楚王看似年纪最长,地位最高,实力最大,却也是三人之中,最被皇上排斥之人,翼王,虽有才干,可惜出身卑微,其母只是一介宫女,与皇上虽为父子,却无多少父子之情,皇上也不会太在意他,最后则是齐王,皇上专宠李贵妃近三十年,爱屋及乌,诸多皇子之中,齐王最得皇上宠爱,父子之情深厚,齐王本人也是乐善好学,才华斐然,许多大臣对此,多有赞誉,皇上心目中的继任者,除了齐王,没有第二个人。”

    说到这里,刘知古看了看四周,然后凑近尤明远,低声说道:“皇上其实已经做好打算,让翼王就藩于外,掌握军权,藩屏中央,推齐王进位太子,调李勋回京任职禁军中军主将,掌握禁军大权,一内一外,齐王的太子之位,也就稳固了,到了那个时候,杨氏一族,也是不足为虑。”

    尤明远惊愕道:“皇上做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试探?”

    刘知古点了点头:“人心难测,时局已经到了最后关头,若是所托非人,皇上如何对得起祖宗社稷?”

    尤明远沉默不语,良久之后,这才叹声道:“皇上有大智慧呀。”

    wxi7

第三百四十三章 成家(十)() 
承平八年,十一月初三。

    李勋到了皇城门口,一名只有十四五岁的小太监,已经等候多时了。

    “来人可是李勋李将军?”

    李勋从马上下来,小太监立即跑了过来,满脸堆笑的问道。

    李勋看向他,此人很陌生,自己并不认识,但还是点头笑道:“在下正是李勋,公公有何贵干?”

    “小人何风,奉李贵妃之命,在此等候李将军。”

    李勋拱手客气的说道:“原来是何公公,李勋这里有礼了。”

    “不敢,李将军叫我小风子即可。”

    两人说了几句话,随后进了皇宫。

    何风对李勋非常热情,一路上话语不停。

    “干爹让我给李将军问个好,说是李将军若有时间,可去找他喝酒。”

    “你干爹是谁?”

    “于乐公公。”

    听到这个名字,李勋先是愣了愣,随即才反应过来,于乐正是小乐子的名字,以前一直叫他小乐子,叫习惯了,其真名倒是有些忘记了。

    李勋点了点头,笑道:“小乐子如今也算是一个人物了。”

    王岸茂被调离禁军之后,他的禁军中军监军之职,由小乐子接任,手握监察大权,在宦官系统之中,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何风献媚道:“经常听干爹提起李将军,说李将军怎么怎么有本事,今日一见,果然是英武非凡。”

    李勋笑了笑,没有说话,于乐比自己小三岁,如今也就刚刚二十来岁,这个何风比于乐小不了几岁,竟也是拜他为干爹,说出来也是有些滑稽搞笑,不过这种情况在宫内也属正常,宦官们的排资论辈,看的并不是年纪大小,而是地位的高低,这是他们身体上残缺带来的扭曲心理,也是人格上的一种缺失。

    李勋接触过的宦官也不算少了,绝大多数都是趋炎附势,溜须拍马之辈,心性比较阴暗,心理健康的只能算是少数,像牧公那等严明刚直,精通文墨的宦官,更是少之又少。

    宦官这类人,在历朝历代,其角色份量一直都很重,在某些特殊时候,可谓是一种不可或缺与替代的产物,先前的平宗,以及当今天子赵智,在其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宦官都是发挥了极其巨大的作用,只不过相比较平宗皇帝的盲目恩宠信任,导致宦官集团权利过度膨胀,最后听信谗言,亲征河北,四十万精锐禁军全军覆灭,以至险些亡国,赵智则是要理智的多,他选择性的重用、信任某几个宦官,而且有度有量,比如赵智对武将猜忌甚重,缺乏信任,所以让宦官出任监军,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