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天子-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诸位这些日子陪朕为了国事操劳,也都辛苦了,朕已经命人备好了酒宴,诸位稍后随朕回承明殿用膳,也算犒劳诸位爱卿这段时间的辛苦。”刘协站起身来,微笑着看向众人道。

    “谢陛下厚恩。”杨彪等人连忙起身道。

    未央宫外,此时再度聚集了大批的士人,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路过这里,不解的看着这熟悉的一幕。

    “这些士人怎么回事?又来围堵皇宫?”一名路过的老者不满的看着那些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的士人,刚刚忙活完,看到这一幕,顿时有些不满。

    “这次倒不是围堵皇宫,你忘了,今天是朝廷放榜的日子。”同伴看了一眼士人的方向,有些羡慕的道。

    “放榜?那是什么?”

    “之前皇宫选贤,所谓放榜,就是将那些从上万士人中选择出来的优秀人士的名字写在榜上,这些上了榜单之人,会受到陛下的亲自接见,并安排官职。”同伴有些羡慕的道。

    “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前者愕然的看向同伴,很难理解他怎么知道这么多东西?

    “是你孤陋寡闻,悦来客栈里这些天每天都会说这些事情,在长安,都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到现在才知道,都不知道你在长安活了这些年,怎么过来的。”

    “那明天,我也去悦来客栈看看。”

    聚拢在未央宫前的士人自然对这些消息不陌生,此刻三五成群的聚拢在未央宫前,讨论的问题自然离不开这次放榜。

    在一群士人焦急的等待中,午时一刻,卫忠带着两名宦官,在许褚的保护下从宫门里出来。

    “都让开!任何人不得靠近!”许褚将一把大刀往地上一顿,地面都颤了几下,周围十六名护卫将金榜护住,各自拔出腰间的环首刀,杀气腾腾的看向四周,禁止任何人靠近。

    一群士人哪见过这等阵仗?被一群禁卫煞气一逼,纷纷退让开。

    “张榜!”卫忠一脸肃然的来到金榜之下,挥手道。

    两名宦官将榜单张开,站在凳子上,贴在金榜之上。

    “看,第一个果然是那杨德祖!”眼尖的士人已经看到在榜首之上杨修的名字,顿时议论纷纷。

    而张贴好榜单之后,卫忠等人并未离开,而是指着榜单上名字后面的数字朗声道:“此番皇宫选贤,共选贤士五百名,此榜单之上,便是五百名贤士之名,而每个人名字后面,便是陛下亲自评判的结果,以数字来标明,数字越大,便代表此人越优秀,三日后,陛下将在未央宫中,亲自接见这五百名贤士,诸位若有疑问,三日后未央宫中,可直接向陛下询问。”

    卫忠将话说完,便带着许褚等人回宫,只留下两名禁卫维护秩序。

    “那杨德祖确实英才,不过第二名的冯广成也是寒门良才,看陛下评价,仅次那杨德祖一个数字,实在难得。”

    “丁仪乃当朝侍郎丁冲之子,竟然排在榜末,看来确如陛下所说,此番朝廷选贤,只问才能,不问出身呐!”

    “那丁仪能够上榜已经难得,不见那陈家陈守义都未见其名吗?此人平日眼高于顶,实则腹中空空,此番落选,真是大快人心!”

    “前面的兄台,看完了就赶快离开,我等还未看呢!”

    一群士人挤在一起,或兴奋,或沮丧不一而足,也有上榜之人,却不甘自己名落人后,暗自咬牙,等着三日后大殿之上,询问一番。

    就在一众士人围拢着榜单议论纷纷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行风尘仆仆的骑士径直往皇宫飞奔而来,为首的骑士高高举起手中的战报,发出兴奋的吼叫:“蜀中大捷!蜀中大捷!”

    “蜀中?陛下何时伐蜀的?”一群士人闻言有些懵然的看着飞奔而来的骑士,不敢阻拦,连忙让开一条通路,让他们径直飞奔到皇宫前,才停下马来。

第一百八十一章 剑指天下() 
三天后,未央宫外,五百名被朝廷选中的士人一个个穿着自己最得体的衣服,精神焕发的立在大殿之上。

    刘协高坐在龙椅之上,看着堂下的五百名士人,微笑道:“首先,朕要恭喜诸位,自今日起,诸位正式被朝廷录用。”

    “谢陛下!”杨修等人连忙朝着刘协躬身道。

    “此番选贤,被选中者,有朝廷故吏,也有民间奇才,朝廷用人,不问出身,只看能力,不过诸位也莫要过于膨胀,笔上得来终觉浅,尔等的实际能力是否能与尔等文章相附,还要时间和尔等实际能力来证明,所以,只能从县令做起。”刘协笑道:“尔等可有意见?”

