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望。”

    李勋抬起头,心中长叹一声,赵智的话非常坚硬,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自己在说,恐怕连河东都是去不了了。

    李勋躬身道:“皇上所愿,臣不敢违抗。”

    李勋语气态度恭敬了许多,但两人之间的距离,却是更加遥远了。

    赵智默默盯着李勋看了一会儿,从他的脸上看出了些许掩饰不住的苦涩,赵智微微摇了摇头,淡声道:“狗儿,朕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现在想不通,不要紧,以后你会明白的。”

    李勋点了点头,无语。

    两人都是一阵无声的沉默。

    这种气氛,李勋非常难受,想走,又有些不甘心,一时间,精神竟是有些恍惚。

    “成妃娘娘有喜,陛下曾说过要去看望一二的。”

    站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岸茂,此刻轻声说道。

    赵智点了点头,对着李勋说道:“退下吧,去看看你姑母,她最近心情不佳,你去了,或许能让其开心一些。”

    “狗儿告退。”

    李勋躬身一拜,最后看了赵智一眼,随即转身离去。

    李勋一走,王岸茂立即在旁,轻声对着赵智说道:“陛下,李勋极力不愿离开武州,为此不惜顶撞陛下,其中恐有不知意图。”

    赵智站起身来,看了一眼李勋远去的背影,没有说话,迈步离开。

    wxi7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不愿意(三)() 
李怡正在宫中修剪花草,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这个时候,没什么事,可不会有人前来打扰,所以李怡不由回头看了一眼,却是见到李勋来了。

    &nb;&nb;&nb;&nb;“姑母。”

    &nb;&nb;&nb;&nb;李勋拱手行了一礼。

    &nb;&nb;&nb;&nb;李怡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回头继续自己花草的修剪。

    &nb;&nb;&nb;&nb;晚娘走到李勋近前,手中端着一杯茶水,指了指一旁的石台。

    &nb;&nb;&nb;&nb;李勋见姑母李怡现在没有心思与自己说话,于是拿着茶水,走到石台处坐下,也不说话,一边喝着茶,一边思考着事情,刚刚与赵智的那番谈话,赵智的态度非常强硬,显然心中已是有了决定,自己说再多,也是无法改变任何结果。

    &nb;&nb;&nb;&nb;李勋眉头紧皱,难道就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离开陇右?自己辛苦近两年时间,带着一群人出神入死,好不容易开创的局面,就要这么拱手让人?李勋的心中,着实不甘心啊。

    &nb;&nb;&nb;&nb;李勋在那里喝着茶,沉默,沉思,李怡在那边修剪花草,同样沉默,沉思,一静,一动。

    &nb;&nb;&nb;&nb;李怡手中剪刀夹动,却是弄错了地方,把不该剪的地方给剪了。

    &nb;&nb;&nb;&nb;李怡叹气一声,放下手中的剪刀,一旁的晚娘连忙端着水盆过来,待李怡洗好手,晚娘知道她们姑侄两人有话要说,对四周使了使眼色,随后领着几名宫女太监离开。

    &nb;&nb;&nb;&nb;“见过皇上了?”

    &nb;&nb;&nb;&nb;李怡来到石台坐下,淡声问道。

    &nb;&nb;&nb;&nb;李勋默默说道:“刚从皇帝姑父那里过来,我们谈到了陇右”

    &nb;&nb;&nb;&nb;李勋把与赵智的谈话,说了一遍。

    &nb;&nb;&nb;&nb;李怡听后沉默不语,片刻后,才是默默说道:“他是天子,天下之主,如今皇权之盛,远超僖宗、懿宗、平宗三朝,仅次于武宗,现在的天下,莫有人敢逆,他说什么,你顺从就是了,说多了,只会适得其反,反而害了自己。”

    &nb;&nb;&nb;&nb;说完这番话,李怡叹气一声:“皇上越来越固执了。”

    &nb;&nb;&nb;&nb;李勋抿了抿嘴唇,声音干涩的说道:“姑母,武州的基业乃是我一手辛苦创立,我不想拱手让人。”

    &nb;&nb;&nb;&nb;李怡看了李勋一眼,淡声道:“你舍不得武州,恐怕不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吧?”

    &nb;&nb;&nb;&nb;对于李怡的反问,李勋沉默不语。

    &nb;&nb;&nb;&nb;离开武州,对李勋来说,是有损失,但也不是损失到万劫不复的地步,但李勋绝不能仅仅只是考虑到自己,李勋现在代表的,已经不仅仅他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虽然这个群体还很脆弱,凝聚力并不强,但李勋在武州近两年的所作所为,确实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基业,以及一个小型的势力群体,一旦李勋离开,单仇、赵卫等许多部下,他们怎么办?

