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帝国当王爷-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炳林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的朝堂议事,王仁锆与岳继明这两人,会一改常态,对赵智的三项提议,全部都是予以反对,态度非常强烈,原来出处竟是在这里。

    王仁锆与岳继明应该是得到这方面的消息,或者是有了预感,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法,逼迫赵智让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关键时刻,作为他们领袖的杨道嗣,竟是站在了赵智那一边。。。。

    杨炳林咬了咬牙:“王仁锆与岳继明是我们的人,父亲却是帮着皇上,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杨道临瞅了杨炳林一眼,有些话却是不好说,下面的官员结党,赵智或许还可以容忍一二,但是政事堂的相国,地位何其的重要,若也是如此,与国,与赵智,都是只有大害,而没有任何益处,赵智可以容忍王仁锆与岳继明两人站在杨道嗣那一边,形成政治同盟,但绝不能容许他们毫无原则与个人立场,像是一条狗一样,杨家的人说什么,他们就跟着摇尾乞怜,赵智的相国,在关键时刻,要有大是大非,至少要有一个底线与最基本的原则,黄詬事件爆发之后,赵智久久没有判决,其实也是想要借着黄詬,试探一二,看清楚一些人与事。。。。。。

    黄詬的事情,杨道嗣有过一些言语与意见,赵智没有理会与回应,他也就不再多说,刘桀说话了,也求情了,有用没用,暂时还不知道,贺中楷、郑仁杰乃至秦安明,都是说话了,有说好话的,也有说坏话的,但不管如何,他们至少都是有了自己的立场与态度,整个政事堂,七名相国,只有王仁锆与岳继明两人自始自终没有任何言语,一直保持沉默,因为杨炳林就是这个态度,这已经触动了赵智的底线。

    wxi7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陇右,新的舞台(四)() 
情绪的变化,果然能极大影响一个人的理智,杨道临正色道:“炳林,有些时候,你要懂得退让,一条道走到黑,只会害了自己。”

    杨炳林不满道:“我凭什么要退?”

    杨道临摇了摇头:“把你手中的东西看完,在做决定吧。”

    养病林展开第二张白纸,一眼看去,身体猛的一震,脸上顿时有了不可思议之色。

    白纸上面依旧还是一排九个人的名字。

    赵通、李忠、王仁锆、杨润、贺中楷、岳继明,郑仁杰、秦安明、刘知古。

    杨炳林举起第二张白纸,十分惊讶的说道:“皇上竟是想要以渠王赵通取代父亲,他有这个能力办到?”

    杨道临说道:“你也不要太过惊讶,实际上,你父亲原本是准备跟着刘桀一同致仕的,但皇上此次的动作有些大,他怕自己一旦退了下去,接替他的人,不能稳定住局势,一旦局面失控,对谁都没有好处。”

    杨炳林沉默不语,他不是傻子,杨道临明显是话中有话,这个不稳定的因素,就是自己,父亲若是退了下去,皇上出于平衡政治局面去考虑,定然会从杨氏一族之中,挑选出一人进入政事堂,这个人绝对不是自己,杨润的可能性很大,真要是他,自己能服?

    杨家,是一个大的家族,也是一个聚集了许多势力所形成的政治集团,杨炳林的官位与能力,或许比杨润要差了很多,但是在这个政治集团之中,杨炳林的地位与所能发挥出来的能量,又远远不是杨润所能比拟的,真要是杨润取代杨道嗣进入政事堂为相,其结果很可能就是,他只能代表自己,而代表不了杨家,这很容易让整个家族陷入到内乱之中,在权利的过度,以及局面完全稳定之前,赵智绝不想看到一个纷乱的杨家,这会影响到朝堂的政局稳定与否。

    说起来也是有些讽刺,赵智忌惮杨家,后者也是同样如此,但有些时候,两者之间又往往要尽最大努力保持共存,真要撕破脸,不管谁胜谁败,都会极大的损伤到自己,到了最后,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那些在旁一直觊觎之人。

    杨道临轻声说道:“这两份名单,你应该明白是什么意思。”

