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从现在,就停止销售,整个一年,平均每天,也会达到3万贯这么一个可怕的数字,这对于很多的汴梁的店铺来说,一天,就是一年的销量了。

    显然,这个量能释放,还没有最终的结束,虽然已经在开始下降,可是下降的速度,并不是很快,甚至有些慢,保守估计,就算是过完年,也可以保持在20万左右。

    对于这个判断,赵信不置可否,但是却知道,可能性非常的大,甚至一旦定海军有一些新的,更加新奇的产品出现,还会有相当大的一个攀升。

    从水晶坊的开业,他算是真正认识到了,北宋巅峰奢饰品的疯狂,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这不但是后世粉丝的疯狂,也是这个时代的写照。

    连这个,每年会为定海军提供相当可怕的现金流的水晶坊,赵信都已经放开不管了,全部的交给汴梁的负责人负责。

    说句不客气的话,玻璃制品的地位已经奠定,从贵妃这里出现,到顶级家族之中安利,可以说,在短时间,占据了市场的最巅峰,只要他确实神奇,并且不断的推陈出新,能够销售出来多少,那就看承受能力了。

    比如说,类似十二生肖这种,哪怕制作比较的复杂,在定海军,也只有大师一级的人才能够做出来,而且失败率很高,可是有了卡牌系统,只要复制下来,要多少,就有多少。

    可是到现在,这东西只有一套,而且最少半年之内,是不会再来的。

    原因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当钻石就如同地里长得大白菜那么多的时候,钻石说起来珍贵,那实际上呢?

    哪怕十二生肖,那么的惟妙惟肖,那么的神奇,可是一套是这个价钱,两套或许还能撑得住,真的三套四套五套了,还怎么办。

    你说是稀世奇珍,可是一打一打的出来,真的当别人都是傻瓜么

    正因为如此,这些反到放到了次要的方面,不过是一个挣钱的工具,真的要赚到足够多的钱,赵信可不会如同威尼斯人那样,敝帚自珍,一定会打破常规。

    玻璃,只有日常生活之中普及起来,才会是一个可怕的产业链,当每一个人用窗户,日用品,容器,都充满了玻璃的时候,玻璃才是最基础物资。

    现在对于赵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这么一条应天府到汴梁的铁路,300多里长的铁路,在未来赵信的计划之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可是这么一条小的铁路,却是一个起点。

    铁路的好处,是摆在明面上的,在定海军,最初的时候,铁路是赵信强行推行下去的,毫不客气的说,当时对于这个铁路,不以为然的,可不是一两个人,那是很多人。

    可是当铁路正式的通车,并且在定海军,逐步的发挥出作用的时候,人们的想法彻底的改变了,到后来,几乎不用赵信去推动,他们主动的就会提出。

    仿佛铁路成为了解决的交通问题的灵丹妙药,任何都会用铁路来解决。

    实际上,还真是,就算到了21世纪,一条铁路的贯通,对于地方的改变,也是巨大的,中国逐步开始一个地区,一个县的消灭没有铁路的地方,逐步让整个中国的铁路网密集了起来。

    应天府到汴梁的这么一条铁路,就会是敲门砖,只要他修建完成,显现出作用自后,铁路就如同一条奔腾向前的洪流一样,再也无法阻挡。

    他一直都在等待着,这一条铁路最终的这一份报告,这是集中了定海军,所有的专业人员,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面,进行精细的测绘的一个报告。

    赵信手中,没有精确的铁路的地图,再说了得,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跟21世纪的相差很远,就算是有,也不可能照搬全抄。

    这个最后的测绘,至关重要,必须判断出来,可以成功的修建的部分,如果中间断绝的,是哪里断绝,能不能绕路,这些都是最关键的第一手资料。

    现在,当这个到手了之后,大致看了一下,最终在技术人员作出来的判断之中,把这一条铁路挑选出来。

    跟他之前料想的一样,没有什么足以阻断铁路的险阻,甚至连稍稍大一点的河流都没有,修建应天府到汴梁的铁路,可以说是已经是板上钉钉,势在必行了。

    只要赵信下达命令,并且传送到工程部门,早已经准备好的定海军工程队,会分成不同的标段,开始对应天到汴梁的铁路进行建设,跟定海军的铁路一样,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下来,建成的速度,会非常之快的。

