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琦也没有想到,在这个保州兵变之中,有多少的深层次的东西,他甚至没有调查,之前少掉家丁们,整个保州都在动乱的时刻,后来加入到叛军的人多了,有地痞无赖,更有土匪等,这些数量已经不可考,少上三五千人,这几乎人注意到。

    韩琦都被火药,长弓和棱堡这三个新式武器所充斥了,特别是长弓,这一款武器,在进入禁军之中,展现了不一样的光彩。

    精锐的弓手确实是精锐的弓手,在拿下了保州,把民政上面的事情,交给欧阳修之后,韩琦就着力于长弓的训练。

    这3万大军,不属于韩琦,在朝廷最终确定保州兵变最终结束之前,他们还是归于韩琦来统帅的,

    长弓在这一战之中表现出来的威力,有目共睹,所有用过长弓的,都对于长弓赞不绝口,对于军官来说,麾下士兵强大就是他的部队的强大,这个好机会,怎么会放弃,

    苗家庄也知道这一点,按照3万人出一万弓兵这个数字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中,赶制了6000多把长弓,基本上,所有的弓箭手,几乎是人手一把,

    精锐的弓兵,本身掌握长弓的速度就非常的快,再加上有其他人的经验,在全力以赴的前提下,长弓的训练也非常的顺利。

    赵信也想要给北宋留下一只强大的军队,也没有藏私,民团实力不够,建立的时间较短,还没有进行各种专业的训练,最多就是攻击,能够让一群,什么都不会的农民,在短时间,学会射箭,学会套路,已经是非常不错了,要想的完成更多的训练,那根本不行。

    赵信从获得了棱堡开始的,就已经准备守城战了,就没有准备野战,可是禁军的训练,各种的射击技能,早已经是MAX的,最多是从短弓转为长弓,这些对于普通的民团来说,困难的事情,对于这些精锐的射手而言,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在初步的训练,掌握了长弓的一些基本的手段之后,他们对于这些低级的技能已经不感兴趣了,正好,孙吉得到了赵信的传授,开始把一些真正的英格兰长弓的技术传授了下来。

    单兵技能,小规模配合,大规模配合,单独针对军队的配合,丛林作战,平原作战,作为一个成熟的战斗体系,英格兰长弓能够单独的成建制存在,很多情况都考虑到,他并不是比骑兵或者步兵近身之后,就没有办法,甚至只能够抱头鼠窜的,他有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法。

    这样的方法众多,就算是精锐的弓手,也不能在短时间掌握,可是一些军官,甚至是神射手级别的,分别从中间看到了精髓。

    普通的长弓手,是没有办法单独作战的,他必须要有掩护,或者是一定防御部队,长弓在这方面,也需要,却不是那么迫切,有一些骑兵和长矛兵,压住侧翼,帮他们撑起攻击距离,这是最好的,如果没有,长弓手也有独特的作战方法,用类似风筝的办法,跟其他部队周旋。

    这其中的秘诀就在训练上面,不同的套路,不同的方法的应对方法,这些军指挥使们,又发的认识到了长弓的强大,之前只是感觉到,这可能是一个替代短弓的武器,之后,越来越发现,这玩意简直是改变了大宋军制。

    有了长弓,很多兵种都可以收了,短弓就不说了,长弓对于短弓碾压的优势,甚至连阻击弓手,也可以用长弓来替代,最多,就是增加弓的强度,用更强的弓,代替软一点的长弓。

    如果说,短弓唯一的用途,恐怕就在的骑兵使用,可是北宋的骑兵是最缺的。

    除了短弓之外,重步兵,轻步兵,和其他的一些兵种,都可以酌情的减少,当弓箭手数量和比例大幅度的增加的时候,整个部队的攻击力幅度的增加,生存能力却并没有减少很多的。

    攻击是最好的防守,可是在绝大多数的冷兵器作战之中,没有体现到,原因很简单,防御容易堆砌,这是客观规律,同样攻击力和装备水平的前提下,防御总是比攻击要好办,放在攻城上面是这样,放在野战上面同样如此。

