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一下子少了九成以上,一系列的消耗也都减少了。

    这一次出兵幽云十六州,前面还好办,从汴梁一直到三关附近,都有京杭大运河发达的水运,运输再多的物资,都不成什么问题。

    可是之后,进入到幽云十六州,这就有问题了,没有后勤,只能够依靠三关的补给,再或者是缴获,物资越少越好的。

    军粮问题得到了解决,其他军事物资,也都迅速的调动,然后赵信又找到了叶清臣,主动提出了另外一项支持。

    叶清臣对于赵信的前来,有些头疼,之前枢密院增加物资的拨款,就是他拨下的,他很清楚,只要赵信稍稍推断,就一定会知道。

    赵信的聪明,叶清臣是见识过的,可以说是少年天才的,这么短的时间之中,在丁海军也是风生水起的,这是他的能力。

    只不过,这是国战,哪怕有了众多的优势,韩琦也解释了这么多,枢密院也做出了众多的准备,可是面对着辽国,再多的准备,也不是浪费的,必须要做足了。

    边境军州的节度使,按理说,不能够参与其中,丁海军又是跟辽国有些相隔甚远的,更加不能知道。

    通晓赵信的来意,叶清臣首先就不是特别的客气,直说赵信不该来的。

    赵信也没有隐藏,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出,通过一系列的分析,知道了这一场国战,也希望在这一场国战之中,提供能够提供的帮助。

    赵信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算是叶清臣,也不好多说什么,丁海军再怎么说,也是属于北宋的军州,跟道一样是一个单位,哪怕有种种的限制,又有些小,可是级别上够了。

    人家通过现有的情况推断出来,总不能不给人家判断吧。

    想到这里,叶清臣的口气也平缓了一些,丁海军是一个大富豪,他的支持肯定不会小了。

    果然,赵信拿出了他的支持方案,24万贯的军粮,这是第一个支持。

    这一点,就让叶清臣兴奋无比,之所以只购买24万贯的军粮,是因为,可着部队来了。

    这一次行动,对于北宋而言是国战,动用了3路大军,总计20万,可是真正核心的,却是贾超昌专门加强的5万人,其他人,都是做做样子,吸引辽国注意力,这5万人,才是在辽国分心之后,突入到国境之内。

    军粮的好处,就是便于携带,按照每一个人每餐100克来算,带上10斤,差不多就够吃一个月的了,这对于突入到敌人腹地非常的关键,有时候,多一天的军粮,整个战争的结果就截然不同了。

    现在,多了24万贯,也就是这样关键的军粮,几乎翻倍的,哪怕不给带去,也可以做其他的准备,总之余地很大,对于整个战争帮助非常大。

    叶清臣非常满意,这已经不是钱的支持那么简单了,在关键时刻,这些军粮可以救命的。

    微微点头,听赵信继续说下去,接下来,主要是物资上面的,有枢密院之前购买的物资,也有一些丁海军最近开发出来的物资,数目略微有些庞大,牵扯的项目众多,林林总总加起来,差不多有50万贯左右。

    叶清臣点点头,赵信果然是一个大财主,这才说了两项,就是70多万贯,这对于北宋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补充,特别是目前的国战,钱没有物资来的实际。

    之后,果然是钱,赵信以丁海军的名义,拿出来30万贯,用于对整个战争进行准备,加上之前,差不多百万贯,跟之前赵信给仁宗的零花钱比起来,不算多,可是针对战争来说,绝对不算少了的。

    因为紧急准备的战争,哪怕贾超昌之前做了准备,一个动用了20万禁军的战争,也需要耗费巨大,三司已经费尽了努力,现在多了这么100万贯的物资和钱,三司会更加的轻松。

    不过在给出了100多万贯的财物之后,赵信提出了最后一个支持,不过这个支持,却是直接的支持,具体什么,赵信并没有告诉叶清臣,只是说,需要在枢密院进行讲述,到时候,不但需要枢密院的主要枢密使,还需要一些懂得作战的将军共同的判断。

