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举族迁入长安,朕可以理解苏家家主为何会有此决定,但朕也希望你能明白,工部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代表着何等丰厚的利润,若苏家不肯迁徙,要朕如何信你苏家,朕不希望自己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东西,最终却资助了敌人。”

    “陛下所言甚是。”苏痴苦涩的点点头,张了张嘴,虽然对于琉璃,刘协并未如同精盐那般直接放手交给甄家去做,制造工艺,仍然仅限于工部,但即使如此,若能拿到琉璃的销售权,苏痴很清楚这其中所蕴含的利润。

    再加上眼看着如今这长安乃至关中蒸蒸日上,百业兴盛,刘协天子气度也越发厚重,气象越发强盛,这个时候,苏家举族来投,正是最好的时机,但家主不清楚长安现状,道听途说,便拒绝了他举族迁入的请求。

    这其中,自然有张世平的功劳,但苏痴更清楚,苏双这是想要待价而沽,当今天子有心强化商业,而苏家有着大量贩马的渠道,苏双希望能如同甄家那般,成为朝廷这边举足轻重的家族,自然不希望过早地投过来惹人看清。

    但今时不同往日,眼下不知道多少豪商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来,分一杯羹,苏家虽然有很强的关系网络,但别人也不差,就算一家不行,两家、三家加起来,难道还比不上?更何况大汉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马场,西部鲜卑整个投靠过来,阴山以西都算是朝廷的马场,这种时候,真不是苏家能够摆谱的时候。

    对于苏痴,刘协倒是颇为满意的,为人干练,做事也有分寸,最重要的是,能够看清自身,不会太膨胀,有着商人特有的圆滑,但却并非张世平那种纯粹的圆滑和唯利是图,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

    也因此,在当时选择琉璃贸易的承担者时,刘协第一时间考虑到的不是最早投效他的张世平,反而是苏家。

    苏双其人如何,刘协没打过交道,不清楚,但苏痴此人,却让刘协非常满意,也因此更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可惜,终究不如张世平老练,被老家伙狠狠地摆了一道。

    “琉璃的事情,朕已经交给了张世平,此事,金口玉言,不可能再变。”刘协看着苏痴笑道:“朕要的东西很简单,无非忠诚二字,想要在朕这里获利,却又不愿意交出忠诚,这天底下,若真有这么好的事情,朕也想去做。”

    苏痴闻言,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如今皇家商行三大豪商,甄家得了盐运,如今已然隐隐成为天下第一豪商,借着盐运的机会,无论家财还是人脉,甚至已经不下于任何一个世家,而张家如今得了琉璃贸易,日后未必会比甄家差多远,如今只剩下一个苏家,却因为苏双一念之差,错过如此大的一个机缘,每每想到这里,苏痴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看着苏痴的样子,刘协却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再说下去,未免有些离间的意思,家国天下,这个时代,除非如秦裴那样被家族扫地出门的,否则就算家里再不好,骨子里宗族仍是第一位的。

    “以后机遇还多,或许等天下太平了,到时候朕一样可以放心用你苏家,不过现在吗……”刘协看向苏痴失落的表情,微微一笑:“却也不是没有机会。”

    “呃……”苏痴怔怔的看向刘协,随即反应过来,躬身道:“陛下若有何差遣,苏痴必誓死以报。”

    “朕只想知道,如今苏家在河。北,有多少资源可以用?朕若想派人在河。北盘下一些店铺,不知苏家可能助朕?”刘协看着苏痴,微笑着说道。

第四十六章 江东来使() 
虽然如今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蜀中这一块儿,未来三到五年之内,蜀中也是刘协的战略重心,但并不表示刘协就减弱了对关东地区的监控。

    虽然如今袁绍还在跟公孙瓒混战,但胜势已经显露出来,公孙瓒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刘虞的死对公孙瓒打击太大,无论是在军心、民心之上,还是公孙瓒自身,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照目前的进度看来,公孙瓒恐怕无法再撑那么久,两年之内,袁绍当能拿下幽州。

