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7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工坊里面,又响起了木器的声音,在赵信等人试验长弓的时候,木工师傅们也没有闲着,他们开始分析这个长弓的制作方法,不知道是否要做下去,这么一款武器,是他们接触到的第一款武器,都不约而同的研究几下。

    谁知道,几个时辰之后,他们接到了订单,第一批是124具,未来会酌情增加,最终总数不会低于500具。

    第一批124具之中,有孙吉等人4把,还有20个家丁的20把,剩下的,则要从庄内挑选。

    赵信征兵消息一经传出,特别是王松已经把购买牲口的银钱,交给了苗远,让他近期到牲口市场,购买数百头大型牲口。

    这可是让整个苗家庄沸腾了,一家出一个人,可以补偿一头牛,这是何等的好事情,一头健壮的更牛,可以代替三五个的壮劳力,这样这算下来,不但不亏,还赚了不少,他们当然踊跃参与,更别说,还有俸禄。

    赵信会给予一部分的俸禄,这个俸禄不算很高,低于禁军的俸禄,却高于普通厢军的俸禄,苗家庄本身就有护庄队,数量大概有五六十人,在中间经过挑选,主要是力量大,加上有一点的射箭的经验,差不多有40个左右,剩下在村子之中挑选。

    以1。5石的力量为基础,身高则是最少要1。7米左右,这个不算容易,达到目标的总共才47人,还差的13个,在护庄队和落选的中间,优中选优,特别挑选一些年龄在18岁以下的。

    他们之所以没有最终的长成,还是因为营养和各方面不足,给他们加强营养和训练,应该可以让他们在一两年后达到标准。

    120个人终于凑齐了,其中,10个家丁和薛玉他们还没有到来,目前在苗家庄的,一共是110人左右,这部分人就交给孙吉他们,进行初步的训练,主要是队列,纪律性,还有弓弩初步的训练,这个训练,几乎可以无弓,或者少用弓的训练。

    长工的制作速度很快,12个工匠,带着20多个助手,一些简单的加工,比如说木片的准备,一些边角处理之类的,都可以交给他们,这就大大的加快了速度,平均一个半时辰一把,12个师傅,一天工作6个时辰,可以完成48把弓,加班加点一点,用了两天的时间,这才把124张弓给做好。

    长弓手,只有有了长弓才算是真正长弓兵,他们在短短的2天时间之中,完成了基础的训练,每天好吃好喝的,特别是第二天的时候的,苗远从牛马市场带回来了21头耕牛和12头肥猪,更是让整个苗家庄沸腾了。

    保州的牛马市场,每天交易的耕牛数量,不可能完全满足需要的,200头的大单子,最少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中间,苗远也进行了协调,提供兵员的人家,优先获得耕牛,在不足分的时候共用。

    100个人,第二天,就按照每人每天3两的标准,进行标准的伙食,一天37斤肉,这个数量绝对不少,一头大肥猪,也不过是七天,这个生活,恐怕不低于曾经苗远的生活。

    贵为庄主,可苗家庄也不是苗远的,最多在分配和收益上面,稍稍的点好处,俸禄略微高一点,可他也吃不起每天的肉,一天3两肉,可能是四五十文,加上其他的花销,一大家子人,可不是要坐吃山空了。

    第三天的晚上,在后面缓缓赶路的薛玉等人,也抵达了庄子,赵信和孙吉,一直都担心他,在三个金枪班值之中,只有他一个专长是射手,他的抵达,将会极大的减轻孙吉的工作,孙吉可以专心放在别的方面,而不是一个弓术教头。

    运河上袭击的时候,薛玉是少数几个受伤的,还受创较重,被落月弓的铁箭,直接在胳膊上,开了一个口子,当时差点连命都留下来了。

    接下来,为了尽快送孙吉抵达保州,他主动留下来,跟剩下的家丁和丫鬟仆人们一起,这部分的自保能力最差,如果王家真的下手报复的话,他们很可能活不下来,就算薛玉见机早,也很有可能被留下来。

