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7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当时没有人口普查,很多东西,都是依靠着历史记载做出来的,甚至连北宋的都不算太准确,更别说整个世界了。

    可是3到4亿人,应该是比较确定的数字,因为再多的话,就养活不起了的,除了文明发达的国家,可以农耕种植,来提高人口的总量,其他的国家,比如说落后的封建国家,奴隶国家,甚至是原始部落,他们根本支撑不了那么庞大的人口,靠天吃饭,甚至是捕猎,他们的人口不会增长很快。

    北宋已经是占据了整个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了,如果在北宋的基础上面,再爆发一波的增长,4到5亿的人口,会直接占据世界人口的7成以上。最关键的是,在庞大的资金和土地的支持之下,这种放大不会减少,哪怕是15年翻一番,30年达到4亿的,45年就是8亿,60年就是16亿。

    人口增长,会惰性,会逐步的减少,可是只要中国的人口超过了10亿,单纯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可怕到极点的力量,更别说这种力量,还受到了科学教育,有足够的支撑。

    不说60年,100年,就说30年之后,以赵信的身体状况,活到那个岁数根本不成问题,而30年的飞速发展,30年的积累支持,当一大批,受过了专业的技术训练,经过了12年,甚至更多的教育背景,培养出来的新的中国人,他们拥有怎么样的战斗力。

    在可怕的科技支持之下的,拥有铁甲舰,火炮,火枪,还有世界地图的前提下,整个世界,还有的地方能够抵抗么,别说是这个时代的世界各国,就算是17,18世纪的世界各国,面对着一个平均的生产力,比英国巅峰时期还要强,人口比英国要多的10倍,甚至是几十倍的国家的时候,谁哪能打的过。

    黄种人的领先,可不是说说而已,不但要科学技术,工业基础,引领整个世界潮流,同时,人口也同样,为什么后世,世界上的主流是白种人,因为世界强国,地盘,还有科技等诸多方面,都是白种人领先,中国和黄种人,被压制在了东亚。

    现在,整个中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有足够的人口,爆发工业10,20,30的,只要人口不断增长,教育和科研延续下去,工业带来的改变,会越来越快。

    同时,也拥有了必要的武力和交通工具,目前定海军的军事实力,已经基本上相当于19世纪中叶,世界强国的水平,人口更是几个强国加起来那么多,对付还远没有发展的世界各国,恐怕能够制约的,也只有地球本身的距离吧。

    。

第七百八十六章 临时停车() 
    在这个时代,技术很重要,因为没有了技术,也就没有了定海军的发展,没有热武器,远洋帆船在内的诸多的东西,没有这个,定海军就不可能有这么的强大。

    可是从基本的国策开始,人口才是最重要的,是整个定海军发展的根基,从有了足够的人口,之后的一切发展才会顺畅,从定海军开始,人口成为了第一个问题,一切都必须为他让路。

    最开始,定海军的人口,是从北宋而来,北宋超过一亿的人口,足够定海军吸收,可是伴随着定海军的扩大,北宋人口的缺少,3000多万已经是一个极限了,不可能再继续下去了。

    在人口基数达到了一定的程度的前提下,自然生育成为了重点,在掌控了整个北宋的种植,还有海外,还有海洋捕捞带来的红利,定海军并不缺乏粮食,

    后世无数研究结果,女性回归,对于自然繁育是最佳的选择,在没有生存压力的前提下,中国人的生育能力天下第一。

    从最开始制定策略的时候,赵信就选择的减少女性的岗位,几乎把女性的工作岗位,降低到了整体工作岗位之中10%以下,只有非常出色的女性,或者非女性不可的岗位,才会上岗女性,其他的女性,都让他们回归家庭。

    纺织业,也是少数的女性专精的行业,为此,定海军专门做出了调整,增加纺织业的男性岗位,并且尽可能少的减少女性岗位,同时压缩纺织业的规模,哪怕他能够挣钱,但是影响到了定海军的大计,也必须要放开。

    纺织业是一个面向所有人的行当,在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时候,纺织业永远是无法绕开的,无论是毛纺织,还是棉纺织,这些都是英国的重要的支柱。

