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么一条铁路贯通了,120公里的时速,24小时的开行,可能最快的话,一天一夜,就抵达了。

    这不是天方夜谭,一条2600公里,5200里的铁路,在过去,那是一个遥远到天边的距离,就算是大军开行,没有个40天,2个月,就别想,来回的话,起码要小半年了,可是在新式火车之下,居然可以达到一天一夜抵达,这个空间的缩小非常的可怕。

    这种速度之下,大大拉近了双方之间的距离,也让苗妃的到来,成为了可能性,之前,来回最少要10天,这样加上停留的时间,最少也半个月的时间,这是非常仓促,甚至疲劳的做法,如果稍稍有些不适,在生病几天,那就麻烦大了,漫长的时间需要遮掩的提房太多了,来的话,被发现的可能性就会提升。

    可是现在,来回只需要2天的前提下,哪怕是一周,也可以在这里5天,跟之前的半个月,差不了多少,一周跟半个月,中间的区别,就非常的大了。

    这是一个好事情,当这个批复,送到了北宋这边手中的时候,放在富弼和韩琦面前,就有些嘀咕了,之前想着引进,是因为,铁路掌握在北宋的手中,如果同时兴建一条铁路线路的话,这个管辖权的问题怎么考虑。

    如果定海军借助着这一条铁路的话,那么可能一两天之内,就能够把大军送到汴梁的城下,那个可不是。

    这点,在赵信给出的选择之中,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就售票来说,双方机会均等,或许有不平衡的,也可以接受,售票的收入,双方可以自专。在关键性的过境,检查,还有一些主权等问题上面,也可以先搁置,尽可能把这个作为一个商业的行为。

    想尽的解释,加上定海军主动的后退的前提下,这个铁路的基本方案,算是确定了下来。

    因为安全性的问题,除非是马拉火车彻底的不开,否则的话,蒸汽火车跟马拉火车相互混杂,很容易出现危险。

    定海军这边好办,未来,在蒸汽火车必定是定海军铁路的标配,可是在北宋,因为只有一条这个线路,甚至在考虑再三的前提下,不太可能完全的放在这一条铁路上面,马拉火车,还是需要开行,那么重新修建一条铁路,就成为了非常必要的。

    好在,关于汴梁到山海关这边,复线一直在修建的,而且已经修建了差不多60,如果有这么一条线路的话,就不必修建复线了,直接把复线改成这个。

    后续工程,当然是定海军买单,而且整个改建的资金,也有定海军投入。

    铁路,哪怕是马拉铁路,都是一件非常赚钱的生意,更别说,蒸汽机车,没有了马拉火车的弊端,速度更快,还可以24小时运转,这些都是有利的地方,在诸多的有利的地方的前提下,效益一定会更好。

    同时速度的节约,会让很多原来没办法做的生意,变得可以做,对于人口的迁移,影响力的扩展,甚至从北宋进口的各种原材料的数量,都是一个巨大的促进的。

    跟这个比起来,投入到铁路上面的小钱,这不算什么。

    合约,就是这么的签订的,有人占便宜,有人吃亏,可是明着占便宜,按着吃亏和明着吃亏,暗着占便宜,在双方视线角度,甚至是眼光都不同的前提下,当然是皆大欢喜的。

    不过,这一次,韩琦只能够座这个蒸汽机车到达山海关,可是这些,就已经可以节约一天的时间,对于归心似箭的韩琦来,一天都是很多了。

    轰隆隆的火车,再次威风凛凛的行驶在铁路之上,火车上面的几个主要的人,心态是各不相同的。

    韩琦和富弼是踌躇满志,在定海军获得了足够的收获的,无论是合约的签订,还是100个的工厂的确定,只要是好好的利用,都会让整个北宋上一个新的台阶,不知道,能不能追上定海军,可是北宋自身强,才是真的强。

    苗妃的心态却是另外,此时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来,作为后妃,她除了韩琦求到身边的时候,这才介入,其他的并没有,也不知道,赵信为了她能够方便往来,专门提出了一条蒸汽机车的铁路,只要仁宗首肯,稍稍遮掩一下,来往这边,应该是不成任何问题的,一天一夜的行程,就算是疲惫一点,她也可以接受的。