    或许王家的主要目标是赵信,再或许,王家没有做好准备,被他们成功的回来了,也代表着他们的实力增加,124名长弓队伍的成员,顺利到齐。

    几天的赶路,薛玉略显有些疲惫,他是唯一一个高手,必须要长时间的保持警惕,万一被偷袭了,他要做出选择,是离开,还是留下来。

    好在,路上没有风波,他们成功的回来,几天的休息,他的手臂好了很多,创面已经基本上的愈合了,除了不能大量的用力之外其他就没有太多的问题了,甚至拉开一些不太大力的弓也没问题的。

    薛玉经过了一晚上休息,完全放松之下,第二天精神很好,知道了这么一款神奇的弓,在他们抵达的第二天的早晨,也就是长弓手第一次集体带弓训练之中,他也来到了现场。

    长弓的威力,是从孙吉那里知道的,他倒不会怀疑,跟孙吉关系最好的他,很清楚,孙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要让他撒谎,是不可能的,就算仁宗都不可能。

    一款这么简单,造价便宜,却有出色性能,甚至有可能取代未来北宋所有军队的弓,真的有这么神奇么?

    经过了两天的训练,长弓队已经初见规模,不但更为整齐一点,就算是拿起弓也是像模像样的,这些新鲜出炉的,经过了简单保养的弓,拿在大个子的手中,感觉十足,而经过了调整,箭也不是原来那样难看,经过了简单的炼制,最起码没有大多不规则和毛刺。

    薛玉没有加入其中,半靠在树上,看着他们训练的过程,队列和一些简单的动作合练,没什么好看的,他没有集中注意力,甚至跟旁边的严华等人聊天,从细节上询问严华等人,对于这个长弓的感觉。

    短短的时间之中,严华对于长弓的观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赞不绝口,他的力量比起孙吉和薛玉差,精准度又不够,长弓却成为了他最佳的选择,哪怕在精准度同样的前提下,就增加了他的持久度。

    感受到了严华对于长弓的热爱,薛玉注意到了严华手中的弓,跟长弓手手中的略微不同,出于了解,主动的问出来。

第一百零五章 提升的误区() 
严华手中拿的箭,跟普通的长弓,还真的是有不同,在木工坊全力以赴的制作124把长弓的时候,孙吉和严华两个人,也都泡在了木工坊之中,他们就一个弓箭手的感觉,在短短两天之中,他们已经把长弓给摸熟了。

    对于普通人而言,长弓已经足够惊艳了,用半石的力量,发挥出1。5石,甚至2石都无法发挥出来的威力,如果算上抛射和齐射的威力,这个长弓的威力进一步的放大,可是在精锐的弓手手中的,这个长弓的威力有些小。

    他们可以指挥长弓手进行齐射,在齐射之中,他们就变成普通的一名长弓手,根本发挥不出来作用,需要更加硬的弓,同时,他们也从几天的摸索之中,就自身的情况,给出了一些长弓的薄弱环节,跟木工师傅们进行讨论,进行了一部分的改进。

    为了让长弓更硬,赵信也提出了压层法的方法,在几个木工师傅的帮助下,叠加了5层,成为了第一个强化之后的长弓,弓力超过了1。2石,算是长弓之中比较强力的,更大的力量,会带来巨大的提升,1。2石的长弓直射的距离超过了180步,这跟他们熟悉的短弓,也差不多了,基本上相当于三四石的样子。

    薛玉眼前一亮,作为弓手,他暂时只是听到长弓的作用,1。2石的力量,只要小心一点,应该不会伤害到手臂,他伸手从严华的手中,拿过来这个长弓,轻轻的感觉着力量,并且向着空旷的地方射出了一箭。

    就是这么神奇,这一把长弓,发挥出了远比短弓更强的力量,直射的箭,最终飞跃了170步左右,才失去了的高度,斜斜的插在180步左右的土里。

    果然很远,薛玉眉毛一挑,射程是早有预料的,孙吉和严华都说过,他更关注的是弓的简单性,很简单,无论制造还是操作,真的如同孙吉所说的,是最适合的弓。

    “看到了吧,这是目前最强的弓,我和孙带御也让木匠们继续的研究,如何增大弓力的方法!”

