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一件件证据被拿出,赵智当场勃然大怒,下令罢免涉案官员,一切职务,押解回京,交由有司审讯。

    这些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翼王主政河东之后,一手提拔起来的,他们出了事,翼王自然难逃干系,翼王脸色苍白中,跪地请罪。

    赵智注视他良久,最终还是给了他一条活路,只是免除一切职位,禁足翼王府。

    接下来,则是李勋被刺之事。

    葛青峰暗中买凶行刺朝廷大员,证据确凿,赵智当即下诏,命当地监管刺史府,将葛青峰就地斩立决,其父,岭南观察使葛鸿,则是被革职,押解回京,交由刑部与大理寺审讯。

    而葛涛本人,知情不报,刻意隐瞒包庇,被罢免一切职位。

    牵连其中的还有参知政事姚固,刑部左侍郎秋言,兵部左侍郎解函等十余名大臣。

    这场朝会,整整持续了三个时辰,散会之后,许多人都是脸带凝重之情。

    他们知道,赵智发起的这场政治风暴,因为漠蒙与吐蕃的变局,时间或许不会太久,但其猛烈程度,将绝对史无前例。

    政事堂的九位相国,除了秦安明出使漠蒙,不在之外,剩余的八位相国,脸色都是非常沉重,绝大多数,都是在散朝之后,疾步离开,他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去思考,去思考如何应对接下来,更加猛烈的风暴。

    户部尚书贺中楷,吏部右侍郎郑仁杰这两位相国,在出了皇城之后,则是走到了一起。

    “中楷兄,去我府上喝喝茶吧。”

    贺中楷沉默中,最终摇了摇头,什么话都没有说,转身进了马车,离开。

    吴凡白亏空挪用数百万钱粮,数字如此巨大,他身为户部尚书,难道就没有一点察觉?说出来,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信,贺中楷现在很后悔,自己始终保持的中立姿态,到了如今,终于是遭到了赵智的猜忌与不满。

    也就在这次朝会结束的五天之后。

    承平九年,七月初十。

    吐蕃那边终于传来了最新消息。

    吐蕃国内,三大家族,联合各方势力,意图政变,废黜吐蕃赞普尼松玛衮,但消息走漏,尼松玛衮决定先行下手,命近卫军大将葛瓦悳惪领兵剿灭反叛势力。

    葛瓦悳惪集结军队之后,随即。。。。倒戈。

    以清君侧为名,领军冲进王宫,大晋公主连同她那不满周岁的儿子,被杀,吐蕃赞普尼松玛衮,死于乱军之中。

    随后,葛瓦悳惪与另外一派军方强大势力,勃沙里喀家族,争权,勃沙里喀失败,被满门抄斩,葛瓦悳惪立尼松玛衮的弟弟,前代吐蕃赞普最小的儿子,年仅十三岁的尼松浑石为赞普,以此立威,葛瓦悳惪随即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军政大权。

    葛瓦悳惪掌权之后,开始大肆排除异己,首当其中的,便是汉人,许多人被无故残杀,仅仅三天的时间,从上到下,便有近万汉人被杀,汉人在吐蕃的官僚体系,刚刚有了一点地位,自此被彻底瓦解。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混在帝国当王爷》,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四百二十六章 归途(十八)() 


    承平九年,七月十五。

    就在七月的第二次朝会,赵智再次出手,朝堂的政局被推向了**,户部郎中元凯,拒不接受贪腐罪名,自缢而亡,死前留下遗书,其内容,直指原户部右侍郎,现兵部右侍郎詹台易桓,以及原代州刺史,现户部左侍郎周元辉两人,私相调度,伪造文书,篡改记录文案,少进多出,五年的时间,往河东调度粮草七十万旦,白银两百八十万,武器战马上万,加上吴凡白涉案的三百五十万两,仅白银就是超过六百万两。

    元凯的开口,四方震动。

    户部左侍郎周元辉得知此消息,知道事亦不可挽回,自己定难幸免,如此大案,不光自己要死,整个家族都会遭受大难,为了保住家族,周元辉选择了自杀,死前,同样留下了一封遗书。

    王岸茂偷偷看了上方一眼,赵智正坐在那里,静静看着手中的奏折,牧公则是静静的站在一旁,这份奏折,王岸茂递上之前,曾经偷偷看过,里面的内容,让其目瞪口呆,更是心惊胆寒。

    但。。。。奇怪的是,赵智看着奏折,竟是出乎意料的平静,并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

    赵智合上奏折,慢慢放下,脸上有了痛苦之色,他的头疾又开始发作了。

    闭上眼,赵智瘫软的靠在椅背上,轻声说道:“王世安、伍文奎竟敢对赵赫敬呼万岁,可笑啊,这世上,又有谁真能活到万岁?”