    杨炳林依旧沉默不语,他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刘桀致仕,没有了左相一党的牵制与制衡,杨氏一家独大,已经有了把持朝政的苗头,赵智绝不可能放任此等情况继续发展下去,所以重新整合朝堂政治势力,重组政事堂相国人选,势在必行,第一份名单,李忠为兵部尚书,侍中、左相,秦安明、萧徵、刘知古、柳仲元等人为党羽,看似在政事堂相国人数之中占了多数,但右相依旧还是杨道嗣,只要他一天还在这个位子上,不管是赵智还是李忠等人,都是不敢轻举妄动,毕竟杨道嗣当了这么多年的右相,于国于民,都有极大的功劳,威望不可谓不盛,就算是赵智,对其也要礼让三分。

    至于第二份名单,就更简单了,若是杨家不肯妥协,执意要保王仁锆、岳继明两人的相国之位,那赵智的态度将会更加强硬,直接提拔杨润进政事堂为相,按照祖训,同族者不得同为相国,那么,不管杨道嗣愿不愿意,都得自动下台。

    杨炳林看向杨道林,说道:“父亲若是不同意,他杨润敢擅自做主?”

    杨道临淡声道:“杨润不行,那么别人呢?”

    杨炳林愣了愣:“六叔指的这个别人事。。。。。”

    杨道临看了他一眼,轻声说道:“杨城久的资历不比你差,在地方上为官的年数,比你更久,官声名望非常不错,当年他从贺州调往辏е荩肟保猩贤虬傩湛奁捅穑饧虑椋交噬夏抢铮墒潜淮蟠蟮脑扪锪艘环邓幢啬芗坛心愀盖椎囊虏А!

    听闻杨道临此言,杨炳林的脸色已然变了,杨润在官场上或许混的不错,但在家族之内的地位却很低,就算赵智有意让他为相,若是家族不同意,他绝不敢擅自做主,杨城久却是完全不同,他是自己同父异母兄弟,虽然是庶出,但他若是先自己一步进了政事堂为相,其在族内的地位将会极大提升,而且。。。。杨道嗣就是庶出,在他那一辈,已经开了庶子继承族长之位的先例,杨家族人数以千计,比自己优秀的人物,有很多,之所以没人敢跟自己争夺族长之位,除了自己是杨道嗣唯一的嫡子之外,还有就是母族江南吴氏的强力支持,自己的所作所为,族内有许多人是很不满意的,只是还没有形成一股力量,一旦杨城久为相,把这股力量聚集起来,对自己将会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威胁。

    真要走到这一步,面对自己也或是家族的反对,杨城久会选择顺从?

    想通了这些,杨炳林的脸上有了一丝无奈,叹声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家族,绝没有任何个人私利,为什么父亲就这般排斥与我?”

    杨道临摇了摇头:“你父亲也是为了你好,他劝说过你,可惜你并不理解。”

    杨炳林咬了咬牙,沉声说道:“若我们能够统一意见,聚集所有人的力量,就算他是皇上,恐怕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杨道临暗暗叹了口气,终于明白大哥为什么要急着让自己返回丰京了,他们父子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对立之势,若没有人在其中调合缓冲,长久下去,恐怕杨炳林要做出无法挽回的祸事,自己与他关系很融洽,这个中间人,自己倒是很适合,而且听大哥的意思,他这个右相之位恐怕是做不了多久了,不是赵智要撵他走,而是身体的苍老,,沉重繁琐的国事,已经让他越来越力不从心,一旦他从政事堂退了下去,家族之中挑选不出合适的人物顶上不,到时候,杨氏一族在朝堂之中的地位将会非常尴尬,若真到了这个地步,由自己顶上去,倒是不错的选择,不管是资历还是能力,自己完全有着这个资格,而且自己进入政事堂,不管是杨炳林还是其他人,都不会生出什么抵抗情绪,毕竟自己的岁数也很大了,他们应该明白,自己只是一个过度而已,在这个位子上做不了几年,如此一来,确实可以缓和家族的内部矛盾。

    “炳林,你把我们杨家看的太重,而把当今皇上看的太轻,他继位二十多年,把衰败将亡的国家重新带回正轨,其个人威望与能力,或许不能与武宗相提并论,却也是远远超过僖宗、懿宗、平宗三代先皇,他完全有能力与实力把我们杨家彻底覆灭,只是代价将会极为惨重,不到万不得已,他不会这么做,你如今顶在前面,事事与他反着来,皇上显然已经是没有了耐心,他动不了杨家,却能动你,真要到了那个地步,整个家族会为了你,与皇上彻底决裂?”

