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逢年关,又赶上武老太太马上要登基,各番邦属国自然要厚贡天唐。

    巍巍大唐,万国来朝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什么日本、高丽、契丹、吐蕃、西域诸国,什么阿拉伯、南亚、东非,黑的、黄的、白的,细数下来海了去了。

    这帮人都来给大唐朝贡,都来给武老太太拜年,于是,老太太被掏空了。

    给华夏上贡,历朝历代那都是小国最爱干的一件事。

    别看厚贡,貌似挺伤财的,可特么回报率也高啊!

    天朝上邦、泱泱大国,你送来多少东西,加个零再回赐给你,彰显我大国本色。

    这可是一次两次可以,要是常来,天朝上邦也受不了啊!

    比方说,吐蕃使节送给武老太太两百匹骏马。

    就两百匹马,大唐根本不放在眼里。依当下的马匹价格,一匹马也就50贯,两百匹也不就是10000贯大钱。

    然后,天朝上邦嘛,不占你便宜,加个零回赐与你。。。。。。

    一万,就变成十万了。

    然后,契丹又送来点人参、皮货,也不值钱,也就五千来贯。

    好的,加个零,变五万了!!

    几十个小邦小国蜂拥而至,你这一万,他那五万,特么地主家也禁不住这么造啊,只年前这半个月,光朝贡回赐,朝廷就送出来将近三百万贯。

    “。。。。。。”

    要知道,大唐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就三千万贯左右。

    再加上,这几年武老太太又是修寺庙,又是盖明堂,花钱如流水,就这半个月,把制库差点搬空了。

    可是不给不行啊,老太太这马上要坐龙椅了,能丢了这个面子吗?

    当财政官员当朝提醒老太太省着点花的时候,武则天怒了。

    当殿呵斥文武无能,区区百万之数,居然让大唐国库为空?难道满朝文武贤臣连一个管得了财税的人才都找不出来吗?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上官婉儿出来了。

    启奏圣后,殿上没有,可是民间有啊,臣妾便知房州有一天才少年,精通数术财税,乃吴宁是也!

    就这么着,吴老九被推了出来,进而有了这么一道让他入京的旨意。

    。。。。。。

    事情到了这一步,吴宁基本也就可以判定,这是武则天自导自演的一出戏了。

    上官小婉没事推荐他干什么?

    再说了,国家财政那是他这个连《左传》都没读完的山里孩子能左右的吗?

    如此看来,武则天试探之意更为贴切。

    吴宁暗道,如果拒绝入仕,想必武老太太应该就放心了吧?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吴宁此时却陷入了两难,脑子里不由浮现出与太平说过的一段话。

    “民苦。。。。。”

    此时,他居然是想到了自己嘴里说出来的那两个字。

    “在那个朝堂上,李家要保身,武家要上位,世家要延续辉煌,唯独没有一个人记得民苦,没有一个人想真真正正地做一点实事。”

    然而现在,自己和那些人有什么区别吗?

    。。。。。。

    虽然国库空虚,缺失人才,是武则天的一个借口。

    可是,话说回来,这个借口是真实存在的。

    而吴宁做为一个专业学会计的,本身就是个管账的人才,他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能,他还真能!

    可是为了保命,为了离那个可怕的老太太远点儿,他不得不装作不能,甚至连试都不敢一试。

    和那些京里的权贵有什么分别?

    这一刻,他心里也只剩下私欲,而无民苦!

    。。。。。。

    “呼。。。。。”

    太平公主此时长出一口浊气,“此时看来,九郎只要辞不授官,大概母后就不会再把你怎样了。”

    站起身形,“本宫这就回城,替你与传旨太监说和,让他自己回京吧!”

    “等等!”

    吴宁呆坐在屋中。

    “让我。。。。。。再好好想一想。”

    。。。。。。

    ————————

    明哲保身,这符合逻辑,也符合当下的处境。

    别说吴宁进京,就算他不进京,哪怕是表现出一点具有威胁性的迹象,以武则天现在的敏感,估计都得要了他的命。

    而且,武则天也不可能真的给他稳固财政的机会。

    吴宁就算是一身本事,以他的身份,也无从施展。

    所以,示弱、明哲保身,是吴宁当下最理智的选择,也可以说是唯一的选择。

    可是。。。。。。

    真的就这么算了吗?

