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船队并没有在所有的县城停靠,汴河很是宽广,再加上冰封的关系,没有任何的船只,只要停留在河面上就可以了。

    实际上进入到汴河之后,伴随着破冰船的破冰,他们就没有任何的停留,有熟悉的人作为向导,很容易的就走过了这一段最后的旅程。

    这些地方官员,当然不会只是看着,本身做好准备,如果定海军停留,他们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招待好定海军,定海军太有钱了,随便拔根汗毛,就足以让他们吃饱了,就算是不停留,他们也会通过他们的渠道,向汴粱报信。

    大雪封路,人马难行,可是不怕困难,只怕有心人,马毕竟要比船还要快一点,在无数人报讯了之后,汴粱这边,也知道了赵信的抵达。

    对于赵信这么出人意料的,从水上过来,这是谁都没有想到的,可是破冰的方法,这也是之前没人想到的。

    以前,因为冬季太过寒冷的关系,并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的,汴河冰封了超过2个月的时间,远比平时的时间多的多。

    汴粱可是有一百万的人口,这些人口,肯定不可能储备到,足以让汴粱吃上整整一个冬天的粮食,一旦冰雪融化的时间较晚,那么对于汴粱来说,就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有人也提出来,用破冰的方法,可是那个破冰,几乎让人绝望。

    在平常的时间,一个人花费一点时间,总能够挖出几个土方,可是在对付冰,跟土是不一样的,冰几乎有石头那么的坚硬,最关键,还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性,一旦冰层接近水,就容易造成危险。

    可是用船的方法,命名无法对付冰层的船只,却如同破竹一样的打破冰层,开出一条足以1000石的船只度过的道路,哪怕这只是在初冬,冰层并不坚硬,这个毕竟是一个方法。

    一些管理汴河的,甚至把注意打到了这个破冰船上,如果汴粱拥有这些破冰船的话,一定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利用。

    赵信距离汴粱越来越近,汴粱也在准备,特别是那些码头,到了冬天,整个汴河都冰封了,繁忙的汴粱码头,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不但各种民夫都没有了就连码头本身,也平静了很多。

    现在,赵信是从水路过来的,而且是100艘1000石大船的船队,这种情况下,距离汴粱还有一两天的前提下,他们必须要提前做出准备,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人员,负责接待和停靠,顺便的搬运东西的话,这些船上面的货物,就卸不下来。

    1000石,想象就非常的可怕,100艘,差不多就是10万石,哪怕一次性可以拿下来一石的东西,也需要10万次,如果是找到1000个人的话,最少要卸下100次才可以。

    如果换成平日里,别说找到1000人,1万人,也非常的轻松,汴粱是北宋水路最重要的城市,整个汴粱之中,最少有18个以上的大小码头,围绕着这些码头,每一个码头工作的,都超过了2000人,也就是说,差不多有三四万人,在围绕着整个水运生活。

    现在,还有不足30天就过年了,再加上冰封的关系,整个汴粱的水运都断绝了,来自周围人员,大部分都回家过年了,一些长期在码头上面打零工的人,辛苦了一年,积累了足够的钱,也会去休息一下。

    这些人没有,仅仅凭借着在汴粱的,最多能够找到不足1000人,还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顺利达到。

    毕竟,整个汴粱城这么大,在行动只能够用走和马车的前提下,对于这些劳力来说,肯定不可能坐马车,他们只能够用脚。

    赵信马上抵达,这个卸货要怎么办,不过,很快的,有聪明人就想到了方法,开始联络枢密院,经过了一番交涉,一个2500人的禁军,脱掉了全部的武装,离开了驻地,前往赵信就要停靠的码头,位于枢密院附近的码头,他们会负责把船上所有的东西都卸下来,并且按照定海军的要求,送往特别的仓库。

    定海军在汴粱的实力,已经相当的大了,不但形成了遍布在汴粱各地的店铺,也在各个的港口,设立了大量的仓库,而枢密院附近的,则是最大,因为定海军跟北宋的最大宗的生意,就是的钢铁,运过来的货物,不可能当场就使用掉,只能够在港口附近设立仓库,进行存放,然后陆续的放出去。

