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都是宏观上,大局上面的,也几是狄青这样的统帅会看的很仔细,其他人,直接略过,放在战法上面,特别是战争的全过程,这中间,灵州攻防战,成为了所有人看的重点。

    精锐力量,直接攻破西平府,在不走漏消息的前提下,迅速的占据了灵州的全局,这是禁军所表现出来的强大攻击力。

    “4万对3万,还战胜了,这怎么可能!”一个将军显然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战争过程,略过前面坑长的伏笔,不小心翻到了最后,4万禁军,伏击3万重骑的场景,当他看到的时候,几乎忍不住惊呼了起来。

    只要是有过西北战争经历的,都会知道铁鹞子的可怕,狄青也不例外,他崛起的战争,几乎都是跟西夏的主力战斗之中取得的。

    在宋夏之战的初期,元昊和西夏的咄咄逼人,宋军畏缩不前,狄青作为统帅,往往是身先士卒,在不停的战争和战斗之中,逐步的脱颖而出。

    哪怕是有心算无心,哪怕是有了绊马索和陷阱,4万对3万都是极为不靠谱的,因为那是骑兵啊,还是批了重甲的骑兵,如果是不可为,他们完全可以跑。

    这是关系到了实际作战之中的效果,这下子,所有人都注意了过来,立刻翻到了这里,这也是整个作战的最终尾声,之后,只有一个用的棱堡和长弓逼迫的辽兴宗,放弃兴兵的那一节,因为篇幅较少,也没有打起来,很少很少。

    果然,所有人都很有共鸣,或许在城市,有着牢固的城防,4万禁军对上3万重骑,这可以势均力敌,谁也奈何不了谁,在野外的,双方只是在150步之内,哪怕是有陷阱,只要不计后果的冲锋,这些重骑冲到的弓箭手的阵营之中,也是非常可怕,完全不会这么的一边倒,这几乎是一方全灭,一方损失轻微的。

    所有人都喊着作战造假,或者说,谎报军情,可是狄青却是少数没有这么认为的一个,他不是对这一战的结果有信心,他对韩琦有信心。

    狄青跟韩琦同年,现在都是37岁,可是两个人的轨迹,却是截然不同的,他不过是真定的副都总管,算起来,也是军方的一方大员,在战争到来的时候,可以独立携带军队出征的,算是军方的高级将领之一。

    可是这样的地位,在军方,就算是除了文官,也排不到前50 ,可是韩琦,已经是整个文官之中最顶尖,之前的四路总管,枢密副使,已经算是整个朝野的前五十,现在,立下如此大功,几乎必然,会进入到前十的行业。

    对于韩琦,他有些熟悉,他恩主尹洙,也是变法派的一员,跟范仲淹,韩琦都算的上是密友,也曾经跟他提到过,特别是韩琦做了四路总管之后,面对着他的请求,也做出过推荐,可惜,西北之战,进行的实在太快太快了,加上准备,前后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真正的战争过程,不超过一个半月,就算是韩琦想要调动,一个副都总管的高级官员,从真定掉往西北,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的。

    一不留神,西北之战已经结束,甚至连西夏就已经灭了,也就是说,就算狄青想要参战,也是不可能的。

    他也从侧面了解了一下,参战的士兵将军,没有什么特别的,都是正常的禁军,甚至还不输于禁军之中比较强大的,战法什么的,除了炸药炸掉兴庆府那一战,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其他的没什么了,正常的作战方法。

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惊() 
    一场看起来很正常的战争,却发生了让他们无法想象的结果,这中间怎么可能没有改变,只不过,改变的地方有些轻微。

    好在,在枢密院的这些记录之中,各方面都写的非常的详细,狄青信不过枢密院总结出来的那些东西,他提出要求,要求拿到西北最基础的那些战报。

    狄青提出来的这个要求,却让枢密院的人员有些为难,在请示了上面之后,最终枢密院还是开放了一些,主要是除了韩琦的一些枢密院奏折之外的一些东西。

    狄青在看到这些报告之后,才知道为什么枢密院的人这么的为难,哪怕是战争的进程不长,可是牵扯的东西众多,韩琦是大佬,他的奏折不多,可是下面的战报,包括一些零散的东西,可以说堆积如山。

