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大熊如此不客气的妄言,单仇竟是没有生气,目光看向毛安福,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哈哈大笑起来。

    “都是自家兄弟,胜败无所谓。”

    李勋笑着走进了练武场。

    “两位大哥怎么不再家中过年,而是跑到小弟这里来了?”

    毛安福走上前来,轻笑道:“来找你喝酒,今天不聚一聚,你我恐怕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相见了。”

    李勋不解道:“毛大哥这话什么意思?”

    单仇拍了拍李勋的肩膀,说道:“你毛大哥要去河南道任职,我们兄弟几个,能聚在一起的机会就少了。”

    李勋惊讶道:“毛大哥要去河南道任职?朝廷可是没有下过任何有关你的旨意啊!”

    毛安福淡笑道:“我除了禁军左军大将军的职位之外,还有巡阅使这个虚职,我会以这个名头,先行去往河南道,巡阅各地城防军备,待朝廷的旨意下达,我便就近正式任职,不过到底是在河南道的哪个地方当职,我目前倒还不甚了解,只能等朝廷的消息了。”

    李勋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毛安福几次跟自己说,禁军里面的关系太过复杂,他没有什么出身背景,在官场上的关系也甚是简单,没有什么靠山关系网,当着这个禁军左军大将军,着实是有些力不从心,被军中的那些有大关系大背景的将领集体排挤,赵智显然是知道了这一点,出于对毛安福的爱护,把他调往其他地方。

    李勋笑道:“这样也好,京城的气氛太压抑,毛大哥去了别的地方,或许能有更大的展示空间。”

    单仇笑着锤了一拳毛安福的胸口:“以后有机会去了你的地盘,你可不能轻待与我。”

    毛安福哈哈大笑道:“单大哥若来,别的不说,酒管够。”

    李勋看了单仇一眼,虽然他脸上看着笑容满布,但双眼中,却始终有着一丝黯淡,好兄弟步步高升,有了更大施展拳脚的空间,而自己呢?却已经是因为黄詬的事情,被剥夺了一切官职,现在只是一介平民。

    wxi7

第一百七十七章 挑选亲卫() 
承平七年,元月初八。

    没过十五,这个年就还没算结束,不过官员们的假期却是已经结束了,开始了正常的上下班。

    也就是在这一天,大晋皇帝赵智,召集了政事堂的诸位相国以及上百位大臣议事,这个算是小朝规模了,往年这个时间,赵智只会召集政事堂的相国聚在一起,商议一下初十那天的正式朝会,毕竟年后的第一个朝会,可是中朝规模,多达数百名大臣官员共论国事,马虎不得,所以赵智要召集政事堂的相国们对对口径,他们几个人若是谈的好,下面的人也就闹腾不起来。

    今天讨论的事情主要有三点。

    一,兵部尚书,侍中刘桀告老还乡,其职位,赵智提议由安北节度使李忠接任。

    二,赵智准备扩充相位,把政事堂如今的七位相国扩充到九位。

    三,陇右十三州,已经正式被分为三道,要尽快挑选合适的人物前往就任节度使一职。

    就这三个事情,大臣们开始了讨论。

    牧公端来一杯参茶,赵智端起茶杯,小口的抿着,双眼打量着下方乱哄哄一片的大臣们。

    刘桀已经上书赵智,请求告老还乡,赵智同意了,只是还没有发文六部百官,形成正式的决议,除了刘桀以外,政事堂的其余六位相国今天都是来了,就连告病一个多月未曾见面的杨道嗣,此刻也是端坐在那里,双眼闭着,不言不语。

    皇上坐在那里,下边的大臣交头接耳,私语不停,有些不成体统,但今天并不是正式朝会,赵智也想给他们一个消化的过程,毕竟这几项决议,只有那么少数几个人,提前知道,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知道的,在这方面,赵智还是比较民主开朗的,希望尽可能多的听到一些意见,就算这些意见之中有着不同的声音,也是无妨。

    相比较大臣们的议论纷纷,政事堂的六位相国则是显得非常安静,皆是静静的坐在那里,有人闭目养神,也有人默默喝着茶水,脸上露出沉思之色,而这些之中,王仁锆则是时不时的看向赵智与杨道嗣,脸色极为阴沉,

