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样,热潮的购买,也让钱庄和商会,考虑了顺道购买一部分耕牛的想法,跟着未来马队一起回去,也不算付出更多的成本,11贯左右,一头牛的价格,在一些耕牛缺乏的地方,还是有两三成的收益。

    正因为是附带,所以总量也不会太高,甚至韩琦都有些担心,这些牛不一定可以全部成交,这从日益缩减的销量上就可以看出来,到是马,比较固定了,每天拿出几千匹左右,都可以完成成交,价格上面微微有些下降,幅度却不是很大。

    接下来的几天,波澜不惊,商人也非常的明白,这个拍卖会,总数是固定的,一共是20万匹马,30万头牛,他们有足够的机会的,不用在一次两次的争夺,非常有默契的,只要达到了115贯左右,就停下来了,除非是拥有2匹以上的军马的情况。

    渭州牛马大会,进行的相当的顺畅,第二天的5000匹马,最终全部成交完毕,最终马的平均成交价格,在112贯,比起最开始的少了一点,因为连续的成交的关系,他们的热忱也没有那么的高了,马的价格开始逐步的回归,回归到了比较几平均的价格上面,预计明天,马的价格,依然会相当的降低,到最后,整个马的价格,会降低到比100贯多一点的程度。

    这是正常的事情,在第二天之后,就有人提出来,加大马的投放力度,减少牛的投放,因为到了第三天,牛的成交量就大规模的萎缩,之前的交易量集中的爆发,现在,当这个交易量减少之后,很自然的,就到了低谷。

    不过因为马的数量,稍稍的提升,到第三天之后,每天拿出来的马,就超过了8000匹,成交量也稳住了。

    8000匹马,一匹马112贯,也就是说,仅仅是一天的马的成交,就高达的90万贯,五天累计,接近450万贯。

    也就是说,韩琦提取的保证金,前两天的马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的,之前所有的程序,系统的问题,全部都不是问题了,剩下的,将会是净利润。

    当牛的数量降低到了2万头牛的时候,开始稳定了每天的成交量,成交价没有马那么的热切的,不可能提升一成多的价格,略微的有些降低,最终平均的价格在11贯左右,比起预计的12贯,略微的有些降低,22万贯的价格,也让一天的整体的拍卖销量,超过了百万贯,这就成为了固定的数字。

    这其中,渭州令的脸上,充满了笑容,5差不多是550万贯,也就是说,单纯这个,他可以留下的就是接近17万贯。

    才五天的时间,就有这么多钱,而付出呢?

    满打满算,整个投入也不过是3万多贯,也就是说,不说第二天,单纯第一天,就足以让他们之前所有的投入,都已经回本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净利润了。

    当然了,当拍卖会进入到了正常的局面的时候,他找到了韩琦,提到了钱的问题,当然了,他不是摆明的直接提出的,是比较间接的,只是提到,现在渭州的特别情况,之前支出资金太多了,整个渭州运转都出现了问题。

    对于这个,韩琦非常大度,他也很清楚,只要这个拍卖会能够继续下去,渭州就是绕不开的点,之前,渭州说没钱,现在,在整体资金还没有结算的前提下,他决定,直接把17万贯提取出来,让渭州提前进行一些建设。

    17万贯,如果跟整个拍卖会的交易总额比起来,真的不算太不多,可是拍卖会跟渭州,这是两码事情,渭州原来,哪怕整个州调动的资金,挪用了一些拨款,也不过是三万多贯,现在,直接翻了五倍。

    韩琦提取这些钱,也不是那么的轻松,原因很简单,钱不是立刻到账的,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汇票这样,只有直接购买,或者拿出现金来购买的,才会直接的到账。

    到现在5天的时间,账面上超过了550万贯,可是实际上的现金,就算加上金银,也不超过70万贯,拿出来17万贯,等于是一下子拿出了五分之一多一点。

    可是韩琦毫不犹豫,这个渭州大会,已经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渭州的城市规模小,承接力量有限,如果想要把渭州牛马大会作为一个常备的状态经营下去,就必须要做出改变。

    没错,在目前的状态,牛马属于是一个稀缺资源,一场牛马大会吸引了整个中国,最顶尖商人之中的一部分,这已经是非常可怕的,可是之后呢?

