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2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错,当然没有,不但没错,而且刘协此举,乃大利天下之举,往圣著书立学,为的不就是自己的思想能够传遍天下,得以获得世人的认可吗?

    只是虽然如此,但在政治上来说,刘协却错了,也不能说错,但以世家的利益来说,刘协无疑是错的,他在动摇世家的根本。

    政治是没有对错可言的,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向也不同,陈宫可以预见的是,一旦刘协一意孤行的话,一场浩劫将在所难免。

    世家要维护自身的利益,当皇权与世家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争斗是在所难免的,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并不少,每一次爆发,都足以让天下改朝换代,但以历史来看,最终的胜利者,都是世家,因为世家,代表着天下。

    而这一次,陈宫隐隐感觉到,刘协这一举动,是在根本上动摇世家对天下的掌控,士人阶层一定会竭尽全力去阻止,到时候掀起的浩劫,恐怕就算是当年黄巾、董卓之乱都无法相比。

    朝廷能否在天下世家的压制下,成功渡过这一关,实在难以预计。

    刘备这一次,显然最终选择了站在天子一边,不管立场对错,但对刘备来说,一旦做出这个选择,就等于放弃了这辛苦得来的基业,诸侯之中,刘备绝对是受世家控制最严重的一个诸侯,因为他根基不稳,只能依靠世家,但却是最坚定的站在刘协一边的诸侯,陈宫不知道这个选择是对是错,但无论对错,刘备一旦做出这个选择,将失去角逐天下的资格。

    刘备的问题,陈宫没办法回答,看着刘备淡定的目光,陈宫心中突然生出一股悲哀,非是为自己,而是为刘备。

    因为刘备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局都是一样的,站在士人这边,刘备以往所经营的宗亲形象将会彻底毁于一旦,就算最终世家胜了,刘备恐怕也将止步于此,难溶于天子,更为世家所弃。

    而站在天子这边,固然能够让他多年来一直打的汉室宗亲的旗号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甚至天子很可能会因此给刘备正名,但刘备却会成为天子的马前卒,吸引士人怒火的挡箭牌,最终。

    别的诸侯可以左右摇摆,甚至选择中立,但刘备不能,要么继续维护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要么彻底将自己之前所营造的一切给彻底摧毁。

    看刘备的神色,显然刘备也知道这些,但此刻刘备脸上却看不出悲喜,甚至没有再与以往那般痛哭,反而透着一股难言的淡定神色。

    这份从容,让陈宫心中暗暗心折,心中更是暗暗叹息,可惜了,若非出身的限制,主公绝对是不逊色于任何人的英雄,奈何……生不逢时呐!

    “既然没错,备身为汉室宗亲,因何要以这莫须有之罪与陛下为敌!?”刘备看向关羽、张飞、陈到,以从未有过的严肃态度道:“传我军令,全军备战,各城戒严,这段时间,但有聚众闹事者,无论是谁,是何身份,一律格杀勿论。”

    看着刘备脸上这一刻所展现出来的萧杀,关羽和张飞心中一凛,与陈到一起,同时领命:“喏!”

    “公台。”刘备扭头,看向陈宫,微笑道:“为我写好最后一份奏书。”

    陈宫默默地点点头,没有再劝,也没有责怪刘备不听从自己的意见,郑重的躬身一礼之后,默默退去。

第一百四十五章 混乱的长安() 
工部,如今已经被戒严了,刘协命韩德调了兰池大营三千精兵,将整个工部保护起来,同时虎贲,廷尉也是出人出力,加强工部四周的巡逻。

    并非刘协小题大做,而是自诏书榜文传遍天下之后,刘协就没有安生过,每天都有大量的士人在未央宫外请命。

    长安世家,西凉世家,南阳世家,甚至连颍川、并州世家都跑来请命,请刘协收回成命,搞得最近几日,连早朝都罢了。

    “这,便是世家的力量么?”承明殿,最高处的房间里,透过玻璃窗,刘协低头俯视着宫外大批将宫门堵住的士人,若非刘协早已做了布置,在宫中驯养了大批的信鸽,自己的政令别说是出长安,恐怕连皇宫都出不了。

    “陛下,京兆诸县,除了京兆尹还在运转之外,其余诸县的官员已经有大半辞官,都跑来了长安。”卫忠拿着最新送来的情报匆匆的跑到刘协面前,躬身道。

    “让李严他们出任各县县令,重组班底,现在哪里都可以乱,但京兆绝不能乱!”刘协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眯起了眼睛,冷哼一声道。

    “传令虎贲卫,协同廷尉府,雍州境内,各郡治下,但有聚众闹事者,杀无赦!乡学开办不得有误,命吕布尽出兰池之兵,监察各处乡学,但有阻挠者,杀无赦!”

