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刘协回想自己穿越以来所做的一件件事情,至少在明面上做过的事情,貌似还没可能吸引贾诩这等人专程跑来围观,甚至表达一些善意。

    刘协这段时间做的事情其实不少,但那些事,都是暗地里做的,甚至连密切关注自己的李傕、郭汜都没有察觉,贾诩是如何知道的?

    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以来的种种谋划,可能已经被贾诩看穿,刘协心中就忍不住生出一股杀机。

    不过很快,这股杀机便被刘协打消,虽然不确定贾诩是否真的看穿自己的布置,但就算看穿了,贾诩没有第一时间揭发,而是跑来向自己表达善意,就说明人家没准备揭发自己,反倒是如果自己这时候真的没头没脑的去招惹贾诩很有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如果这一次,贾诩再在关键时刻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上推上一把,那自己就真的有可能要万劫不复了。

    不用多做什么,只要贾诩将徐晃是自己内线的事情暗中透露给李郭二人,那刘协可就没戏唱了。

    如今徐晃虽是安东将军,在西凉军中论职位不低,但毕竟并非西凉嫡系,到现在,徐晃掌握的兵权其实不多,三五千人,这段时间,一直在城外练兵、剿匪,如果没人接发,如果自己弄死了李郭二贼,以徐晃之前一战所累积起来的威望还有如今的爵位,是有能力稳定大局,镇住西凉军的,但如果现在被揭发的话,徐晃可就危险了,就算李郭二人不杀徐晃,但抽走他的兵权还是足够的。

    更重要的是,一旦到了那个地步,自己再想有什么动作,几乎是不可能了。

    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多了贾诩这么一个变数,但此时此刻,刘协真的不敢乱动,至于将贾诩进宫的消息暗中通过卫忠传到郭汜那里,使贾诩与李郭二人失和,刘协却是想都没想。

    那样做除了将贾诩给逼走之外,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刘协不相信贾诩这种算无遗策的人物,会没有任何后手,如果因此而恶了贾诩让本来已经心向自己一些的贾诩,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要知道,诛除李郭,对刘协来说,只是第一步,在迈出这一步之后,他还要面对天下群雄的压迫,难得有贾诩这等顶尖谋士在身边,而且看起来对自己观感不错,不好好拉拢反而往外推,那才是脑子有问题。

    至于收服贾诩

    刘协摇了摇头,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来,贾诩这种顶尖智者跟徐晃这些武将是不同的,徐晃这样的武将,可以以恩义感化,热血冲动之下,宣誓效忠很正常,但似贾诩这种人物,对于择主跟徐晃这样的武将是不同的。

    对这种人来说,更看重的是利益和前景,有很强的主见,恩义自然是少不了的,但同时,还得展现出自己的手腕和魄力以及潜力来。

    当然,收服武将,这些东西也必不可少,但很时候,武将比谋士容易冲动,也更感性一些,要让他们感动并且效忠并不难,难的是接下来如何让武将死心塌地的效忠。

    而作为一名帝王,要学的第一个手段就是如何空手套白狼,有了徐晃这等猛将,如何利用这些人来为自己造势,然后吸引更多的人才,用这些人才来强化自身,然后再吸引更厉害的人才,一步步壮大自己,因势利导,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眼下收服贾诩的条件还不具备,刘协在经过之前的一番心里矛盾之后,很快将这件事情放下,贾诩需要拉拢,但不是主要的,如今最主要的还是更多的展现出自己的肌肉和手腕,君择臣,臣亦择君,就是这个道理。

    而且要收服贾诩,也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首先,贾诩一计乱汉,如今可是已经被许多士大夫恨到了骨子里,得势之后,如何让贾诩安心为自己所用?如何赦免其罪就是一个关键。

    这些事情,暂时不用多想,如今要做的,就是先将唐姬给从李傕手里要来,那是自己的皇嫂,也是皇家的颜面,莫说被李傕纳妾,便是李傕明媒正娶,刘协都不干,那可是面子、里子都丢了。

    刘协起身,另一边,卫忠已经匆匆赶回,之前刘协在告别贾诩,用早膳的时候,已经让卫忠暗中派人去将此事通知给杨彪,这件事,必须解决,但却又不能真的立刻跟李傕撕破脸面,甚至不能由他亲自开口,所以刘协需要借助朝臣之势,从李傕那里把人给要过来。