    狄青本身只是准备拿最主要将领的,可是这些都拿过来,也没什么问题,他反而会从这些东西上面,明白了很多东西,只要细细看就好了。

    别人怎么,狄青不会去管,可是他在认真看了半天之后,还真的就从这个上面看出了一点什么。

    果然跟他预料的一样,在枢密院弄出来的那些战报之中,一笔带过的东西之中,就漏掉了非常的关键的东西的。

    作为敏锐的统帅,天才的军事家,他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很重要的重点,那就是长弓。

    在战争之中,只是讲到了双方的数据对比,可是没有详细军队布局,之前那些将军们疑惑的地方,就是这样,这些将军们,是按照普通的禁军配备,来衡量的。

    在这样的衡量之下,当然不可能出现4万人,对3万重骑兵的前提下,还全歼对方的不可能的事情出现。

    可是看了长弓的应用,还有比例,他隐隐的感觉到的,长弓恐怕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地方。

    这时候,在争吵了一个上午之后,哪怕是经过了劝说,所有的人的焦点,还是放在这个重骑兵的战局上面,哪怕有实际的例子,比如说,俘虏,装备,还有人员,这些已经证明不可能作假的情况下,依然有些不敢置信,到底怎么做到的,这是他们最疑惑的地方。

    狄青在跟几个人简单的交流了一下,提出想看看,长弓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武器,他的战斗力,以及他在整个战争之中的使用方式是什么。

    狄青的这个要求,也同样得到了其他将军的认可,这些能够被枢密院叫过来的,可都是在实战之中,一步步的走过来将军,他们或许有一些的局限性,可是他们的眼光都是有的。

    狄青从这些报告之中,拿出一些很重要的东西,然后点名了长弓在整个西北战争之中的作用,这下子,这些将军们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在知道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也想知道,这个长弓,到底在整个西北战局之中的作用。

    他们联合的向枢密院提出,想要看看这个长弓到底是什么,威力几何。

    12个将军,还是研究整个西北战局的将军,他们提出的又不是很困难的问题,很快,回复就下来了,在下午安排一场演练,让他们亲自的看看长弓的作用。

    所有的将军,都非常的重视,这么一个长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武器,甚至在整个西北之战之中,几乎是长弓,摧毁了铁鹞子的士气,最终取得了战场的胜利。

    长弓在枢密院,已经从最开始韩琦推行的时候的不注重,变成了现在,彻底的重视,哪怕是这些将军们,不提出这个要求,枢密院也会给他们安排一些的演练,让他们评估一下,这个长弓到底在整个战场上面的作用,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比例。

    韩琦已经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了长弓的可怕力量,在实力比现在的弓箭,有很大的提升的前提下,长弓低廉的价格,容易获得和大批量生产的特性,全部都完爆了普通长弓。

    可是,整个枢密院,或者说整个北宋军方,数十万的弓,这些要裁撤,浪费可就太大了。

    这是一个困难,之前困扰着枢密院,在他们已经看出来长弓的好处的时候,还在犹豫,现在,长弓已经用实战表现出作用了,裁撤势在必行,唯一有些可惜的,就是投入的费用。

    贾朝昌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入京的赵信,给他找到了清理的地方,那就是销售出去,这本身也是军火行业的惯用方法,如果有了更好的,可以更新换代的装备,完全可以把旧的装备更换出去,换的足够多的资金,用于投入到新的装备生产和研究之中,如此往复,一直都掌握着主动权。

    整个关于战争的研讨,在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这些将军们,都怀疑整个战术的正确性,那么,就无法潜心研究整个战法了,这是贾朝昌不愿意看到的,在知道了原因之后,贾朝昌笑了。

    这个问题,在最初的时候,接到西北的战报的时候,也有当时也查询过,可是实打实的几万铁鹞子俘虏,还有兵器和战马这些东西,是做不得假的,如果要作假,需要把战马,兵器,铠甲,还有人员全部到位,这个难度不亚于战争作假,甚至直接俘获或者是降服这么多的铁鹞子,