    一道道命令从刘协这里发出,然后通过飞鸽飞快的传向四方,早在刘协准备动手之际,他已经和贾诩考虑到各种可能,廷尉府、虎贲卫早已经事先得了刘协的消息,就算如今皇宫被大批士人围住,早朝无法正常开启,各地廷尉和虎贲卫也会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继续运作。

    至于各郡县空缺出来的官职,长安讲武堂创立已近三年,大的人才没培养出来,但当初刘协既然决定做这件事,培养的时候,就挑选了不少人,专门进行政务培养,这些人或许做不出什么惊才绝艳的事情,但按照当时所授,按部就班的治理一地民生却是没有问题。

    “喏!”卫忠能够感受到刘协身上散发出来的阵阵煞气,他跟了刘协数年,就算当时对付李傕、郭汜,刘协身上也没有透露过如此骇人的杀机,当下不敢怠慢,立刻安排人准备笔墨,刘协的一道道诏书写好,再用传国玉玺盖上印信,然后以飞鸽传书的方式,迅速发往各地。

    为了避免鸽子被人中途打下来,每一份诏书,都会发两份。

    “陛下,蔡琰求见。”卫忠离去不久,毓秀匆匆来到刘协身边,脸上神情有些紧张的看着刘协。

    这几日,士子围住皇宫,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但依旧让宫中人心惶惶,仿佛天要塌了一般。

    “传!”刘协点了点头,看了一眼宫外的人群,冷哼一声,径直往楼下走去。

    偏殿,蔡琰带着一名中年文士已经等候在那里,看到刘协进来,当即躬身一礼:“妾身(草民)参见陛下。”

    刘协脸上泛起一抹笑意,颔首道:“这位,想必便是蔡翁高足,赵爽赵君卿先生。”

    “正是草民。”赵爽出身寒门,回到江东之后,并未再出仕,如今尚是白身。

    “虽想过有昭姬书信,君卿先生定会前来,却不想来的这般快。”刘协示意两人坐下,微笑着看向赵爽。

    从江东至此,不下万里,而刘协当初下诏,到后来,刘协准备重开太学,推广书院,传诏天下,也不过两个多月,看着赵爽一脸风尘之色,想必是一路马不停蹄的赶来,这让刘协对赵爽的观感不错。

    “草民此来,非因师妹,实乃因陛下此番作为,实乃不世之功德,能够为往圣继绝学,乃我辈毕生之夙愿,也是家师一生之所望,草民虽出身微薄,却也愿略尽绵薄之力!”赵爽不卑不亢的躬身一礼,肃然道。

    他出身寒门,早年若非遇到蔡邕,便是再有天赋,恐怕也难免碌碌一生,更清楚寒门百姓求学之苦,是以,刘协的做法,已经足以让他抛开所有成见,前来辅佐刘协。

    “好!”刘协抚掌笑道:“若天下士人,都能似君卿这般,一心为天下着想,也不会有如此多龌龊之事。”

    “陛下,臣此番来,还邀了一些好友,虽未必有大才,但著书之事,当有帮助。”赵爽躬身道。

    “好。”一个多月来,总算有些好消息了,观赵爽为人,能成为他的朋友,更愿意前来帮助著书者,恐怕也非等闲之辈,这应该是从自己下诏之后,第一批前来投靠的人才,也让刘协心中更定了一些。

    “不知这些人现在何处,朕这边着人安排他们进入工部。”刘协询问道。

    时间比较紧迫,重整九章算术之事,刘协主要交给刘洪来负责,成书之后,立刻就会做成雕版进行印刷,加上如今的局势,宫中是不方便了,这些人,包括蔡琰,稍后都会被刘协送去工部,至于外面的局势,刘协眼下还能扛着,手中的人才暂时足够,只要撑过这最难熬的一段时间,等越来越多的寒门人才出现的时候,至少内部的压力会被不断缓解。

