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黑夜,杨府。

    书房内,杨道嗣正在注目手中的一张白纸,杨润低垂着脑袋,站在一旁。

    这份供词,杨道嗣看了整整三遍,这才收起来,眯着眼沉吟良久,这才低声说道:“至北,那名内宦还说了什么?”

    杨润躬了躬身子,轻声说道:“那名内宦只是说了三个字,三个和尚。”

    三个和尚?

    杨道嗣身子微微一震,点了点头,身子靠到椅背上,轻笑自语道:“好你个李怡,从前倒是小看你了,没想到竟是有着这般见识与决断。”

    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李怡此刻不就是把翼王、齐王与楚王比作这三个和尚?

    杨润看了杨道嗣一眼,忍不住低声询问道:“大伯,你准备作何打算?”

    杨道嗣摇了摇头,默默说道:“我没有什么打算,我只想过一个平静的新年。”

    wxi7

第一百五十五章 惊涛骇浪(十三)() 
十二月二十的这天朝会,赵智不经朝臣商议,直接下诏,把黄詬的那份供词,所牵连的七十余名官员,全部罢官逮捕,交刑部、御史台审讯议罪。

    赵智这种乾坤独断的举动,顿时引起满朝震惊,刘桀一党,全力劝谏阻拦,而杨道嗣一党的众多官员,则是大肆其道,历数黄詬诸多罪状,力劝赵智决不可有任何姑息,一定要一查到底,一个要阻拦事情的扩大,另外一个则是推波助澜,意图趁机打压敌对政治势力。

    吏部右侍郎郑仁杰与王仁锆两名政事堂相国,出来进言劝谏,却被赵智顶了回去,随即宣布散朝,整个朝会,出其快的结束,但随着以参知政事萧徵与礼部左侍郎杨御等好几名高官大臣被罢官逮捕,事情并没有因为朝会的结束而结束,反而变得更加激烈,许多大臣,趁此机会,浑水摸鱼,出于各种目地,纷纷上书赵智,弹劾各自的政敌。

    李勋在家里待了几天,既期待,又着急。

    范中允的伯父去世,已于前几天带着妻子返回老家,而朝廷上的争斗越发激烈,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连自己都是被扯入其中,虽然问题并不严重,但明显被别人给盯上了,这一次躲的过,下一次就说不定了,就目前而言,李勋只知道针对自己的幕后黑手,除了翼王赵贺之外到底还有没有别人。

    范中允走了,没了人可以商议对策,李勋急的不行,不过还好,范中允临走之前,曾经跟李勋说过,若是局势越发不利,可以把手中的供词交出去,但一定不要亲自出手,刘桀、李怡、杨道嗣,这三个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只有这几个人,有着足够撼动翼王赵贺的能力。

    李勋思量再三,最终决定把手中的这份供词交给姑母李怡,毕竟她是自己的亲姑母,肯定不会存着害自己之心,李怡拿了供词,详细询问了前因后果之后,呵斥教训了李勋一番,随即让李勋回家老实呆着,哪里都不许去,至于剩下的事情,李怡自会采取措施。

    “李勋,我毛安福来了,快出来见我。”

    一道大嗓门,打断了沉思中的李勋,李勋连忙走出书房,朝着外面走去,来到院落,毛安福与单仇两人却是到了。

    “两位哥哥,好久不见。”

    李勋笑着迎了上去,这几天,在家中呆着,被李满仓严加看管,不许外出,着实无聊的要死,不过虽然不能外出,但是可以找人到家里来喝喝酒,这不,今天上午,李勋便是遣人去找毛安福,让他到家里来吃午饭。

    单仇故作生气道:“李勋,为何只请毛安福,却不请我,难道看不起我单仇?”

    单仇今日去找毛安福喝酒,却是等到李勋派人过来请毛安福去家中吃饭喝酒,大家都是熟人,单仇也没什么好忸怩的,跟着毛安福一起到了李勋这里。

    李勋上前拥抱了一下单仇,呵呵笑道:“单大哥是何等人物,我李勋岂敢有丝毫的轻视?只是怕你腿伤还未痊愈,不敢劳你四处跑动。”

    “一些皮外伤,已无大碍。”

    单仇摆了摆手,笑道:“好几天没喝酒,馋的我不行,今天定要好好喝上一喝,李勋,你家中的酒可够?”

