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携带了不少的给养,可是他要为后续5万,还有御驾亲征的辽兴宗打好基础,10万人,20万匹马,还有众多的后勤力量,这些加在一起,会是什么概念,需要的是一个天文数字。

    萧惠是知兵的人,他深深知道后勤的重要性,他所携带的6万人,也是给养携带的最多,甚至因此拖慢了行军的路线也在所不惜,如果不是后勤补给带的太多了,他怎么可能只带9000骑兵出动,就是因为太慢了,遭到了辽兴宗的斥责。

    连萧惠这样的北院枢密使,都遭到了这样斥责,因为走的太慢,其他人就不行了,耶律重元在失去了4000骑之后,主动的败退300里,虽然没有达到战略目标,也算是缩回了辽国境内,不必担心给养的问题,后续的辽兴宗,携带者2万铁林军和大量精骑,他们怎么办。

    按照的萧惠知道,他们甚至连基本的补给都没有带够,最多只是携带几天的口粮。

    辽国还是以原来的想法来进攻的,他们没有考虑到后勤的问题,打的主意也是就食于敌,可是元昊居然不顾一切的在自己国土上坚壁清野,甚至损失都在所不惜的时候,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少量粮草,辽国的战斗力发挥不出来,辽国是以的骑兵为主,10万大军之中,只有不到4万步卒,剩下的都是骑兵,辽国的拥有的牧场,也是非常可怕的,在北宋一马难求,可是在辽国,马就是非常平常的东西。

    所以十万大军马的数量非常之高,铁林军,平均一人三骑,普通骑兵也是一人两骑,6万骑兵,平均拥有15万匹战马,还有5万后勤马匹的,这些马,如果拿到北宋的话,每一个都是可以作为良马,甚至是骏马的存在的。

    10万人,每天的吃喝话用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再加上20万匹马,这里不是辽国常见的草原,这里是超过500里的沙漠,没有补给的话怎么办。

    任何生物,都需要进食,不用进食的生物,只是极少数的那种,还不是常规的进食方法,无论是人,还是马,都要吃东西,甚至马需要吃的东西,比人高的多。

    阴影笼罩在萧惠的心中,初步的胜利,甚至是俘虏和击溃了两三万人,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并没有让萧惠高兴到哪里去,他必须要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他是先锋,是为辽兴宗开路的,如果就这么的结束的话,他自己都不可能原谅自己。

    萧惠一边命令金肃城,和北院麾下的城市,努力准备给养,哪怕是没有粮食,最少,也是要集中一点的粮草过来的。

    辽国不产粮食,可是草场却非常多,花费点功夫,把干草弄过来,或许影响到了牧民们的越冬,可是加紧时间,继续的搜集,也不是不可能的,最关键的是,这一战不允许失败。

    在历史上,萧惠也是这么做的,这么做的后果是,挽救了一大半的马匹和全部的士兵,战斗力减弱了不少,可是10万人还是完整的,这已经是萧惠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但是这个努力,却让辽国陷入到了被动之中,失去了大半的战斗力的辽国军队,在跟西夏的战斗之中,明显的纤弱到了劣势之中,再加上元昊的计策和神风。

    在天时地利之下,遭遇到了超过一倍的西夏力量的攻击,此消彼长之下,最终,这一战,辽国大败,连辽兴宗,都差点被俘虏了。

    萧惠能够做到的,这已经是极限了,如果没有周文秀,一切还是会向着那个方向发展,可是现在多了周文秀。

    不是说,周文秀这么一个年轻的将军,就要比萧惠这么一个沙场宿将更厉害,那是不可能的,光经验这一点,萧惠就完爆周文秀。

    可是周文秀的背后,那是有整个北宋作为依托,这一个计划确定了之后,就考虑到了这个计划的方方面面,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计划。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为了推算出元昊可能的应对方案,还有解决的方案,这一点,北宋的枢密院经过了无数的推演。

    北宋的文坛鼎盛,在军事技能和计谋上面,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更别说,枢密院集体研究,甚至把元昊的特点,还有惯常的作法,都考虑在内了,基本上把元昊的想法给摸索的七七八八了,也知道,坚壁清野是必须的作法。

