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这一款抢的诞生,除了赵信给予的灵感之外,研究者也加入了自己的东西,这么一款由赵信来画出,交给的研究者滑膛枪,实际上,已经跟赵信画的,有一定的不同了的。

    最到的不同,实际上是在口径上面,定海军使用的滑膛枪,经过了研究人员的改装,口径变小了。

    滑膛枪,作为十八九世纪,经典的滑膛枪,已经在赵信的胡乱画下,在定海军点歪的科技树下,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甚至从某种意义上面,还是变的更好。

    口径更小,滑膛更长,这本身就是增加射程的方法,滑膛枪之所以射程偏近,并且精度不高,没有膛线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可是本身过重的重量,也是一个关键性的所在。

    19世纪初,滑膛枪大力发展,成为了战场上面的标准配备,也诞生了大量出色的枪械,可是那个时代的枪械,枪管是铁为主的,火药大多数使用的黑火药。

    为了追求稳定性和安全性,枪管做的非常的厚,防止炸膛,而黑火药相对较弱的威力,也进一步的降低了滑膛枪的射程。

    定海军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直接跳过了铁质的层次,直接进入到了钢制,而且还是相当出众的钢。

    钢比铁强的多,这一点是公认的,硬度指标在5。7以上的钢,还是特别考虑到了火药和火枪的特点,制作的钢,本身的性能出众。

    在最初的时候,使用赵信绘制出来的滑膛枪的图纸,厚厚的枪管,那几乎是无法破坏,在考虑到了赵信所说的,枪械不可能长时间的使用,再怎么厚的枪管,也不可能保持永远使用,在枪械的使用寿命和重量厚度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成为了关键的问题。

    牛大力这么一个铁合金的专家,对于定海军的作用,简直是一个核武器一样,赵信只要把大致性能交给他,他就能够找到合适的材料,然后弄出来一个性能指标。

    最终,牛大力给弄出来的,只是比后世步枪,稍稍厚一点的枪管材料,整个的重量,比起最初的,最少节约了三分之二。

    这可是巨大节约,滑膛枪,最重要的就是枪管,19世纪的时候,欧洲成熟的滑膛枪,他们的平均重量,大多数在10磅左右,其中,枪管最少占据了七八成。

    节约了三分之二的重量,等于是滑膛枪的重量,直接节约了4磅左右,6磅的重量,对于滑膛枪的提升巨大。

    重量的减轻,可以节约士兵的消耗,同样负重的前提下,携带更多的子弹,持续作战更长的时间。

    滑膛枪的改变不止这些,节约重量,还有口径上面的减少,20口径滑膛枪有些太大了,在材料许可的前提下,减少口径,对于滑膛枪的提升非常的大。

    火药类的武器,说白了,是利用火药燃烧之后爆炸力,产生巨大的动能,做工的结果。

    决定射程和威力的,有多方面的因素的,火药使用的多寡,火药使用的优劣,还有本身枪支的其他特点。

    在火药使用一样的前提下,更长的滑膛,更小的口径,射程一定会更远,原因很简单,力是一样的前提下,重量越轻的东西,被推动的距离就越远,初速度和飞行也越强。

    从20口径,也没有减少多少,不可能达到后世那种,6,或者是7。2的程度,勉强达到了9左右,从20左右减少到9,可能整个重量只有之前的五分之一,再加上使用了更好的硝化棉。

