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万料,相当于目前,定海军制作最大的船的20倍,这可不是简单的相加的,从200料的河船到4000料海船,这中间的差别已经是巨大的,但是,总是可以接受的,可是从1万料,到20万料,这可不是一般的程度啊。

    实际上,到了最终,定海军的发展,依然没有造出来的20万料船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说,10万料,已经是极限了的,这是加了铁皮船身,内部加固的,各种高压板材,还有辅助设施的。

    以当时定海军的科技水平,强行的开启20万料的海船,并不是没可能,可是这样来的整体投入,必然会高于普通的船只,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当钢铁的轮船,成为主流的前提下,还是坚持木质的风帆,那不是的逆潮流发展么?

    四个人全部震惊,他们已经不能想到,20万料的船,到底有多么的可怕了的,特别是孙吉,他带领着新建成的1万料的风帆,前往了海盗岛,他虽然不是海军,却在不断的学习,很清楚在海战之中,大船跟小船之间的区别。

    200料的船,肯定装不上弩炮,只有足够大船,才可以装上,而弩炮数量的多少,也代表着船的威力,1万料的船,几十个弩炮,加上特制的弩箭,已经显现出毁天灭地的可怕了,20万料,是一个什么概念。

    难怪要那么大,同时,赵信也告知了他们的接下来的布置,整个15公里的运河,将会密集兴建,大量的造船厂,目前在运河开挖的同时,前期的准备工作已经的开始了。

    从江南得到的木料,现在临时的放在港口,可是伴随着一个个烘干房的建立,还有一部分造船厂奠基,他们就会派上用场。

    赵信把未来,运河的发展,一点点的讲述给他们四个人听,未来的港口,将会成为定海军的造船中心,将会成为海军的核心。

    薛玉和孙吉当然是兴奋无比,定海军几乎不会有什么陆战,海军将会是唯一的发展,特别是孙吉,经历了海盗一战,还有些不怎么过瘾,一艘大船怎么够用,还是要多一点。

    15公里的运河,还是这么庞大的运河,这中间,会有多少的造船厂,保守估计也几百个吧。

    定海军从来都不会小规模,大名府的铁匠作坊的,别人都是一个铁匠,哪怕是大名府,几百个上千个铁匠,已经算很多了,可是定海军只要涉足,肯定是上万个,庞大的人力,产生庞大的产量的,最终降低成本。

    造船业也是一样,现在的定海军,航运是重中之重,疯狂暴涨的人员,让定海军在各方面,一直都在紧张的状态之中。

    借助着海商的大船,缓解了定海军的问题,可是海商不可能长期为定海军效力,他们的根基,还是在海上交易,只要季风一起,他们会立刻选择离开,没有什么能够挽回他们的脚步。

    北宋的季风季节,那是在春夏之交,也就是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如何在几个月之中,弥补运力不足的问题,这成为了关键,要解决这些,必然需要造船的爆发。

    别人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在使用过万料的帆船之后,孙吉发现,哪怕是海商的几万料的大船,也比不上这些船,一旦定海军的帆船大规模的投产,那么整个定海军的运输效率,还会增高很多。

    孙吉和薛玉两个人,更多是从军人的角度考虑,先考虑的就是海军,后才是这些船的好处。

    跟他们不一样的是,周重和王雪两个人,他们因为从政的关系的,他们考虑的更加深入。

    定海军为什么要发展海军,这一点,在高层不是什么秘密,定海军现在的发展,肯定不会无欲无求。

    节度使这个身份有些尴尬,有唐朝,还有西夏李家的先例,北宋中枢对于节度使肯定是警惕的,别看定海军发展的不错,可是一旦踏上陆地,那么面对,可不是一点点的压力,那是很多。

    定海军的面积不小,又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容纳的人员会比平常的北宋城市多很多,别说是180万人,就算是再多几倍,也可以容纳下来。

    可定海军不能总是造城市住人啊,他必须发展,否则的,就无法支撑如此恐怖投入的,定海军在城市建设上面的投入,可以说是冠绝整个北宋,北宋建国这么多年,单纯主动投入的项目,恐怕就没有定海军两年的投入大。