    “在长安悦来客栈之中暂住,还要多谢师妹相助。”赵爽苦笑着看向蔡琰,能跟他在一起混的,基本上都是寒门士子,若非蔡琰居住,他们可住不起悦来客栈这种地方。

    “嗯,朕会着人安排,昭姬,这枚令牌你拿着,朕会给你派几名禁军护送,稍后持此令牌,可直接带着君卿进入工部,如今诸事缠身,朕就没办法送尔等进去了,另外工部之中,朕已经安排好了侍女负责你的饮食起居。”

    “不敢劳烦陛下,妾身这就去。”蔡琰躬身一礼:“妾身告辞。”

    眼下长安世家闹腾的厉害,若非刘协已经通过皇家商行将治下经济牢牢地抓在手中,让世家没有机会动乱关中经济的话,此刻的长安只会更乱,如今士人虽然闹腾的厉害,但与民生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在廷尉和虎贲卫的正常运作下,百姓的生活,基本不会受到干扰,至于士人们闹腾,关他们屁事?

    到现在,长安百姓也不明白,陛下推广书籍,开创学堂,教化万民,这是大功德,怎的这帮士人吃饱了没事干,偏偏要反对呢?

    上层的事情,百姓没心思管,也管不了,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多数人除了照常安排家中年纪差不多的子弟去学堂求学之外,仍旧是忙碌于田地之间,长安这些年风调雨顺,加上刘协兴农、兴工、兴商,农税低廉,大多数家庭,供养一个孩子去乡学求学,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也就是长安,放在地方上,受经济所限,哪怕学堂的收费低廉,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将孩子送去读书。

    送走了蔡琰和赵爽,不一会儿,又迎来了乔装打扮进来的贾诩,看着贾诩那一身打扮,刘协不禁有些好笑道:“文和有些过了吧,那些士人又不会吃人。”

    贾诩苦笑道:“陛下还不清楚外面的状况,这几天,不止一家前来找诩,要求诩与他们一同上书,若非虎贲卫来的及时,诩都未必能够脱身。”

    “是朕思虑不周。”刘协闻言皱了皱眉,沉声道:“这样,朕让许褚带一队禁军专门保护文和。”

    “千万不可。”贾诩连忙道:“如此以来,臣今后出门都难了。”

    许褚可是刘协的贴身保镖,禁卫军更是如此,若刘协把许褚还有禁卫军来来保护他,那不是等于在他脸上贴个标签吗,以如今长安世家的疯狂程度,估计明天,他们不敢骂刘协,但对贾诩可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估计到了明天,贾诩的骂名就得传遍街头巷尾。

    刘协闻言,也只是一笑,但笑着笑着,突然一脚将身前的桌案给踹了出去,冷哼道:“这些士人,太猖獗了些,真当朕那他们没办法么?”

    “陛下咱息雷霆之怒,眼下切不可动怒,一旦真怒了,反而中了士人的算计。”贾诩躬身道。

    如今士人可是等着刘协出错,一旦刘协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恐怕立刻口诛笔伐就来了,如今长安聚集的各地士子,加上他们带出来壮大声势的家丁仆役,十万没有,但四五万可不缺,如果刘协这个时候出动兵力镇压,那就等于给了他们口实,刘协不会损失什么,但对于那些欲投刘协的寒门人才来说,如果刘协表现的太过暴虐,难免落个暴君的名声,这对目前的刘协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

    “可是诸侯那边有消息传回?”刘协呼了口气,询问道。

    “不错,如之前所料,袁绍、曹操、刘表皆不作为,不支持,却也未曾反对,袁术却是驱逐了朝廷信使。”贾诩点点头,随后又沉声道:“倒是刘备,此人颇为果决,主动帮助推广,更邀请皇家商行在其治下四郡开办学堂,出钱出力,颇为尽心。”

第一百四十六章 何谓时机() 
“刘备?”刘协闻言,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贾诩道:“曹操都不敢明目张胆的支持朕,刘备如此做法,岂非自绝于兖州士人?其人究竟所图为何?”

    “无非名也。”贾诩笑道。

    “名?”刘协微微一怔,随即惶然道:“汉室宗亲?”

    “不错,正是汉室宗亲。”贾诩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赞叹道:“据暗卫所调查,虽然陛下一直未曾给予刘备正名,然刘备一直以来,却都以汉室宗亲自居,也确实在努力维护汉室正统,朝廷每有政令,必不遗余力执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