    一旦公孙瓒覆灭,袁绍在北方将再无敌手,北方一统局势将日趋明朗,也因此,对于冀州的渗透,刘协从未停止过。

    若苏家这一次愿意帮助刘协加快对冀州境内的渗透,自然是最好的,当然,若苏家首鼠两端,左右逢源,这边答应刘协,那边却转手将情报泄露给袁绍的话,刘协也不在意,这本就不是一步必要的棋子,哪怕没有苏家,刘协通过其他渠道,也已经开始了对冀州的渗透,苏家愿意帮忙,自然最好,确实会给刘协带来不少方便,若不愿意甚至反水的话,损失不会大。

    当然,这其间,若刘协真的狠下心来,还可以利用一把,不过那做法,对于为自己卖命的人来说,有些不仁道,所以这些心思,也只是想想而已。

    苏痴知趣的没有去问刘协盘店铺是为了什么,而是仔细的思索了一遍,点头道:“陛下若是需要,臣可以帮助陛下谋划一些店铺。”

    谋划,而非直接给于,若真的将苏家店铺转让出去,定会引起有心人的察觉。

    赞赏的看了苏痴一眼,刘协笑道:“答得这么爽快,看来这并非苏家之意,而是苏卿自己的意思。”

    苏痴无奈苦笑:“陛下英明。”

    若真的将苏家也牵扯进来的话,事情反而会变得两头不讨好,以苏痴对于家族的了解,如果这件事真的让整个苏家来做,自然能够办的更好,但消息,恐怕也是守不住的。

    虽然并非本意,但刘协也能谅解苏痴夹在皇权与家族之间的那种心情,此事也就就此揭过,皇家商行三大巨头,在苏家彻底投靠长安之前,这个垫底的位置是跑不掉了,至于会不会被人后来居上,那就不是刘协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有竞争是好事。

    商业的模式逐渐发展起来之后,就算不被人承认,有些事情一旦走上正轨,给朝廷所带来的利润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不过仍旧有不少人将这完全归功于工业的兴盛所带来的,拒绝承认商人在其中的作用,但更多的世家,却是暗自开始加强自家商队的建立,挤破脑袋也想要加入皇家商行,来分这一杯羹。

    无论承不承认,刘协虽然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没有人能够真正漠视钱财的威力,在利益的带动下,自觉或是不自觉的朝着刘协心目中的方向去推动,自然,勾心斗角也会多了起来。

    时机成熟的时候,刘协会让人针对商业一事编纂律法,毕竟随着皇家商行的暴利出现,越来越多的民间商会开始出现,这种事情,堵不如疏,朝廷存在的意义也并非是创造利益,而是分配和规范。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年节的临近,长安城里开始越发的热闹起来,西凉的畜牧业已经有了成效,年底的时候,在商会的运作下,肉食虽然依旧奢侈,但就算是长安最普通的百姓,一年下来,总能吃上那么几顿,目前畜牧业所养出来的牲口,更多的还是供给军队,只会流出一小部分放到民间。

    也有有商业眼光的人,开始自己发展畜牧业,大型的如牛羊猪这类还少,但类似鸡仔一类的,已经开始有人批量蓄养,这些大行业做起来,等做大了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再提高一步,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以后就不用再为粮食的事情而担心了。

    刘协听过几个府衙的报告之后,心中暗自估算了一番,数目大致上对的上,也就没有在管,随口问了几个关键的点,将负责汇报的官员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刘协就放手了。

    至少要让这些臣子知道他这个皇帝并不是那么好糊弄,如今朝廷的收入主要来源虽非税收这块儿,但刘协可不希望官场太过混乱,自己这个皇帝懂,而且知道哪里是关键,手下的人有了恐惧,之后就算无法完全杜绝贪墨的现象,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

    “最近江东会派人来,孙策终于准备脱离袁术了吗?”议事厅里,刘协看着卫忠递来的情报,不咸不淡的道。

    “陛下也知孙策?”杨修诧异的看向刘协,他是得了父命前来为孙家说项,江东孙氏,以前也并非什么大族,不过孙坚之后,孙佳德地位和名声并没有因为孙坚的死而衰落,毕竟当初第一个杀入洛阳的人,也算一位义士,在中原也有了名声,人们如今提到孙策,都会赞一声将门虎子。

    而孙策此番派来出使长安的人,也颇有些名望,广陵张纮,也算得上一位闻名天下的名士,与杨彪有些私交,这次前来长安,为的就是为孙策求取一官,脱离袁术。

    正式抵达长安,前来朝见天子,还需要一些时日,不过信使已经前来打点,递上拜帖,反正是做足了规矩和礼节,而私下里,也找了杨彪来说项,实际上这等事情,等真正到了朝见的那一天,事情其实已经有了结果,朝堂上最终也只是盖棺定论。

    “知道一些,此子倒是个人才。”刘协点了点头,对于是否册封孙策,心中却是有些犹豫。

    给?