    站台前方的楼上,赵信静静的站在这里,他并没有去送行,送行的话,在昨天就已经说完了,今天到场徒增伤感,不过他还是来到了现场,目送苗妃离开定海军,下一次,不知道要什么时候。

    火车带着轰鸣声,迅速的从站台上面离开,越来越快,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了地平线上,赵信这才长叹一声,回归了皇宫。

    苗妃和福康到来的日子,算的上是赵信最为轻松的时间,说实话,定海军的发展,离不开他的全面监控,伴随着定海军越来越大,赵信身上的责任,也越大的,数千万人,庞大的国家,这些都在赵信的肩膀上面负担着,哪怕定海军发展的特别好,无论是科技,工业,还是武器,都发展的非常到位,可是沉重压力,还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作为定海军的首脑,无论是政府,科技,甚至是竞技,离开了他,是根本不行的,一旦出现一丁点的问题,那就是可能遭遇闪崩。

    当年,因为忘记了安全,造成的炼钢厂的大事故可以说是警钟长鸣,多年的建设,可能一个灾难都会灰飞烟灭,安全性,从此牢牢记住,宁可错过,不做错,这也是定海军发展到现在的根本。

    可是这所有的如山压力,都压在赵信一个人的身上,他是首领,是所有人的领导,在这个时刻之中,他的任何变故,都会让整个精神气氛发生变化,哪怕是在沉重的压力,赵信也不会表露一丝一毫。

    如果赵信是天生的王者,他天生就应该扛起这个压力,可是他不是,他在后世,只是一个学习好一点的普通人,从小到大,最多就当过小组长,小队长一类的小官,甚至在考古这个行当之中,还是博士生,还在象牙塔之中,还没有出来。

    穿越到这个时代,机缘巧合之下,凭借卡牌系统和穿越者的见识,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创造了定海军如此庞大的这一番家业,可是就内心深处,他还是善良的山民,哪怕是后世,也没有走出象牙塔的一个博士生学生而已。

    强大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他没办法停下来,更没有办法休息,只能够不停的向前走,也就是偶尔,跟苗妃的相处,让他从内心深处,真正的成为孩子,享受着跟母亲的天伦之乐。

    之前,在北宋的时候,还需要顾忌,毕竟,在北宋,是在仁宗的眼皮子底下,很多事情不可能做的,哪怕是表情,还有倾诉,都有所保留。

    可是在定海军,在金园这个自留地之中,他可以轻松的表现出一个孩子心态,从年龄上面,他还真的是一个孩子。

    这样的心态,这样的依恋,哪怕只有几天的时间,对于心态等的帮助是非常大,那种如山的压力,慢慢的消解,哪怕还没有完全的清理完毕,可是对于一直都背负着如此大的压力的赵信而言,哪怕只是去掉了一丝一毫,对于他而言,也是极大的帮助。

    现在,苗妃走了的,跟北宋的合约也已经签订了,还有那些劳务输出的合约,也已经签署完毕,整个定海军的外部环境,已经被捋顺的前提下,现在,只有定海军自身的发展了。

    辽国,哪怕力压北宋的,成为独霸整个东亚的超级强国,甚至控制的疆域庞大无比土地,可是这些土地的开发度非常的低的。

    北宋是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江南江北,那些都是传统的中国的精华的土地,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庞大的城市群和开发度,这不是辽国所能够比的。

    更别说,辽国哪怕占据了幽云,这些传统属于中国的土地,甚至是相当繁盛的土地,可是在辽国的手中,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退化了。

    百多年的时间,让一个雄城的涿郡,变成了辽国的南京,甚至连北宋的一个大点的府城都不如,连涿郡都是如此,其他的城市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中京和东京,这些就算曾经算是汉家土地,可是距离已经太过遥远了,如果说东京还有一点汉家的风采,中京就干脆就是辽国兴建的城市,他们更是没有多少汉家风范了。

