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宋锦绣-第8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因很简单,生物任何的生长都离不开水,没有了肥料,地力不够,或许会减产,或许会长的不好,可是不会绝收。

    水会,一旦发生旱灾,那真的是千里列土,连草都枯死了,你能够产粮食。

    水田的大规模的出现,代表着粮食作物的大规模增收,一些不适合改成水田的,也会比寻常的旱田更多,因为有了足够的水,可以生长作物。

    同时,大量水利设施的兴建,对于灾害的防治也有巨大的好处,主要是水旱灾害,水灾一旦淹没,只要有几天的时间,庄稼就会被泡坏,旱灾也一样。

    有了足够水利设施,大量池塘,各种的水渠,可以把一些白白流入到大海之中得水,截留下来,在旱的时候,提供浇灌所需要的水,在水灾的时候,只要不超过储水的极限,也可以进行调配,一些相当规模的水灾,最多就是些许的影响,或者是低洼地的影响。

    一个一公里方圆,10米深的池塘,所容纳的水,比一条河流都要多,湖泊的作用,也就是如此,可以对水旱灾害进行协调,这个时代,远没有后世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测那么的准确,可是这样的水利设施,还是祈祷了相当的作用。

    2个月的时间,集中投放和工作,让北宋的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却没有达成最终结果,农忙时间到了,对于水利设施,就不能的大规模的进行,好在大部分的水利建设,已经基本上结束了,剩下只有关键的地方,集中施工而已。

    在年度之中,最重要的,就是运河的开挖,这个虽然也兼顾了一部分的水利设施建设,却主要是交通为主,一些大规模的运河开挖,把一个个的水系联系在一起,一旦建成之后,整个北宋,河流通行的范围,将会达到的数万里的程度,大部分的大城市之间,可以通过水运联系,一些关键性的城市,他们甚至可以脱离铁路,单独的依靠水运。

    水利设施的兴建,对于整个北宋的提升,是全方位的,可是真正对于北宋提升最大的,还是这些工厂。

    之前,北宋就已经感觉到了,工业化带来的好处,在北宋官方,还有南方的一些贵族们,他们投资兴建的那些工厂,一旦把人集中起来,使用了机器之后,产生的效果是非常明显,比起之前的商业和行商来说,这个迅速的超出,成为了投资的重点。

    可是这些工厂,跟定海军的工厂相比,完全无法相比,那些工厂,只能够算是手工作坊,有一些机器,也多是单人的,不成体系,他们甚至在摸索之中的,找到了一些工业化的东西。

    可是定海军的工厂以来,就把他们引以为傲的经验,给打的支零破碎的,他们完全没有想到,真正的工业是这个样子的。

    定海军承诺的那些工厂,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之中,完成了兴建,定海速度,这个不但在定海军尽显无疑,在整个北宋,也是显现出来了,一个个庞大的,产出巨大的工厂,这么轻易的建设,在最初的截断,就展现了巨大的威力。

    在100座工厂之中,最少80座纺织工厂,轻工业工厂,是投入小,见效快,并且利润巨大的工厂的,再加上他跟老百姓密切相关,任何人都要穿衣服,哪怕是再怎么穷困的地方,都有一件可以穿出去的衣服。

    在80座纺织工厂之中,棉纺织最多,有一半以上,麻纺织和丝绸纺织,则占据了剩下其他的部分,最关键的是,新式的纺织,虽然这些工厂很少,可是利润可是亮瞎了很多人的眼。

    在赵信通过卡牌系统合成之中,没有合成出橡胶,更加没有合成出后世工业得到王者涤纶。可是并不代表的,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都不能利用到织布上面,一部分性能非常出色的,就可以应用上来,目前的,几定海军也米有太多,在化学合成,和天然提取之中,都没有办法获得这样的物质,可是有卡牌系统,稍稍的添加还是可以的,跟天然的纤维材料相比,定海军的这些新产品,在某些方面的性能更加出色。