    真的就置之不理,冷眼旁观?

    吴老九不是什么好人,他平时机关算尽、世故圆滑,但是,他也不是个坏人。

    相反,他一直记得“民苦”二字!

    而多年在大唐生活的所见所闻告诉他,这看似只是武老太太借口的一个契机,很可能就是大唐走向另一个方向的转折。

    一个全新的大唐,一个不同于历史、不同于任何朝代的大唐,一个原本慢慢老化由盛转衰,却借此时机二次晋级的大唐。

    而吴宁应不应该为了一己之私放弃这样的一个契机呢?

    “齐磊。。。。”

    深陷沉思的吴宁无意识地自言自语:“兄弟想冒一次险,如果我死了,你再另想办法吧!”

    “啊???”

    太平在一旁疑然出声,“九郎在说什么?”

    “。。。。。。什么?”吴宁回过神来,“我刚才说什么了吗?”

    眉头紧锁,刚刚纯粹是下意识之言,为什么说这些,他自己都不知道。

    “什么死不死的?”太平关切道,“你莫要瞎说。”

    “哦,没事。”

    吴宁不想和太平继续深聊,敷衍道:“劳烦殿下,派人拿些纸墨来。”

    “我要写些东西。”

    。。。。。。

    。

第一二三章 吴宁的《醒世方》() 
一个王朝的开始,已经注定了它的结局。

    也就是说,一个时代因为一个缔造者而灿然新生,可是缔造者的基因也深深地烙印在了这个时代之中,直到导致一个时代的灭亡。

    比如,刘邦立汉重用外戚,而大汉王朝亡于外戚。

    比如,赵匡胤重文抑武,悲催的宋朝也因武备羸弱而陨落。

    再比如,李世民神武一世南征北战,大唐由盛转衰,恰恰正因疆域太广防御艰难而改制藩镇所至。

    轻盐税的利民政策,又使得政府想从盐务赠加财税之时,造就了无数的私盐贩子。

    唐末乱世,也正是这样一大批盐贩子把大唐彻底撕裂。

    吴宁不懂历史,可是对于这个华夏最灿烂的时代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

    可祸根已经埋下,必然走到衰亡!

    可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至少吴宁觉得,大唐并非无药可救。恰恰相反,以当下的疆域、社会构成、权利结构、国际地位,还有民族向心力,只要找准契机,大唐完全可以走向另一个全新的结局。

    而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吴宁前,一个也许可以扭转历史的机会。

    他应不应该抓住?应不应该搏上一搏?

    不为自己,只为一个时代,为心底那个一直渴望的声音。

    搏一把,送命也特么值了!

    。。。。。。

    “九郎要写什么?”

    太平心跳的利害,因为吴宁此时的气势完全变了,眼神之中似有一股狂躁之气让她有点害怕。

    好言相劝:“你莫要冲动。”

    “。。。。。。”吴宁一阵无言。

    冲动吗?冲动。

    一但武老太太也是一个不顾民苦,只想做皇帝的功利之人,那吴宁身世再加上现在要写的东西,足够他死一万回了。

    可是,两世为人,冲动一回又有何妨?

    。。。。。。

    “圣武神功天后陛下敬启!”

    吴宁郑重落笔。

    “草民,房州吴氏,宁也,幸昌平盛世、蒙恩苟安。”

    “少不更事,未解诗书,唯数术一学略启心得。然,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晓礼法而何以正身?”