    因为无论贫富,无论国家的强弱与否,任何人都需要穿衣服,传统的手工制作,衣服的价格相对较高,而机器制作的坯布,则以物美价廉而著称,一下子,就取得了庞大的市场,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机织布的市场。

    现在,就市场而言,北宋的市场跟定海军分庭相抗,虽然说,北宋人口,比起定海军,几乎多了一倍,可是在纺织物的消费上面,定海军比起北宋要多上数倍。

    如果定海军的人口不停的增长下去,整个棉纺织的市场会非常的大,在定海军制定的基本国策之下,这个总量会控制在一定程度。

    衣食住行,这是人的基本需求,甚至衣还排在首位,总不能不让人穿衣服吧,在大规模的,性能比较出众的机器,还没有成为市场的主流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面,向外扩张纺织业的产能,成为了定海军的基本国策。

    在北宋,还是自发的,最多是从上到下的控制的时候,定海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高层决策,这种高层决策,直接引导了各种机器的价格,纺织业是少数几个,相对价格比较低的产业之一,也是定海军大力推广向外输出的产业之一。

    因为这种决策,在引导上面,引导富弼去参观的就多了,同样的,除了机器本身,在技术层面上面,纺织业的技术层面并不是很高,一看就懂,富弼甚至没有感受到定海军的引导,反倒是非常感兴趣。

    这些综合考虑下来,最终,纺织业的机器价格,相对于其他少则数十万,上百万总量,是低了不少,差不多建设一个,总产量在60万匹布匹的纺织业工厂,总体的投入,大概在120万到150万之间。

    听起来总量很贵,可是30万匹布,以目前的北宋的布匹价格,一匹在1贯上下,年利润会在30…40万之间,也就是说三四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这样的盈利率,是相当的高的,这也是富弼在信中跟韩琦重点提到了,韩琦携带的随员之中,就有一部分,在江南做织厂的,还有一些机械方面有些能力的人员,为了的就是要把定海军的纺织技术学到手。

    听说了这个南三市,就是沈阳附近,纺织业的中心,韩琦也来了兴趣,在列车并不算很慢的开行之中,认真的打量整个城市的一切。

    韩琦来到了定海军,已经有了无数的惊诧,可是认真,近距离的看这一个小城镇的,这种感觉有些不一样,绵延不绝的楼房,密密麻麻的,有些密集恐惧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厂房,连绵不绝的厂房,跟北宋的风格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属于工业的城市。

    一个有70万人的城市,总体而言,也就是50平方公里的城区面积,铁路穿行的这一部分,又是城市最为狭窄的部分,也就是说,大概7公里左右的时间,就穿过了这个城市,对于火车的速度来说,也就是七分钟左右。

    当七分钟过去,韩琦也是意犹未尽,当绿色农田,再一次的进入到了视觉之中,他才收回了眼光,叹息一声道:“定海军的建设速度,果然是惊人!”

    韩琦的赞叹,并没有得到富弼的附和,富弼略微有些怪异的看着他,让他心中一阵阵的发毛。

    果然,在富弼开口之后,他才明白,这算什么,跟汴梁比起来,是很密集,很现代化,可是真正跟沈阳比起来,差的太远了。

    60公里左右,只是进入到了沈阳的范围之中,是沈阳的外围,卫星城市,哪怕定海军的建设能力足够的可怕,也不可能把方圆几万平方公里都铺上建筑,那样有些太过浪费了。

    沈阳和周边卫星城市,还是一个农田跟城市结合的形状的,在整个区块面积之中,城市的面积,大概只有整个区块的面积几十分之一,可是只要是城市,那估摸是庞大的,越是接近沈阳,就越发的明显。

    在富弼的提醒之下,韩琦甚至拿出了一个望远镜,在经过了一个较高的地方的时候,开始向着沈阳的位置看过去。

    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已经足够的让韩琦震惊了,之后的沈阳,却是让他开了眼,这是一个何等庞大的城市的,几十公里的绵延不绝。