    。

第六百五十章 长城,长城() 
这不是赵信第一次来枢密院,之前,讨论几个大单子的时候,他也曾经来过,不过进入到枢密院核心机构,还是在叶清臣的陪伴之下,还是第一次。

    高层都知道赵信的身份,为了避嫌,也为了防止卷入到风波之中,他们很少跟赵信联系,只有少数几个,比如说韩琦这样的,不怎么害怕。

    这一次,是有正当的理由的,毕竟接近100万贯的资金,对于这一次的北伐非常重要。

    以前,西北在对抗西夏的时候,别说百万贯,数百万贯也不算多,可是要看跟什么比,从定海军出现之后,很多物资的价格都大幅度的下降了。

    这一次,定海军给的,就大部分都是物资,这些物资都是枢密院急需的,如果换算成之前的标准,可能就是数倍,这中间,还没有计算,因为重量减少带来的提升。

    单纯一个压缩军粮,这就让北宋每一次出征的投入,减少了很多,把1升粮食运输到千里之外,跟100克的粮食运送到千里之外,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可是最终的效果一样。

    24万贯的军用食品,这对于前方军队的支持,是非常之大。

    这些军粮,都由定海军提供了样品,让枢密院尝试,说实话,当时震惊了所有人。

    之前的压缩饼干,已经让很多人吃惊了,这么轻的东西,居然可以让人吃饱,很多人都认为,压缩饼干可能就是一个极限了,谁知道,极限之外还有极限。

    连最为平静,对于定海军相当支持的韩琦,也忍不住郁闷,如果,几年前的好水川,他们的禁军,有这样的干粮的话,未必会败。

    好水川一战,韩琦确实冒进了,可是禁军的战斗力是何等的强大,哪怕是被十倍的敌人围困,如果不是粮食断绝,绝对不会彻底的全军覆没。

    有这样的军粮,随便一个士兵,多携带3斤的军粮,就可以支持最少10天的消耗,10天,对于当时来说,就是援军到达的时刻,稳守住营垒,然后外有援军,多少西夏兵都不够打的。

    幽云十六州虽然说,跟西夏不一样,城市更多,人口稠密,可是毕竟是在敌人的范畴之内,或许会有缴获,或许没有,多一倍的军粮,可以运转的余地也就会更大一点。

    更别说其他的军事装备,比如说,精钢打造的多功能铲子,很小,很轻便,却可以做各种的工作,在战斗时候,甚至也可以当武器,锋利的一侧,足以消掉人头。

    有了这些装备,看起来绝对的战斗力没有提升,可是底蕴却提升了很多,在特定的时候,作战能力和完成的能力,将会提升好多倍。

    这也是枢密院出面的根本,这个时候,面临着北宋的国战,哪怕这个国战不是在北宋的境内,而是对外的国战,他们对一个提供了巨大的支持的枢密使,见一见,甚至表彰一下,这也都是任何人都说不了的。

    会议是贾超昌主持的,他首先表现了对赵信的感谢,可是话语之中的疏离感非常的明显。

    韩琦跟定海军走的很近,叶清臣也是如此,这两个都不能够化作盟友,韩琦甚至直接就是敌人,这让贾超昌怎么高兴的起来。

    更别说,这一场他计划了大半年的北伐,本来应该到了摘果实的时候了,谁知道,被韩琦直接在大朝会上面引爆,一下子,爆炸性和功劳少了一半以上,本应该跟韩琦拉开的差别,却不得不分给韩琦一大部分,甚至韩琦还捞到了指挥作战的权利,这让他如何的高兴呢。