    李勋哈哈笑道:“单大哥只管敞开了喝,管够。”

    毛安福笑眯眯的看着两人在那里说笑,心中也是很高兴,单仇这个人,性子太稳,沉默寡言,轻易不交朋友,但只要得到他的友谊,便可以生死相交,以前李勋与单仇虽然交好,但只能算是普通朋友,经过此次的黄詬之事,李勋鼎力相助,最后被禁足在家,患难见真情,毛安福与单仇两人,都是开始认真看待李勋这个人,把他当作了真心好友。

    几个人正喝着酒,李骁也是闻讯而来,一问这才得知,李骁去找毛安福喝酒,听下人们说,去了李勋这里,于是便不请自来,李勋并不讨厌他,于是邀请李骁加入进来,四个年轻人,喝酒聊天,气氛倒也非常融洽热闹。

    。。。。。。。。。。。。。。

    “父亲,您真的准备把这份供词交给皇上?”

    翼王赵贺的那份供词已经到了杨道嗣的手中,这个事情,杨道嗣的几个儿子都是知道了,并且了解到父亲准备把这份供词上交给赵智,他们再也坐不住,找到杨道嗣,进行劝说阻拦。

    杨道嗣看了他们一眼,摇了摇头,心中有了很重的失望情绪。

    杨道嗣这一代兄弟九人,活着的亲兄弟,还有三人,老大杨道嗣,文官第一人,当朝右相,老五杨道安,蜀州节度使,手握五万精锐大军,老六杨道临,承平元年,以禁军左军大将军之职,调任河南道节度副使,郑、雍、漳三州节度使,同样手握数万大军,除去他们三人,其余的六个亲兄弟,则是已经先后逝去,可以说,杨道嗣这一代,可谓是人才济济,兄弟几个个个都是能文能武,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把杨氏一族推上了顶峰,成为天下第一门阀世家。

    但是到了下一代,却是人才凋落,绝大多数都是平庸之辈,杨道安三子五女,除了长子有些军事才干之外,其余的两个儿子,则是文物皆不能,庸才之辈,得其父门荫才是步入仕途,这么多年下来,却也只是在地方上厮混,上不了台面,杨道临则是有女八人,却没有儿子,还是杨道嗣把其幼子过继给他,继承香火。

    杨道嗣儿子倒是不少,有七个儿子,长子与次子已经先后逝去,老三杨或己,老实笨呐,身有残疾,在河东老家管理家务,四子杨诚久是杨道嗣众多儿子之中比较出众的一个,却也只是在四十三岁之龄,做到了肖州刺史之职,五子杨幼安,权欲太重,为人桀骜不驯,当过一段时间的官,与同僚之间的关系闹的很差,前些年,杨道嗣借故把他的官职给罢了,留在身边,帮忙打理家务,六子杨炳林,如今是吏部郎中,正五品的官职,不高也不低,但权力很大,还不到四十岁,家族中很多人支持他,继任下一代杨氏一族族长,最近他在朝中非常活跃,许多想法与做法,跟杨道嗣大相径庭,因为家族中很多人支持他,就连杨道嗣,现在都是已经有些管不住这个儿子了,幼子杨吕望则是过继给了兄弟杨道临为嗣。

    wxi7

第一百五十六章 惊涛骇浪(十四)() 
“父亲,这份供词何必要给皇上,让他们自相残杀,我等坐收渔翁之利,岂不是最好的抉择。”

    如今的朝局,就像是一个火药桶,引线已经被点着,齐王与左相一党站在最近处,随时都是有着粉身碎骨的可怕下场,而右相一党,则是远远的观望,即安全,又有热闹可看,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场风暴的幕后推手,肯定有着极大的图谋,显然不会只有这么一点手段,或许现在只是一个前奏,雷霆万钧一般的毁灭打击,恐怕马上就会到来,在这个关键时刻,杨道嗣掌握了一个关键,却不思从背后补上一刀,彻底打垮政敌,反而想要掐断引线,主动结束这一切。

    对此,杨炳林不理解,也不明白,所以拉着五个杨幼安与族弟杨润,连忙赶来阻拦劝说。

    “是啊,六弟的说很对,借此机会除掉齐王赵询,楚王将会成为太子的不二人选,一旦楚王日后登基,天下之大,还有谁敢招惹我杨氏一族?父亲大人,还请你三思而行。”

    杨幼安也是站了出来,急声劝说道。

    楚王?

