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用这些灵州急需货物,直接交换牛马羊,这个价格,可以由灵州规定,而不是他们来定价。

    商人们把姿态放的非常的低,可是目的已经明确的显现出来了,他们的目的,就是灵州的这些牲口。

    原来,灵州和议虽然已经签订,大部分的物资也已经交割完毕,高层很清楚的,最终交易了多少,可是稍稍中层一点的,是没有资格知道这个和议的全部内容,除非交易彻底的完成。

    不然,万一闹出点幺蛾子,到时候,就没办法收场了,这一次北宋的收益非常的大,可是还有一千多万,是从河北送进来的,万一被停下来,对于北宋而言,也是难以接受。

    商人的地位不算很高,哪怕是掌控海量资源的商人,他们的后台,可能只是中层官员而已,到了宰抚这个档次,也就是出了贾朝昌这么一个另类的,其他的,谁会参与到商会之中,甚至就算占了一点便宜,也只是背后的靠山,这些事情,怎么可能跟他们提起。

    商人们却相当的聪明,从韩琦的一系列的举动,加上渭州的永固的场馆推断出来,在灵州,牛马不少。

    牛马都是好东西,只要有足够的渠道,是绝对不愁卖的,只要灵州这边有牛马,他们就一定要得到他们。

    在接见了这些商会的代表,韩琦才明白,他所没想到的,灵州的一个巨大的优势。

    没错,就是掌握着巨大的牛马,这个他之前没有意识到的巨大优势,在商会的眼里,是一个的巨大的馅饼。

    或许之前,商会的首脑,无法判断出来,到底灵州能够有多少牛马,可是从渭州大规模的兴建交易市场可以看出,绝对不会少。

    渭州是一个什么地方,凤翔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型州,没有什么特色,也没有什么优点,就这么不紧不慢的发展着。

    可是现在,一场牛马大会之后,渭州令甚至投入了30多万,用于基础建设上面,主要是客栈,酒店和交易市场,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整个渭州牛马大会,不是临时的举办的,而是一个常态化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整个灵州军方手中掌握的牛马,将会是这么一个拍卖会的数十倍上百倍。

    如果是普通人,更多的会想到,既然如此,那就等待吧,筹集资金,等待渭州牛马大会的再一次的开幕,可是这些商会头脑,他们想的问题,跟这些普通人,是完全不一样。

    效率,资源,时间,这些看似没有多大关系的事情,却是可以联络起来,这一点,从现在运送上就可以看出来,本身,按照跟灵州谈好的条件,他们的这些货物,在40天之内运送过来,就算是达成约定了。

    可是在大量的骏马的出现,让他们能够在短时间运送的能力大大的提高。

    人力,每天可能只走30里,马车,在安全的时候,一天最少可以走100里,甚至是150里,这就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商会很清楚,灵州掌握着牛马的资源,这是他们期待,按理说,这些商会,是没有办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可是现在,他们掌握了一条信息,韩琦为了开发灵州,把大量物资都弄到了灵州这边的,并且委托钱庄和商会,进行了一个庞大的购买计划。

    在这个庞大的购买计划之中,需求的东西就是海量的,这些需求的种类,不就是灵州在他们的手中订购的这些么。

    有了双方的需求,有了运输的工具,这就是生意了,商会的目的,就是通达四方,赚取商品的这些差价的。

    这不就正好合乎了现在的状况,把灵州需求的东西运送到灵州,然后获得足够的牛马,这样,就不打空了。

    如果灵州的需求量继续庞大的话,他们甚至可以的把从渭州订购的马,全部都投入到这一个线路上面,用于专门的交易,这就会让效率大大的提升。

    这本身,就是他们大规模购买马的目的,没想到,却用到了这个交易本身。

    这一次只是试探***,同时,在目前的京兆府,最少还有3个类似于这个规模的商队,只要确定灵州这边的需求总数,就可以随时的过来。

    增加了大量骏马的商队,从京兆府这边,到灵州,1000多里的距离,并不是一件很长的距离,一趟来回的时间,快的话,可以控制在15天,也就是说,7天一趟,一天最高的速度达到150里。

