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1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的愿望,受天子信任,而且不会太累,你好我好大家好。

    想到贾诩那颇为富态可掬的笑脸,刘协脑海中就不禁浮现出一只狐狸,嗯,胖狐狸。

    不过随着郭嘉跑去蜀中谋划,刘协也确实觉得身边需要贾诩这么一个顶尖谋士,毕竟虽然他组建了专门负责情报分析和推演局势战略的部门为自己出谋献策,帮自己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可能,但他没有贾诩这么一个可以归类总结的参谋长,刘协还是会觉得心累,他可不想学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

    他已经失去了信任别人的能力,可不想再将有限的精力全部拿出来应付这些勾心斗角的事情。

    贾诩的回归,确实让刘协最近有些绷紧的神经松懈了不少,看在这个份儿上,刘协也没有再追究贾诩这种对工作极度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的为官态度。

    “我朝这两年虽然都是丰收,但还没能力两线作战,袁公路非短时可下,臣以为,目前仍旧当以蜀中为重。”将最近的事情捋了一遍之后,贾诩说出了自己的建议。

    “朕觉得,若那袁公路真的拒不交还玉玺,当可直接号召天下群雄共讨之。”刘协皱眉看向贾诩,在他的计划中,讨伐袁术反而不需要太多的兵力。

    “陛下手握大义,如此做法,当然可行,但主次却要分明。”贾诩郑重道。

    “何为主次?”刘协挑了挑眉,看向贾诩。

    “简单来说,一旦决定征讨袁术,覆灭袁术自是当然,但却必须保证,朝廷在这其中收获是最大的。”贾诩微笑道:“不止是占据地盘,还有人心。”

    刘协靠在躺椅上,字面意思不难理解,一旦朝廷决定讨伐袁术,在最后灭掉袁术之后,朝廷获得的利益是最大的。

    但利益是什么?

    人口?地盘?

    这些自然要算进去,但却并不只是这些,最重要的,还是威望,要打出朝廷的威风,要让天下人知道朝廷的强大,也就是说,最后的目的,并不只是摘桃子,在这场战役中,朝廷的表现也是最抢眼的,能配得上朝廷的收获。

    如果只是要摘桃子,阴谋阳谋有很多,但如果要把威风也打出来,眼下朝廷在谋划蜀中的同时,还要对袁术出兵,就变得有些不现实了。

    但若说撤回针对蜀中的计划,就等于将此前种种部署全部作废,下一次再想谋划蜀中,可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时机。

    “依奉孝所言,部署蜀中,到真正出兵,最少也要两年。”刘协苦笑道,两年还是保守估计。

    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如果在这其间,袁术想不开作死称帝怎么办?

    按照贾诩的话来讲,对付袁术,要打出朝廷的威风,那刘协就得全力应对了,这一仗,朝廷要投注全部的精力进去,而蜀中可是牵扯着刘协近五万兵力呢,如今刘协麾下,在去芜存菁之后,不算各县虎贲卫,也不过十一二万兵马,西域有驻军,西凉要震慑羌胡,也驻扎了不少兵马,河套也有驻军,还有一些重要的关卡,如今朝廷还能够调用的,顶天了也就三万兵马。

    这些兵马要打袁术还是能打的,但绝对打不出贾诩所要的那种效果来。

    要蜀中还是打袁术,这是个两难的抉择,袁术这边得担心他发疯称帝,但如果暂时放弃蜀中,却又机会难得,错过这个机会,哪怕刘璋再怎么不堪,当他整合出一批自己的势力之后,再想拿下蜀中,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可就更多了。

    而且蜀中可也是一块儿粮仓呢,如果能将交通问题解决了,蜀中能够给刘协带来的好处可就不少了。

    贾诩自然也听出了刘协的犹豫,这也是刘协身份的尴尬之处,如果是普通诸侯,那贾诩一定会建议先下蜀中,再徐图袁术,毕竟袁术称帝,折的是朝廷的面子,于诸侯而言,袁术称帝越久,好处越大。

    但刘协的天子身份,一旦袁术称帝,是绝对不能坐视的,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一旦称帝,不但要打,而且要打的漂亮。

    而看看袁术身边,陶谦虽然被曹操给打废了,但无论曹操还是刘备甚至是刚刚开始兴盛起来的孙氏,根据贾诩对情报的分析,都不是省油的灯,而且一旦开战,孙策还不好说,但刘备与曹操可是正愁着没地方发展呢,这两家绝对会参战,而且刘备不说,那曹操可是要兵有兵,要将有将的,莫说让他们盖过朝廷的威势,便是表现的跟朝廷差不多,对朝廷来说,也是一件面上无关的事情。