    可是长弓手,用犀利的攻击,更快的钢铁投放速度,展现的攻击,同样数量骑兵,就算是重骑兵,面对着拥有破甲弓的长弓兵,都很难突破,更别说其他兵种,可能要三四倍的人员,才能够冲过来。

    这个只是数据上面的对比,实际上,战争,远不是数据上面那么的简单,原因很简单,为什么说,在冷兵器时代,一支队伍,损失3成,就已经崩溃了,一方面,这三成,绝对是这个部队的精锐力量,少了这么三成的精锐,这个部队的实力,就大大的减少了。

    另外一方面,封建社会,冷兵器时代,医疗能力和后勤补给都不过关,一旦伤亡太大,心理压力就足以让所有人压垮。

    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战斗不是没有,可是这些战斗,基本上都是没有任何的退路了,为什么围三缺一,就是因为打消他们负隅顽抗的想法,在大量死伤,面对着必死的前提下,他们几乎肯定会撤退。

    也就是说,以前的短弓,并没有达到这个限度,现在的长弓,在加强了攻击力的前提下,已经超过了这个限度,只要不是全重甲的骑兵或者是步兵,就算在单独的长弓的前提下的,在不是偷袭,在长弓手没有反应的前提下,要想损失少于一半进入到攻击阵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更别说,少量的搭配重步兵和骑兵,不用多,各一成就可以了,这样的军队,是无解的。

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 
长弓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多元性,让韩琦震惊,他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长弓的性能,却没有想到,长弓不单单是一个防御性的兵种,还是一个可怕的进攻性兵种。

    这也从侧面上证明了团练训练不长,换成真正的弓手,才不到一个月的训练,普通的防御性进攻,已经是熟练的,主要训练的是野战。

    在针对三倍于他非重甲步兵的攻击的时候,长弓得表现亮眼,脱胎于三段射击的方法的,让长弓在60息的时间之中,平均只是射出了6轮,可是却向后后撤了45米,或许有人认为,45米不算什么,可是对于战场上面攻击的士兵来说,等于他们冲锋的时间,延长了很多。

    这个也是英格兰长弓无敌的根源,他可以灵活多变,更可以跟防御性兵种配合,攻击,全部交给长弓就可以了,没有人能够在长弓的枪林弹雨之中活下来,当损失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攻击者本身就崩溃了。

    除非,一个勇于牺牲,不知疲倦的部队,在承受了50…70%程度的受伤的前提下,依然死战不退,可是最终在越过了长弓的防线,哪怕是三四倍于长弓的,最终剩下的,也是跟长弓差不多的人员,而且人人带伤,没有形成编制。

    长弓会拿着配备的长刀和轻盾,进行反击,到时候,就看各方面的素质了,总之,有的打。

    英格兰长弓能够压制欧洲一个时代,由此可见他的强大,不是英国人少,长弓的规模,一直都保持在几十万的数量级上,再加上可怕的长弓,对与木材要求较高。

    纯正英格兰长弓是用紫衫木制作,英国本土并不出产,或者是出产的质量不行,为了防止英国的发展,各国都纷纷限制紫衫木的出口,被当做战略物资一样的限制,否则,英国人早就统一欧洲了。

    可是这个问题,在中国,在北宋,这一点完全不存在。

    上亿的人口,面对着长弓放开的标准,可能会弄出来一个怪物,100万,200万,300万。

    英国所面临的限制,在北宋根本不存在,人数不是问题强大的人口基数,只要有钱,抽调1000万军队都没问题,至于材料和制造。

    遍布中国北方的各种普通的硬木木料,足以装备大量的长弓,同时,认识到了这种木料的重要性之后,还可以大规模的培育。

    英国是一个岛国,气候条件跟大陆不一样,除了紫衫木,就没有别硬木了,紫衫木不适合在英国种植,他们就没有了办法。

    中国不一样啊,地大物博,拥有各种不同的气候条件,几乎整个世界,绝大部分树木都可以在这里生长,甚至连紫衫木都可以。

    只不过,欧洲太远了,要弄树苗过来,就说不定需要十年二十年的,还不一定能够弄到,那么退而求其次,用替代品,无论是榆木,橡木,还是白蜡木,都可以了,材料根本不成问题。