    而15天的时间,也足够他们向各个地方进行调动,获得足够的物资。

    所以,商会第一次运过来的东西,不是之前许诺的那些,而是全部的10倍。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是一个大单的尝试,证明了商人的敏锐性。

    这点韩琦丝毫都不怀疑,在渭州的时候,已经通过种种举措,证明了他们的机变性,可是他没有想到,商人还把生意做到了这里。

    之前跟商人定好的物资,当然只是供灵州最基本的需求,一个覆盖500万亩,甚至极限达到3700万亩土地的庞大工程,需要投入的资源是海量的。

    10倍的增加,不但让韩琦可以更加自如的投入到整个工程之中,可以增加速度,扩大效果,最关键的是,不用付钱。

    没错,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韩琦在渭州大会,只是定下了基本的资源,就是因为钱,哪怕渭州大会很成功,可是相对于灵州开发的海量资源,也略微有些不够,预计总投入在3500万贯以上,同时,渭州大会资金还没有彻底到位,能够动用的,可能只有七八百万贯。

    七八百万贯,放在北宋的任何地方,都算是一笔大钱了,可是放在这个基础工程上面,还真的不算是一笔大钱,惠及3000多万亩的庞大水利工程,几千万贯,真的是小数字,单纯他们增产的粮食,就在1500万石以上,哪怕按照粮食本身的价值来算,拿西北的价格的,可能总价就超过7500万贯,哪怕按照汴梁的,也在千万贯。

    水利工程,本就不是短期的工程,这是一个长期,最少10年20年起效的项目,从这个意义上面说,3500万贯,真的不多。

    单纯持续产生效果,就足以抹平这个差别了。

    现在,直接过来交易,货物都送过来了,还是直接交易牛马,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情,这等于是一举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钱的问题,另外一个,就是牲口数量的问题。

    在韩琦看来,大量的牲口到来,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就算渭州拍卖会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要想消化这些牲口,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这样不好。

    收获了如此海量的利益,却不能套现,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还需要慢慢的来销售,或许说,这可以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可是几千万牲口当畜牧业,每年的增速过快,甚至会影响到这些东西的价值。

    想明白了一切之后,结果是让韩琦非常的惊喜,既然他高兴了,那么价格就好说了。

    说实在的,本就对这些东西头疼,又是以物易物交易,看样子,对方也没有报价,显然是要等这些牛马的价格。

    都2000多万头牲口了,怎么可能还在意牛马价格一点点的增幅,很自然的商品价格会下降,马的价格基本上在95贯左右,牛的价格降低到了10贯。

    一直都在等待消息的商会负责人,在得到了这个价格之后,绝对是惊喜异常的,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稍稍出血的准备,这一批交易牛马,已经证明相当的出色,只要不超过拍卖会上太多,他们已经把货物给弄来了,也是可以接受的。

    谁曾想到,不但少,而且少了不少,他们带来的货物,可以换到更多,在商品是牛马的前提下,他们带来的东西,可能能够多换10%,甚至是15%牛马,只要带回去,就是纯利润。

    韩琦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为了钱,钱只是手段,只要能够保证灵州的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钱多钱少,已经不太重要了,再怎么说,500万匹的马,单纯这个就差不多是5亿贯的价值,跟这个相比,总投入3500万贯水利工程,真的不算什么。

    商人立刻回去了,货物还在路上,还有一两天,他们必须要盯着货物,让这些货物成功的送过来,然后完成整个的交易,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第四百零五章 牛还是马() 
    在知道了,灵州将会用牛马来付账的情况下,牛马的吸引力果然巨大,本身还有差不多一天半的距离,就被商人们愣是用一天的时间赶到,在夜幕降临下来的时候,抵达了西平府。