    杨道临深深看了杨炳林一眼,最后说道:“你真要坚持到底,不肯妥协,恐怕有些人反而乐意看到这种局面,甚至是会暗中帮你一把。”

    杨炳林身体微微一震,闭上眼,深深呼了口气,最终点了点头,把手中的名单还给杨道临,默默说道:“父亲的意思,我明白了。”

    wxi7

第一百八十二章 陇右,新的舞台(五)() 
李勋在家中没有等到宫里的传召,却是等来了朱正国与单仇两人。

    “你们来的正是时候,我刚准备吃饭。”

    李勋让两人坐下,并吩咐下人把酒拿上来,李勋并没有酒瘾,对于这个时代的酒,也并不感冒,所以平日里,一个人在家中,他一般不怎么喝酒,只

    是偶尔陪着老头子喝上那么两杯。

    “李叔呢,不在家中?”

    “去田庄了,他说那边住着比这里要舒服。”

    两人坐下,单仇看了一眼桌子上的饭菜,一荤一素,外加一个汤,也没有酒,非常简单。

    李勋注意到了单仇的目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不知道你们要来,所以没有准备什么像样的菜,你们稍等,我马上让人去做。”

    李勋曾经也是穷苦之人,虽然如今富贵了,但以前的许多生活习惯却也没有丢失,比如对于吃穿住上面,不管是李勋还是李满仓,都不是很讲究,能

    吃饱,穿暖,睡的好就可以了,李满仓不在家里的时候,李勋一顿饭,往往也就一二个菜。

    单仇摆了摆手:“喝酒在人,不在酒菜,多拿些酒来就行,其他的就不用了。”

    单仇到李勋家中也是吃过好几次饭了,每次来,都会受到李勋的热情款待,今日来见,着实没有想到,向来大方豪爽的李勋,平日里的生活竟也是如

    此简单,这有些出乎单仇的意料,但从内心里,对于李勋也是有了更加亲近之意。

    朱正国笑道:“大家都是兄弟,无需那般客套。”

    李勋点了点头,看向朱正国,说道:“我的事情,你应该知道了。”

    朱正国说道:“刘彼灰都已经告诉我了,你想要五百亲兵,这好办,第一营的一千士兵,都是跟随我们的老人,衷心方面不会有任何问题,我已经为

    你挑选好了两百人,你随时可以去巡察营带走他们,一同去往陇右。”

    两百人?

    李勋愣了愣,不解道:“我可是要五百人,刘彼灰没有跟你说?”

    朱正国笑了笑:“说了,不过我还是只为你选了两百人,至于是什么原因,你问单仇大哥吧!”

    李勋带着疑惑的目光看向单仇,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单仇看了李勋一眼,把事情说了一遍。

    因为黄詬的缘故,单仇被免去一切官职,他身边那数百亲兵,也是跟着倒霉,被兵部除名,逐出了军队,这些人跟随单仇多年,对他很有感情,虽然

    单仇现在没有任何官职在身,说白了就是一介平民,但他们还是聚在四周,不离不弃。

    单仇最近与朱正国走的很近,今天中午还跟他一起吃的饭,正好听到这个事情,于是便起了心思,想把身边的那数百亲卫推荐给李勋,让他带往陇右

    ,不至于因为自己,让这些人断了前途。

    听完单仇的描述,李勋颇感惊讶道:“你因事被革职,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单仇默默说了一句:“兵部左侍郎詹台易桓,与我有些旧怨。”

    朱正国低声说道:“亲兵与主将向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主将出事,作为他最亲近的人,肯定会遭到牵连与打击,如今兵部尚书刘桀致仕,右

    侍郎马武久在陇右迟迟不归,兵部目前由左侍郎詹台易桓支持日常工作,他与单大哥原本就有旧怨,现在单大哥落难,他自是要趁机报复,把单大哥身

    边的那几百亲卫全部都是革职逐出军队。”

    李勋点了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单仇与自己的关系虽然很好,但他与詹台易桓两个人的事情,是个人恩怨,不管谁对谁错,自己不好插手,也没有

    那里能力。

    “他们还指望着我能够官复原职,然后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