    单独的长弓手,根本打不过短弓手,会被吊打,10个可能短弓依然要强势一点,可是当数量上升到100个,甚至更多,覆盖攻击产生的时候,长弓就占据优势了。

    这种本身就是集团性质的超级攻击队伍,真的数量庞大的话,谁也吃不消。

    算一算,唯一比较克制长弓队的,恐怕就是成建制的重甲骑兵或者重甲步兵,辽国和西夏,在冶铁技术上面,跟北宋有着巨大的差距,在拥有破甲弓和重箭的情况下,很大可能是互克,不存在重甲骑兵或者步兵能够无损干掉长弓手的情况。

    重甲骑兵对于辽国和西夏来说,是王牌,铁鹞子最初建制的时候,只有3000人,后来扩大,也不会超过3万人,而铁林军多一点,辽国毕竟是比北宋还要强大的大国,也就是几十万的样子的。

    如果说,现在有一个兵种,能够用1换1,甚至是3换1的方法,全歼这两个王牌兵种,恐怕北宋就会笑醒。

    用100万,或者是200万的牺牲,歼灭两大王牌,就算没有长弓队,原本北宋的力量都足以推平西夏和辽国。

    更别说,长弓队的表现,只要不是单独对阵铁鹞子或者铁林军,有一部分重骑兵和长矛队的配合的,阻挡这些重甲骑兵,1换1,甚至更低的兑换比都有可能。

    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练兵,就这样开始了,虽然有些违反规定,可是这些长弓太便宜了,200文一个的价格,哪怕是装备一万,也不过是2000贯,对于集中了3万大军,全权主持平叛的韩琦来说,无所谓,反倒是箭,可以走军方体系,除了长一点之外,就没有别问题了。

    可这样,却可以大幅度的提升禁军的战斗力,从上到下都同意了,一场没有经过枢密院的换装,就这么的开始了,长弓成为了众人争夺的对象,一些指挥使们,甚至守在孙吉的面前,询问他,长弓到底多长时间能够到位。

    欧阳修则进入到保州城内,恢复保州平静,张榜公示,飞穿其他的城市,收拢保州难民,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清点一些文书之类。

    不得不说,韦贵够狠,他在进入保州之后,清楚自己无法幸免的前提下,一下子把保州所有的官方文书,记载,记录之类的,全部付诸一空。

    作为政府官员的他,虽然不知道那些重要那些不重要,可是无差别,每一个都毁掉。

    这就造成了目前欧阳修的困扰,土地,房屋,契约,店铺,这些有主的无主的,要判定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作。

    保州城被攻下,保州的动荡还没有彻底的结束,可是伴随着政府的介入,军队和官员的进入,保州一定会恢复平静的。

    北宋强大的国家机器,一旦开启,就会展现可怕的力量,首先是四面八方支援,然后就是从军政双方的倾斜的,这些会在接下来的一两年之中产生作用。

    赵信也明显松了一口气,保州兵变,从开始到现在,差不多有3个月了,100天,是北宋能够做到的极限,实际上,伴随着辽宋之间的情报断绝,辽国已经开始怀疑了。

    特别是新年前后的这一个月的时间,辽国一共向北宋境内,派遣了24批,多大400人的间谍队伍,调查在北宋境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现在,一切都结束了,边境军官也松了一口气,只要北宋国内没有动荡,给辽国一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进攻,最多是施加压力,这点,早已经习惯了。

    皇城司终于放手,北宋和辽国之间恢复了正常的往来,关于兵变的消息传出去了,甚至连兵变被平息的消息也跟着传出去了。

    这是皇城司故意,如果只传出兵变的消息,说不定辽国会动弹,哪怕内部没有掣肘,对于北宋来说,也不是什么好消息,辽国的兵锋毕竟强大,哪怕在北宋边境,有链条状的固定防御,能够抵御住,可是大笔的花钱,军费,这会让北宋,本身就危机的体系,变得步履维艰。

    皇城司的系统恢复了之后,通讯系统也恢复了,韩琦和欧阳修更是第一时间,通过800里加急,把保州被攻克,保州兵变结束这个消息,向汴梁汇报。

    用了2天的时间,传输到了京城,京城之中,暗流涌动,一些人感觉到这个速度的太快了,前云龙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