    2000多辆马车,在夜色之下抵达,本身,按照规定是不允许进入的,可是此时的西平府,安全无比,最少有2个军的禁军在附近警戒,还有大量官员,他们都是在韩琦的命令之下,迎接这些商人的。

    商人们在官员的指导之下,把马车都赶到了规定的地方,2000车的物资,保守估计,就有。 电子书吨以上,这可是包括了灵州急需的各种物资,包括粮食,工具,还有其他的东西。

    庞大的物资堆积下来,之前韩琦也做了准备,一部分的官员负责清点数量,计算价格,因为是牛马的价格不算很高,这些商人们,也没有狮子大开口,放出一个高价。

    实际上,商人们,也是无可奈何,东西已经运过来了,哪怕有马车的帮助,运费大幅度的降低,可是2000辆马车的物资耗费和运费,也是相当高昂的,运来了就不能拿回去。

    这是一个尝试,如果换成一些心中有私心的人,一个压下来,把物资压上三五十天,这些商人就算不破产,也会出大口血。

    韩琦不在这个上面多做纠缠,可是这些商人,也没胆子狮子大开口,最终,价格是在运费的基础上面,合理的收取成本,比起之前定价甚至还要低上一些。

    价格很合理,交易很满意,这就是现在的状态,韩琦在得到了下面官员的汇报,知道了这些商品的价格之后,就不再关心了,有了这么2000车的物资其中有三四成,还是目前灵州急需的物资,那么灵州的工程,就可以加快的进行了。

    不过人,还是一个最缺乏的,哪怕在整个西北大张旗鼓的,拿出了很多干货进行宣传,目前才招募了。 电子书0人不到,跟预计五六万比起来,差得有些远。

    这个工作,只要在4个月之内进行完毕就好了,可是大量物资的抵达,让这个招募工作,似乎有些滞后。

    韩琦心中盘算着,要不请求一下中枢的支持,他很清楚,不是那些农民不愿意挪位置,那是因为官府对于农民的管辖比较的厉害,除非是有真正的官府行文,否则,离开家乡都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除非是出现大规模的饥荒。

    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事情,这边上书,用八百里加急,送到汴梁去,让一通的中枢大臣讨论,调整,最终出台一个方案,快的话一个月左右,慢的话,可能就三五个月,然后落实协调的,能够在半年时间之中办好的,已经算是不错了。

    半年,对于别的时间来说,不算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能够在半年的时间落实下来,已经很快了,可是对于灵州现在而言,工程先于移民,无论是水渠,还是池塘,甚至是那些零散的定居点,可能都会在4个月之内完工,到时候,就等待着人员到来了。

    可是人员迟迟不到的话,这些地方就空下来,种植业就是这样,错过了农时,那么这个地,可能就要空上一年,这是无法接受。

    只能够尽可能的在西北想想办法,同时让商人们,通过自己的渠道,雇佣一部分的人过来。

    不说搬过来,先雇佣,用一定的,比起打零工更高的工资水平,吸引一批人过来,先过了眼前这一关再说。

    顺带的,人力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目前灵州,在原有的基础上,很难的再挖掘人力了,通过西北四路简单的调过来一些,也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的。

    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在短时间之中,获得更多的人手,恐怕,就只能够依靠另外一个地方了。

    没错,就是西夏,不应该说,现在辽国的西夏区域,西夏已经灭亡了,兴庆府被占据,核心的5个州,四个失去,控制区域的进一步的减少,元昊只剩下肃州一个州,还有不足50万的人口,在哪里蹦跶。

    已经从一个核心的帝国,变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力量,这个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的降低。

    辽国对西夏的屠杀,让整个西夏的人口锐减,可是辽国也不是彻底的杀人魔王,也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杀人,在兴庆府干掉了几十万之后,剩下的地方动用的就少了,也就俘虏了差不多几十万人员。

    这些人是一个大麻烦,要放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