    赵信当然不能趾高气扬,他不是皇子,只能够以节度使的身份,好在节度使也是军职,可以过问一些军事,不算越权,他首先问道了,有没有较为完整的地图。

    地图当然有,枢密院的这些相爷,虽然是文官出身,可是在枢密院多年,对于军事,还是不怎么的陌生。

    这些还真的应该感谢赵信,之前,他们要想弄到地图,必须要走更高的关系,从辽国的高层军官哪里弄。

    可是辽国的一切,都是仿照中原而来的,骨子里面,还是野蛮人和部族的那一套,有一些文官,可是跟北宋比起来,不知道差了多少。

    军事地图也有,可是如同鬼画符一般,要想依葫芦画瓢,根本就找不到路。

    赵信提出从细微的地方寻找之后,除了统筹的寻找的一些基本的物资的情况,进行判断,另外一个,就是大规模的绘制地图。

    这一点,在枢密院和皇城司,派遣大量的人员之后,成为现实,数千,甚至更多谍报人员进入到辽国,几乎地毯式的进行搜索,以点带面,还真的绘制出了一个地图。

    这就是王国的好处了,赵信现在,还真的做不到这一点,派人容易,可是要怎么派,怎么不引起别人注意的派,这些都是问题,没有北宋这样多年的底蕴,根本做不到。

    历史的变迁之下,上述千年,整个地形图都不一样,后续在内陆,差别不是很大,大体的位置还是那么多,可是在沿海,特别是黄淮附近,变化就巨大了。

    比如说,淮河的洪泽湖,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几乎不起眼的小地方,连云港还是岛屿,甚至是黄海和渤海的地形,也有很大的变化。

    定海军要想重新绘制地图,就必须要派遣大量的人员,或者就是拥有飞机航拍这样的工具。

    这一点,赵信从来都没有去考虑过,有北宋绘制的,或许在习惯和精确度上面,无法跟后世的军事地图相比,可是总算可以拿出来用了。

    赵信提出要看看,几个参知政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同意了,赵信本身,无论定海候的级别,还是定海军节度使的级别,这两者,都到了保密的级别,有很多东西,是不用对他隐瞒的。

    赵信的危险,在于他的身份,他是仁宗的皇子,哪怕是假死脱身,也瞒不过这些朝中重臣的,可是恰恰是这个身份,让别人都有可能把这些情报泄露出去,可是赵信不会。

    离开了北宋,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最起码现在还有一个定海后和定海军节度使,真的投奔了辽国,难不成会被现在更加尊贵么?

    在枢密院的一个大房子里面,一个非常庞大的地图出现了,这是枢密院和皇城司用了最少5个月的时间,才一点点绘制,并且总结出来的地图,包括了辽国的大部分地方。

    这个时代的辽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内外蒙古,还有黄土高原的部分土地,总面积非常的庞大,只不过人口不多。

    在上面,幽云十六州和东北比较仔细,这里是辽国的核心地带,也是调查的重点,至于内外蒙古,那是一片草原,就算是放在21世纪,要调查哪里绘制地图都不容易,更别说这个时代,只是简单的画了一些小点。

    赵信认真的看着地图,跟后世区别不小,不知道是地图绘制的时候,产生的误差,还是自然的地形就是这样。

    不管是哪一个方面的原因,这个地图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表现,可以作为讲解的东西了。

    叶清臣也很奇怪,他一直都跟着赵信的,不知道赵信所说的最后一个好处是什么,还要把枢密院的枢密使都给找过来,虽然处于100万贯的面子,他们都来了,可是如果不说出所以然来,或者说非常重要的,那么就真的会出问题的。

    赵信并没有继续的顾左言他,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这一次攻击的重点,肯定是幽云十六州,虽然辽国受到了巨大的伤害,可是他们的兵力还是非常的庞大!”

    “据我所知,辽国的大部分的兵力,主要分布在三个部分!”赵信随便的找到了一个棍子,指向了地图,道“上京,东京和中京!”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在做的参知政事们,这段时间,也考虑对辽国的作战问题,当然非常清楚这一点。

    南京,也就是折津府,这是幽云十六州的核心,可是偏偏兵力不多,大部分的兵力都被抽调,或者在辽宋边境,真正放在南京的不多。

    地图上,清晰的显示这些地方,都是在北方。

    赵信一个个的指出了这些位置,如果换成一些年轻的官员,或许会不屑,这些位置,只要对情报稍稍的了解,并且深入,就会知道,说这些有什么用。

    能够做到参知政事的,哪一个都不简单,那是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来的,从一个读书人开始,一步步的高中,之后又跟同僚进行竞争,走到了北宋最顶尖的这批人,哪怕一个的心思都不浅,他们不会轻易的表达,必须要到的赵信说道实质的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