    “臣等无异议!”一群士人连忙躬身道,县令,对于杨修这些世家子弟来说不难,但对寒门子弟来说,这样一个能够证明他们的机会却不容易。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一名士人突然站出来,躬身道。

    “讲!”刘协也不着恼,点点头,鼓励的看着对方。

    “谢陛下。”那士人躬身一礼后,朗声道:“据臣观之,此番皇宫选贤,所论之题目,皆以治理一方为题,然臣以为,我辈学者,自当博览群书,非是治国之道不好,但治国之道并非学者全部,为何陛下却只以治国量才?”

    “这个问题,朕已经与太傅探讨过。”刘协点了点头:“非是朕认为其他学问不重要,但朕想问诸位卿家,为一方县令,这些圣贤之书可能令百姓安康,丰衣足食?”

    “这……却是不能,但圣贤之学在与教化,而非……”那士人皱眉想要解释,却被刘协打断。

    “此乃自欺欺人之语,圣贤之道,在于教化不假,但为官一任,首要者,乃令一方安泰,百姓殷富,若连饭都吃不饱,生存都无比艰难,又有何人愿意去听圣贤之教化?”刘协威严的目光看向众人,沉声道:“圣贤之道,可以让人修身养性,但为官之道,却在为百姓做实事,为朝廷分忧,尤其是眼下时逢乱世,朕需要的,是能够为朕治理天下的人才,而非夸夸其谈,只知空谈之辈,所以,此番选贤,以务实为主。”

    “臣受教!”那士人闻言,不再多言,躬身一礼之后,退回队列。

    “陛下,臣亦有一问。”另一人出列躬身道。

    “讲!”刘协点头道。

    “此番选贤,共选贤能五百人,然据臣所知,眼下朝廷辖下,便是将河套、张掖等地算在其中,也不过二百六十余县,这五百人,如何能够分封?”那人躬身问道。

    “这却要说道另一件喜事了,就在三天前,朝廷放榜之日,朕已收到蜀中捷报,黄忠将军已经成功平定蜀中,虽然还有些许叛乱,但蜀中全境,如今已是大半落入我朝廷之手,此番选贤,不止要选雍凉河洛、南阳河套之官员,亦会选出一部分官员前往蜀中上任,此外,颍川刘备已然于年初之时交上降表,愿意入朝,颍川、东郡、济阴以及陈留四郡之地亦已回归,诸位以为,这些地方,五百官员,是否足够?”刘协微笑着看着群臣。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虽然之前已经有了消息,但此刻却被刘协亲口证实,也代表着蜀中局势已定,也就是说,如今朝廷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已经丝毫不逊色于袁绍,在此之前,还有人担忧朝廷未来,毕竟袁绍在攻占青州之后,声威大震,俨然已有北方霸主之象,而朝廷这两年虽然势头很猛,连昔日的第一诸侯袁术都被吃的死死地,但比之袁绍,声威之上依旧略有不足。

    如今蜀地一下,这个局面就不同了,无论地域、人口还是军力,朝廷都丝毫不在袁绍之下,但朝廷还占据着大义,这般情况下,朝廷反而隐隐占优,这也让这些已经确定会被下派去做县令的士人有了更大的信心。

    “诸位还有何疑问,不妨讲来。”刘协看着众人,微笑道。

    一群士人纷纷摇头,之前的两点,便是他们最在意的两点,一个是此番选贤的公正性,另一个就是未来,如今刘协都给出了解释,也消除了他们心头的疑虑。

    “卫忠。”刘协见状,也不再多言,扭头看了一眼卫忠。

    “喏!”卫忠躬身一礼,将手中的一张绢书展开,朗声道:“下面,将宣布诸位士人的分派,请被读到名字者,上前领取官印与文书。”

    一群士人闻言,连忙肃然而立,期待的看着卫忠手中的绢布。

    “杨修,河套三封县令。”

    “喏!”

    “李仁,河套广牧县令。”

    “喏!”