    简单的一句话,立刻引起了薛玉的注意,目前他的思想还没有从传统的弓上面转变过来,在他看来,长弓的优势就是省力,或许赵信所说,节约七八成的弓,就是这个弓,如果这个弓力能够加强到5石左右,不是一款比落月弓更加强悍的强弓,那才是真正的宝物。

    目前不过5层,如果顺着木匠的工艺发展进行跟过的叠加,是10层,20层,甚至是50层的话,会不会这个弓的弓力会提升到2石,4石,甚至是8石,那不是会诞生出24石的强大长弓。

    薛玉两人热切的聊天的时候,赵信就在旁边20米听着,长弓手的演练,赵信不敢有丝毫的放松,这是他来到北宋,安身立命第一只部队,他几乎把后世所能够学到的,都给展现了一遍,无论是教导还是施恩,几乎做到了极致,甚至连训练也不例外,整个长弓训练都是以他为主。

    看到薛玉二人认为,这个弓就是赵信所说的,能够省力7成以上的强弓,赵信忍不住给他们泼一层冷水,长弓弄成4石甚至是8石,完全是想多了,省力弓另外有所指,只不过在钢的制造和拉丝工艺没有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只是纸上谈兵,落月弓的结构是对了,材料和弓弦上面,有无数的问题,这不是现在赵信能够解决。

    赵信走到他们面前,直接告诉他们,长弓最大的弓力都不会超过1。5石,这是极限,不可能改变。

    在所有人之中,对于长弓最了解的,肯定是赵信了,赵信说不能,基本上可能性不大,难道真的不行么?

    被赵信从头到脚的泼了一盆冷水,长弓之所以廉价,选择的,就是这些比较容易获得的材料,弓弦是一个关键,蚕丝有弹性,韧度也有,它的弹性不是没有极限的,蚕丝的极限,就是1。5石左右,这也就是赵信所说的1。5石的根本原因。

    当然了,如果蚕丝更粗的,也不是不能够承受更大的力量,再加粗的话,就不是弓了,而是车弩了,1。5石的蚕丝,被验证是最佳的,对于它的话,整个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这样反而得不偿失。

    长弓最佳的射程,也就是在300步之内,超过300步,或许能够射到,杀伤力大大的减弱,整个弓的作用也就会大大的减弱,超过500步,已经算的上是阻击弓的程度,相对而言,还是短弓和复合弓更加适合。

    长弓出色,并不是他本身的出色,是他的特点跟相应的战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有时候,武器未必越强大越好,长弓就是这样,最大力量,也就是1。5石左右,差不多相当于三四石的硬弓,已经非常不错了,更多的就是半石的,相当于1。5石和2石的硬弓的长弓。

    孙吉和薛玉两个人这才想到,弓弦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把弓弦换了呢,用现在短弓的弦,这个念头,在心中刚刚升起,就被他们否决了。

    使用的不是蚕丝的弦,还叫长弓么,本身叠加五六层,制造工艺的复杂话,会增加长弓的造价,在增加几层,那不是说简单事情,到了七八层之后,每多叠加一层,付出努力都是之前的一倍以上,要想达到20层,甚至是5 0层的叠加,这个弓身的价格,会上升到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连弓弦都向着短弓靠拢,别的不说,长弓比短弓最少长一倍,多的,甚至会达到三倍,3倍弓弦的用量,加上长弓弓身的制造,可以毫不客气的说的长弓的价格优势将会不复存在,长弓比起短弓都要贵,而且贵的多。

    综合起来,还不如使用短弓呢,最少说,短弓还方便携带,技术也相对的成熟,最少说,从10石到25石的弓,都不存在问题,制作方法早已经摸索出来,价格也在一个可以承受的区间之中,只是没有人能够拉的起。

    严华一脸的尴尬,他并不是单纯的弓箭手,拳脚功夫才是他最出色的地方,对于弓箭的理解远没有薛玉深刻,这中间,孙吉有些尴尬了,他刚刚虽然没有跟着严华去说,可是在内心深处,他何尝不想要一把更硬的长弓。

    赵信戳破了这一层面纱,他手中的,应该是目前能够获得最好的弓了,这一把看起来简单,实际上相当于4石左右硬弓长弓,操作简便,6尺左右的弓身,让他拿着很舒服的。

    在弓上,甚至按照他的习惯,进行了一定的改进,更适合他的习惯,有了这么一个弓,他可以做到在150步左右的精准狙杀,而且持续可以超过500箭,这会让他的杀伤力大大的增加。

    在边境的小规模冲突之中,他这样的弓箭手,出现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