    黑火药,是人类使用和发现,最早的一种火药的,在整个热武器的发展历史之中,黑火药有非常浓重的一笔。

    可是在后世不断发展的火药之下,黑火药的威力,真的是不高。

    用黑火药为基础推动的武器,无不是傻大粗的代名词,就算是最简单的硝化棉的火药的,他的威力,比起黑火药,都要高出三四倍的样子。

    三四倍的火药威力,四五倍的重量减少,整个滑膛枪的初速度,几乎是一个相乘的关系,整体的威力比起19世纪的成熟滑膛枪,最少是提升好几倍。

    按照这个实验枪械的实验室数据,最远的射程达到了600米,这是绝大部分的弓箭手,所不能够达到的距离。

    枪械的威力,在这里尽显无疑,一个只要简单的训练,学会开枪的方式,就可以威胁到600米外的目标,这对于兵种来说,有着巨大的颠覆性。

    哪怕是训练简单,用齐射作为最强大的武器,追求覆盖杀伤比精准设计更高的长弓手,勉强拿出手,也需要一个多月的训练,真正的精锐,那是一年为单位的。

    可是现在出现的这么一款武器,只要一个农民,听从指挥,简单的训练两三天,就能够排上用场,这可真的有些天方夜谭了。

    武器就摆在哪里,虽然,在实验室的结果之中,有诸多的问题,比如说,精准度。

    更低的口径,更加规整的枪管,让精准度,有了较大的提升,最少在200米左右,还是可以保证。

    更高的初速度,可以让滑膛枪在400都有相当的杀伤力,精准度不行,可以用密集的阵营来弥补,跟长弓一样,这个追求是集中的攻击。

    不过,射速上面,滑膛枪跟长弓远远不如,60息4…5次的射速,比起15…18次攻击的长弓,有些差距。

    可是相对于长弓,滑膛枪的持久作战能力就更强了,哪怕是精锐的长弓手,也最多能够完成200次左右的射击,在15次的射速之下,大概是15分钟左右。

    这是长弓的弊病,也时长弓手永远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长弓再怎么的使用弹力材料,使用这些弹力材料的,都是人,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无限的增长的,超过自然规律,就必须要休息的。

    相对而言,火枪兵对于的体力要求也是有的,5斤左右的重量,要举起来,并且装填,需要一定的力量,这个力量远比长弓轻的多,只要有足够的后勤材料,这些火枪兵,可以战斗一天。

    同样的,长弓的射程很远,可是大部分的威力射程,在200米左右,真正能够做到射出300米的,很少了。

    可是滑膛枪可以保证400米有巨大的杀伤力,极限杀伤力在600米左右,这可是可怕的要命。

    也就是在长弓大规模使用,射程的优势才显现出来,利用多段的攻击,100米左右的射程优势,足以让长弓奠定胜局,在跟其他弓箭手的对战之中,只要合理利用这个优势,就足以压倒性的获得胜利。

    比长弓射程更长的武器不是没有,但是那些武器,已经不是单兵武器了,要么是神臂弩这样的,价格高昂的金贵武器,要么是大型的床弩,总之,都不是都跟长弓放对的大规模使用的武器。

    现在,一个滑膛枪的出现,改变了这个认知,哪怕这个滑膛枪还在实验室之中,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可是这个武器展现出来的威力,已经凸显。

    200米的射程优势,200米的杀伤空间,不说双方的训练和熟练性的对比,单纯这些,就足以让滑膛枪进入到定海军的武器序列。

    定海军军方的将领,都在打听滑膛枪的售价,还有生产的情况,可是打探出来的结果却是的,极低。

    滑膛枪的技术难度非常的高,虽然定海军已经解决了材料和发射药的问题,制约枪械生产的难度是降低了,可是一个枪管,就足以阻断大规模生产的路。

    在没有钻床的前提下,枪管的生产是卷管,这个难度不大,也容易大规模的生产,可是性能就不稳定了,可靠性太差,甚至整体的重量和性能,也会有较大的缩水。

    滑膛枪的优势,在于射程的,没有足够的射程,就没办法跟长弓相比,真的到了跟长弓一样射程,甚至更近的程度,做出来就没有意义了。

    这么一个实验室生产的滑膛枪的,这种非常出色枪管,并不是卷出来的,是高手匠人,一点点的掏出来的。

    能够做到这样地步的高手匠人,一共只有4个人,哪怕不眠不休的生产,两天一把是正常的,平均每天2把,这么的枪,没有大规模生产意义。

第六百零四章 火枪和长弓() 
赵信之前也想过,实验室产品,它肯定不可能大规模量产的,在定海军,有一整套实验室产品,向着工业化产品的转换的流程,很多时候,按照这个流程来就可以了的。