    周重掌管的港口区,王雪掌管的工业区,都是跟这个有关,港口区是原材料的运来,商品的运走,工业区,虽然少了两个大型的企业,可是却占据了定海军相当的工业,他们很清楚,目前定海军,工业用地太少了。

    这不,一些中小企业的建立,居然没有什么土地,7层的大楼,可能要容纳7个,甚至是14个工厂,这样很不方便。

    毕竟,工厂需要很多的原材料,也需要运出不少产品,如果不是定海军出色的起重装置,单纯把这些东西运送上去下来,耗费的成本就非常的可怕。

    楼房可以解决的,永远是最简单的轻工加工的企业,可是有钢铁厂和水泥厂的支撑,定海军都明白,只有大投入,大规模的重型企业,才是发展的重点。

    可惜,定海军没有那么大的地盘,钢铁厂和水泥厂的扩建计划,都流产了,更别说是别的企业。

    土地,成为了定海军最缺乏的地方,在拿下海盗岛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开发海盗岛,可是西西勘察了之后,海盗岛不具备大规模的建立工业的基础,只能够容纳几万人居住和一些小型工厂。

    这就有些鸡肋了,在定海军附近,没有较大的岛屿,甚至连定海军的十分之一的岛屿都没有,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一直都困扰着定海军。

    不过,在高层之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千里之外的一个大岛,那是比定海军还要大出百倍的,现在已经派人去初步的勘察了。

    不知道怎么的,在赵信提到了造船的时候,周重和王雪都不约而同的想到这一点,难道是哪里选拔管理者?

    赵信不坐船,或者说不坐船深入远洋,这一点,高层之中人尽皆知,千里之外的海岛,哪怕再大,赵信也不会直接管理,肯定会挑选出来一个管理者,那么这一次的会谈,目的性就很强了。

    果然,接下来的谈话,两个人又确认了这个看法,不约而同的向上面引,让赵信非常满意,反倒是孙吉和薛玉两个人,浑然不觉的。

    赵信最终长叹了一声结束了这一次的会谈,孙吉和薛玉,很忠诚,也很有能力,可是还是差了一点,好在,没有人会给琉球设定的一个领导者,那会出问题的,一文一武是标配,相对于施政,军事上的力量更加保险,这也是两个人最需要的选择吧。

第五百五十八章 琉球开发报告() 
    ♂? ,,

    丁海军的木材港,这个才刚刚的启用,各方面条件还不太完善的港口,在丁海军的四个港口之中,所占据的地位并不大,以前周重只是在开启的时候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有过来。

    可是今天,他专门的过来了,丁海军的四大港口,中间的距离并不算近,从第一港口到第三港口,就有10多公里,而第三港口距离木材港,更是有5公里的距离。

    哪怕是乘坐马车,也需要半个小时,路途太过遥远,除非有必要,周重不会到来。

    可是今天,他还是来了,轻车简从,没有携带所有的幕僚,秘密的前往这里。

    在定海候府,赵信的那一席话,在周重的试探之下,表现了一个强烈的**,那就是丁海军的扩张不远了。

    周重是个读书人,考上举人没有更进一步的原因,在于他清楚,他不是那个更进一步的材料,没办法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并且平步青云。

    北宋因为注重读书人而知名,科举的作用很是重大,却不是部,举人出身,最终位极人臣的,也不是没有,更别说周重,也从来没有想过位极人臣,能够成为五品这样的中层官员,已经是他最大愿望了。

    不要小看这个位置的,就算是在北宋,整个中枢,五品以上的官员,除却继承爵位,或者是宗室这种,真正从底层,一步步的成为五品以上的,真的不多。

    五品官,最起码,也是一个郡的主要官员,只要稳步发展,足以把一个普通的地主家庭,带到一个望族的程度。

    来到丁海军,也是为了寻求一个捷径,一个节度使,不管地盘大小,职务是固定的,就算是定海候府的一个主要官员,就可以达到他所要求的高度,或许这样的官职,权利不太够,对于举人出身的他来说,却是最佳的选择。