    “怎么样?”刘协带着卫忠回到承明殿,一边让毓秀和婉儿给自己更衣,一边询问道。

    “回陛下,奴婢已经将事情通过暗卫传给了几位大人。”卫忠恭敬地站在刘协身边道。

    “可有让郭汜他们察觉?”刘协点了点头,询问道。

    贾诩的事情给他敲响了警钟,李傕、郭汜二人虽然好骗,但这长安城中,却不是都是傻子,贾诩还有李儒不说,杨彪、司马防、丁冲这些人,哪一个是省油的灯,也让刘协更加小心。

    “陛下放心,此事定无人察觉。”卫忠点点头,肯定到。

    但愿如此!

    刘协没再说什么,那种被人看穿的感觉真不怎么好受,无论是他还是卫忠,如今对付李傕、郭汜之流尚可,但面对贾诩这等老狐狸,论起算计来,真的太稚嫩了。

    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急迫感,必须加快脚步了,拖得越久,对自己就越不利,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

第四十二章 家国天下() 
朝堂之上,杨彪等人并没有一开始就立刻拿唐姬的事情来说事,毕竟就算刘协现在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朝堂这等神圣庄严,代表着一国权力核心的地方,开场还是该以国家大事为主。

    “关于军屯之事,老夫这些天来已经立下了章程,是否可行,却要陛下还有诸位将军一同参详。”杨彪就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开始将之前近两个越整理出来的军屯策献上。

    这倒不是没事找事,关乎关中之地的民生问题,也是未来清楚西凉乱党之后所有人的根本所在,在这件事情上,无论是杨彪还是其他人,都是十分上心的。

    依照刘协给出来的概念,再加上在此之前,从先秦开始已经有了屯田的概念,如今将这些屯田概念拓展延伸到军中,就是划分一些官家土地出来,用来屯军,这些地方往往选的都是比较具备战略意义的地方,施行纯粹的军事化管理。

    当然,这个时代的军事化管理并没有后世那么严肃,不过杨彪的规划却是很详细,包括农忙的时候一月练兵的次数,农闲之时如何练兵,同时也要降低消耗。

    其实无论是杨彪还是刘协都清楚,一旦军屯开始施行,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无法保持,但没办法,李傕、郭汜不善经营,而如今朝中上到士大夫,下到各方县吏,对待朝廷的政令都是出工不出力,李傕等人虽然手握兵权,但这世上,不是所有事情都是拳头能够解决的,有时候人家在你眼皮子底下做假账你都不知道,这是硬伤。

    同时也是削弱李郭的一个手段。

    不过刘协此刻想到的却更加远一些,自己掌权之后,这些人是否会继续阳奉阴违?

    世家可用但不可信,生于两千年后的刘协,受益于信息爆炸时代的熏陶,对于历史看的比较透彻。

    有人说华夏的脊梁骨是被儒家一点点磨去的,但这话在刘协看来,有些极端了,儒学创立之初,其实本就是一门很好的修身养性的学问,这没毛病,但这门学问之所以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力压百家,独秀一支,就是因为它披上了一层外衣。

    从一开始纯粹的学问,到后来渐渐成了统治者手中的有力武器,政治是肮脏的,但却又是时代进步必不可少的,儒家后来推崇皇权,借皇权压倒诸多学派,而反过来,皇权也渐渐发现了儒学的好处,它可以愚民,所以有了士农工商的阶级体系,实际上这个阶级早在春秋之前就已经有了雏形,但随着儒学划分出森严的等级之后,味道就有些变了,社会阶层一旦固化,社会也就会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

    而将儒学推上神坛的,自然便是统治者。

    这里的统治者,并不是只皇帝一个人,而是一个阶级,也就是士农工商之中,处于最顶端的士!