第四百九十二章 朝会焦点() 
    汴粱的夜色,越发的深沉,远处,似乎依稀有灯光映照过来,在整个世界都陷入到黑暗之中时刻,汴粱的夜晚,已经很亮了,可是跟定海军相比,还是暗淡了很多。

    汴粱更多的是在室内,伴随着蜡烛的出现,室内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可是蜡烛这个东西,几乎没有办法遮挡,灯笼的出现,那个透明度并不高。

    玻璃的出现,黑夜的亮光非常的有帮助,任何的东西,一个透光性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只有透明的玻璃,才能够这样。

    大量的煤气灯,独特设计,不受风的影响的,就足以让野外亮起来,更别说,之后的汽灯,他的设计更加的精密,亮度也相当的高。

    汴粱可以说是更加适合的城市,在接近百年的发展之中,已经拥有了大城市的一切迹象,只要针对相对的地方,进行改造,就可以让汴粱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的城市。

    可是这不是赵信现在能够去管的,他已经对北宋的改变够大了,现在,只有把重心放在定海军上面。

    通过驿道,还有水运,快速的把赵信的一些命令,送到了那些施工队。

    早就准备好施工队,也在寒冬腊月之中,开始动工了。

    从定海军来的施工队,基本上,就是技术性人员,真正劳力,还是雇佣周围的村民。

    北宋算是整个封建王朝,民众的生活水准较高的,可是那是在一些大城市,比如汴粱,应天府这样的。

    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别的方面,就是城市跟农村的差别是巨大,哪怕跟汴粱只有100里左右的地方,也跟其他的北宋农村没有多少的区别。

    一条铁路,要跟水道进行互补,甚至很多时候,还不是重合的。

    河流这些,是根据这地形而来的,在两者之间连接,并不是最短的距离,也并不是直线。

    铁路是尽可能的取直,两点之中,直线的距离最短,无论是投入,还是效率,都比较高。

    这个时代,一些大山,还有大河这样的东西,在目前定海军和北宋的技术水平,无法跨越的前提下,必须要绕过,这样,就更加不可能,跟水路齐平。

    在这些地方,好的乡村很少,在冬季之中,绝对算是农闲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中,有人花费比较高的代价,比如说,一天80到100文的价格,又是在不远处干活,很多人都愿意过来。

    这是第一条铁路,几乎关系到未来整个北宋的铁路布局,哪怕不能够在中间占据股份,就算是投入这些,对于定海军,也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商业的产生,就是通过交通的流通,伴随着交通工具的一步步的提升,商业也越发繁盛。

    北宋还是一个封建社会,可是整个定海军,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城市。

    一个普通的城市,对于物资的消耗,只是食物和一些生活必需品的,可是工业化的社会,他更大的需求是各种的原材料。

    工业化之后,生产效率是手工的数十倍,上百倍,甚至是上千倍,这种情况早已经在大名府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大名府,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后世,附近也有大型的炼钢厂,附近有煤矿和铁矿,最远也不过是上百里,只要修好了官道,再加上改良马车,就可以基本满足。

    一个大名府,充其量只是一个半手工的作坊而已,可是到了定海军,却是一个庞大钢铁厂,年产量数百万吨,几乎是大名府的数十倍,这还只是定海军其中一个产业,水泥,玻璃,手工业,还有未来,赵信计划之中的大量的产业。

    他们需要进口数量庞大的原料,然后通过工业生产,把这些变成产品的,运送到北宋各地。

    在整个封建社会,恐怕也只有北宋最为合适定海军的出现,北宋对于商业上面,比较的开明,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没有京杭大运河联通的,遍布到整个北宋各个区域的水道,就算是他能够生产出这么多的产品,恐怕利润也会大打折扣。