    可是到了丁海军之后,他才发现,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的,虽然他还不知道,赵信是皇子,可是一个北宋最强藩是肯定的,那么他作为属官也是水涨船高的。

    丁海军的一府四区的规格,他作为港口区,也是除了府之外的第一区,算的上是很强的,可是现在,另外一个地方冒出来。

    丁海军一直都谋求的岛屿,这个最起码会比丁海军还要庞大好几倍的岛屿,这么一个岛屿,肯定未来在丁海军之中的地位不一样。

    赵信找他们过去的目的非常的简单,那就是确定这个区域的人选,那么,这么一个机会,他天然不可能放弃的。

    木材港,在单独列出来之后,就真的不那么起眼了,就算是每天进入到丁海军,超过1万立方的木材,可是运输的船只也不多,港口不多的起重设施,却可以加大装卸的速度,这些船里面的木材,可以快速的被卸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延误的。

    哪怕周重是下午三四点进入的港口,可是港口也略显有些空荡,最后一艘船,在刚刚离开了港口,虽然说的,不能去别的地方,可是在海州临时停靠之后,再转入别的方向还是可以。

    大运河的项目,还在施工之中,庞大的工地,超过4。5万人在这里施工,这是从丁海军大规模建设,已经逐步的完成之后,最大的一个项目的,按照工期,大概是2个多月,这是尽可能的向前赶了,因为到了6月之后,就进入到了丁海军的汛期的,到时候,持续的降雨,会给施工带来难度。

    哪怕是有卡牌系统提供的先进工具,也不可能完无视天气的情况,北纬20度以上,遭遇到台风的可能性减少,可是8级以上的大风,还是会出现的,特别是进入到了夏季。

    周重站在港口之中,眼神虽然是向前看的,可是实际上,却有些不对焦,他默默的把掌握的东西,还有在定海候府,得到的信息梳理了一遍,最终确定,赵信为琉球寻找领导人的目的,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没有惊动任何人,缓缓的乘坐马车离开,在回到了港口区之后,一系列的行动开始做出来了,周重动用了他所能够使用的网络,开始的打听跟琉球有关的部消息。

    丁海军,早在的年前,就向琉球派出了一个队伍。别人可以忽略,或者不注重琉球,丁海军不可能,一个3万多平方公里的琉球,更适合大规模的开展工业。

    只不过,在远洋船舶大规模的建造之前,琉球是不可能的开发的。

    丁海军还好说一点,那是在海州的附近,一艘船,大半天的时间,就能够到达,可是琉球,那是距离海边,最少在400里以上,这个距离,对于11世纪的北宋来说,并不是轻松就能够踏足的。

    这么一个美丽富饶,拥有很多资源的岛屿,一直都没有被中国本土所用上。

    一直到了赵信,选择丁海军,只是选择了一个港口,未来的方向,却是星辰大海,一个庞大琉球,肯定不能放过,所以,在丁海军,稍稍有了一点的能力之后,就派出了第一批的人员。

    这一批的人员,最初派出的时候,并不算是人尽皆知,知道的,只有很少的那些,周重也不知道,他之所以能够知道,那是因为,他掌握了港口区。

    派到琉球的人员,只有几百人,可是这些人没有产出,也不能有产出。

    这部分人,相对于整个琉球的土人来说,比例悬殊,派到了琉球,并不代表不重视他们的生命安,必须要为了他们而考虑,这种情况之下,大部分东西,都需要在丁海军运送过去。

    从钢铁,水泥,再到日常的一些消耗,甚至是一些武器,都必须要不远万里,从丁海军运送,这中间消耗的东西不少,而周重控制的就是港口区,也就是依靠着这些运输船,知道了关于琉球的一些大概。

    很快的,一些信息传递过来,可是很少,关于琉球的一些情况,只是比之前周重知道的更加完善的一点,可是周重很清楚这是什么原因,那就是,整个丁海军看中这些,对于某些关键的情节,进行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