    “况,堂前燕坐,高谋远论,非宁所志也。圣后隆宠实不敢受,罪矣。”

    “草民惶恐,万死诚辞,望圣后体恤。”

    “国朝纲政宁力有不歹。然,圣后抬爱不敢不为,倾献一策,以尽孝心。”

    在这里,吴宁用了一个“孝心”字,而非“忠心”,想必武则天若真的知道吴宁的身世,也会有所感触吧。

    下面,则是吴宁献的那一策,只不过,有点长。

    太平公主本来是站在旁边看着他写,可是,从早上站到中午,吴宁还没写完,公主殿下有点受不住了,回房歇了一回儿。

    等过了一个多时辰,太平再回到吴宁屋前一看,他还在写。

    太平不好进去打扰了,结果到了晚饭,吴宁还没停。

    入夜,还在写。。。。。。

    等第二天早上,公主殿下睡醒了,吃过了早饭,过去一看,还在写!!!!

    太平公主不淡定了,这写的什么啊?估计放眼大唐,开国一甲子也没这么长的奏表了吧?

    。。。。。。

    呵呵,放眼大唐?

    特么放眼华夏数千年的王朝史,也没吴宁这表奏折长。

    后来的那些什么万言书啊,长奏之类的,在吴宁这一奏表面前,估计连零头都算不上,

    这货整整写了三天三夜,用麻纸七百一十九张,共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字,后世管这篇改变了大唐命运的奏本叫《唐策:醒世方》。

    等到传旨太监再次来到吴家小院,准备把吴宁接入京城的时候,人没接着,倒接过一口大箱子。

    老太监都看傻了,什么情况?

    可是,吴宁不走,他也没办法,只得带着一口箱子回京。

    心下还在祈祷,但愿不要触怒圣后,要了你小子的命。

    而一到东都洛阳,老太监把箱子搬到武则面前,武老太太也是一惊。

    “他不来?”

    “回禀圣后,吴宁辞不受恩,只让奴婢带回这口箱子,说是与圣后的回奏。”

    “。。。。。。”

    武则天笑了,“既然不来,又送什么回奏?”

    “打开吧!”

    太监闻旨,应诺开箱,只见里面满满一箱都是纸。

    老太监一个人根本抱不过来,只得捡上面几张递给武则天。

    武老太太懒洋洋地接过,翻开一看:

    少不更事,未解诗书,唯数术一学略启心得?

    。。。。。。

    不知孔孟而何以知理,不晓礼法。。。。。。

    。。。。。。

    草民惶恐,万死诚辞,望圣后体恤。

    看到这里,武则天笑了,“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

    可是再往下一看:

    倾献一策,以尽孝心。。。。。。

    老太太又是一怔,他居然猜到了?

    正了正身子,再往下看。

    唐者,以武立国,以威傲世,雄居四海,君临五岳。

    第一句就让武则天眉头一皱,这完全就是居高临下,全然不是为臣为民所应该有的口气。

    再往下来,武则天的神情更是越来越阴沉。

    因为下面,吴宁站在一个当权者的角度,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把大唐从里到外,从军到政,从利到弊,彻彻底底地剖析了一遍。

    眼光之长远,思考之深刻,连武则天这个大唐几十年来真正的掌权者都自叹不如,这也彻底触动了武则天内心深处的杀机。

    真是不知死活啊!

    武老太太暗自咬牙,“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

    若是以往,武老太太会二话不说,直接下旨擒杀吴宁。

    可是这一回,武则天觉得,得先一会儿。

    因为,吴宁真的说到点子上了。

    特别是当中一段对当下朝庭财税的分析,简直是入木三分,让武老太太连眼神都挪不开。

    只见吴宁在奏本上写到:

    当下唐之税赋,年入三千万贯盈。

    细数门类:

    租庸调钱,十之有半(50%左右)

    户税:十之半一(5%)

    地税:十之有一(10%)

    资课:十之半一(5%)

    各目使役钱:十之有一(10%)

    官属田:十之半一(5%)

    租贷(政府高利):十之半一(5%)

    以上各项已占十之有九,余者诸如:税草、脚钱、仓窑、加耗、籍账、土贡、勾征、常平仓、盐课、铜铁十不足一。

    这些数字名目,武则天自然再熟悉不过。

    只不过,让老太太大为意外的是,吴宁用了一个她从来没见过的形式,把这些数字展现了出来——

    饼形对比图表。

    只见,大唐各项财税都让吴宁画在一个圆里面,每一项税收,又以多寡占比,把圆圈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