    “万岁之名,岂有陛下之外能呼之?”

    说着话,牧公对着不远处的王岸茂使去一个眼色,后者也是看到赵智的神色,连忙点了点头,小跑了出去,传唤御医前来。

    “朕今年才刚满六十。”

    “陛下若能遵从御医之意,或能寿过安宗。”

    安宗是大晋第七代皇帝,也是目前寿命最长的一个皇帝,三十七岁继承帝位,在位整整五十年。

    赵智睁开眼,坐直了身子,但双拳却是紧紧握着,脸上有着狰狞之色,脑部的剧痛,让他已然忍受到了极点。

    “这么活着,太累了,朕很多时候都在想,算了吧,就这么闭上眼,永远的闭上眼,对于朕来说,或许反而是一种解脱。”

    牧公眼中有了泪水,跪倒在地,哭泣道:“陛下万万不可轻出此言,陛下身系天下,若是有个什么好歹,我大晋又该怎么办?”

    赵智脸上的狰狞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片痴呆,双眼无神的看着远方,但他的嘴中,却是喃喃自语,不停的说着话。

    “朕出身高贵,却因故,自幼流落民间,受尽苦难。。。。”

    “白岩村的人。。。都很好,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淳朴,善良,就是太穷了,朕一直到六岁,才是第一次穿上一身完整的衣服,还是别人穿剩下的,缝缝补补,每年到了快要过新年的时候,村民都会集体外出乞讨,记得有一次,王大爷讨来一团肉丸,有小孩拳头那么大,我们几个年纪小的孩子,馋得不行,王大爷人好,让我们一人咬了一口,天气冷,肉又冷又硬,但朕。。。却是含在嘴里,久久不愿咽下去,那味道,让人陶醉。”

    赵智整个人瘫斜在龙椅上,牧公连忙上前扶住,轻声呼唤陛下,但赵智没有任何反应,嘴中依旧喃喃个不停,但是很模糊,有些听不清楚了,突然,赵智的声音大了起来:“朕不该杀他们。。。。。”

    啊!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惊呼,牧公猛的扭头看去,一名年轻的太监,不知何时,正站在那里。

    牧公的双眼,露出冰冷,太监脸上有了惊慌之色,连忙低下头,弱弱道:“牧公,御医到了。”

    牧公冰冷的说道:“滚下去。”

    大殿外隔间,王岸茂与御医两人静静站在那里,等候里面的传唤。

    御医是名中年,偷偷看了王岸茂一眼,心中有些奇怪,王岸茂是皇上的近臣,直接进去就是,何须让别人代为通报?

    王岸茂微微低着头,一动不动,只是静静站在那里,自从牧公回来之后,王岸茂又是恢复到了从前,不乱看,不乱说,不乱想,谨小慎微。

    皇宫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天子,所有人的生死大权,都是在天子手中,以前,赵智把这个权利给了牧公。。。。

    所以,牧公能有这么高的威望,不仅仅是几十年的沉淀,资历够深这么简单,王岸茂深知,就算自己有朝一日取代了牧公的权利与地位,也很难达到他这种高度,这种高度,代表的,不仅仅只是地位与权利,而是一种名与望,曾经的杨道嗣,见到牧公,也会客气的拱个手,道一声牧公,而王岸茂呢?杨道嗣见了,岂会多看他一眼?

    所以,牧公回来之后,赵智虽然没有恢复他曾经的权利,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职在身的太监,但是整个皇宫,包括王岸茂在内的所有人,对于牧公的话与命,又岂敢有丝毫的违背?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时候,牧公的话,便是代表了赵智。

    正在瞎想之际,进去通报的那名太监一脸惊慌的小跑了出来,结结巴巴的说道:“王。。。王总管,牧公让你们进去。”

    王岸茂点了点头,没有多问什么,领着御医朝里面走去。

    走了几步,两名精壮的侍卫大步走出。。。

    “你。。。。你们干什么?”