    等了一刻钟,众人讨论的差不多了,赵智手指轻轻点了点桌子,一旁的牧公立即微微仰起头,高声喝道:“朝堂重地,诸位肃静。”

    。。。。。。。。。。。。。。。。。。。。。。。。。。。

    一大早,李勋便是带着江大熊赶往巡察院。

    今天的朝会,李勋原本是准备参加的,朝会上很有可能会谈及到自己就职陇右的事情,但是昨晚与单仇、毛安福两人喝酒,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自己即将任职陇右的事情上,单仇询问李勋如今可有亲卫近侍。

    前番陇右之战,作为后勤将军的李勋,身边的亲卫还是毛安福援助的,战争结束之后,这些人也就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大晋军制,高级将领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亲卫,战时随军,闲事护卫左右。

    亚将五十人,将军、都督百人,大将军两百人,大都督三百人,节度使五百人。

    亲卫的选择一般有三点,善战、忠心、纪严。

    挑选亲卫,说难也难,说简单也很简单,从数千乃至数万士兵当中挑选出几百精锐善战之士,并不是一件难事,难就难在,如何能够得到他们的忠心,比如黄詬,他身边的数百亲卫,皆是悍不畏死,忠心耿耿之辈,黄詬退,他们退,黄詬冲,他们也是跟着一起冲,两者共进退,共生死,没有这些亲卫在旁协助护卫,纵然黄詬武艺再怎么高超,单人冲进千军万马之中,也是决难生还。

    到了巡察院,守门的士兵自然认识李勋,连忙半跪行礼:“拜见将军。”

    “起来吧!”

    李勋摆了摆手,问道:“朱正国可在营中?”

    士兵回答道:“将军来的不巧,朱将军刚刚领着一营士兵上街巡查去了,严毅将军请假未归,如今营中只剩下刘彼灰将军一人在营中当值。”

    李勋点了点头,迈步走进了营中。

    营中,没有巡查任务的士兵,正在操场上进行操练,许多人都是认识李勋,见到李勋,皆是目露惊异之色,自从李勋调离巡察院之后,可是很少到这里来。

    “将军,您来了。”

    一名郎将小跑着过来,对着李勋拱手行礼道。

    李勋笑道:“来转转,刘将军现在何处,领我去见他。”

    郎将点了点头:“刘将军在值班房中处理公务,将军请随我来。”

    刘彼灰很年轻,还不到三十岁,出身大族,其家族在大晋也是赫赫有名,李勋与此人有过数面之缘,但没有什么交情,不过巡察营是李勋一手建立起来的,在这里,李勋的名声非常之盛。

    “末将拜见将军。”

    李勋走进值班房,刘彼灰连忙起身迎了过来,半跪行礼。

    扶起刘彼灰,李勋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不必多礼,快快起来。”

    “李将军,多日不见,光彩依旧。”

    刘彼灰客气了一番,随即请李勋坐下,让人端来茶水。

    “将军今日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刘彼灰出声问道。

    李勋笑了笑,摆手道:“也没什么事情,很久没见老兄弟们了,过来看看他们。”

    “那将军来的可是有些不巧,朱将军刚刚领着一营外出巡查去了。”

    巡察院第一营一千士兵,便是巡察院刚刚成立之时,李勋最早招收的那一千士兵,王凡接替李勋之后,把巡察院的士兵扩编到三个营三千士兵,并想要把一营的士兵打散,平均到三个营之中,却是遭到朱正国与严毅两人的坚决反对与抵抗,并得到整个第一营全部士兵的支持,刚上任的王凡为此丢了面子,自此深恨朱正国与严毅,若不是后来被李勋借机扳倒,已经坐稳巡察院指挥使之职的王凡,绝对不会轻饶朱正国与严毅等人。

    李勋坐了一会儿,喝了两口茶,便是准备告辞离开,朱正国领着人外出巡查,恐怕要到晌午吃饭的时候才会回来,在这里等着也是没用,还是先回去,稍后派人通知他一声,到自己家中去再行商量。

    李勋刚起身,刘彼灰突然笑着说道:“李将军,你这马上就要走了,以后你我见面可是有些难,我让人备些酒菜,你我喝上两杯,就算是我为将军践行,可好?”

    wxi7

第一百七十八章 陇右,新的舞台(一)() 
对于刘彼灰的邀请,李勋并没有拒绝,他现在的酒量可是非常不错,只不过这个时代的酒,度数虽然不高,但喝多了,后劲也是非常可怕。

    两人都是吃了早饭,所以也就没弄什么菜,但酒却是好酒。

    李勋喝了杯酒,出声问道:“刘兄,你怎么知道我要走?”