    在后世,商业流通的成本,其中很大程度上面,是运输的成本,在21世纪,淘宝出现之前,传统商业成为了主导,就算是有快递和普通的电话购物的存在,他们的成本也相当的高,运送一个包裹,仅仅是运费,就高达几十块,这个成本,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承担的,特别是一些小件的产品而言。

    商家大批量的进货,然后通过层层批发,零售的方法,成为了销售的主流。

    可是淘宝的出现,把互联网跟传统的商业,结合到一起,然后大力的发展了物流和快递的产业,化零为整,重新的创造了一个产业,并且把快递的成本,降低到了最低。

    这就是运输的成本跟销售的成本,如果换成交通不方便的时候,没有便捷的水运,定海军的一大半的成本,就运费上面,那么他绝对不会有如此庞大的销量。

    哪怕在封建社会,任何的销售额,都不会是无限的,他会有一个限量,通过各种方法,让民众们通过劳动,然后扩大的市场,那需要时间,甚至一件商品,当他价格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利润虽然很高,可是产生的总销量是会降低的。

    原因无他,一些低收入,或者是在一定层次的人,就无法进行消费。

    这些是后世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如果说利润放在定海军这里,还可以接受,但是利润放在了运输上面,那就无法接受了。

    定海军靠海,也在进行船舶方面的研究,毫不客气的说,未来,当大容量的船舶,行走在北宋的海域的时候,海运将会成为最为廉价的运输方式。

    安全性,运输成本的降低,连粮食这样的最普通的生产资料,都可以通过贩卖,获得利润,更别说是其他的原料。

    可是海边,从来都不是什么资源丰富的地方,真正资源丰富的地方,几乎都在群山之中,恐怕距离海边最近的,也在一百多公里,一个完备的铁路网络,将会贯通南北,进一步的降低,北宋的成本。

    新春大会,这个汴粱大小的官员,所有述职过来的高层们,都会参加的大会,赵信没有例外,也参加了。

    这也是赵信以定海侯的名义,回归到汴粱之后,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作为节度使,这是超品的官员,在大会之中,是站在最前列的,仅次于东西府和三司的官员,甚至站在六部人员的前方。

    作为研究北宋学者,赵信当然知道,节度使的地位,他小心的站在所有的节度使之后,几乎不跟人交流。

    可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这么第一次的亮相,还是吸引了不少有心人的目光。

    哪怕赵信眼观鼻,鼻观心,不看任何的地方,可是敏锐的直觉,还是感觉到了无数到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来扫去。

    一场朝会,走的是固定的流程,祭天了之后,然后就是一节节的封赏。

    很显然,赵信之前提供的资金,在这个年节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仁宗的手上,比往年宽裕了很多,几乎每一个朝官的封赏,都比之前上了一个档次。

    听着按照顺序的封赏名单,这就是一个固定的,按照职级的顺序来的,当然了第一位并不是章德象和贾朝昌这样的东西府首脑,在这个朝堂之上,还有一些资格更老的,职级虽然不高,可是虚职却相当高的,还有一些宗室成员。

    基本上,四五十个之后,才轮的上他们,东西府,三司使,还有一些比较资深的参知政事之后,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了,韩琦。

    赵信微微吃了一惊,没有听说过韩琦回来啊,没想到,他居然回来了。

    韩琦确实回来了,在西北的一年多时间之中,他已经立下了可怕的功劳,无论是奠定灵州一战,拿下兴庆府一战,再到后面,商议灵州和议,这三个之中的任何一个,都足以让他拥有成为枢密使的功劳的,更别说,后来,通过调整,利用灵州协议的一部分,建立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西北水利体系。

    这才是第一年,整个西北水利体系,还没有最终完工,可是在西平府附近的水利工程已经展现出了威力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