    &nb;&nb;&nb;&nb;翼王一旦取代了李勋,掌握了陇右西道的军政大权,第一件事一定是清洗,排除异己,把李勋提拔起来,与李勋走的近的所有人给打压下去,这种打压也一定会非常残酷,单仇等人不远千里跟着李勋去武州,出生入死,鞍前马后,李勋对他们有知遇之恩,而他们也用自己的行动报答了李勋,李勋一旦离开,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李勋岂是那种自私自利的无情之人?

    &nb;&nb;&nb;&nb;心中无仁无义,自私自利之人,谁会真心跟随,何以成大事?

    &nb;&nb;&nb;&nb;这个道理,无需别人说,李勋岂会不知道?

    &nb;&nb;&nb;&nb;所以李勋在坚持,不到万不得已,他绝不会轻易放弃武州。

    &nb;&nb;&nb;&nb;沉默良久,李勋苦笑道:“姑母,我走了,很多人会遭难,我若只顾自己,名声也就坏了,以后还有谁肯真心待我?”

    &nb;&nb;&nb;&nb;李怡淡声道:“你带去武州的那些人,可以再带到河东去嘛,皇上先前就同意过一次,这次或许也不会反对。”

    &nb;&nb;&nb;&nb;李勋摇了摇头:“本来就有人三番五次的在皇上面前进谗言,说我在武州极力培植私人势力,拉帮结伙,我要是再跟皇上求情,把单仇他们给要着一起去河东,别人的诬告也就坐实了,只会引起皇上更大的猜忌。”

    &nb;&nb;&nb;&nb;李怡脸上有了一丝笑意,点了点头:“看来有些问题,你自己也是明白。”

    &nb;&nb;&nb;&nb;李怡刚才那番话,其实只是试探李勋,说的是反话,她就是怕李勋真这么做了,引起赵智更大的猜忌,若再有不轨之人在旁挑拨,到时候说什么都没用了。

    &nb;&nb;&nb;&nb;李勋苦笑道:“姑母,我在蠢,也蠢不到那种地步,只是就这么离开,我心中着实不甘心。”

    &nb;&nb;&nb;&nb;“急什么。”

    &nb;&nb;&nb;&nb;李怡端起茶杯喝了口水,看向李勋,淡声道:“你与翼王的任职调动,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定下来的,更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决定的,皇上也不行,你与翼王的调动,肯定要通过朝会与政事堂,若是这两个地方通不过,皇上在有心,也是无力,你懂了?”

    &nb;&nb;&nb;&nb;听罢李怡的这番话,李勋全身一震,双眼顿时亮了,对啊,赵智如今虽然皇权很重,但事关重大人事调动安排,必然要经过朝会与政事堂,若是大多数朝臣表示反对,赵智的任何决定,依旧很难通过,这就是相权与皇权的冲突,杨道嗣现在依然是右相,他只要在朝一天,赵智就绝不敢毫无顾忌的,绕过政事堂做任何决定。

    &nb;&nb;&nb;&nb;李勋说道:“刘知古与柳仲元皆为相国,他们两人的进言,应该有用。”

    &nb;&nb;&nb;&nb;“还不够。”

    &nb;&nb;&nb;&nb;李怡摇了摇头:“若杨道嗣肯站出来说话,皇上或许会妥协。”

    &nb;&nb;&nb;&nb;李勋愣了愣,随即有些迟疑的说道:“楚王与表哥是那种关系,他会帮我?”

    &nb;&nb;&nb;&nb;李怡淡淡一笑,看着李勋,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楚王继位了,杨氏是天下第一家,询儿继位了,杨氏依旧还是天下第一家,也或是别人继位了,杨氏的地位,都不会有任何改变。”

    &nb;&nb;&nb;&nb;李勋看了一眼李怡,陷入到沉思之中。

    &nb;&nb;&nb;&nb;这时,晚娘慢步走到李怡近前,在其耳边低声细语了几句。

    &nb;&nb;&nb;&nb;李怡点了点头,站了起来,显然是有事,不能与李勋再多说。

    &nb;&nb;&nb;&nb;“狗儿,去找你表哥,让询儿去找杨道嗣谈,或许能够谈出一个结果来。”