    正因为重视,枢密院,也组建了一个长弓部队,这个长弓部队是从全军之中选择出来的,以前的,是按照射的准来选择的,现在,却带有着更加的鲜明的长弓的特性,力量强大,身材高大,能够拿得起更长的弓。

    这是长弓的基本特性,或许,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基本的物理学的原理,更不会知道弓臂弓身等的关系,可是不了解基础理论,却可以知道,更长的弓,威力越大。

    对于使用榆木作为弓身的长弓而言,更长的弓,不容易得到,必须要更加庞大的树木,可是2米左右的长度,也不是不能获得的,甚至相对比较的容易。

    这部分长弓手,他们的身高,都是在1。9米左右,身材高大,力量强横,手持的长弓,也是很长,差不多在2。4米左右,比起一般的长弓,最少长了三分之一,弓臂什么的,也更加的厚重的。

    这样的长弓,已经不能够在战场上面使用,应为太过粗大,特别是重量方面,移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但是放在表演上面,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既然是枢密院的演示,当然是越强大越好,这个长度比一般的长弓,最少长出了三分之一的长弓,威力是强大的,并且500人的队伍,全部都使用了穿甲箭头。

    连韩琦都可以获得各种的长弓穿甲箭头,枢密院更是如此的,在知道了西北之战的整个情况之后,就开始做了这一方面的准备。

    经过了几个时辰的准备的,在城外其中一个禁军的营地之中,进行演练的。

    之前得到通知,他们心中还是七上八下的,可是下午,直接的去的时候,这才放松下来,几个在相互的商量的,询问一下这个长弓到底是什么。

    在准备好的营地之中,他们看到了一群的大汉, 500人长弓队伍,每一个人都是身材高大,力量出众的,要达成这个要求,也只有北宋能够达成,要知道,整个中原王朝,三国争霸,可是实际上,三国是非常不均衡,西夏不足400万,辽国不足1000万,北宋却是1。2亿以上的人口。

    可以说,西夏和辽国加起来,还没有北宋十分之一的人口,如果北宋稍稍有些力量,把这些人力优势,应用到了整个战争之中,失败是几乎不可能的。

    在这个时代,北宋没有办法把这些应用到战争之中,庞大的人口成为了拖累,也就在北宋的前期,80万禁军,还是足够多的装备和人力的前提下的,后期当财务状况糜烂了之后,在没有足够的支撑之下,庞大的军队,就成为了压力。

    现在,赵信的出现,创造性的把长弓这么一个划时代的武器,引入到北宋之后的,北宋的生产力,有了可以宣泄的地方,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只要有足够的后勤补给,别说是辽国了,就算是金国,甚至是未来的蒙古,也别想攻破北宋的大门。

    长弓还有一个非常可怕的地方,他作为攻击力最强的兵种,甚至可以跟重骑兵这样的这个时代的主要兵种,进行正面的对抗。

    相对于沉重的,不容易补给,耗资巨大的步人甲,200文的长弓,可以大规模的布置,还攻击力强大。

    在守城,甚至在野战之中,都可以发挥出出色的效果,射程威力,这些架在一起,会让任何一个攻城者感觉到噩梦,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可是对于这些将军们来说,这是一个完全新的东西,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他们感觉,这些弓手,身材太高大了,看起来也相当强悍。

    不是说,高大的,就不容易成为一个弓手,关键在于,高大的灵活性不够,也比较笨拙,无法在变化万千的战场局面之下的,最终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展现的,基本上,就是固定,500弓手,对于250步之外的目标的攻击,使用的当然是破甲箭。否则,无法证明他的穿透力,在靶子上面,还选择了最少50套步人甲,用粗大的木桩,然后套上步人甲充当靶子。

    这个测试,在2个月之前,在枢密院曾经测试过,贾朝昌真正的认识到了,长弓这个划时代的武器的可怕,因此组建了这么一个实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