    如果说,元昊真的能够把所有的壁和野全部都清理干净,北宋除了硬碰硬,大量储备物资之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这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庞大的沙漠之中,到底有多少绿洲,真的很多,西夏微薄的人力,不可能吧全部的绿洲给毁掉,他们只要找出,破坏最少的,实际上,沙漠这么庞大,绿洲也不少,不是每一个都被西夏掌握,也不是每一个都被破坏。

    根据特性,元昊的想法,再加上西夏的人力,基本上确定了一个最有可能的执行方法,元昊作为,只用破坏辽国过来的这一路,还有最重要的几个就可以了,其中,最少有150里的范围,是没有任何一个绿洲的,这就算换了道路,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果辽国没有任何的准备的话的,10万人啊,在沙漠之中,单纯自然环境的可怕,在一定条件足够的前提下,甚至把10万人都无法抵挡大自然的天威。

    那是极端的情况,甚至考虑到天时地利都帮助的情况下,辽军不可能全部饿死的,原因就在于马上。

    马是一个体重巨大的,一般的成年军马,差不多有超过千斤,一旦事不可为,缺少了饮用水和食物,杀马取水,割马吃肉的,这些都可以解决迫在眉睫的饮食问题,只不过,未来的将会更加的困难。

    这恐怕也是辽兴宗不以为然的根本原因,他根本没有意识到,杀马,就要承受战斗力减弱的前提,一旦辽军战斗力减弱了,士气不稳,在西夏军的攻击之下,他们还能够幸免么?

第三百一十三章 杂号将军() 
阴影虽然埋下了,萧惠却不慌乱,因为此时,他虽然感觉到不对,却没有意识到,这会是改变辽夏战争的转折点,否则的话,他一定会力荐辽兴宗,就此撤兵,或者只是携带一部分骑兵,袭扰了攻击西夏,给他们点教训,而不是灭国之战。

    再怎么说,这一场短暂的遭遇战,总算是大胜了,自身损失微乎其微,却歼灭了包括5000骑兵在内,2。5万的西夏军队的。

    作为这一战的最大的功臣,周文秀也处于最高光的时刻,不但众人看待他的眼光不同了,就连是手下也是荣耀无比。

    周文秀的出现,特别是得到了萧惠的看重,实际上,很多人是不乐意的。

    在辽国,汉人虽然逐步的进入到了政局之中,甚至担任了一些的参知政事一样的官职,可是汉人在一定程度上,只是文官,武官只是做到了小官,比如说,城门官,队正一类。

    也算是有将军,但是这些将军,大部分都是称号将军,是勋职,不负责带兵打仗。

    周文秀,从一个八九品的文官,直接成为千骑长,这多多少少让人有些不满,特别是自诩为猛将的,一个汉人的将军,能够打什么仗。

    可是这一战之中,周文秀用明白无误的表现,证明了他成为将军的正确性,武人们,心态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军队之中,又是以武力至上,不管如何,千骑破万人,直接奠定了这一战的胜利,这不是一般的武力能够做到。

    这样的一个武力出众的将军,又怎么不让他们灌木想看呢?

    相对于别人,萧惠此时对周文秀的表现更加的满意,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是决定胜败的焦点。

    这一战,萧惠的指挥是最重要的,没有萧惠指挥若定,甚至是在关键时刻,中军移动,攻击对方的中军主力,迫使对方不能迅速的逃走,这是取得战果的关键,可是周文秀的突击也必不可少,他起到了促进作战,甚至是奠定胜利基础的作用。

    如果是原来的计划,萧惠不会选择强攻,在一个时辰之中,结束战斗,老谋深算的他,会逐步的拉扯,在慢慢的接触之中,寻找战胜的机会。

    还是以步卒为突破口,可是这个时间,会拖到很久很久,最少说,没有个一天,绝对解决不了战斗。

    9000人对1万人,骑兵上面都处于劣势,更别说还有2万步卒,借助着实力的有时候,逐步的累积优势,一点点的滚雪球,逐步的放大,最终把优势变成胜势。

    这样一来,时间上面,就会拖的很久,在黄昏,或者午后,在连续的攻击之下,瓦解他们的信心,最终,兵败如山倒。

    可是周文秀的武勇,却让他改变了做法,最终一个时辰解决战斗。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周文秀战力,就算是在整个辽国,也是少见的,更别说是整体的能力,军略,战阵,这些普通辽国将军不擅长的,他都擅长,这是难得统帅胚子。