    “也不难。”思索片刻后,贾诩道:“若袁术此时已经称帝,臣也无良策应对,只能将手中的兵力尽数集结起来打,但此时袁术只是手握玉玺,还未曾称帝,这其中,却是有些转圜的余地,陛下可以拖延一二。”

    “哦?”刘协闻言目光一亮,随即苦笑道:“两年乃至更久的时间,朕可不保证能够拖住。”

    “此事,还需要太傅帮忙。”贾诩微笑道。

    “杨彪?”刘协皱了皱眉,不管怎么说,杨彪和袁术的这层姻亲关系,刘协是没办法真的无视的。

    “不错。”贾诩笑道:“陛下可以玉玺之事,让太傅出面,与那袁术交涉,但不必逼得太紧,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同时,武关、伊阙关一带,陛下可以适当驻兵,但不可太多,做出随时准备开战之态,但却暂时莫要昭告天下,甚至舆论之上,也莫要过多渲染,让袁术看到朝廷不惜开战的决心,却又不能让袁术以为朝廷已经不惜一切代价准备动手,陛下可以适当的在舆论上表示西凉羌人暴动,无法腾出太多力量来对关东用兵的假象。”

    贾诩可是知道,刘协手下有一个完善的专门针对舆论的机构,具体对关东地区渗透的如何且不说,但终究是有用的,以舆论来制造假象。

    刘协点点头,这中间有个度,既要让袁术担心刘协动手,又不能逼得袁术狗急跳墙,分寸之上,把握的必须到位。

    “然后,便可不断派人前去寿春,要求袁术归还玉玺,但言辞却要尽可能的激烈一些。”贾诩笑道。

    “这又如何说?”刘协不解道。

    军事上做出一副虽是拼命的架势,却又要表现出无力东征,外交上却是要言辞激烈。

    刘协想了想便懂了,若一两次肯定会给袁术造成随时可能开战的错觉,但时间久了,却只说不动,那就是外强中干了,看似强硬,实际上多少有些色厉内荏的感觉。

    “老狐狸!”刘协看着贾诩笑道。

    “陛下谬赞。”贾诩微微躬身,坦然的接受了刘协的赞美。

    “文和这次回来,却是让朕轻松了不少,若无要事,待会儿陪朕用膳,朕也有些其他事情,要向文和请教。”

    “臣遵旨。”

第五十二章 公孙之殇() 
兴平元年的最后几天时间,在很平淡的氛围中渡过,诸侯之间的征战,也随着天气渐渐转寒而暂时收敛了不少,各自都在默默蓄力,为来年做准备,还在打的,恐怕也只剩下幽州的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争斗了。

    根据传回来的消息,公孙瓒的败势已经渐渐明朗,看来袁绍是不准备将这场战争拖得太久,根据刘协的智囊团分析以及郭嘉的总结,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公孙瓒是不可能撑过明年的,除非袁绍愿意主动放手,只是这可能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袁绍为了攻破公孙瓒,这一次可是下了大力气,不惜血本,甚至连入冬以后,都没有因为天气的原因而降低进攻的力度,其中的投入,可是巨大的,就算冀州钱粮广盛,但这一仗,如果不彻底打下来,袁绍都会血本无归。

    刘协让甘宁暗中帮助公孙瓒沿海袭掠渤海一带,但此时的袁绍,显然已经顾不了那许多了,依照贾诩的推算,公孙瓒能不能撑过这个念头都未可知,就算撑过了,一月之内,这场持续了一年之久的战争也会出现结果,而袁绍彻底占据幽州,需要一年的时间来巩固和收服。

    这已经脱离了历史的轨迹,如果按照历史来看的话,公孙瓒就算最终难逃灭亡,也能再撑个三四年,但如今,因为刘协的插手,刘虞的死并不像历史上那般毫无分量,最大的改变就是公孙瓒失了人心,无论军心还是民心,公孙瓒在幽州的根基已经因为刘虞的死而彻底动摇。

    在袁绍与公孙瓒角力的这段时间,不断有县城纷纷倒戈,这样的打击,对公孙瓒来说,甚至比在战场上失败的打击更大。

    如果是被袁绍攻破几个县城,对公孙瓒来说,不是不能接受,他还能再打回来,但这样直接倒戈,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对军心的打击,而且还能造成连锁反应,公孙瓒就算在战场上打赢袁绍十次,都未必能挽回这个损失。