    一部分的新式面料,已经出现在了定海军的商业交流之中,一些高质量的春装,夏爱化妆的从成衣店之中走出啦,并且迅速的在定海军风靡了起来这部分的面料,不可能全部都供给给的北宋,可是唯一的两个高档面料的工厂,立刻成为了整个工厂之中,收益最高的。

    新式的面料,物以稀为贵,当然价格高昂,同时,易于加工,很容易产生较高的产量,在这种情况下,利润当然高了。

    因为是合作建厂,定海军会占据一部分的利润,可是这一部分的利润,定海军并没有纳入到自己的手中,而是用订单和收购的方法,留在了北宋,这就立刻彰显了这个工厂的利润。

    普通的工厂,可能是千万层次的,有些大规模的日用品,甚至还没有达到,可是到了丝绸工厂,可以达到数千万,而这些新的纺织物的工厂,更是可以上亿,两座工厂可以达到别的,十几,几十工厂的程度,让没有重视的北宋立刻重视起来,甚至东府,直接把这两座工厂的控制权,收回到了中枢,不敢轻易的下放了。

第八百六十七章 百家工厂() 
在定海军位于太平洋上面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的时候,按照既定的目标,在北宋立足的100个工厂也差不多兴建完成了。

    在100个工厂的配备之中,几乎都是纺织业,占据了最少80%以上,而且都是大型的工厂,最起码也是千人以上的规模。

    在目前,北宋小手工作坊,有个几十人上百人,都算是很大规模了,江南那边的手工作坊,也少有数百人的,千人,那是很大的规模,同时,使用各种的机器,效率上,比手工业者的集合也要大的多。

    这么大型的工厂,为什么要弄到北宋,还是这么的全行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纺织业的转型和转移,是整个定海军的基本国策。

    纺织业,哪怕放在后世,女人也有天然的优势,更别说,北宋还拥有着工资低的好处,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工资几乎占据了成本的绝大多数。

    从棉花到棉布,中间不会缩水多少,可是价格却出现了大幅度的攀升,其中的成本,都是人工。

    在定海军,是借助着效率来降低单位布匹的人工成本,以节约成本,可是这个降低是有一个极限的,到了一定程度,不降低工资的话,就不行。

    这又违反了定海军的基础,赵信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高薪的方法,培养出一个巨大的消费力的市场,这个看起来很冒险的行为,却在定海军市场,技术,还有其他方面的优越性面前的,彻底的解决。

    初期,雪球没有滚动的那么大的前提下,本身是工厂最为艰难,最难以撑下去的时间,可是在这个时间点,北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定海军的产品,几乎横扫了整个北宋,让北宋民众的日常消费,几乎都化为了的定海军的产品。

    衣食住行,很多方面的消耗,单纯量都不少,北宋接近1亿的人口,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哪怕每个人花费100文钱,可能这个总量,就是上千万贯了,这笔钱支撑了定海军的初期,到定海币出现,定海军拥有200万以上的人口,基本上形成了的自己的市场,哪怕失去了北宋这个市场也不怕,这才是稳定的时间。

    现在,在纠结这一点,已经没有关系了,可是既定的政策却不会改变,或许未来,会提升一点物价水平,可是已经定下的工资水平,暂时是不能降低的。

    这对于棉纺织就提出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女人天生在纺织业上面的优势,也让定海军最终,决定把纺织业放出。

    这100座工厂,只是一个开始,而且都是大型的,就拿棉纺织为例,平均的人员大概是5000人左右,使用的,也是定海军使用多年的,可以被认可机器,这个机器的生产效率非常的惊人。

    在使用机器的前提下,每一个人创造的价值非常的高,在定海军的时候,平均年工资水平,大概是3600贯左右,按照二倍的理论,每一个人创造的净利润,应该在7200万贯,总的创造的价值,大概在1。1到1。5万贯之间。

    年人均创造的经济价值,最少也是1。1万贯以上,那么一个5000人的工厂,可以轻松达到5500万贯的产能。

    听起来很高,可是实际上,按照目前北宋的布匹价格,一匹布1贯的话,就是5500万匹,平均一个人半匹布而已,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厂,按照棉纱工厂和棉布工厂,3比1的分布来说,在整个50座棉纺织工厂之中,最少有12座棉布工厂,每年生产的布匹的,将超过6亿匹。