    这可是最大的意外,萧惠本人是猛将出身,年轻的时候,也算是勇冠三军的,在逐步的战争之中,慢慢的掌握了一些东西,并且通过学习,把这些东西运用到战争之中,这才成为了辽国少有统帅。

    正因为有了经历,才会知道这样的统帅有多难的,跟他同时代的,几乎没有任何可能走到这一步,其他,年轻一点的,勇则勇之,甚至一部分,比现在周文秀表现出来的,还要勇猛,可是没什么大勇的。

    力大无脑,这是年轻的,甚至是资深将军的统一评价,或许有奇迹发生,他们会在未来,长点脑子吧。

    这也是萧惠最无力,他深深知道,要从一个猛将,转换成一个合格的统帅有多么的困难,他也是机缘巧合,甚至到最后,在老师的影响之下,认真的学习了一些的军略,甚至还有一些汉族的书籍,多是历史书。

    草原上,单纯人力的争强好胜,这只是匹夫之勇,真正的将军,不需要这些,只有知己知彼,明白军事的规律,这才能够成为统帅。

    这也是在四五十岁之后,伴随着力量的衰退,萧惠已经不复当年只勇之后,却更加的可怕,对于战阵,对于军事上面的作用,也更大了一些。

    之前,也看重了几个,只不过,让这些猛将们训练杀敌,这没问题的,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可是让他们读书,学习军略,这就为难了。

    这些契丹将军们,本身就感觉比汉人,比北宋高出一头,为什么要学习他们的兵书,这不是忘本么,哪怕是萧惠强压,也是如此,根本就不屑于股。

    就在萧惠要放弃的时候,这么年轻的一个胚子出现了,还是武力出众的,他当然是非常的高兴,而且对他的赏赐,也是加了码。

    作为北院枢密使,韩王,萧惠有开账建制的能力,之前他也非常看好周文秀,破格把他提升到千骑长的位置的,这已经是极限了,这几乎是汉人军官,带兵的最大程度。

    那些汉人,带的还是地方部队,甚至是步卒的,骑兵的很少,更何况是精锐的骑兵。

    也就是周家的贡献的基础上,才达成了这一切。

    可是现在,毫无争辩的功劳,击溃了1万人,俘虏了 1万多,这样的功绩,还是在重人的眼皮底下发生的,这种时候,谈什么契丹跟汉人的不同,那是胡说八道。

    当萧惠在中军大帐之中,宣布对周文秀的奖赏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反对意见,萧惠越过了普通的将军,封给周文秀一个杂号将军,这一点,没有任何人反对。

    这还是因为周文秀是汉人的关系,如果是契丹人,以他立下的功勋,直接能够越过正将军的职务,到上将军,那是仅次于大将军的将军府第二人。

    周文秀用自己的战功,用自己的勇武,狠狠的在北院麾下的诸位将军面前,刷了一下存在感,攻击力,应变能力,还有战功,三者结合之后,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这个年轻的汉人将军,飞黄腾达的时间不远了。

    周文秀已经做到了千骑长这个位置,现在,更是提升一步,成为了统领一军的杂号将军,这个提升不可谓不高。

    普通的升级,百夫长,千夫长,到万夫长,看起来统领的人员越来越多,可是只要不是将军,最多就是某将军,或者某部族手下的带兵官而已,他们不允许有单独带兵的能力。

    可是将军,哪怕是最下级的杂号将军,都有统领一军,单独作战的能力,这中间的东西,非常的微妙。

    萧惠的目的也是如此,万夫长,甚至是更尊崇的万夫长,看起来职位上升了,带的人也多了,可是更多的就是虚职,萧惠的账下,最少有12个万夫长,哪怕他的兵马才6万。

    可是这些人,猛则猛亦的,却没有头脑,萧惠甚至不敢让他们单独带兵,天知道,会遭遇多少的陷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