    现在,冬天里面,大部分的仓库都空下来了,正好给这一次的货物之用。

第四百七十三章 必然一战() 
    在赵信向着汴梁而去的时候,在西北,辽兴宗也准备离开了,用了巨大的代价,最终还没有彻底完成交易,可是东西已经调动了,他的命令,已经下达了,以辽国的富庶,再加上辽主的权威,要达成这一个,根本就不成问题,他实际上在等那些更加美轮美奂的丝绸。

    冬季已经到来了,在冬季里面行军,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对于一年时间,最少有半年的时间,在外面游猎的就辽兴宗来说,在哪里度过冬季,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在这里,有西夏的美女,财富,还有来自大宋的丝绸和各种宝物,也算是一个另类的选择。

    可是现在,他不得不回去,原因很简单,在目前,辽国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辽国虽然是游牧民族的根基,没有如同北宋那样,严密到了极点的组织结构,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可是从元昊进入到草原,开始针对党项族,还有契丹族进行行动到现在最少也有100天以上的时间了,就连北宋都收到消息了,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能够得到一些情报。

    实际上,发现这个事情的原因,还是在党项族,党项族因为辽夏之战,被看管起来,可是只是禁止他们随意的活动,他们负担的一些赋税,还是不少的。

    按照规定,党项族,需要给北院送去5万头牛,还有3000匹骏马和10万头羊。

    辽国保持了原有的传统,对于春节并不是特别的看中,可是受到了北宋的影响,到了年节的附近,还是各种税负上交的时间。

    党项族晚了,也算正常,几天的时间,没有人注意到,可是几十天的时间,那就值得注意了。

    为此,北院派出了最少3波的调查人员,第一波,第二波,都被元昊清理掉了,北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第三波,是从另外的方向,进入到了党项聚居区的,可是他看到的,是一片空荡荡的狼藉。

    几十万党项部族就这么的消失了,这也有些太可怕了吧,或许,在辽国,这些党项部族,是最底层的,甚至受到了看管的对象,可是这些人,都走了,这对于辽国来说,也是一个打击啊。

    党项部族也就是几十万的样子,可是却战斗力出色,跟西夏之间的联系也更大,是不是元昊搞的鬼。

    实际上,很快就已经确定了,就是元昊搞的鬼,不但是这些党项部族,在整个辽国西部的这些部落,都遭到了元昊的攻击,一下子,烽烟处处。

    对于辽国来说,这种游牧民族的部族的样子,可以说,基础就是这些大部落,他身边的这些军队,其中有相当的部分,是从这些部落之中抽取到了。

    因为抽调了大量的人员,参加到了军队之中,这些部落有些防御弱点的,可是这些弱点在辽国看来,并不重要。

    在辽国看来,北宋不敢动手,西夏已经灭亡了,有些问题,只是有问题而已。

    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元昊居然会这么大胆,用了几千骑兵,就冲入到了辽国之内,直接抓住了软肋,他们没有以卵击石的去碰触大部落,一些大规模的部落,也不是元昊的几千骑兵能够对抗的起。

    他们首先找到了同族同源的党项族,在杀戮和威逼利诱之下,元昊在党项部族获得了足够的骑兵,用利益和杀戮,压迫了党项族,然后把壮年都集中到一起,形成了滚雪球的力量,然后开始大杀特杀。

    在短短的2个月的时间之中,他一共攻破了的127个大型部落,800多个中小型部落,涉及到人员,高达的400万。

    要知道,整个辽国,也不过是一千多万的人口,这等于说,3成的力量,在这一次杀戮之中被干掉,更别说党项族的几十万人,几乎超过了四成的人口损失,这对于辽国的影响巨大。

    哪怕辽国高层,再不懂得人口基数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这么多的部落,损失的这些人口牲畜,这代表着三分之一的财务收入是不复存在的,针对于本就因为北方越来越冷,灾害越来越大的辽国而言,不亚于雪上加霜。