    提起楚王,杨道嗣的眼中闪过一丝冷色,扫了一眼两个儿子,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把目光转向了杨润:“至北,你有何见地?”

    杨润虽然只是庶出,从家族血脉等级来看,他在杨家的地位并不高,排名非常靠后,但杨道嗣却是很看重这个族侄,只因如今的杨家,族人虽多,但出色的却很少,杨道嗣本来是准备在今年推杨润上位,以参知政事之职旁听政事堂会议决策,但是可惜。。。。。许多事情已经不是杨道嗣可以左右的了。。。。

    任何游戏,都是有着它的规则与方圆,比如大晋官场,自太祖建国以来,便是立下铁律,父子、同族,不得共为相国,杨道嗣想把杨润推出来,在朝堂上占据一个位置,虽不是相国,却也是一个关键,杨道嗣毕竟已然垂垂老矣,说不定哪天便会一命呜呼,他死后,杨氏一族定然要有人站出来,全面掌控朝堂上的政治势力,这个时候,杨润所处的位置就非常关键了,可进可退,进一步,自然是进入政事堂,贵为相国,哪怕退一步,也可以坐上六部主管日常政务的右侍郎一职,但杨道嗣的这个安排,却是遭到了整个家族,绝大数人的强烈反对,其中杨炳林的态度最为激烈,在他看来,自己才是嫡子,理所当然的应该继承家族族长之位,也理所当然的应该当上相国之位,杨润不过是庶出子弟,有什么资格骑到自己的头上?

    但杨道嗣的真实想法与意图,杨炳林又真的知道?

    对此,杨道嗣并没有过多解释,而是选择了沉默与退让,让杨润去东宫当了个闲职,让这锅沸腾的热水平静下来再说。

    对于杨道嗣的询问,杨润看了他一眼,沉思不语,大伯非常看重自己,他是知道的,以至于想要把自己扶上参知政事的高位,导致整个家族的强烈反对,让他们以为,杨道嗣有意废嫡立庶,让自己继承下一代的家族族长与相国之位,但杨润自己看的很清楚,这根本不可能,杨道嗣也绝不会有这个想法。

    沉思片刻,杨润拱手说道:“大伯,推动整件事情的幕后黑手,恐怕不一定就是翼王,就算有他,也绝不会仅仅只有他一人出手。。。。”

    说到这里,杨润停顿下来。

    杨道嗣看了他一眼:“说下去。”

    杨道嗣轻声道:“在侄儿看来,这件事情就算牵扯到了齐王,也对其造成不了什么太大的伤害,就算真的把齐王给扳倒了,皇上恐怕将会在翼王等皇子当中,再选一人,与楚王继续僵持下去。”

    杨润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这场风暴,不管朝着哪个方向走,对他们也或是楚王,都不会有太大的利益,反而会极大的加强赵智对杨氏一族更深的猜忌,可以想象的到,一旦这场风暴完全展开,朝着齐王与刘桀撕裂而去,赵智定然会以强硬的手段出手,而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是左相一党,右相一党,还是赵智,他们之间将再也没有任何缓冲与情面可留,以后的争斗,恐怕就是你死我活这种最为残酷的境界,这种结果,刘桀不愿意看到,赵智不想看到,杨道嗣同样不愿看到。

    毕竟,赵智不是昏君,为帝二十余年,其政绩有目共睹,谈不上中兴,但也绝对不差,这样的一个皇帝,真要铁了心与杨氏一族争个你死我活,天下或许会大乱,大晋或许会灭亡,而杨氏一族呢?不反抗肯定是死路一条,反抗了,又成功了,那就真的成了天下之祸,必定会被天下所有人共讨之。

    杨道嗣看着杨润,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他虽然看的不是很全面,但至少看到了事情的关键所在,这已经非常难得了。

    杨炳林扫了杨润一眼,眉头皱起,双手微微握紧,但最终还是没有多说什么,选择了沉默,抛开父子这层关系不说,杨道嗣的政治智慧,杨炳林还是极为敬服的,而且听了杨润的话之后,杨炳林沉思细想之下,也是有了一些明悟。

    杨幼安同样没有说话,只不过看向杨润的目光,却是微微有些冷。

    杨幼安权欲心很重,嫉妒心同样很重,杨道嗣逼着他辞官,杨幼安深感不满,但作为人子,他没有反抗的余地,只得辞官归隐家中,但他并不甘心,他现在只希望日后杨炳林当上族长与相国之后,能够提携自己出山,重入仕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