    别人不知道,北宋一共收获了多少牛马,可是韩琦能够不知道么,500万匹马,800万头牛,这一股牲口的进入,必然会让北宋吃饱。

    可是之后他对于灵州的规划,是在边境军州的基础上面,大规模的发展畜牧业,这不是韩琦主动的,而是情况逼着他来做。

    超过2000万头的牲口,其中还有1300万的大型牲口,就算是北宋这么一个强大而富庶的国度,要想消化,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可能是几年,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些牲口,要找个地方养起来,并且增殖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在没有得到灵州之前,要养活这些牛不容易,可是现在,灵州庞大的草场,还有因为灵州的屏障,而安全起来的其他西北军镇,也拥有了大规模放牧能力。

    可想而知,伴随着这么一个雄厚的基础,哪怕西北没有西夏产出的牲口那么多,未来牲口也不是一个稀缺的东西,特别是牛来说,这种情况下,从稀缺资源变成一般资源的话,再想如同现在这样,吸引这么多的商会来,那是绝对不行的。

    那就必须要爱接待上面做文章,保证一些基本的接待能力,这些,都是需要花钱的。

    本身,渭州令在得到通知,要来拿钱之后,还很高兴,可是到了韩琦这里,却知道了,拿到这个钱,还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这一笔钱,必须要用在牛马大会上面。

    韩琦还大度的表示,不但钱会全部到账,还会预付一部分的劳力,主要是马和牛。

    牛马作为整个世界是上,最出色的畜力,它可不单单是帮助建设这么的简单,历史上面,能够发展起来的文明,基本上都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其他的州很难,甚至连人类起源的非洲,也是一盘散沙,原因很简单,没有牛马的存在,或者说,他们要想获取牛马非常难。

    没有牛马,就没有远超过人的蓄力,就没有快速的工具,更加没有力量的结合,他们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发展,没有走上强国这一条路。

    整个北宋都缺马,渭州也一样,他们用资金动员了大量的人力,才完成了渭州大会提前的准备,

    现在,如果有这些钱,还有预付的这些牛马,他们的效率就会更高了,可能原来需要更庞大的人力才能够完成的项目,现在只用一半,甚至更少,就能够完成。

    不过,这可不是之前那样,临时性的,甚至简陋的建筑,这是包括了几个永固的场馆在内的一系列的项目,投入也会更大。

    一个简单,甚至可以用简陋来说的牛马大会的会场,总共花费了3万多贯,可是一个永固的,能够承接短时间的大规模大会,和长期的不间断的交易的市场,这个投入可是巨大的,保守估计就是30多万贯,足足翻了10倍。

    这让渭州令有些犹豫了,如果,按照平常的估计,1000多万贯的交易额的话,他收获的,也就是30万贯,要把所有的收益,都投入到这一个永固性的建筑上面,这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第三百九十二章 市场建设() 
渭州令很不甘心,任何人,在别人触犯到了利益的时候,任何人都会不开心。

    可惜,实力的巨大差别,让他的不甘心,是没有任何的办法的,对于这个要求,韩琦是不可能有丝毫的让步了,简单的交涉了几下,在知道了韩琦态度之后,渭州令还是同意了。

    韩琦的目的非常的明确,关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韩琦没有明确的命令,必须要这么做,可是他的一些做法,包括表现出来的态势,无不证明了,如果不同意的话,韩琦会直接的翻脸。

    韩琦不是渭州的直接上级,不可能直接撤掉渭州令的职务,可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枢密副使,一个注定要走向巅峰宰抚交恶的话,对于任何一个有抱负官员来说,就是灾难。