    没有人比他清楚孙策日后的成就,眼下的孙策虽然年轻,但除了没有地盘,身边羽翼已经渐渐丰满,不说日后的周瑜,似张纮这等名士,不管才能是不是比周瑜更高,但却绝对比周瑜更难请,孙策能让张纮出面,发动人脉帮他求取官职,足以证明孙策的人格魅力,日后,就算袁术灭亡了,孙策也会取代袁术成为阻碍朝廷收复南方的大敌。

    但若不给。

    这是一个分化袁术的好机会,不管袁术如何不堪,如今袁术依旧是南方最大的诸侯,人口、兵力都在朝廷之上,此刻能够分化袁术的力量,南方不知道要被他祸害成什么样子。

    孙策是个危害,日后对朝廷的威胁甚至在袁术之上,但袁术……根本就是个祸害。

    想到这里,刘协突然释然了,给他又如何?孙策未来再厉害,他刘协会差多少?最关键的是,就算自己不给,能阻止孙策崛起吗?给了,也算一份恩情,日后时机到了,说不定能将这位江东小霸王给收归麾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就算不能,最终难免一战,难不成刘协还会怕他?

    “此事,朕已有计较,德祖且回,告诉太傅,朕知道了。”心中有了计较,刘协微笑着对着杨修说道。

    “喏,微臣告退。”杨修也不好细问,躬身一礼之后,告退离去。

    “陛下,那孙家不是……”看着杨修离开,卫忠终于忍不住说道。

    根据秘卫府以及李儒的暗卫所调查的结果来看,那孙家三子孙翊,恐怕便是当初天降金日的另一名。

    当初吕布在草原上斩了一个,实力大进,不过根据刘协调查的情报来看,这孙翊的状态,与那演义中的李元霸颇有些相似,智商下降,力量却大的惊人,如果真出了这么一个人形怪兽的话,便是吕布到了巅峰状态,都不见得能够打赢。

    “朕知道。”摸索着手指,刘协眼中闪过一抹玩味,这时代已经渐渐脱离了原本的轨迹,只是不知道,这位孙翊的出现,是否会改变孙策原本英年早逝的命运,如果孙策不死的话,那江东最终会发展到什么地步,还真是令人期待,这天下,越来越有意思了。

    “再多派出一些密探,严密监视孙家动向,以飞鸽传书随时汇报!”刘协郑重道。

    飞鸽传书,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研究,却是已经可以用了,不过距离却不远,只能在两郡之间传递消息,刘协在一些重要州郡布置了暗叹,专门负责以飞鸽传书来传递情报,一般就算是江东发生了什么事情,三天之内,朝廷这边也能收到消息。

    为了弄这东西,刘协投注的精力可不少。

    “喏!”卫忠闻言,答应一声,他虽然还是刘协身边的小黄门,但除了朝政之外,如今已经开始帮刘协处理一些情报,负责帮助刘协收集情报。

    看了看时辰,刘协站起身来,扭头看向卫忠道:“最近中原一带,有何新的消息?”

    中原一带,说的自然是曹操与刘备,这二龙相争之局随着刘协的插手,已经摆成,不过刘备的根基显然不如曹操深厚,是否能如刘协所期待的那般,两虎相争,却也不得而知。

    “还在斗,不过并未出现大规模冲突。”卫忠躬身道。

    “也要监视,莫要脱离了掌控。”

第四十七章 长安见闻() 
日光和煦,空气中的冷意虽然越加强烈,但自张纮和孙河走进关中之后,沿途郡县的热闹却从未曾断过。

    长安城已经遥遥在望,那巍峨的城墙透着一股雄浑的气息,令人不禁生出一股渺小之感。

    “这便是长安城吗?果然雄壮!”孙河有些惊叹的看向眼前的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