    在最初看到这个滑膛枪的时候,他就是这么想的,对于定海军目前,长弓作为主流武器的前提下,慢一点的生产速度是可以接受。

    不过再怎么慢,赵信也没有想到,会慢到这样的程度,一天2把,这要是规模的问题,也是可以接受的,大不了,增加足够的投入,增加规模。

    无论如何,赵信也没有想到,不但是慢到了每天2把的程度,还直接限制了来源,4个高手匠人,这不是定海军的全部,已经是大部分了。

    用高手匠人,来打造枪管,这个不能接受,这样的高手匠人,在整个定海军来说,40万劳动者之中,才只有10人不到,哪怕全部都投入去制作枪管,一天也不过是5把,也就是说,要保证2000个以上滑膛枪的话,需要一年多。

    这个速度太慢了,不但是速度慢,而且把全部的高手匠人,都放在了打造枪管这个任务上面的话,这对于定海军整个是一个损害。

    高手匠人在赵信看来,他们应该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

    赵信不懂得八级钳工到底是什么的层次,能够从一个铁管之中,用了2天的时间,生生的造出来一个合格的枪管,这样的能力,不说是八级这样神级层次,六七级应该是能够了吧,在定海军,以钢为主体的生产之下,这样工人,有他们施展的舞台,他们去做那些事情效果更好的,对于定海军的帮助也最大。

    实际上,定海军的钢铁产量如此的庞大,可是定海军的很多产品,并不是使用的钢铁的结构的,一些所谓的机器的,只有关键的地方是钢铁结构的,其他的不少结构不是钢铁,而是木头。

    钢铁作为地球文明,最主要的材料,廉价并且可塑性强,是他的特点,在使用了钢铁作为机器的时候,耐用性很强,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可靠性也强。

    在通过钢铁厂的提升,现在定海军的产量高达200万吨,这样的产量,也足以支撑整个定海军的机器换装,可是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之下,定海军依然放弃了更好的材料,选择木材,原因很简单,定海军在材料上面,已经非常的出色了,在加工能力上却上不了。

    钢铁是需要加工才使用的,那些直接完成的钢铁铸件,往往是不太重要的材料,铸造在大型钢铁材料上面,有天然的优势,可是这个东西,也必须要等到进行简单的处理,比如说,推平一些毛刺,把一些连接的地方,打磨光滑之后,才可以使用。

    在一些小型化,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器的生产上面,很少有直接铸造的,往往是打造出毛胚,再来加工的方法。

    要加工钢铁,在后世,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一个拥有最初级的机床的简单的手工作坊,都能够对铁料进行加工,可是在这个时代,这样的想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

    有了牛大力这么一个铁合金的大师,再加上赵信这么一个拥有卡牌系统逆天强人,在铁合金上面,实验室生产最硬的合金,已经超过了6。3的硬度了的。

    在硬度标准上面,6。3的硬度,如果再兼顾耐磨和韧性的话,已经可以作为加工钢铁的刀头了,就算是钢不行,铁也没有问题。

    实际上,刀头这样的东西,早已经生产出来了,当时赵信也是为了机床做准备,研究的历史,很清楚机床出现之后,对于工业的提升。

    当时赵信也是满心欢喜,想要让定海军从手工作坊和简单机器,向着真正的机械化转变,可是最终发现,这是没有用的,没有足够的动力推动,也没有多大的作用。

    机床的刀头,只有在稳定和匀速的前提下,才能够使用,类似定海军现在的畜力,单纯畜力使用不均衡带来的误差,已经超过了刀的本身,在没有稳定的动力之前,贸然的进入到机床之中,那是冒险。

    简单的手动机床,已经做出来了,只能够用于木质结构的,人力带来的动力,能够切开木头,已经是刀具够好的原因了,钢铁,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无论是钻床,镗床,甚至是综合性的机床,赵信就算不懂得它的原理,大体上面的,基本的结构还是可以做出来的。给那些专业的研究者,稍稍的研究一段时间,或许无法做出来精确度较高的,基本的还是可以的。

    这些全部都是对生产有巨大促进作用的机器,后世的世界,各方面的发展迅猛的基础,就是机床的,在高精尖领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