    放在这个时代,那就是已经成型的世家。

    就是这个阶层不断的巩固着儒家的地位,让儒家不断膨胀,也让整个华夏的历史,一次次陷入轮回的怪圈。

    作为皇帝,刘协很清楚,就算在自己掌权之后,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自己的一生,都无法真的脱离世家,因为皇家,本身就是最大的世家,所以世家阶层,他必须拉拢,但这个阶层,却无法成为他真正的依靠。

    只有身处其中,刘协才能感受到世家、儒家布下的这张大网有多么坚韧和恐怖,哪怕他清楚再这么发展下去,世家最终会成为历史长河中,阻碍民族进步的毒瘤,但他依旧不得不顺应大势,去迎合,一旦自己想要挫动这张大网,那自己很快便会被那股来自整个阶层的反噬力量碾压的点滴不剩,哪怕自己身为帝王,哪怕自己有帝王系统在手,在这种看不见的时代大势面前,也依旧渺小的如同尘埃一般。

    家国天下,在这个时代,家永远处在国的前头,包括皇家在内,一旦大势不可更改,这些世家会毫不犹豫的背弃自己,这一点,绝对不是刘协在妄加揣测,事实上,当皇帝的这两个月来,他有更深切地体会,杨彪这些人虽然号称汉室忠臣,但在家族利益面前,仍然会向李傕、郭汜妥协,甚至展开一些合作。

    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刘协脸上恰到好处的表现出几分焦急之色,现在的自己还太孱弱,哪怕除掉李傕、郭汜之后,仍然要依靠这些世家,一旦立了他们,整个关中地区,会立刻崩溃,所以他现在还是应该表现出一些十岁小孩在这种状态下应该表现出来的状态,让杨彪他们安心,至少此刻,他们之间不能出现太多的矛盾。

    要想改势,就先得顺势,一出来就要逆天日地的人,通常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以此为基,臣以为,试行一年之后,关中当可恢复一些元气。”大殿之上,杨彪终于结束了自己的论述,微微躬身,向刘协道:“陛下以为如何?”

    “杨太傅不愧是王佐之才,朕当日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不想太傅竟能弄出一套如此完善的方案。”刘协抚掌称赞道。

    “若无陛下提点,不会有此册问世,老臣不敢居功。”杨彪抚须微笑,虽然谦虚,但此刻看着刘协不断对自己使眼色,心中也不禁舒坦了许多。

    刘协无语的点点头,扭头看向一旁已经听得一脸懵逼的李傕、郭汜等人,微笑道:“不知两位将军可有补充?”

    “呃”李傕闻言怔了怔,才反应过来刘协是在问他们的意见,挺了挺胸膛,点头道:“听着倒是不错,不过这一年能省下多少粮草?”

    虽然刚刚劫掠了颍川,弄到了大批财物,但如今两人可是西凉军的当家人,很清楚那些财物看起来多,但要养这么多西凉军,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所以对于军屯之策,无论李傕还是郭汜都是抱有一定期待的。

    杨彪等人闻言,脸上不禁闪过一抹微不可查的不屑,杨彪微笑道:“若此册功成,一年之后,除去必要的军饷需要发放之外,平日里军队的开销用度可以节省七成!”

    嘶

    饶是李傕、郭汜二人对于这帮人没什么好感,此刻闻言心中也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如此一来,他们不但不用再为钱粮发愁,甚至可以多出一笔钱粮,来再添一路兵马。

    “好,好,好!”哪怕李傕最近心情不佳,此刻脸上也不禁泛起几分喜意,连说了三声好。

    “诸位臣公若无其他事情,便散朝吧。”看了一眼杨彪,刘协脸上露出失望的神色道。

    杨彪也觉得火候差不多了,上前两步,躬身道:“陛下,臣还有一事,关乎皇家威严,却需陛下定夺。”

第四十三章 唐姬() 
“哦?”本已作势欲走的刘协,脸上泛起一抹喜色,看向杨彪:“太傅有话,但讲无妨。”

    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他确实需要着急,杨彪这老家伙不简单,能力或许比不得贾诩,但俗话说人老成精,那一双眼睛,给刘协的感觉比贾诩都毒,对于这位如今已经升任为太傅的老家伙,刘协不敢有丝毫大意。

    他不仅要对李傕、郭汜示弱,在未成长起来有足够本钱之前,对这些世家更要示弱,以慢其心,聪慧一点没什么,但如果表现的太沉稳的话,很容易被其所忌。

    杨彪点点头,扭头看向李傕道:“老臣听闻,李将军此番前往颍川公干,寻得一位女子,欲纳其为妾?可有此事?”

    李傕闻言一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