    “陛下,为何让优秀者反而去这些荒芜之地担任县令?”杨彪听得杨修竟然被封到了河套,不由大惊,连忙出列,躬身问道。

    “太傅稍安勿躁。”刘协笑着摇了摇头:“朝廷接下来除了恢复江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开荒。”

    “所谓开荒,便是将那些资源富足却未曾开发过的地方开发起来,而这等地方虽然偏远,却也是建立功绩的好地方,若能将一荒芜之县富足起来,其功勋,要远比治理一富足之县所立功勋更大,也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刘协看向一众臣子,微笑道:“平定天下,终究是内战,而朕却不想让这些出色的人才,都耗费在内战之上,富足之县,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就算治理的再好,潜力也早已穷尽,而若能将这些偏远之地治理完好,才是朕真正需要的栋梁之才,而这些地方,也足矣成为一块磨刀石,朕可允诺,只要是这些偏远之县上任者,三年之后,皆会调回,至于届时如何安排,便看诸位这三年中,在边地的表现和政绩了,望诸卿共勉。”

    “臣等必不负陛下所托!”杨修等人闻言,心中暗暗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道。

    “继续。”安抚了众人之后,刘协扭头看了一眼卫忠,淡然道。

    “喏!”卫忠躬身一礼,再次开始诵读,这一次分的很彻底,不但刘协治下主要县城都有任命,便是远在西域的敦煌、焉耆、居延等地,也皆有县令分派,看得出来,刘协这一次手伸的很长,而且这些偏远之地派去的人,皆是此番选贤之中表现优异者,也让众人看出了一些刘协的心思,这位陛下的野心,可不只是一统天下这么简单。

    五百人任命,实际上却是早在这三天之中,已经分派好的,此刻分派倒没有花太多时间,一刻钟后,已经分派完毕。

    “此番除了如今已然固有之郡县之外,还分出了许多蜀中、西域县令,为保诸位能够安全上任,朕已在讲武堂中,挑好了县尉以及虎贲都尉人选,随后会护送诸位一同上任,至于廷尉,则由朝廷直接指派,希望诸位能够好好把握这一次机会,为我大汉立足与域外,打下坚实的基础。”

    “臣等谨遵陛下圣谕!”五百县令纷纷躬身向刘协一礼,肃容道。

    “诸位且回去歇息,朕希望诸位爱卿能在限期之内尽快赶赴上任。”刘协起身道:“若无其他要事,便退朝吧。”

    “恭送陛下!”

    在群臣恭拜声中,刘协带着卫忠和许褚,径直离开未央宫,一刻钟后,承明殿内,贾诩一脸微笑着来到刘协身边。

    “恭喜陛下,尽得蜀地。”单独面见刘协之时,贾诩要轻松许多,微笑着对着刘协道。

    “起来吧。”刘协摇了摇头笑道:“朕也未曾想到,奉孝这一次,会做的如此疯狂,虽说令蜀中民生难免遭到破坏,却也彻底断了世家之根基,这蜀地未来,将士我朝后方根基之地,任何人都无法撼动。”

    郭嘉这次直接以粮食挑动民怨,根据暗卫和秘卫府探得的情报,整个蜀中,一大半世家彻底消失,就算生存下来的,也是元气大伤,虽说因此,也令蜀中大乱,但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如今黄忠的军队已经开进了蜀郡,占据了蜀郡三都,与秦雍在广汉的势力连接一处,虽然益州南部还未平定,但大势已成,平定益州,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蜀中一下,我朝将再无后顾之忧,接下来,陛下可以趁此机会,将刘备召入朝中了。”贾诩微笑着提醒道。

    “嗯。”刘协微笑着点了点头:“既然找不到宗谱,那就让宗府为中山靖王之后立一个宗谱,刘备此人,南征北战多年,虽然败绩不少,却能屡败屡战,到如今成为一方诸侯,确不可小视,但若能用好,此人当为臂助。”

    “陛下圣明。”贾诩笑道,若是以前,他还担心刘协是否能够驾驭刘备这样的枭雄人物,但如今三学将成,刘协制定的框架已经落实,这片江山都是刘协打下来的,刘备既然有了宗亲之名,就绝对没可能再反刘协,否则他就是自己作死,既然已经没了反叛的可能,这样的人,却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接下来,便是天下了!”刘协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