    汉家风范,或许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却是汉族从千年以来,逐步的发展,早已经成为了世界各族的巅峰,对于文学当然是如此,对于自然科学也是如此,汉家风范,是最为合适发展的,这些在辽国,都不复存在。

    定海军的科技水准,比起北宋,不知道高出多少,随便丢出来的东西,都能够让北宋吃的满肚子流油,土地和地盘,在定海军的眼里,就是另外的一个意义了,只有不停发展,建设,才能够发挥出他的真正作用,就如同定海军一样,只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却成为定海军发展的根基。

    现在,拥有了整个辽国的土地,特别最为重点的沈阳,只要围绕着它进行发展的话,最多五年,应该说,不用五年,就可以获得长足的发展。

    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于定海军来说,稳定自身,推动的辽国的大跨步发展,把原来,一片贫瘠,以牧业和农业为主的土地,变成工业的土地,这个做法,在定海军的基础之下,实现并不困难。

    然后就是人口,从北宋源源不断的获得人口,从内部深挖,扩大人口出生率,让定海军的人口翻倍的向前发展,当这两个达到一个巅峰的时候,不战屈人之兵,也不是不可能的。

    。

第八百零九章 劳务抵达() 
工业的社会之中,发展自身,永远比战胜敌人,来的快,对于合适道路上面,和平发展产生的利益,非常的可怕,这根封建社会的战争方法扩张,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进入到20世纪后半期,和平才是一个永久的主题,多少曾经富裕的小国,因为战争的关系,最终一蹶不振的。

    这一点,后世也是通过无数的战争,甚至工业革命所产生的巨额利益,这才逐步的发现的,现在却被赵信应用上了,这本身就是不平衡的。

    北宋别说是没有足够的眼光,能够看到这一点,就算是拥有这样的眼光,能够看出这一点,可是技术和工业生产能力的碾压,双方又有漫长的国境线接壤,就算是用心防备,都防备不了,更别说没有意识到。

    美国跟墨西哥的隔离墙,哪怕耗费巨资,建设一个庞大的隔离墙,就能够把人隔离开来么,漫长的边境线,那是最容易越过的。

    赵信来到了火车站,却没有去送苗妃,因为他知道,没办法阻挡,苗妃是必须要走,他的阻拦也是徒增伤感而已,况且现在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登基大典之后,中国算是成立了,可是发展别说是跟定海军相比,就算是跟北宋相比,不说繁华的地方,就算是普通的地方,平均下来也比不上,必须要潜心多发展一段时间了,否则,耗费巨大的功夫得到的土地,就白费了。

    赵信毫不犹豫的离开了车站,回到皇宫,开始了一天紧张的工作,经过了跟苗妃相处的轻松,接下来,效率一定会更高。

    蒸汽列车,速度非常的快捷,更别说是专列,不用停靠任何的车站,一路奔向终点,保持着120公里左右的速度,从沈阳出来,到山海关,大概会有三个小时。

    当这一个列车,驶过辽阳的时候,同样有一些列车正在向辽阳驶来,他们都是装载着劳工。

    北宋输送过来的劳工,不可能直接的送往沈阳,还有辽阳,原因很简单,为的就是检疫,这个过程很长。

    这个不存在什么看不起的问题,北宋是封建社会,一般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就这样,一旦产生瘟疫,那也是非常可怕的,经常是整存整村的死亡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如临大敌,在瘟疫面前,多少的亲情和生命被埋没了。

    连人口相对稀疏的北宋,都这么重视瘟疫,工业化的社会,更是如此,连汴梁100万人,已经是整个封建社会,史无前例的庞大的城市了,甚至诞生了下水道居住的人,黑暗面有多么的可怕。

    定海军,一个沈阳,几乎超过了1200万人,人口密度到底有多少,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检疫,还是要有,万一出点什么问题,哪怕定海军比北宋强大的多的医疗能力,也受不了啊。

    之前韩琦和富弼,他们抵达的时候,一方面,他们是高官,是贵人,可是一些的必要的消毒和药品,还是要提供的。

    现在,这些人,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这不是歧视,是社会发展所必然的,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