    刘彼灰笑了笑:“这又不是什么大秘密,我知道了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勋点了点头,刘彼灰说的也对,自己要去陇右的事情,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机密之事,用不着太过保密,消息传了出来,也是正常。

    “皇上有意让我去陇右任职,这个月之内应该就会有正式的任命下达,我此次前来巡察院,便是准备从第一营之中挑选五百士兵,作为自己的亲兵,带在身边任用。”

    既然如此,李勋也就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

    刘彼灰一脸向往的说道:“陇右是个好地方啊!天大地大,沙场纵横,好男儿就应该在此等地方,施展拳脚。”

    刘彼灰所在的家族,虽然与刘桀同姓,但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其家族综合势力比之刘桀的家族或许有些差距,但也是极为显赫了,刘彼灰的父亲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的心腹,大理寺卿刘知古,御史中丞刘冲季是他的大伯,还有姑父,刑部左侍郎秋言,亲舅舅,前刑部左侍郎,现职河南府府尹的徐若堂。。。

    李勋看了刘彼灰一眼,低头喝酒,没有说什么,两人的交情很浅,很多话都不好多说。

    刘彼灰的家世比之先前的王凡要深厚的多,但他来了巡察院之后,却是相当低调,对于朱正国与严毅这两位各方面比自己差得多的同僚,非常客气友爱,说来也是,像王凡那种不明深浅,尽干些损人不利己,还是不多的,在巡察院干到头,也不过从四品亚将,以刘彼灰的身世,年纪轻轻的,到这里来,明显就是一个过度,日后还有更大的舞台正等着他呢,在巡察院为难朱正国与严毅,争这争那,实属不智,也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双方并没有任何的根本矛盾。

    李勋并不喜欢晨饮,喝了一些酒,身上有了些许燥热,便没有再喝,告别刘彼灰,离开了巡察院。

    “老大,现在去哪?”

    江大熊赶着马车,询问道。

    李勋想了想,说道:“回家吧。”

    今日朝会,很有可能会谈及自己任职陇右的事情,如此一来,赵智或是姑母说不定就会召唤自己进宫,到时候自己不在家中,一番乱找,指不定又要挨上一顿训斥,还是老实待在家里等消息吧。

    。。。。。。。。。。。。。。。。

    今天并不是朝会日,赵智召集大臣们到皇城,也就是提出几点事情,问问大家的意见,探探他们的口风,为即将到来的中朝做好一定的准备,既然不是正式的朝会,当然不会形成正式的决议,只是随便聊聊。

    往年的这个时候,气氛都是很轻松,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赵智不会生气,说对了,还能得到赵智的赏识,是一件有利而无害的事情,所以被选中前来参加的大臣,都是非常愿意前来。

    但是今年。。。。。却有了大大的不同。

    杨道嗣返回家中,直接去了书房,喝着茶水,默默想了一些事情,随后招来管家,吩咐了一声,中午吃饭不用叫自己,然后便是准备回房睡觉,都说人越老,瞌睡越少,但最近一段时间,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心事太重的缘故,杨道嗣的精神一直都不太好,有些嗜睡。

    走出书房,却是有两个人正站在外面。

    杨道嗣扫了他们一眼,微微叹了口气,淡声道:“有什么话,到客厅里去说吧。”

    杨炳林上前扶着杨道嗣的胳膊,却是被后者轻轻推开,看着父亲颤微的身躯,杨炳林脸上有着一丝复杂,但更多的却是愤怒,他刚刚得到消息,就在刚才的朝会上,父亲做出了一些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

    “六弟,有什么话,好好说,父亲年纪大了,别让他老人家动气。”

    一名比杨炳林年长一些的男子,拉着他小声说道。

    此人便是杨道嗣的四子杨诚久,现职肖州刺史,一直在地方上为官,多次请求回京任职,杨道嗣始终不许,没办法,只好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