    真的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渭州令发现,这样举动的,并一定会颗粒无收。

    现实的利益和未来的利益,大商会们开始调动资金,这个,渭州令也是知道的,已经调动过来了2000多万贯的资金,这个还不够,那不就意味着,这2000多万贯之中的大部分,都会在这里花掉的。

    如果是2000万的话,那么他能够提取的就是60万贯,是之前的一倍以上,这种情况之下,他还会执意于不建设么。

    一个永固的建筑,加上其他的一些投入,总投资可能会达到30万贯,这在以前的渭州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数字,可是对于现在的渭州来说,达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到现在,渭州大会已经进入到了第6天,短短的5天之中,成交量已经超过了550万,一共销售了4万匹马和15万头牛。

    马只是销售了两成,牛差不多是一半,不过牛的热潮渐渐降低,马的热潮在上升,按照目前来到渭州的这些商会手中掌握的总资金来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

    1000万贯,是肯定可以达到的,1500万贯也有很大的可能,2000万贯有些难度,却也不是不可能的。

    之前跟韩琦谈好的条件,每一笔交易,可以提成3分,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比例,当整个牛马大会的成交额,达到了1500万贯,3%,也就是45万贯,哪怕在永固的建筑上面,投入了30万贯,不是还有15万贯么。

    更别说,如果深挖一下,整个投入会降低一些,毕竟,30万贯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听说在西北使用了一种叫水泥的材料,可以快速的建设。

    在没办法改变,甚至只能够顺从的前提下,渭州令开始考虑这个建筑的数量,还有作用,他一下子意识到了,这个永固的建筑物,也不是一点的利益都不带来的,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商业交易市场。

    按照韩琦的说法,这个永固的牛马交易,会成为常态,灵州会每年为这个交易市场,提供500万到1000万头的各种牲口。

    灵州太远了,只适合作为一个培养的基地,或许会成为牧场,却不太适合作为牛马交易的地方,京兆府不错,可是有些远,从灵州到京兆府,走的太远了,在目前的交通状况之下,从灵州到京兆府,最少要四五十天。。

    而渭州,这个之前临时选定的地方,似乎就绽放了光芒,有足够的地方,位置合适,通过渭州辐射西北,辐射京兆府,影响到整个中原,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市场的选择的。

    类似这样规模的大型交易会,肯定会经常举办的,同时,灵州牧场开辟出来之后,哪怕按照年均20%的增长率,每年就会产出500万头的牲口,这些分门别类的在渭州进行交易,这回成为一个新的财源。

    长期的交易,永固的建筑,甚至是商业的投入,最近渭州的租房状况,连渭州令都是耳闻,如果有了更好的客栈的话,这些商人,还会住在那些简陋的连基本物质都不存在普通民居之中么?

    那是不可能,韩琦没有见过未来,21世纪的大型商贸洽谈会,那些需要兴建大规模的场馆,还有各种的宾馆酒店等附属物。

    这些东西韩琦不懂,可是最基本的还是懂得的,一系列的大型永固性建筑,包括了客栈,酒家,还有一些其他的建筑,特别是一个巨大的,永固***市场,以目前临时市场为蓝本,做了一些调整。

    这个交易市场,会把交易常态化,固定化,一次性超过20万的大型交易,可以每个月进行一次,超过50万的一个季度,超过100万的半年。单纯是这些,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收益,只要把东西卖出去。

    这个固定的交易,会委托给渭州来管理,按照韩琦的说法,固定的交易,会每一次抽取7分,3分作为的渭州的抽成,4分作为税负,上交给官府。

    这种情况之下,如果每个月的成交一部分,一年时间,也是一个非常不菲的数字。

    一次性的买卖,跟细水长流,这个账,任何一个人都是会算的。

    种种的变化,让渭州令最终想通,他领取了17万贯的资金,这其中,有一半都是汇票,这些他不急着调动过来,这些钱,会用在京兆府,购买一些物资,同时,一些准备工作也需要进行,烧砖,并且寻求水泥的购买。

    韩琦对于渭州令的改变,非常的支持,他做主,给渭州留下了2000匹马和5000头牛,这些可以作为预付,先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