    6亿匹,按照北宋目前8000万的人口来计算的话,人均8匹,这对于北宋来说,是不可能消化这么多的布匹的,平均每一个人,有个四分之一匹,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如果单纯计算北宋的消耗,这些当然是多,哪怕降低价格的,提升质量,北宋的人均布匹使用量也没有上升多少,人均可能提升个百分之20左右,可是距离总量依然有较大的数字。

    这个大型的纺织工厂和织布厂,本就不是为北宋服务的,北宋人均才消耗多少,真正消耗的大头是在定海军的。

    定海军用了几年的时间,用高薪培养起来的消费者,他们消费能力非常惊人,初期,或许在第一个500贯,第一个1000贯,甚至是2000贯的时候,他们舍不得花,可是每年,都有数千贯,有些甚至达到万贯收入的前提下,钱不是用来花的么?

    放在北宋的话,可能他们的选择,要么是购买土地,要么是购买一些奢侈品,可是这些总是有一定的极限的,东西买多了,也不是那么回事。

    赵信来自于后世,他首先制定的,就是一个跟后世相似的商业体系的,除了各种电子产品,没办法复制出来之外,马车,自行车,各种的电气设备,还有衣服成衣这些东西,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做不到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消费就被诱导出来,首先是吃,定海军的餐饮甲天下,除了赵信自己的喜好和支持之外,就是本身的消费层次,出去吃饭,定期聚会,也成为了解压和拉近关系的必然所在,特别是把大家庭拆分成了个体的小家庭以后,为了加深亲情,每隔一段时间,逢年过节的聚会,也成为了固定的套路了。

    吃饭之外,就是衣服了,爱美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北宋女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除非是没有能力,大部分在出嫁之前,最大的工作就是,为自己缝制嫁衣,无论是手艺好,还是不好,这都是嫁娘们最重要的工作。

    定海军解放了这个过程,在合理的设计和手工之下,用机器替代人,开启了一系列的成衣,并且在推出的那一刻,就大获成功,精品成衣店,开始在定海军控制的区域四面开花,并且逐步蔓延到北宋。

    衣服,已经跟吃饭一样,成为了消费的一个重要的点,当每一个女人的衣柜里面,都缺少一件衣服开始,定海军的人均布匹消耗,就迅速的攀升。

    很多人,在北宋的时候,可能只会有一件能穿的出去,还有若干件,补丁摞补丁,只能够在家里穿的衣服,定海军就实现了年年新衣,并且迅速从多样化和每隔短时间换衣服的习惯。

    从人均两三件衣服,到人均20件,30件,甚至更多,不同档次的衣服,春夏秋冬的衣服,还有一些独特的,在特殊的场合才能够穿的衣服,这些林林总总的,让定海军人均布匹的消费量不停的攀升,从迈过1开始,就没有停下脚步,1到10的脚步,甚至比1还要快,然后就到了20,30 。

    从这个意义上面,单纯目前定海军,超过4000万的人口,按照每一个人平均年消耗20匹布来计算,需求也就是8亿匹。

    定海军的布匹,并不是只是穿的,一些船帆,需要帆布,这个对于布匹的消耗非常大,一艘西班牙帆船,单纯帆的重量就数十吨的样子,这么的船,可不是一艘两艘,可是几千上万艘,对于布匹的消耗更是巨大。

    同样的,布也是化工和工业上面的一个重要的原料,在工业和机器上面有很多的使用,每年定海军的需求量是非常的庞大的,这些的一些原料,也都是最普通的布匹,在定海军向外转移产能,把产能转向了北宋之后,这些也是需要进口的。

    所有纺织业的产值,除了一部分,适合北宋销售的,会留在北宋销售,剩下的,几乎会被定海军全盘的收购的,这是写入到合约之中的,这也是北宋对于这个项目看好的关键原因,计算一下总产值,然后利润比之中的利润的,可都是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