    一声惊呼传来,是刚刚那名进去通报太监的声音,声音充满了惊恐。

    “放开。。。。”

    随着一道啊的声音响起,所有的一切都是恢复了平静。

    御医停步扭头看去,王岸茂则是紧绷着一张脸,抿着嘴唇,头也不回,只是对着御医沉声说道:“还不快进去。”

    御医明白了一些什么,脸上顿时有了紧张之色,听到王岸茂的催促,连忙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内殿。

    此时的赵智,已经彻底昏迷过去,全身大汗淋漓。

    牧公一脸着急,见到御医进来,急声大吼道:“混蛋,还不快过来。”

    御医拧着药箱,小跑着走上了御台。

    御医拿出一颗丹药,给赵智服下,然后让人把赵智抬去后面的卧室,脱掉全身衣服,开始紧急救治。

    半个时辰后,赵智通红的全身,总算是慢慢散去,整个人的气息,也是恢复了平稳。

    wxi7

第四百二十七章 归途(十九)() 


    “皇上还有多久?”

    御医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躬身道:“皇上的经脉已经疏通,不会有事,这几日好生修养,喝些清神温补之物,很快就能恢复。 ”

    “我问的是。。。皇上还有多久。”

    御医微微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牧公话中的意思。

    但是有些话,他岂敢乱说?

    “皇上洪福无量,寿可比天。。。。。”

    御医躬身低着头,言左右而顾其他。

    等了半天,也不见牧公有任何声响,御医不由抬头看去,只见牧公正双眼冰冷的看着自己,心中顿时就是一个颤抖。

    “皇上还有多久。”

    这是牧公第三次发问,一样的语气,一样的话。

    御医抿了抿嘴唇,看了一眼四周,见没有别人在场,最终低声说道:“皇上原本女色不繁,生活正常,身体非常康健,活到七十岁,问题不大,但是近两年。。。。服食金丹,五脏六腑损伤极大,下官只能尽最大能力调治,能保多久是多久。”

    “五年可否?”

    御医摇了摇头:“以下官最大之力,最多能保。。。。不过三年。”

    活不过三年?

    牧公沉默不语,这个答案,其实是在他的意料之内,自从皇上服食金丹之后,这一年多的时间,确实是太过疯狂了,这种疯狂,却是以透支生命为代价换来的。

    如今外部风云再起,漠蒙重归一统,呼和巴日立国称帝,平衡已经被打破,这种打破,不仅仅是指漠蒙,而是相对整个天下的局势,西域此时打的不可开交,会不会影响到陇右的安全,谁都不知道,而吐蕃也是发生巨变,葛瓦,这个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害死自己叔父,导致陇右战局,吐蕃惨败的小人,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因为尼松玛衮的政治需要,得到重用与提拔,一步步掌握了精锐的近卫军大权,更是趁着吐蕃政局动荡之际,反戈一击,把尼松玛衮这个对他有知遇之恩,给拉下了马,随即重立赞普,彻底掌握了整个吐蕃的军政大权。

    葛瓦对汉人极为憎恨,从他掌握大权之后,立即把所有的汉人官僚,全部赶出权利体系之外,可以看出,吐蕃在葛瓦的手中,对于大晋来说,将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因素。

    御医轻声问道:“牧公,下官这就去为皇上熬制汤药?”

    牧公从沉思中醒来,点了点头,淡声道:“你去吧,方才的话,无入第三人之耳。”

    “下官告退。”

    御医点了点头,躬身一拜,转身离开,他在宫中也是任职多年,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岂能不知,方才的话若是传了出去,牧公第一个就会收拾自己。

    牧公走到床前,默默看着昏迷中的赵智,注视良久,摇了摇头,无声叹息。

    赵智的头疾,已经完全失控,金丹的作用越来越小,有些时候,头疾的发作,痛到极点,赵智会呈现出一种近乎痴呆的状态,牧公现在很担心,赵智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赵智对于朝堂的布局,原本进展的很顺利,但是随着杨道嗣突然身故,所有的计划,被彻底打乱,而杨家新的掌权者杨炳林,与其父杨道嗣的做事手段,可谓完全不同,赵智设计好的政治安排,还能如愿进行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