    之前,韩琦以为,沈阳只是一个跟汴梁有些相似,或者说,稍稍大一点点的城市,真正走入到了这个城市之中,才真正明白,这不是一般的大,这是大的多的多的城市。

    如果说,汴梁,还是一个,小桥流水一样的,用民居和一些功能性的坊市,组成的城市的话,那么眼前的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用无数的楼房组成的现代化的城市,哪怕是距离十几二十公里,也可以看到无数高大的建筑物,密布在城市之中。

    如果之前的南三市,已经有些密集恐惧症了,这里就更加密集,在望远镜的视线之中,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丁点的空隙。

    哪怕这个城市的规模,跟汴梁差不多,按照楼房比平方多容纳的人口,这个城市的人口,都会在400万以上,而实际上更大的面积,韩琦都不敢算了。

    700万,800万,还是1000万,汴梁,已经能够称之为,整个天下最为庞大的城市,可是有一个城市,比起汴梁,能够多出十几倍,单纯的想,已将让韩琦无法思考了。

    距离着城市越来越近,按照这个火车的速度,可能不需要半个时辰,就能够抵达城市,韩琦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进入城市之中,去亲眼看看,定海军耗费了巨大的力气,建立起来的庞大城市到底是怎么样的规模。

    不过,在距离城市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列车停下了的,在韩琦和富弼有些懵的时候,韩琦也倒罢了,他以为,这个火车站,应该在城市的外围,就跟汴梁一样,要走一段距离,才能够抵达城市的中央,可是富弼不一样,来到定海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定海军跟汴梁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火车站就在沈阳的市中心。

    这里不得不说,汴梁是已经形成的城市,在城市建设的初期,根本就没有考虑到火车站的问题,当时根本就不可能想到火车。

    沈阳不一样,从最开始,就按照了后世的超级特大城市的规模兴建的,火车站,是无可争辩的市中心,人流最为稠密的地方,当时在规划的时候,就留了很大的一块区域,保证未来,在人流量达到很庞大的程度之下,也可以接受,同时在城区的范围之中,留出了非常庞大的区域,用于未来,铁路扩张之后的需求,这一点,在城市建设的初期,规划下来并不难。

    这里虽然已经接近了沈阳的外围,可是距离火车站的位置,最少还有30多公里,也就是说,半小时的车程,最重要的是,这里并没有站台。

    定海军的火车站,兴建起来,相对比较规整,整个沈阳的范围之中,沈阳市中心,有3个火车站,分别面对不同的方向,而在沈阳外围,诸多的卫星城市,也分别的拥有火车站,反倒是在中间,几十公里的范围之中,是没有火车站。

    没有火车站,不是说不可以停车,麻烦就比较大,上下车也不太方便,这些日子,在卫星城市和沈阳到处跑,富弼已经习惯了,歪着头看着外面,以为列车出现了什么故障了。

    可是赵信却站起身来,告知两人,他要下车了,不能陪他们前往沈阳,回头,在告一段落之后,再在沈阳见了。

    列车停在了半路,当然是赵信要求的,他并不想去的火车站,为苗妃兴建的宫殿,就在附近,这个宫殿,并没有在的沈阳城内,而是距离城内核心区域,只有30公里,那么从铁路上面,这里下去,大概是5公里左右,就能够抵达,真的到了市中心,在出来,那就麻烦了,时间上面是一方面,现在,正好是高峰时段,堵车是经常的事情,说不定,一两个小时就堵住了。

    在没有发明出内燃机和蒸汽机车这样的时代,整个沈阳的交通,是以马车为主,可是在拿下了辽国,定海军的生产力又足够的发达的前提下,马车的抱有数量相当的庞大。

    在城市建设的时候,定海军已经考虑到了的未来,大量拥有机动车辆的问题,沈阳的城市规划面积非常的庞大,土地已经不成问题的时候,双向八车道,在沈阳比比皆是,可是对于马车而言,天然就比机动车难以控制的,一到高峰的事端,堵车是分分钟的时间。

    从上午的11点开始,车流增多,到了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