    更何况,袁绍如今麾下兵强马壮,莫说十次,现在公孙瓒想赢袁绍一仗都很难,兵败如山倒,公孙瓒麾下不少将领看出公孙瓒的颓势,或是默然离开,甚至直接倒戈。

    公孙瓒败亡,恐怕用不了多久,这已经是许多人的共识,便是公孙家内部,都已经出现了分裂。

    这个势力,怕是要败亡了。

    幽州,易京。

    冰冷的朔风吹拂着雪花飘飘荡荡的洒下来,落在公孙瓒身上,胡须,铠甲,衣袍,此刻已经附上了一层冰雪,公孙瓒却如同一尊雕塑一般站在城头,远远地观望着袁绍的大营。

    消息的滞后,刘协那边得到的消息已经是半个月之前的了,这易京已经是公孙瓒最后一道堡垒,半个月的时间里,在袁绍麾下一众谋士的出谋划策之下,逐郡、代郡、上谷郡这些幽州大郡不断失陷,到如今,就连渔阳、右北平也已经不全,如今公孙瓒手中掌握的,也只剩下这座易京城。

    其他还有几县,但已经不足以为凭,公孙瓒打算孤注一掷,集结全部兵力,在这易京城与袁绍来一场最后的对决。

    只是结果,却并不容乐观。

    莫说普通将士,到了这个地步,就算是公孙瓒,也不看好这一仗自己能胜。

    雪有些越下越大的趋势,袁绍这一次,出奇的没有主动攻击,而是停下来扎营修整,但公孙瓒却清楚,在这一次休整之后,自己将面对的会是狂风暴雨般的攻击。

    对袁绍的军队来说,好好休整一下,能够发挥更大的战斗力,而对于公孙瓒手下将士来说,袁绍军队的暂时停战,代表的并不是修整,而是无尽的绝望。

    公孙瓒麾下本就不多的将领,如今已经不剩几个了,而袁绍那边,颜良、文丑、张郃、高览四员大将,已经证明了他们在战场上的影响力,若单论勇武的话,每一个都比公孙瓒强,更不要说还有其他许多颇有威望的将领,跟袁绍那边的阵容比起来,公孙瓒这边的武将阵容,只能用寒碜来形容。

    而兵力方面,袁绍带来的冀州军以及陆陆续续向袁绍倒戈的幽州兵马,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过了十万,而易京城中,守军不过一万,就算驱赶百姓上城助战,加起来也凑不足三万之数。

    或许还能守一些日子,但败亡是不可避免的了,这让人有种等死的感受,而在士气上,双方的表现自然也就直观起来。

    怔怔的看着对面的袁绍大营,公孙瓒这样已经站了一个多时辰,雪越下越大,城墙上已经开始积起厚厚的雪花。

    周围的将士看着公孙瓒,却没人上来劝说什么,仗打到这种地步,军心、民心已经丧尽,周围可是还有着不少被迫上城的百姓呢。

    “咯吱~咯吱~”

    严纲踩着积雪,来到公孙瓒身边,看着公孙瓒身上已经积下厚厚一层的雪花,眼中闪过一抹苦涩。

    “主公。”深吸了一口气,严纲躬身道:“那袁绍今日,当不会再来攻了,主公力战多日,此时正该趁机修养才是。”

    “主公?”见公孙瓒没有回应,严纲不禁疑惑的看向公孙瓒,若非他口鼻之中不断有白气冒出,严纲甚至会怀疑公孙瓒是不是已经冻死了。

    “无妨!”公孙瓒摆了摆手,看着眼前的苍茫大地,突然笑道:“吾之一生,也曾遍揽中原之繁盛,但如今看来,依旧是这幽州的雪天最为壮阔,我想多看几眼,以后,或许不会再有机会。”

    严纲闻言,面色一变,连忙道:“主公切莫说这丧气话,会有转机的。”

    这话,就算是严纲自己都不太相信,以眼下的局面来看,城破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看着公孙瓒萧索的背影,严纲一阵心酸,他是最早跟随公孙瓒的一批人,几乎是看着公孙瓒一步步从县吏逐渐成为一方诸侯,威震异域,如果不算刘虞的那件事,就算最终败亡,公孙瓒依旧是英雄。

    但这世上的事,哪来的那么多如果?刘虞死了,死在了公孙瓒手中,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