    &nb;&nb;&nb;&nb;李怡说完这番话,随即转身离开。

    &nb;&nb;&nb;&nb;成妃也是老资格的妃子了,平日里非常低调,对谁都是和睦,几个月前,赵智临幸,却是有喜,不过胎象不稳,最近很少外出,始终在平禹殿修养调理身子,今日赵智前去看望,或许是年纪稍大,成妃突然有了流产的迹象,宫里的太医已经急速赶往,作为宫中仅有的两位贵妃,掌管宫里各项事物,实际上也就是副后,如今成妃有难,皇子有难,李怡肯定要过去看望关心。

    wxi7

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婚(一)() 


    很多事情,李勋已经没有精力去管了,因为与尤敏的婚事,越是到最后,越是繁忙起来。

    观察了一段时间,尤明远对李勋的表现与作为,显然是颇为满意的,开始主动去认同这个女婿,刚好,尤家的老太爷,尤明远的二叔尤元峰,赵智继位初年的政事堂相国,要过八十大寿,从老家赶来丰京。

    大家族的重要人物过寿,一般都会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会搞的非常隆重,更不用说尤元峰曾经贵为政事堂相国,且是尤家的上一任族长,不论是资历还是声名,都是极深,就连杨道嗣见了他,都得客气的叫一声元峰兄。

    尤元峰的八十大寿,对于尤家来说,算得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提前几个月便是在做准备,与尤家交好或是有关联的各大家族,到时都会有重要人物前来参加,宾客数以百计,所以需要一个主持人,迎来送往,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年轻一辈来担当。

    尤元峰八十大寿的主持人,尤明远给了李勋来做,李勋自是欣然接受,这是一个接触各大豪门贵族的好机会。

    所以这段时间,李勋非常的忙碌。

    至于赵询与杨道嗣谈了一些什么,有何结果,李勋就无从得知了,或者说没有刻意去打听,但是从最近的两次朝会来看,赵询显然是说服了杨道嗣。

    自承平八年十一月十五之后,十一月二十五以及十二月初五的两次朝会,赵智就李勋调任河东道节度副使,晋阳都督,翼王赵赫调任陇右西道节度使,这两件事情,拟写诏书,拿到朝堂上与众大臣讨论。

    事情的经过也果然如李怡所猜测的那般,赵智虽然已经写好了任命诏书,但必须要走朝堂这个程序,若是得不到大多数朝臣的同意,以及政事堂相国的签字盖章,这个诏书,也就是空文一张,起不到任何作用。

    李勋与翼王赵赫两人的调动任命,连着两个朝会,以相国萧徵,参知政事詹台易桓为首的大臣,全力支持翼王就任陇右西道节度使,另外一边,则是以相国刘知古与柳仲元等大臣,坚决反对,两边相持不下。

    但是有着赵智的偏向性支持,翼王赵赫这边,慢慢占据了上风,其调任陇右西道节度使的任命,几乎成为了定局。

    承平八年,十二月十五,第三次朝会。

    翼王赵赫与李勋两人的调动,已经拖了太长时间,赵智明显不想在纠缠下去,朝会刚一开始,便是定决此议,刘知古与柳仲元两人出面进言,则是被赵智喝斥挥退。

    事情仿佛已经成为了定局,就在萧徵、詹台易桓等人窃喜之际,右相一党的人,终于是站了出来。

    前几次朝会一直托病缺席的杨道嗣,此次却是突临朝会,不过他并没有出面说话,反而是杨吕望站了出来,主导右相一党的大臣,反对翼王的任命。

    赵智一脸平静的听着一个个大臣的进言,但从他微皱的眉头,可以猜的出来,此刻,赵智的心情,显然不是很好,右相一党的突然杀出,很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冷眼看着下方右相一党的大臣,在那里喋喋咻咻个不停,反复进言,说那么多,其实就一个意思,对于翼王赵赫调任陇右西道节度使,他们不同意。

    赵智心中虽然不耐,但也没有表现出来,更没有出言打断他们,他是一国之主,大晋的天子,要有君主帝王的风度,而且赵智继位的第一天,便是有言在先,不阻言道,不以言问罪,这么多年,赵智做到了,至少到目前,一直没有违反过。

    说来也有意思,事关其中的主要几个人,李勋、赵赫、赵询都没有到场,倒是引得其他许多人为其争论个不停,不过今天只是小朝,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参加,政事堂的九位相国,也只是来了四人。

    过去了半个时辰,下面终于是恢复了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