    或许,辽国这一次灭夏之战,在西夏收获巨大,可是其中的大部分,主要的牲口和物资,都换成了北宋的财物,本以为是锦上添花的,可是在这样的人祸面前,真的是无法弥补了。

    北院根本不敢善专这件事情,当然了,辽兴宗虽然带了10万大军,前往西夏,可是在辽国境内,还有大量的主力兵种,北院开始调兵遣将,开始围堵元昊,防止元昊的力量继续蔓延,一边飞报辽主。

    本身,在兴庆府,正过着不错生活的辽主,享受着西夏的美女,欣赏着来自北宋财物,甚至兴庆府的高大城墙,也挡住了北方的冷空气,有些乐不思蜀的感觉。

    可是这个紧急军情的报讯,这下子,连辽主都坐不住开始回归,连那些丝绸也顾不上了。

    这个消息一直严密的封锁,元昊跟辽国的心态是不一样的,他就是享用他的恐怖,来彰显力量,以吸引更多的草原部族,归附到他的账下,这种情况下,已经别无选择的元昊,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现在,元昊麾下的实力进一步的扩大,契丹族,这是不用想了,可是辽国也不单单是契丹族一个种族,除了党项之外的,还有众多其他的种族,这些种族分出亲疏远近,一些比较远的,再加上元昊的直接威胁,居然也加入到了元昊的麾下。

    到现在,元昊麾下的骑兵,达到了4。5万,跟之前,西夏的骑兵无法相比,可是也属于是庞大的力量,整个草原上面,再怎么大的部族,也挡不住他的锋芒,特别是在遭遇到了北院的调查队伍之后,他已经知道瞒不住了,开始攻击辽国的城市。

    骑兵的攻坚能力不强,可是草原上面的大部分城市,就是一个土堡子,甚至马匪策马都能够冲上来,更别说元昊的骑兵,整个草原上面,立刻风烟滚滚的。

    这下子,整个的草原上面,都变的热闹了起来,辽国的军队,元昊的骑兵,还有一些浑水摸鱼,世仇的那种,几乎每天都征战不休。

    辽兴宗回去,还需要相当的时间,可是这个损失已经造成了,未来这个损失还会加剧,甚至辽兴宗回去了之后,要灭掉元昊,也需要时间,元昊的手下,那是在疯狂的杀戮之中,培养出来的人,这些人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

    不管未来怎么样,在目前的前提下,两个国家都被削弱了,西夏被攻破,兴庆府占领,损失了海量的牲口,还有差不多七八成的人口,只剩下肃州这么一个片源之地,可是在辽国,元昊获得了80万左右的党项族,还有一些其他的种族依附,实力进一步的提升,

    同时,处于对辽国的痛恨,元昊对于所有不依附他的,选择了用审判的方法,全部杀掉,仅仅是他麾下直接造成的杀戮,就高达一百多万,因此附带的产生的损失就更多了,这些人永远都活不过来,是直接的净损失。

    可怕的杀戮,蔓延在草原之上,这种情况下,就显现出来了辽国这样的政体的不足了,

    游牧民族的政体,说好听了是首领制度,说不好听了,那就是一个部落大集合,辽主对于下面的控制,仅仅限于他的强大,这些民族只是奉辽国为主,而不是如同北宋的那个政体,从上到下的中央集权的控制。

    对于辽国来说,哪怕是威压西夏和北宋,可是自己的后院起火,先是金国反叛,女真最终取代了辽国,而取代了辽国的金国,也没有多长时间,就被蒙古取代,一代代的北方民族,取代南方的帝国,这就是宿命。

    强盛的部落,总不能得压的住局势,就算是蒙古,横扫四方之下,最终,他的结果也不好,猜百十年的时间,就最终被明朝驱逐。

    中央王朝,之所以成为中央王朝一些固有的东西是存在的,比如强大的中央,合理的谨慎制度,还有就是农耕为主。

    元朝,疯狂的圈地,把富饶的中原,变成了一片牧场,看起来,似乎很强悍,可是实际上,牧场所能够承受的容积率,远不是农耕那么的大的。

    这也是草原上地广人稀的根本原因,不断开垦的农田,和中央集权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